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旧布新赢高分
——如何让作文“材料新鲜”
“材料新鲜”是指在选材时,除了要注意材料的典型、真实,还要注意选取
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或较强时代感的鲜活材料,表现新人、新事、新风尚、新
思想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增加文章的阅读魅力。
方法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就是用当代人的眼光和现代意识改造人们熟知的材料,或者从独特的角度切
入,在常人意想不到之处挖掘出新的内涵。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增强独立思考
的意识,培养追求新知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新题目灵活变通,学以致用。
如一篇论说“寂寞”主题的散文,文中写道:
李煜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
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终生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
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
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
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
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
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
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有关李后主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上面的文段,没有重复批判李煜的无
能误国,也没有特意强调他的文学成就,而是就“寂寞”主题,侧重分析因独特
身份和身世给李煜造成的深重的孤独和愁苦。文段对这则最常见的史料进行了新
的解读,从而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
方法二:紧跟时事,汲取活水。
当今社会蓬勃发展,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不断涌现,新词汇、新思想也
层出不穷。写作时,应注意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
点,将最新的人、事、物、思想融于自己的文章,抒写出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命意。
请看下面根据一则最新时事写出的感想文:
看完中央二台“经济与法”的一个节目《都是蚊子惹的祸》,我感慨良多。
一个学生可能是因为被学校的蚊子叮咬而得了乙脑,最终死亡,学校赔了 5 万元。
照此逻辑,如果是在商店被蚊子咬了,商店要赔偿;马路上被咬了,交通局要赔
偿。如果是在法院被蚊子咬的呢?不知哪家法院会自判赔偿。
学校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中国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就连周六学生溺水身
亡,学较还要赔偿,因为学校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许多人说现在学校就知道分
数,牛么活动也不搞了。但学校为什么不搞活动了,还不都是家长、社会、媒体
给逼的!现在的体育课,稍微有点危险的活动都不做了,为什么?惹不是亲爱的家
长啊。
作者对文中事件深受感动,展开思考,揭示出当前社会上的一个怪圈:凡是
学生的问题,一且责任都推到学校身上,以致学校诚惶诚恐,成了备受挤压的弱
势群体,为此牺牲掉了最起码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则新闻,作者从中看出了严重
的社会问题,同时主题也有了新意。
方法三:人无我有,人有我弃。
当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重量级名人”时,我们不妨聚焦于“次名人”乃至身边的“准名人”;当众人都瞩目“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我们不妨看看其他领
域、行业里遴选出来的英雄豪杰;当大家都关注某个人物的某个方面时,我们不
妨换个角度观照该人物的其他方面……这样,比较而言,呈现在我们笔下的材料
才是新鲜而独特的。
方法四:新胜旧汰,选优择新。
新鲜的作文材料就像枝头的红杏,可以写就无限春意;而俗滥的材料就像深
秋的枯叶,只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心生厌烦,自己的作文也就拿不
到高分。设想一下,几天内看屈原跳几万次江,项羽一次次地抹脖子,司马迁一
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宫刑,韩信干脆赖在别人的胯下不起来……这会是什么滋味?
因此在写作考场作文时,同学们需要另辟蹊径,搜罗一些阅卷老师可能了解而又
不清楚的事例,或从国际视野,或从现代生活等独特的角度切人,在常人意想不
到之处挖掘出新的内涵,使文章展现个性和新意。
如优秀学生作文《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片段:
又如,美国公立学校在下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所学校却没有这样做,
在下大雪时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反映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里来自贫寒家
庭的孩子很多,一旦学校停课,他们就不能吃到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娥。家长
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回答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
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境界了吧!这样的
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
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下大雪时依然上课,宁可遭受家长的质疑也要维护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尊严,
作者选择美国这所学校独特的慈善行为表现自己对慈善的独特理解,就像一缕清
风吹过,让人耳目一新。
作文“材料新鲜”升格启示录
文题登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望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农民笑着说:“财富就是收获的庄稼。”看着隆隆作
响的机器,商人笑着说:“财富就是赚到的金钱。”盯着正在运算的数据,学者
推推眼镜、笑着说:“财富就是大脑中拥有的无限知识。”……不同的人,对财
富有着不同的认识。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想法?请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璞玉待琢
贫苦也是一笔财富
财富是什么?商人说金钱就是财富,农民说丰收的庄稼就是财富,学者说知
识就是财富……其实,不同的人对财富有不同的看法,地位、声誉、名望这些都可以看成是财富,但我认为:贫苦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①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优劳可以
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些都说明了贫苦对于成功的重要。②
很多人认为,贫苦就意味着挫折、磨难,意味着处处低人一等。于是一旦陷
入贫苦的境地,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殊不知,贫苦的环境亦可创造奇迹,成
就辉煌。
贫苦并不意味着庸碌、消极,聪明的人从不会给自己留下自怨自艾的时间,
而是倾一腔热血与朝阳碰杯,洒一腔豪情与彩霞争艳。他们不懈地拼搏、奋斗,
最终在贫苦的环境中成就了辉煌的人生。“苏联文学之父”高尔基出身贫寒,幼
年丧父,因此,他 11 岁就不得不为生计奔波,他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有
时还会乞讨度日。但贫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反而激发了他与命
运抗争的斗志。他扼住命运的咽喉,写出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
的大学》,奠定了自己的文学泰斗地位,并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丧失生活
的信心,而是努力从事自己喜爱的生物学研究。刻苦钻研的精神使他成功地创立
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
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
学发生了质的改变。③
或许物质上的匮乏会让我们陷入贫苦的境地,但我们还可以拥有丰富的精神
世界。正如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写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
贵”。这种境界何其洒脱!何其豁达!吴敬梓因不善经营,加之乐善好施,使数万
家产最终花费一空。由富变贫的吴敬梓,夜间写书时,因无火寒冷难耐,就绕城
跑步取暖,并乐观地谓之为“暖足”。然而,就是在这样贫苦的敲环境中,吴敬
梓完成了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居里夫人因生活条件艰苦,整整做了 8 年的家庭教师,才能够上大学深
造。后来,她在极为贫苦的条件下坚持科学实验,并最终提炼出镭。海子一贫如
洗,却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最终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成就。钱学森抛却了国外
优越的科研条件,回到了贫穷落后的中国,并在贫苦的生活、研究环境中,为祖
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④
贫苦如一杯西湖龙井,沸水初入时。茶叶上升下降,反反复复,但最终归于
清澈和宁静,并散发出缕缕清香,诠释出丝丝禅意。
贫苦也是—笔财富!⑤
失误批注:
议论文的论据讲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论据要有时代意义,并在其基础上
进行深入的剖析论证,才可以深刻而有力地证明论点。本文在论据的使用上存在
着“材料陈旧、论据运用不当”的毛病。修改时应针对不同的观点,选择新颖鲜
活而又恰当的材料,多角度切入,深入剖析,使文章既充满说服力叉富有时代感。
①首段化用材料中的句子简明地引出观点,但缺少文采,不新颖。若能选用
历史上的关于“贫苦也是一笔财富”的典型论据并以排比的形式呈现出来会更具
文米和说服力。
②仅以理论论据来论证稍显单薄。可列举史实来补充论证。
③以高尔基的例子作为论据。符合主题,但事例较陈旧,致使文章的时代感
不强。达尔文的事例不符合事实,属运用不当,可适当换用时代性强的当代事例
作为论据。 ④运用的论据虽然都合适,但繁杂混乱,记述简单,没有突出典型,缺少分
析。文章显得死气沉沉。
⑤结尾收束仓促无力,不深刻。
琢玉成器
贫苦也是一笔财富
司马相如虽家徒四壁,却写出了令汉武帝拍案叫绝的大赋;范仲淹两岁丧父,
虽随母投奔富户朱家,但他为了励志,自愿过清苦的生活,最终演绎了“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欧阳修出身寒门,却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
诗作华章,成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无数名人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
贫苦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①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
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些都说明了贫苦对于成功的重要。曹雪芹家道中落,
贫病交加,其鸿篇巨制《红楼梦》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试想,如果不是
贫苦窘困的环境使其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的体察和感悟,他又怎能写出博大精
深的鸿篇巨著?而那些家道殷富的八旗子弟,又有几人成器?②
很多人认为,贫苦就意味着挫折、磨难,意味着处处低人一等。于是一旦陷
入贫苦的境地,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殊不知,贫苦的境地亦可创造奇迹,成
就辉煌。
贫苦并不意味着庸碌、消极,聪明的人从不会给自己留下自怨自艾的时间,
而是倾一腔热血与朝阳碰杯,洒一腔豪情与彩霞争艳。的学生安金鹏,
出身贫寒,他的父亲常年患病,母亲靠种地养家糊口。安金鹏求学期间,生活十
分困难,有时连素菜都吃不起。但是他从不因贫穷而自卑,他立志以母亲为榜样,
与命运作顽强的斗争。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最终被北
京大学录取。俞敏洪出生于江苏江阴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幼年时贫苦的生活环境,
唤起了他内心深处那不屈服于命运的因子,激励他为改变贫苦生活、创造新生活
而不懈奋斗。于是,他创办了新东方学校,并将其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私立教育
服务机构。③
或许物质上的匮乏会让我们陷入贫苦的境地,但我们可以拥有丰富的精神世
界。宋代文豪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苏轼在做官时便廉洁奉公,生活
节俭,被贬谪后,他的生活更加贫困,不得不亲自耕种荒地,维持生计。但是,
物质上的贫苦并没有使苏轼自我放逐,他一笑置之。他将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感
悟融入文学创作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苏轼用一双慧眼看世界,淡泊了功名利禄,蔑视了艰难困苦,他的
心重归于平静。贫苦给了他平和、豁达的心境,造就了他的伟大和不朽。④
贫苦如一杯西湖龙井,沸水初入时,茶叶上升下降,反反复复,但最终归于
清澈和宁静,并散发出缕缕清香,诠释出深深禅意。诚然,少了贫苦,我们的生
活会很轻松,但可能会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正是因为贫苦,我们才
拥有了不屈服于命运的力量,并为改变命运而作出不懈的努力,从而使自己的人
生更有意义。
所以,贫苦也是一笔财富,一种永远不会枯竭的精神财富,引领我们创造生
命的奇迹!⑤
升格批注:①运用司马相如、范仲淹、欧阳修的事实论据以排比的形式自然而鲜明地引
出观点,富有文采。
②添加曹雪芹的例子,使其与家道殷富、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形成对比,论
证了“贫苦对于成功的重要”。
③运用学生安金鹏和新东方创办人俞敏洪在贫苦的环境中走向成
功的事实论据,事例新鲜,时代感强,对中学生而言,有可比性,更有说服力。
④精心选取苏轼的例子论证分论点,论证具体、细致,剖析深刻,说服力
较强。
⑤结尾点题,呼应开头,总结深刻到位,收束有力。
升格后的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材料恰当、新颖:史实运用恰当,当代论据时
代感强。作者用排比句形式引出论点后,用一个过渡段阐释了论点,同时辅以理
论论据和曹雪芹的事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贫苦的积极意义。所选论据要么是当
代事实,材料鲜活;要么是古代经典,角度新颖。结尾部分将人生贫苦和冲泡茶
叶相类比,升华了主题,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升格小贴士
升格后的文章做到了《考试大纲》中作文发展等级“新颖”要求的“材料新
鲜”。
“鱼”之人生精彩作文导写示例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鲸鱼在寻找食物时,看到了瘦小的沙丁鱼,它张大嘴巴对沙丁鱼穷追不舍,沙丁鱼拼死
逃跑,它们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鱼却浑然不觉。等鲸鱼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海滩时,要避开
险境已经太迟了,它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此时
却侥幸逃脱,因为它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亮相
“鲸”钟长鸣
海洋小霸王——鲸鱼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葬身海滩,这不得不引人深思。生活中如鲸鱼
一般落难的强者比比皆是,难道不都是因为他们目光短浅而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吗?可见,
“鲸”钟需要长鸣,我们切不可因追逐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人生大计!
他先入关中,“封府库,籍吏民,财务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从而民心所向,建立大汉
王朝,他就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正是因为他心怀“大丈夫当如此”的人生大计,所以才抵
制住了享受的诱惑。试想,刘邦如果仍若居于山东时那样“贪于财色,好美姬”,只追逐眼
前的享受,又怎么能成就大汉的伟业呢?
她从“上海一姐”到“央视主播”,一路风雨无惧地走来,她就是欧阳夏丹。她在上海
闯出一片天地之后,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毅然选择了“北漂”,从零开始,放弃原有的成
绩,挑战崭新的自我。努力终有回报,她很快便在央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俏皮的语言、
乐观的性格、专业的主持,给越来越多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她只满足于“上海一
姐”的位置,又哪会有今天出类拔萃的“央视主播”呢? 她是名门富家之女,她是智慧与美貌的集合体,她是最美丽的白衣天使,她就是南丁格
尔。她从小立志于护理专业,以解除病者的痛苦作为己任,因此她无意于婚姻,舍弃了当贵
妇人的生活。她来到克里米亚战地医院,创建了护理专业,并以精心的护理挽救了众多士兵
的生命。美国大诗人朗费罗曾为她写下赞诗:“在此地的伟大历史之中,矗立着一位提灯的
女郎,为英姿飒爽的优秀女性树立起高贵的美好形象。”如果她只满足于小女人的安逸生活,
又怎会成为人人敬仰的“提灯天使”?
然而,在当今时代,又有多少葬身沙滩的“鲸鱼”啊!
他,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滥用职权,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和贵重物品,不仅给国家
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他为了满足个人欲望,无视国
家法律法规,最终像鲸鱼一样搁浅在“沙滩”上。
近年来,“毒奶粉”、“牛肉膏”、“皮鞋酸奶”、“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冲击着人
们的神经。这些食品的生产者为了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而其最
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们生产的问题产品被暴露在大众媒体的聚光灯下,不但使企业形
象尽毁,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所以,我们切不可因追逐眼前小利而忽视人生大计啊!
“鲸”钟长鸣!不要让沙丁鱼耻笑人类于沙滩之上!
亮点点评:
本文取材精当而富有时代性,选用了刘邦、欧阳夏丹、南丁格尔、刘志军等人的典型事
例,涉及古今中外,通过他们处理“眼前利益”与“人生大计”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中心
论点。本文运用对比式结构,围绕中心,正反论证,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切不可因追逐眼前
小利而忽视人生大计”的观点。文章思想深刻,构思精巧。标题“鲸钟长鸣”利用谐音吊人
胃口,令人急于先睹为快;结尾“‘鲸’钟长鸣!不要让沙丁鱼耻笑人类于沙滩之上”的警
戒更是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