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现象类材料作文--“习惯性”质疑 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现象类材料作文--“习惯性”质疑 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质疑”似乎成了很多人的一种习惯。23 岁的青岛女孩鲁若晴被确诊患有白 血病后,在微博中记录抗癌故事。然而,一些网友怀疑她是网络炒作的虚拟人物;甚至有 媒体和网友宣称,介绍鲁若晴故事的人在炒作中获利。最后经媒体实地探访,鲁若晴确有 其人,相关质疑无中生有。 河南商丘一名男子每天携妻子以捡垃圾的方式晨练,被网友称为“街净哥”。这本来是 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但遗憾的是,当得知这名男子是一名官员时,不少人便开始质疑, “作秀炒作论”甚嚣尘上。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习惯性’质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了两则不应当被质疑却仍被质疑的事件。一是青岛女孩 鲁若晴在微博中记录自己的抗癌故事,其行为既能激励其他癌症患者的抗癌斗志,也能为 医务人员治疗白血病提供资料,却被网友和媒体怀疑是有人在炒作并从中获利;二是河南商丘官员每天携妻子以捡垃圾的方式晨练,既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环境,可是当得知“街 净哥”是一名官员时,不少人便开始怀疑他是在作秀和炒作。本是富有正能量的行为,却 被网友带着“习惯性”思维进行质疑。这是材料提供的真实情境,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 2.典型任务的限制。请以“‘习惯性’质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考生要写的不是 正常的质疑,不是做学问搞研究时的质疑态度,而是材料中限定的“习惯性”质疑,即习 惯于带着有色眼镜,以个人的狭隘心理怀疑他人的行为动机,即便是好事,也不往好的方 面想。考生写作时必须综合材料内容,审清“习惯性”质疑这一概念,把握准写作对象和 主题。 3.价值判断的限制。“质疑”态度本是好的,但材料提供的“‘习惯性’质疑”却不属 于这一范畴。命题人对网友“习惯性”质疑的态度是否定和批判的,考生在写作时要把握 好价值倾向,不可违背材料中给出的价值判断,不能赞扬材料中质疑者的行为。 开放性 1.写作立意是多元的。写作引导语要求以“习惯性”质疑为主题进行写作。考生可以 思考“习惯性”质疑的性质、危害和影响,可以探究“习惯性”质疑者的心理态度,可以 探究“习惯性”质疑产生的原因,也可以思考如何消除生活中人们的“习惯性”质疑等。 虽然材料限定了写作的关键词,但考生可以从多方面构思立意。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可以就材料中的两件事进行分析,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习 惯性”质疑事件进行探究,还可以联系阅读积累中与这一主题相关的素材构思写作。只要 能紧扣“习惯性”质疑这一写作主题,均为符合题意的内容。 3.文体自由。对于材料中的“习惯性”质疑行为,考生可以感性表达,写成记叙文; 也可以理性思考,写成议论文。 解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选取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习惯性”质疑现象 进行命题。试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思考生活,辨别是非,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用自己的文章干预社会,激浊扬清。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远离“习惯性”质疑。 2.保持阳光心态,拒绝“习惯性”质疑。 3.可以质疑,但不可习惯性质疑。 4.理直气壮回应“习惯性”质疑。 5.变“习惯性”质疑为习惯性相信。 …… 偏题立意: 1.关爱白血病患者,彰显人间大爱。(偏跑,断章取义,脱离“习惯性”质疑的写作主 题) 2.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同上) 3.保持真心,远离炒作。(同上) 4.质疑让我们的社会变得冷漠。(偷换概念,将“习惯性质疑”偷换为“质疑”) …… 下水文 树立阳光心态,远离“习惯性”质疑 张俊杰老师 青岛女孩鲁若晴在微博中记录自己的抗癌故事,商丘官员坚持以捡垃圾的方式进行晨 练,二者的行为本是值得赞扬的好事,却遭到了惯于“习惯性”质疑的网友的怀疑,说他 们是在炒作和作秀。 这种“习惯性”质疑是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理,是一种极端有害的行为, 它让人心远离善良,让社会变得冷漠。只有远离“习惯性质疑”,才能尽享美好生活。 要想远离“习惯性”质疑,必须抛弃过分敏感和过度警惕的心理。 不可否认,当前社会靠炒作走红和获利的人很多,大到娱乐圈里某些明星靠炒作提升 人气,小到一些名不经传的主播和网红靠炒作蹭流量。生活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被洗脑,就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了,就习惯于罔顾事实而发表意见了,就 习惯于即便是好事也偏要不往好的方面想了。这样我们还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吗?整天生活 在怀疑一切的环境中,我们难道不累吗?所以,要想远离“习惯性”质疑,除了要对网络 环境加强监管外,我们还必须抛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过分敏感和过度警惕心理。 要想远离“习惯性”质疑,必须树立阳光心态,乐观面对生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是啊,用我们的眼睛 去看外物,外物自然带上了我们个人的色彩。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有佛性;心中有魔,看 万物都带恶念。本材料中,网友的“习惯性”质疑何尝不是其狭隘心理的一种流露?不是 其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过激表现?不是其内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种折射? 当瓶子里剩下半瓶水的时候,乐观者会说,还好,还有半瓶水;而悲观者却说,只剩 下半瓶水了。积极向上者才能发现生活之美,心态阳光者才能发现人性之善,怀揣美好者 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以,要想远离“习惯性质疑”,必须抛弃狭隘心理,以磊落坦荡 之心胸客观公正地对待外物;养成阳光心态,让自己积极乐观起来。 这样,你将发现:鲁若晴在微博中记录自己的抗癌故事,既能激励其他癌症患者的抗 癌斗志,也能为医务人员治疗提供临床资料;商丘的“街净哥”每天以捡拾垃圾的方式晨 练,既捡拾了垃圾,还能影响更多的人爱护环境。这都是充满善意的行为,都是值得赞扬 的好事。 远离“习惯性质疑”吧,这样,你才能发现生活明朗,万物可爱,人性善良,未来可 期。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