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这个“整合”怎么整?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这个“整合”怎么整?

ID:354532

大小:73.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这个“整合”怎么整? 一·一个美丽的错觉 面对多则材料的作文命题,有些同学暗自窃喜,自以为找到了破解审题立意的“绝 活”了,即“一对一”呗,一则材料得出一个分论点,三则材料正好对出三个分论点,四 则材料也没事,对出四个分论点,或“打折”处理,对出三个分论点---如此,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你给 N 则材料,我就对应写出 N 个分论点。 这是思维简单粗糙的表现,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多则材料作文命题之本质) 的直接恶果。 一块看看下面这次实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1971 年,20 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先生思乡情切,在台北写下了一首《乡 愁》,表达对故乡,对祖国大陆恋恋不舍的情怀。 (2)从 1985 年开始,自费留学成出国留学主力。此后 30 年,留学人数越来越多,留 学年龄越来越趋于低龄化。无数青少年学子漂泊在外,乡愁很远,远在家乡,远在记忆的 深处。 (3)中国城镇化 30 年,随着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迈进,我们身在故乡而失去故乡, 我们脚踏故乡土地而时时感受着传统故乡的沦陷,这成为当下一种普遍的感受。 (4)以往的科幻著作中,末日危机,人类逃亡,在外太空寻求新家乡的故事层出不穷, 唯独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里,人类选择背负着地球家乡一起迁徙。 面对这因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乡愁”,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 一篇文章。   面对这因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乡愁”,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 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字;不得 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同学审题立意实况示例: 立意:时代在变,乡愁不改 分论点 1:先前,乡愁是对祖国的思念。分论点 2:现在,乡愁是对故乡的不舍与无奈。 分论点 3:未来,乡愁是美好家园的依恋。 大错特错,只能是个“美丽”的错觉!作为议论说理的文章,如此立论说理,逻辑 关联何在?思辨何在?甚至连议论说理的常识都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样三个分论点,要 说一个什么理?无非是对四则原材料的简单“说明”,复制加粘贴而已。 二·敢问路在何方 所有的多则材料作文命题,其写作要求都会明确地限定“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或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即必须进行整合处理---按搜狗百科的解释,“整合”, 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 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起来,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据此,多则材料作文含义的整合,可以这样理解---把多则材料的含义通过一定的方式,使 它们彼此衔接融合,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意义共享和协同表达,并最终形成一个集中而明 确的意义整体---这个“意义整体”,就是作文的立意。 “把多则材料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他们彼此衔接融合”,这是整合的核心,以往我们谈 “相似材料找交集,相反材料找对比”,这两招越来越不灵了,为啥?很简单,多则材料之 间的关系,远远不止这两种!而目前,各地命制的多则材料作文题(带有各自的预测性), 大多数也都在这两种关系之外---那么“一定的方式”,什么方式?存在哪些可能的方式?也 只能请出哲学常识这把宝刀了。 事物之间的常见逻辑关系,如下图,绝不仅仅“相反对立”这一种,“条件”“互补” “过程发展联系”这些关联,恰是同学们之所大缺也。多则材料作文命题中,诸材料之间或此或彼,肯定骨肉相连、经脉想通,否则,其命题就失败了。至于各材料之间具体是何 种关联,尚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同学们需要理解并熟悉下 图中这些逻辑关系。 三·实战示范引路 示范引路 1·再回到“乡愁”这道多则材料作文题,一起探究一下“材料之间的联系 以及整合它们的方式”--- 材料 1 材料 2:从国家名族的角度谈“乡愁” 材料 3:从个人(或某一人群)感受角度谈“乡愁” 材料 4:从人类未来的角度谈“乡愁” 这四则材料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联?---整体与部分,现实与长远---理清了多则 材料之间的逻辑关联,也就好整合了,“部分要服从整体”、“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唯 物主义方法论就是“整合”的方式方法。请看--- 立意: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和谐。 分论点 1:乡愁本是有情物,咫尺天涯总乡思。(思辨基础,认识前提) 分论点 2:思家思乡诚可贵,家国“乡愁”价更高。(联系思辨,递进一步) 分论点 3:我以我“愁”荐家国,和谐发展“乡”和谐。(解决处理问题---立足现实, 放眼未来,爱护环境,和谐持续发展观。) 示范引路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 年高考语文全国 2 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 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联系整合---示例: 选择①④⑥,三者之间存在什么逻辑联系?又该如何整合? (1)与(4)之间关系---态度(什么思想认识)与措施(怎么做);部分与整体(个人 与家国)---个人理想服从国家民族梦想,为之奋斗。 (1)(4)与(6)关系---现实与长远(立足现实,畅想未来)。 于是,形成如下立意---当代中国青年,应拥有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广开心胸,努力 学习,而不能封闭保守,自囿于一隅;以“民族复兴舍我其谁”的精神面貌投身到伟大建 设中去,建功立业。 示范引路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8 年 5 月,文章《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将付云皓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付 云皓高中时曾连续两年以满分荣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被保送北大,后又在广州 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如今,付云皓在广州第二师范学院任教。日前,付云皓发表“自 白书”,称“我没有坠落,我正脚踏实地处”。 材料二:2018 年 8 月,“中科大学霸退学复读弃清华选川大”的新闻让李一峰成为网 红。在中科大学习了两年后毅然退学回云南复读的李一峰,今年以超过清华提档线 9 分的 优异成绩报考了川大。对于众人的不解,李一峰说,他复读伊始,便把大川大口腔科作为奋斗的目标,一路走来,他始终不忘指引自己不断坚持奋进的“初心”。 材料三:2018 年 9 月媒体报道,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高考状元杨仁荣,从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肄业后,失联 9 年,近日才与家人联系。关于失联原因,杨仁荣在通过媒体公布的 自述书中说,自己是一名理想主义者,想当一个物理学家,但自己不是天才,这让他很痛 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材料一含义:坚持自我追求,不为外界异见所左右。 材料二含义:守住初心,砥砺前行。 材料三含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思考。 审题立意,联系整合---示例: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关系---态度(什么思想认识)与措施(怎么做) 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关系---主体与补充---守住初心,不为外界干扰,但首先要处理好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否则,初心的坚守,怕只能是海市蜃楼。 综合而言,过去常见的多则材料作文,“对立—辩证—统一”这种逻辑关联类型,仍 需重视,因为它是事物之间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方式;但,此外的各种逻辑关系,务必要钻 研、吃透,基本上可采用“条件---联系---严密(补充)”思路来参考处理,具体关系具体分 析,万不可简单思考再度陷入那个“美丽的错觉”之中。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