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人民日报时评九月精华摘抄 60 句,精炼深刻,文采与思想兼具!
1、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 精神。 2、今年,国庆与中秋相遇,“家”与“国”在时间上的相连、文化上的相牵,更让人 有家国之思,感家国之情。 3、让人们彻底远离各类垃圾和营销信息的侵扰,关键还要让制度长出牙齿,压实各方 责任。 4、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心中有家,温情绵长;心中有国,情深义重。实 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需要亿万人民把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 于血,转化为我们每个人的行动。 5、冰天雪地里吃着草根、树皮,杨靖宇“既有血,又有铁,只待去冲锋”;面对酷 刑和屠刀,坚贞不屈的赵一曼告诫儿子“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战斗到生 命最后一刻,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6、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第一次的离别》主题看似简单,但正如导演所说,在 离别的母题之下,“开满了生活的枝枝蔓蔓”。 7、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每个人前进的脚步,就一定能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每 个人创造的价值,就一定能汇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8、历史的回响,也是对未来的昭示。承平已久,却不能忘记和平从何而来;欣逢盛 世,更需葆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9、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形而有力,须臾不可少。 10、说到底,在一个包容开放的时代,快慢之间、变与不变,不是无法解决的不等式, 而是可以兼顾的多选题。 11、生活的“摸鱼”,不指望能捞到“锦鲤”,只要怡然自乐即可;也不用担心被“炒
1
鱿鱼”,因为主宰人生的永远是自己。 12、一套成熟有效的制度,不仅能够在抵御风险时“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还 能在化解风险中对症下药、综合施策。 13、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基础需求,还能创造与众不同的场景体验,满 足消费者的精神追求和心理需求。 14、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 15、 爱是亲情眷顾的“软肋”, 却也是抵御疫情的“铠甲”, 温暖和保护着每个家庭。 16、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让年轻人 留得更久、干得更好,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让更多年轻人在乡村找到舞台,广 袤田野一定会更有希望、更加美好。 17、体育之于成长的价值,在于让孩子学会如何在规则约束下赢,也学会如何正确得 体地面对输,更在于通过掌握技能、 养成习惯、提高意识的体育终身教育,全面发展体质、 才智和意志并将之融合为一体,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命的热爱。 18、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青春的风采才会璀璨夺目;与时代同 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春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 19、现代奥林匹克将体育视为生活哲学,历代教育工作者将体育视为人格培育。读书 之于心灵、运动之于身体,教育对于人的影响,往往伴随终生。 20、不要当一只鸵鸟,忽视顾客的差评;也不必做一只刺猬,硬怼善意的提醒。 21、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22、文明的温度比物质的丰盈更充实,价值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个人需 要价值塑造,社会需要精神引领,国家需要文明基石。 23、“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形成“优秀人才争相 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培养更多优秀教师,守教育报 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就能更好点亮孩子的未来、有力托举民族的复兴!
2
24、教书育人如同种树,如果连赖以生长的空气、土壤和水都充满毒素,如何才能确 保幼苗不会长歪。 25、诗人吉狄马加写道:“让我们用成千上万个人的意志/凝聚成一个强大的生命,在 穹顶/散发出比古老的太阳更年轻的光。” 26、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经验,到“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的启 示;从“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的观察,到“大厦之成, 非一木之材也;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的思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面对风浪乃至狂风骤雨、惊 涛骇浪,惟有同心同德才能共渡难关。 27、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高铁、北斗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科技创新势头强劲,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 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28、大河奔涌,有缓流也有急流;制度优势,在平时更在战时。 29、有千万万负重前行的湖北乡亲、武汉伢子,有亿万万为武汉、为湖北、为所有人 流过汗、拼过命的人,有每一个平常而不平凡的你、我、他。十四亿人齐蹈厉,同心同德 一戎衣。 30、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31、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32、风暴来袭,没有任何一棵树木能够孑然独立;大疫之下,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 其身。 3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 在历史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