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 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 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下面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 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 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 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 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针对清华学生梁某的就业困惑,由三位访谈嘉宾给出“人生 提示”,呈现三种不同的人生思考。甲认为人生需有“诗和远方”,要有远大目标,为改变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无愧于清华教育;乙则认为生活需要“眼前的苟且”,要立足于现实, 做好“眼前”,脚踏实地,否则,远方除了远,一无所有;丙认为首先应该认清自我,找准 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同的观点,需要考生结合自身进行思考,比较权衡,阐述看法。这是 行文的具体情境,考生需要在这样的情境限制下完成写作。 2. 典型任务的限制。“甲、乙、丙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是考生必须回 答的问题。“更”字要求考生对三种观点进行比较、权衡、选择。考生需要结合材料的具体 语境,围绕毕业生梁某的困惑、迷茫进行阐释,而且行文中要体现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指令要求考生辨析三种说法“哪一种更有道理”,应写成议论文。比较时,要观点明确、理 由充分。 3. 价值判断的限制。作文要求体现考生的“价值判断”,这是命题者有意“转移”自 己的价值判断。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命题者希望看到考生在解决梁某的困惑时,也能 体现自我的价值立场,理性抉择,勇于担当,既为自我,也怀家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 开放性 1. 立意角度是开放的。在对甲、乙、丙三种观点进行比较时,考生阐述三人观点“哪 一种更有道理”时,可以见仁见智,自由选择。“比较”之余,考生还需要权衡选择,体现 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不同的选择可以呈现不同的立意。 2. 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是开放的,可援引事实,支撑论 点;也可引经据典,阐释道理;可举例论证,可对比论证……个人对于人生选择的立足点 不同,思考的方向自然不同,尤其在对三者进行比较时,考生可在个体经历、自我选择等 方面有所侧重,能自圆其说即可。 解题 这是一道有具体情境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采用 2020 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命题形式, 除了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又考查其价值观。考生行文时需要根据情境,结合任务展开写 作。甲、乙、丙不同的观点体现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不同的价值判断,考生要权衡比较,结 合自己对人生选择的思考,阐述看法和理由,选出“更有道理”的一方进行论证。考生阐述的看法和理由,其实就能体现其思考和价值判断。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 3.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 4.脚踏实地,奔向远方。 5.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6.心怀高远,奉献社会。 …… 偏题立意: 1.无论学历,人生总会迷茫。(片面理解材料) 2.人生在于选择。(脱离材料具体情境,只谈“选择”) 3.生活要充满诗意。(侧重于对“诗意”的阐释,片面理解材料) 4.只复述三种观点,并未进行比较,也未体现个人思考。 范文展示 脚踏实地,方可仰望星空 李星儒 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拥有三项学历的清华大学毕业学生梁某对自己的未来表示迷 茫。三位嘉宾作出不同的人生提示,观点各异,指向不同,而我更赞同乙嘉宾的观点。人 生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仰望星空。 相比于甲的“诗和远方”、丙的认清自我,我更认同乙的“眼前的苟且”。 人需要有远大的理想,接受多年精英教育的青年学子应胸怀天下,致力于改变世界的 努力。然而这一切不应立足于脚下,踏踏实地吗?立足实践更有利于对自我的准确定位, 用双脚丈量后方可认清自我,才可仰望星空。当今社会多少人徒有一腔热忱,却不能将努力付诸实践,最终成为空谈。躲避所谓的“苟且”,凌驾于现实和生活之上的“远方”,除 了远,一无所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没有脚踏实地的苦耕不辍,怎能照亮仰望星空的 道路?又怎会实现奔腾渴望的梦想?又如何去探索那未知的“天空”和“海洋”? 没有“眼前的苟且”,又怎会有“诗和远方”? 脚踏实地,是一种定力和修为,在历史洪流泥沙俱下的过去,在名利金钱充斥生活的 今天,尤其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前有袁老凭“禾下乘凉梦”躬耕不休,后有李子柒步步登高宣传中华文化;在自然界,有 一种竹子前三年只会长 4cm,之后却迅速生长,直冲云霄。他们在积蓄力量,在冷眼旁观 中把自己埋入风沙,坚守初心,用实力让岁月暗香浮动,让前路变成“诗和远方”。 不用畏惧“眼前的苟且”,只需心怀远方,不问前程,但问跋涉。 没有经历过打磨的远方,除了遥远,真的一无所有。这就好比学生时代的我们,十年 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在这“成名”之前,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没有脚踏实地 的努力,怎会有题名金榜的喜悦?那些跋涉的追梦人,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踽踽独 行……每一个跋涉的追梦人都低头盯着脚下坎坷的路,“诗和远方”需要一步步丈量,你要 多远的“远方”,就丈量多远,只要你肯登攀,便“自有云霄万里高”。 未来之路,道阻且长,但未来可期,路在脚下,愿你我脚踏实地,独将往之。脚踏实 地的坚心,让我们在江河回望之时可独见一片旖旎春光。 点评 文章在对三者观点进行权衡比较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提出论点“人生唯有脚踏实 地,才能行稳致远,仰望星空”。围绕论点,层层论证,论据翔实,“脚踏实地”需要“胸 有笃志”“守以初心”“经历打磨”,观点鲜明,思想深刻,体现出作者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 断,难能可贵。此外文章语言精练,适当引用,为文章增彩!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