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写作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加分策略
《说苑》中记载着一桩史实: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进谏者死。”有一位
叫少孺子的大臣 “欲进不敢”。于是,他采取了迂回战术,“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
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见他连续三天游于后园,衣服都被露水湿了,很不理解,
于是问他:“何苦沾衣如此?”少孺子见吴王给了他说话的机会,于是趁机进言:“园
中有树,树上有蝉,蝉居高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
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听了这番话,终于醒悟过来,击掌称善,遂罢伐荆之兵。
显然,少孺子在进谏过程中,是以委婉取譬,力陈利害,从而达到了进谏的目的。
可见,议论文不但要说正确的道理,还要将正确的道理说得入耳入心,让人心悦诚
服,直觉遵从。
第一、要多思考、多讨论、多阅读。
要有意识地关注和思考媒体热点,琢磨如何发现并弘扬真善美,如何挖掘并鞭笞假
恶丑。要深入思考生活中的新与旧、是与非、能与否、成与败、好与坏、美与不美、该
与不该等矛盾对立的情境,并与同学展开讨论。如果学习时间紧,建议少看作文选,多
看大师文。大师文可以启发我们的思想,激活我们的思维。可以订阅《意林作文素材》
《疯狂作文 佳作与素材》《杂文选刊》《格言》等杂志,可以关注媒体的时评栏目如
《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文汇报》的“世说新语”,《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
等。
第二、论据数量要多一点,种类要丰富一些,最好角度各异。
假定,你爸去买彩票,选定号码,正要投注。旁边的老彩民见了,劝阻说,那个 8
号最好换成 6 号,你爸依他改了。第二天,你爸果真中了五百万。你能据此得出什么结
论?你也许会说:成功人生,需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啊。
看起来,有理有据,非常有道理。可是呢?要是那天你爸没听人家的劝阻,坚持自己的选择,结果中了五百万。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要善于拒绝他人的意见?
其实,偶然的、有限的几个个案,真的无法证明什么。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我
们必须将结论建立尽可能多的事例上。
第三,将论题置于古往今来的宏大背景中。
众所周知,如果看一幅油画盯着一个局部,看到的只是一块粗糙不平的东西;只有
离得远一点,把握整体,才能赏析出它的神韵。
比如,如何对待汉语中夹杂西文字母词的问题,就眼前说眼前,可能很难说好。但
只要将它置于古今中外的宏大背景中去考量,答案不请自来。
西谚云,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不会处理、不会评判、不会分析的种种人和事,
古人、他人早就遭遇过,并且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譬如如何处理早恋
的问题,如何面对情理冲突的问题,面对面对挑衅要不要忍让的问题,等等。
由此可见,以时间为横坐标去回顾历史,以空间为纵坐标博览天下,将问题放在博
大的视野中,我们的结论就有可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透过个案发现规律,透过现状预
测未来,透过结果剖析原因,就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令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第四、对论题要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立体透视。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摸到大象腿的,就说大象像棍子;摸到大象耳朵的,
就说大象像扇子;摸到大象尾巴的,就说大象像绳子。乍一看,每个盲人的结论非常真
实非常正确,但为什么他们就没能真正认清大象呢?角度太单一了。
这个故事启迪我们,从一个点上,要么横看成岭,要么侧看成峰,反正看到的,远
不是庐山的真面目。唯有尽可能多地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才能为庐山勾勒出
尽可能真实准确的立体图画。
作文也该这样。譬如,公交车让座的问题。站在老同志的角度来看,年轻人都该尊
老,给老人让座。但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来看,我也买了票啊,我也有权利享受座位啊。
凭什么我就非让不可?这样去想,就能明白:年轻人让座,是情分;不让座位,是本分。
不管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问题或者是解决问题,我们都可以将论题切分为多角度、多侧面的多个观察角度,也就是分论点。
切分论点要注意什么呢?首先要注意标准。切分标准,可以是类别,可以是范围;
可以是性质,可以是数量;可以是时间,可以是空间;可以是色彩,可以是形状;可以
是正面,可以是反面;可以是具体,可以是抽象。但无论怎么切,标准一定要统一。例
如,我们要将“她很漂亮”这个观点切分,就可以外形为标准,将其分解为发型、眼睛、
眉毛、鼻子、脸蛋、身材、手臂、双腿、皮肤等等。如果要将“她很美”这个观点切分,
就可以从内外为标准,分解为外貌美、心灵美、才华美等。
如果要将中心论点“做人要有涵养”切分为若干个分论点,该如何操作呢?
从“做人要有涵养”“是什么”的角度去切分。
分论点 1:要有涵养,就是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分论点 2:要有涵养,就是有波澜不惊的定力。
分论点 3:要有涵养,就是有从容不迫的优雅。
从“为什么”“做人要有涵养”角度去切分。
示例甲
分论点 1:有了涵养,就能虚心接受批评,利人利己利单位;
分论点 2:没有涵养,就会拒绝接受批评,害人害己害单位。
示例乙:
分论点 1:有了涵养,对自己而言,就少了无谓的烦恼,就能收获快乐和幸福。
分论点 2:有了涵养,对单位而言,就能和谐人际,优化团队,赢得发展。
分论点 3:有了涵养,社会就会安定,和谐,文明。进步。
从 “如何做”的角度对“做人要有涵养”进行切分。
示例:
分论点 1:碰到急事来了能不慌;
分论点 2:碰到难事来了能不怕;
分论点 3:碰到坏事来了能不乱;
第五、要熟练运用议论句式。“许多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难免”“可能”“或许”“通常”“几乎”
“在很大程度上”等句式。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任何观点都有适用的范围。
熟练运用这些句式,就能让议论更有针对性,更具缜密性。
“对于某某来说”、“从某某角度来看”“从某某的方面来说”的句式。议论文常常
离不开辩证分析,“对于某某来说”、“从某某角度来看”“从某某的方面来说”的句式,
就可以提高议论的全面性和辩证性。
“也许有人会……”“试想一下,假如……”的句式。有时,在提出一个观点或论
题后,要“反过来想想”“换个角度想想”,这就可以借助“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
“假如说(如果)”列出不同的观点或提出一个反面的观点。然后通过分析论证或驳斥,
使自己正面观点更有说服力。
“诚然”、“然而”、“但是”句式。围绕论点摆出某些观点或论据以后,既承认肯定
其正确的一面,又辩正分析其不合理不恰当的一面,对比衬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
这是对前面所谈内容的审视拷问和拨转反正。经常运用这类转折句式,议论就会不断深
入,就会出新意。
“换句话说”“这就好比”“正如某某所言”“这正应了那句话”等句式。有时,讲
了老半天大道理,突然发现读者不一定明白,就可以用“换句话说”“这就好比”进行
通俗化、生活化的解释,以便化深奥为浅易,化陌生为熟悉,化冗长为简洁。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由此可见”,“综上所述”“从中可以看出”“之所以……就
是因为……”句式。这类句式既能强化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因果联系,又能让文章的脉络
更加清晰。
第六、追求结构创新。
在结构清晰的基础上,考场作文还要千方百计追求结构创新。也就是借鉴各种新颖
的、夺人眼球的形式,包装传统作文。议论文可以尝试如下形式包装:
论坛发帖式:帖主在一楼把作文材料和问题抛出;八方意见以网友发帖的形式引经
据典,各抒己见;中间甚至还可以安排网友讨论互掐;最后是帖主的对问题的归纳总结,
也就是点明文章的主题,并向跟帖的网友表示感谢。穿越研讨式:将作者扮演成研讨会主持人,首先展示作文命题材料,抛出研讨课题;
各路人马纷纷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的角度对材料和问题进行深入解读;最后主持人总结陈
词,得出结论,点明主题。
拜师学艺式:将作者包装成拜师学艺的小徒弟,碰到作文材料和问题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到处拜师学艺,多方请教,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都把最真切的经验教训
告诉他;最后学成归来,讲科学结论告诉世人。
博客留言式:博主将作文材料及问题写成博文公开;各方人马纷纷留言作答;博主
最后表示感谢;
资料查找式:将作者包装成遇到难题的学生;带上作文材料及问题,到图书馆查找
资料;各种著作中查找到相关资料并整理成资料卡片;最后弄明白问题,得出结论。
第七、完善几个细节。
标题要抓人。“说谦虚”就不如“要谦虚”有表现力,“要谦虚”又比不上“谦虚使
人进步”的表现力。“宁可食无肉,不可失谦虚”是不是更有表现力?如果实在没有能
力拟制靓丽的标题,可以以中心论点为标题。实在还不会,不妨以“……让……
更……”为万能公式去造句。
论点要醒目。考场作文不能是碧螺春,慢慢出味;最好是二锅头,立马闻香。论点
要放在醒目的位置,甚至还可以让论点独立成段。让阅卷者一见倾心,二见加分。
结构要清晰。段落与段落之间,要转换自然;中心论点与论点之间,不同的分论点
与分论点之间,标志要清晰。
心中有读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议论文既然是用来教育、启迪哪些不懂道理、
看不清真相的读者的文体,具体行文时就要始终牢记读者。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盛气凌
人、也不能居高零下,而应该爱字当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般不能一棍子打死,
也要避免全盘否定,在指出否定错误做法的同时,要尽可能提出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