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升格系列训练: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作文升格系列训练: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

ID:351739

大小: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妙构佳文扬个性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 在考场上,很多同学写的作文由于构思模式化,很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审美 疲劳,所以很难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因而“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应成为同学 们写文章时追求的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同学们打破常规思维,做到平 中见奇、朴中见新,从而使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具体方法如下: 一、转换视角,风景独好 根据作文材料进行立意时,常见的视角莫过于“我”、“他”,或讲述自我、 阐释感悟;或客观地分析社会与人生,写作范围也总是跳不出自己的生活圈子。 而如果稍稍转换视角,将“我”转化为另一种身份,这个身份可以是人,也可以 是物,这样一个全新的身份可以为你的文章打开另一扇窗,使人从中窥到另一番 风景。如优秀学生作文《身畔是世俗,童心是天国》片段: 我该说些什么呢?最是人间留不住,你的童心渐行渐远。你这份过早的成熟 让我不知所措。蒋方舟 14 岁便出版了《正在发育》,韩寒 17 岁便写成了《三重 门》,作品中都透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他们的妈妈也许会为此而感到 骄傲,可如果是你,我不会!我不愿你放弃本该属于你的童真和童心,我不愿我 的孩子过早地成熟。 文章采用书信的形式,将视角转到母子间的对话,模拟母亲教导孩子的口吻, 表达了对当下青少年丢失童真的痛心之情。以这样的视角出发行文,既避免了泛 泛而谈,又使文章显得亲切、真实,独树一帜,吸引眼球。 二、取譬联类,别有洞天 当话题本身是抽象内容的时候,要学会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形象取譬,以 具体的物象或事件与之关联,从而将抽象的话题巧妙地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内容。 如 2013 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话题为“方圆”,同学们须挖掘其深层的哲理内涵,如 果理解偏颇就会弄巧成拙,而如果将“方圆”比喻为现象、物象或世态人情,立 意便会被清楚地表达出来。如《猛虎与蔷薇》片段: 当人们惊羡他所取得的成就时,又有几人懂得他猛虎般的内心?心有猛虎, 他才能不停地奋斗,无止地拼搏;心有猛虎,他才能蔑视一切困难,扫平一切坎 坷;心有猛虎,他的内心才能充实而满足,才能获得成功。 方如猛虎般的人生固然值得敬畏,但圆如蔷薇般的人生同样精彩、美好。 还记得丰子恺先生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吗?画面中,只有淡月 一弯,竹帘半卷,椅子两把,剩茶几盏,丰子恺先生作此画时,想必正在心中细 嗅蔷薇吧!这福安谧的画景,让人心生宁静,预感幸福,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所以,蔷薇般的人生也是值得歌颂的。 此文借助具体可感的物象“猛虎”、“蔷薇”来比喻“方”、“圆”两种人生态 度,从而将话题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同时又在实中藏虚,暗含人生须具备猛虎 般的奋斗精神、无畏品性,也不能缺少蔷薇般宁静致远的生命芬芳,从而在对比 中凸显出“方圆”之妙。 有时候,还可以将作文材料所揭示的现象向纵深推进,深入浅出地进行类比 联想,进而剖析现象中隐藏的本质,见微知著。 三、反手拨弦,和谐变奏 对一件事物的褒贬,大多数同学会依附众议,人云亦云,这样写成的文章就会显得比较肤浅。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从相反或相对的角度去思考,颠覆常见的 论点,并蕴藏深意,便能达到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的目的。如优秀学生作文 《熟悉》片段: 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喜欢半遮半掩。没有人生来就熟悉生活中的所有事物。 我们对事物总是由不熟悉变为熟悉。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我却想说,我们难道 只要求自己掌握熟悉的,而放弃一切新的事物,止步不前吗? 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鲜的,而熟悉的事物只会让生活变得单 调乏味。因此,我们应该果断地放下熟悉的事物,去挑战新事物.去迎接新的自 己。 文章从传统观念“熟能生巧”引出话题,然后宕开一笔,颠覆传统观念,明 确指出熟悉的东西只会让人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而勇于挑战新事物才能开创新 局面。这里蕴含着一种新时代的“竞争与超越”的理念,放弃已有的“熟悉” ——已掌握的技艺、已取得的成绩等,才可能在新的领域创造新的成绩,从而塑 造全新的自我,让人生的境界更为开阔。这样的构思出人意料,令人眼前一亮。 四、镜头组合,暗含逻辑 在构思行文时,可以将看似相距遥远实则有内在联系的几个镜头、片段进行 巧妙的衔接、组合,拼成一幅完整的“画卷”。而这些镜头、片段必须有同一个 中心,同中存异,彼此之间或平列或递进,从而组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主旨。 如优秀学生作文《品而知之》片段: 品食 故乡人说:三山五岳烩作人生百味,柴米油盐品尽人生百态。民以食为天, 今天就让我带您一起品尝地方百味,品尝百态人生。…… 品诗 ……品诗,品读一个时代的无奈和辛酸,品味一个人的怅惘和豁达,让我们 从诗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品史 ……品读历史。我们为前人的智慧所深深折服,从中汲取勇气.开拓未来。 品己 ……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品读自己,品味自己。 品而知之。知食,知诗,知史,知己,知人生。 此文将“品”的内容进行分解,摄取了个镜头,并分列小标题,从不同的角 度论述了“品”的内涵,把“品”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同时层层推进,从物质的 “品”到精神的“品”;从外在到内心;从“品”他到“品”己,这些“品“都 围绕着“品人生”这个中心展开,使文章内容显得巧妙而和谐。 综上所述,要想使作文达到“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的要求,就要注意避 开平庸的立意、视角、结构。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则。尽可能地从 寻常事物、平凡现象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运用发散思维,以思辨的眼 光审视人与事,这样才能在考场作文中出奇制胜,使自己的文章获得高分。 写作之星 品茶·品人生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林清玄在《平常茶非常道》中写道:“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 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似,然而善泡茶者能泡出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茶者能饮到更 细腻的味道。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林清玄这番极富哲理的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亮相 逍遥游 陕西省 凤仪 当清晨的第一缕微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睑上,我便如条件反射般迅速起身了。 洗漱、剃须、抹发蜡,搭配衬衫、领带,我机械地重复着这些每日必不可少的程 序。 一阵忙碌之后,镜子里出现了一个西装革履、眼神冷峻的男子。十几年商海 的摸爬滚打,我早已看惯了尔虞我诈,习惯了明争暗斗,甚至参与其中整垮了不 少危及我地位的人。如今的我再也无须向任何人俯首低眉了。我应该高兴,不是 吗?可是,望着镜中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我却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陌生。从什 么时候开始,原来的那个我渐渐发生了改变?时间快到了,来不及想就要去公司 了。 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我有些紧张。董事长昨晚通知我,在今天的董事会上 将宣布任命我为总经理,让我、准备好就职演讲。我在心中默背着演讲稿,焦灼 不安的心情使我越来越烦躁。无意间,我瞟到了办公桌上放着的一本林清玄的史 集,素淡的封面使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丝宁静。我随意地翻开书,目光停留在这样 一句话上——“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我如醍醐 灌顶,早晨思索的问题瞬间有了答案。 香车、名表、一掷千金的生活,我为了得到它们曾那样费尽心力拼搏。如今, 在我离它们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早已偏离了最初的人生轨道。年 少时的我,最大的梦想是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祖国的名山大川,将灵魂放飞在辽 阔的天地间。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让我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当我 看到周围的很多人享受着奢华富裕的生活时,羡慕与嫉妒吞噬了我的心。我忘记 了那个逍遥、自由的梦想,我的心中充斥着对物质的狂热追求。可如今,林清玄 的这句话让我记起了那个最初的自己。 我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抚摸着那些文字,如同抚摸着自己那颗年少时的心,那 颗曾为了梦想而跳动的心。几千年前的庄子,以振翅图南的大鹏,描绘出令千古 文人骚客为之颁倒的逍遥形象。虽然古往今来,能真正做到“逍遥”二字的人寥 寥无几,但是我为什么不能成为那寥寥无几中的一个呢?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金钱等物质虽好, 但会腐蚀人的灵魂;高尚的精神。追求,才能让人独享清欢,收获心灵的丰腴与 至善。 “嘭嘭嘭——”,秘书敲门进来,将我的思绪打断。“会议还有十分钟就开始 了,董事长说请您做好准备。”我挥挥手,示意她离开。 五分钟后,我离开了办公室,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公司的大门。桌上放着我的辞呈。 辞呈里只有三个字:逍遥游! 点评: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商场成功人士——“我"的故事。香车、 名表、事业,应有尽有,可谓意气风发。然而这意气风发的背后却是人生方向的 迷失和梦想的遗忘。文末,“我”终于大彻大悟,毅然辞职。文章紧扣材料虚构 了一个故事,用波澜起伏的情节,阐释出作者对“物质与精神”的观点:“金钱 等物质虽好,但会腐蚀人的灵魂;高尚的精神追求,才能让人独享清欢,收获心 灵的丰腴与至善。”文章构思新巧,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台风来临之前”升格示范 文题登场 请以“台风来临之前”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璞玉待琢 台风来临之前 中秋节的晚上,麻婶的丈夫下班回家。告诉麻婶他明天要去福建出差,会离 家一个星期。丈夫感觉自己不在家,田里的稻子全让她一个人收割,有些不放心。 麻婶说:“有什么不 放心的,我一个人割就是了!实在不行我就花点儿钱。请几个帮工。” 然而,在丈夫离家后的第三天。儿子上体育课时从双杠上掉了下来,导致胳 膊骨折,住进了医院,麻婶不得不每天去医院陪护儿子。 11 号台风即将登陆的消息传到村里,全村人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稻子抢收之 中,全村没一个闲人,麻婶拿着钱也请不到一个帮工。没有办法,麻婶只得医院、 家里两头跑,白天回来忙收稻子,晚上再去医院陪床。 阿秀是麻婶的邻居,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她自己在家种地、养猪。她特别能 千,样样农活都千在别人前头,从来不误农时。这时候,她看到麻婶急得团团转, 便决定把自己的稻子放一放,先帮麻婶收完再说。 阿秀拿起镰刀,走进麻婶家的稻田。麻婶一见,怎么也不让:“你家田里的 稻子还有一半没割呢!”阿秀说:“你明天得到医院去,我反正在家,实在来不 及我就找个帮工,明天帮工就好找了。”麻婶见她说得诚恳。就同意了,但条件 是请帮工的钱由麻婶来出。两个人一起努力,到下午终于把麻婶家的稻子全都收 割完了。 第二天,大家的稻子都收得差不多了,只有阿秀家的田里还有一大片没有割。 婆婆劝她找几个帮工,她拒绝了。她是怕自己请帮工麻婶一定要帮她付工钱! 天色渐渐暗下来,偌大的田地,光秃秃一片,阿秀家的田里那一小块没有割 完的稻子,像是一座孤岛,挺立在大海之中。阿秀孤身一入正在孤岛上奋战。汗 水从她的额头、面颊和 脖子上流下来,她顾不上擦一擦;狂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顾不上理一理。喉咙 里冒烟,眼睛里冒火,实在太累了,她就站起来,直直腰,伸伸胳膊,然后继续 挥镰。 阿秀无私地帮助麻婶的行为感动了村民们,有三位大嫂主动来帮阿秀收割稻 子,四个人一起挥镰,不到一个小时,就割完了。 台风来临之前,全村一片祥和。 失误批注: 文章叙事完整,交代清楚,主题比较鲜明,人物真实可信。主要问题是在构 思上平铺直叙,缺少精巧的安排。文章从麻婶的丈夫离家写起,接着写她的儿子 住院,再写台风来临,然后是阿秀出场……写作的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场面较 多,面面俱到,结果却面面俱不到。 如何巧妙构思,用精彩的片段来展现事件的全过程,具体方法有二: 一、定点折射法。选择整个事件中特定的一个片段,作重点描写,通过这一 片段来展现整个故事,如曹禺的《雷雨》,通过一天一夜来反映过去的 30 年。 二、数点串联法。在全过程中选择几个片段,通过这几个片段的重。最描写 来展现故事的全过程,如老舍的《茶馆》,通过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 中国社会各阶层、不同势力闯的尖锐时立和冲突,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 历史命运。 琢玉成器一 台风来临之前 天色渐渐暗下来,风越来越大,像顽皮的孩子,夹着雨星,卷起枯枝落叶, 在大地上狂 奔。全村的稻子大都抢收完了,偌大的田地,光秃秃一片。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只有村子 东头阿秀家的田里还有一小块没有收割完,像是一座孤岛,挺立在大海之中。阿 秀孤身一人正在孤岛上奋战。 阿秀的丈夫在外打工,她自己在家种地、养猪。她很能干,样样农活都千在 别人前头,从来不误农时。因为昨天帮麻婶收割,自己的稻田才延误到了今天。 麻婶的丈夫出差了,孩子又住了院,听说台风要来,麻婶急得团团转。阿秀听说 了之后,便拿起镰刀,走进麻婶家的稻田。麻婶怎么也不让:“你家田里的稻子 还有一半没割呢!”阿秀说:“你明天得到医院去,我反正在家。实在来不及明 天我就请个帮工,明天帮工就好找了。”麻婶见她说得诚恳,便同意了,但条件 是工钱由麻婶来出。 阿秀继续奋战着,她弯着腰,一手把稻,一手挥镰,三下两下就是一捆。汗 水从她的额头、面颊和脖子上流下来,她顾不上擦一擦;狂风吹乱了她的头发, 她顾不上理一理。喉咙里冒烟,眼睛里冒火,实在太累了,她就站起来,直直腰, 伸伸胳膊。 她想掏点儿什么擦擦汗,手无意间触到了那张“老人头”。那是她上午带在 身上准备请帮工的,但她怕麻婶知道后坚持要出工钱,便放弃了请帮工的打算。 阿秀正准备继续挥镰,那边唧唧喳喳来了三个大嫂。她们是同村的村民,得 知阿秀因帮麻婶而误了自己的农活,感动极了,便主动来帮忙。四个人一起挥镰, 不到一个小时,就割完了。 阿秀说:“麻婶留给我 100 元钱,让我请帮工。一分不用也不好,咱们用她 60 元,每人分 15 元,剩下的还给她。” “你演戏,”短发大嫂笑着说,麻婶给你 200 元,你一分未收,又哪来 100 元?” “你们总不能让我白受你们的恩惠吧!”不会说谎的阿秀只好实话实说。“你不也帮助了别人嘛!”长发大嫂说。 “不让阿秀为咱们做点儿什么,她会不安的,就让她给咱们唱首歌吧。”辫 子大嫂说。 长发、短发大嫂齐声叫好。 “哎呀,我哪会唱歌啊!” “不会唱歌学驴叫!” , “哈哈哈!”四个乡村妇女的笑声在风声里回荡。 升格批注: 升格文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抓住“田头会战”这一片段,精心描绘阿秀 “孤岛挥镰”和“诸嫂嬉闹”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两天里发生的故事。文章借 助插叙交代误工的原因,再借“无意间触到了那张‘老人头’”的细节和诸位大 嫂之间的对话交代未请帮工的原因。这样构思使得故事紧凑,重点突出,生动具 体而又不失生活气息。 琢玉成器二 台风来临之前 11 号台风还远在福建那边的大洋上,尚未登陆,村里便发起总动员,男女 老少都投入了紧张的抢收大战。 相约 麻婶正在自己家的承包地里一个人紧张地挥镰奋战,邻居阿秀带着镰刀哨悄 走过来帮忙。 “你田里的稻子怎么办?”麻婶问。 “你丈夫出差了,孩子又住院,你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啊!”阿秀答道。 “你丈夫不也在外打工吗?”麻婶说。 “你明天还得到医院去,我反正在家,明天忙不过来我就叫几个帮工。”阿 秀说。 “那工钱我来出。”麻婶说。 “我叫帮工怎么能让你出钱呢?”阿秀反问。 “那你还是回到自家地里去吧。”麻婶下了“逐客令”。 “好,好,就依你,如果请帮工,就让你出工钱。”阿秀只得答应。 麻婶当即掏出 200 元,硬塞到了阿秀手里。 私语 第二天,才四点半钟,阿秀就早早起床了。 “阿秀,要不,叫几个帮工吧。”婆婆有点儿心疼她。 “妈。叫帮工要花钱的。”阿秀说。 “傻孩子,花几个钱算啥?累坏身子事大。”婆婆说。 “妈,你想想,我要是叫了帮工,麻婶能让我出工钱吗?”阿秀说。 “要不,我打电话给你二姨家的阿桂,亲戚帮忙不收钱,话也好说。”婆婆 建议。 “还是妈这个主意好,不过这些话可不能让别人知道。”阿秀叮嘱。 “知道啦,妈不傻。”婆婆笑了。 会战风越来越大,就像顽皮的孩子,夹着雨星,卷起枯枝落叶,在大地上狂奔。 全村的稻子在台风来临之前大都抢收完了,偌大的田地,光秃秃一片,像是一望 无际的大海,只有村子东头阿秀家的田里还有一小块没有割完,像是一座孤岛, 挺立在大海之中。阿秀和三位大嫂正在“孤岛”上奋战。她们弯着腰,一手把稻, 一手挥镰,三下两下就是一捆。天还没有完全黑,四个人便拿下了全村最后一个 “堡垒”。 “谢谢你们。”阿秀说。 “有什么好谢的?我要批评你!”短发大嫂说。 “是嘛,宁愿去找阿桂也不喊我们,你眼里还有我们这些邻居吗?”长发大 嫂说。 “远亲不如近邻,这你都不懂?”辫子大嫂说。 阿秀笑笑,用力地点着头。 四个乡村妇女说说笑笑地走向各自的家。 台风就要来了,狂风呼啸,村子里却一片祥和。 升格批注: 升格文从故事的全程中选择了“相约”、“私语”和“会战”三个片段,加以 精心描绘,有力地展现了阿秀的形象,反映了农民之间淳朴和谐的邻里关系。三 个片段作用各有不同:“相约”既交代了阿秀帮麻婶的原因,也为阿秀不请帮工 埋下了伏笔;“私语”则通过婆媳对话交代了阿秀不请帮工的原因,展现了其高 尚的情操:“会战”则交代故事的结局,在更大的背景上展现出村民关系的和谐。 另外,三个片段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情节,构思新颖,行文简省.笔墨经济,颇 有话剧剧本之妙,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升格小贴士 升格后的两篇文章做到了《考试大纲》中作文发展等级“有创新”要求的 “构思新巧”。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