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作文:自己考砸,要拖别人垫背(名师解题+写作指导+学生样文)
01
最新作文题
适用地区:全国卷地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自主命题地区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 分)
2020 年高考期间,一则新闻登上了热搜。河南平顶山市一高考考场内,有一考生因
“部分题目不会做”“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情绪过分激烈,撕毁了同考场其他两位考
生的答题卡,却没有撕自己的。事后,河南省招生办回应依规取消该考生全科成绩。
假设你是“复兴中学”的一名高中生,你对这件事有怎样的看法?试向本校校报投
稿,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立场与看法。
要求:①不能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任何反映考生真实身 份的信息;②
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③字数不少于 800 字;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任选;⑤不要套
作,不要抄袭。
02
名师解题 读懂材料
在读材料时,理解层面应当没有太大的难度,事件本身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学
生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撕毁了别人的答题卡却没有撕自己的。
在考场中撕坏的是别人的答题卡,为什么不撕自己的卷子、答题卡?难道撕别人的
答题卡才能释放心理压力?这就表明本文的写作中心不仅仅在于心理素质差的层面。这
可以看出来这个学生不仅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上也有问题。
材料给出的中心思想,就是希望学生通过本文的写作,来思考心里承受能力、心理
健康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与如何能避免。03
审题立意——指导写作
通过这一起事件,可谓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再具体行文时,写作思路不
要被固化与局限。
材料这样阐述事件经过,就是希望学生在写作时,能深入思考这一事件所引起的种
种影响,以及对以后教育、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启示。
行文时,可以简单阐述这一事情“是什么”,开门见山引入中心论点,又能回扣材
料关键词,紧紧围绕材料进行展开。接着论述“为什么”当下会产生这样令人匪夷所思
的事情,着重论述撕毁别人却没撕毁自己的答题卡这一事件的原因,最后从各方角度论
述应当“怎么做”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任何时刻都不应当脱
节。
04
示范标题——开拓思路
1.《控制情绪,做自己的君王》
2.《撕毁的不仅仅是答案,更是自己的心》
3.《破碎的答卷,破碎的心》
4.《冲动的背后,是魔鬼的心》
05
时事热点——链接现实
1.愤怒的状态下,智商为零:一天,美国前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
地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
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
总统看。“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
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
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
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
吧。”
2.善于把握情绪,掌握主动权:在法庭上,律师拿出一封信问洛克菲勒:“先生,
你收到我寄给你的信了吗?你回信了吗?”
“收到了!”洛克菲勒回答他,“没有回信!”律师又拿出二十几封信,一一地询
问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都以相同的表情,一一给予相同的回答。
律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不断咒骂。最后,庭上宣布洛克菲勒胜诉!因
为律师因情绪的失控让自己乱了章法。
3.控制情绪,把握胜利机会:有一天,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由于牙病,
疼痛难忍,情绪很坏。
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满纸都是奇谈怪论,顺手
就把这篇论文丢进了纸篓。
几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绪也好多了,那篇论文中的一些奇谈怪论又在他的脑
海中闪现。于是,他急忙从纸篓里把它拣出来重读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
值。他马上给一份科学杂志写信,加以推荐。
后来,这篇论文发表了,并且轰动了学术界。该论文的作者也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
奖。
4.疫情之下,心理健康尤为重要:疫情当前,部分一线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普通群
众为恐慌及焦虑所困。这次疫情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还伴随着不少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很多人为此产生心理不适,在情理之中。通过心理救济和危机干预方式,化解很
多人的心理应激反应过度及其导致的暂时性心理疾患,也是合力“抗疫”形势下的重要
一环。
心理救济方式可以多样,但毫无疑问,抗疫要抗的,还有与疫情伴生的“衍生症
候”,包括不健康的心态。越是在对抗疫情的关键时期,就越应该疏解一线抗疫人员和
民众的心理压力,让人们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与支持,继而以更健康的心态投入疫
情阻击战。
06
名言佳句——联想生智
1.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
一个条件。——弗洛姆
2.真正有学问的人就你麦穗一样:只要它们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睨视;
但当它们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它们便谦逊地低垂着头,不露锋芒。同样,人
类经过了一切的尝试和探索,在这纷纭复杂的知识和各种各类的事物之中,除了空虚之
外,找不到任何坚实可靠的东西,因此就抛弃了自命不凡的心理,承认了自己本来的地
位。——蒙田
3.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
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马
克思
4.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
定会取得胜利的。——亨·奥斯汀
5.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
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
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
世情的甘苦。——南怀瑾6.有的人不敢提到裸体,有的人死命地钻进心理分析,有的人一定要“对人类有热
烈的态度”;有的人故意大段地描写自心要做中产阶级,有的人却要做贵族等等。那些
书中有的是成见谨慎狡猾;可是既没有自由,也没有要写什么就写什么的勇气,因此也
就谈不上创造天才。——契诃夫
7.一个懒惰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
理,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因为我们做一件不愿意不高兴的工作,身体的各部分,
都感到不安和无聊。反过来说,如果对于这种工作有兴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
心也感觉到十分舒适。因不适宜的劳动,使身心忧郁而患成的病症,医生称为懒惰病。
——戴尔·卡耐基
07
满分范文——名师评点
《撕毁的不仅仅是答案,更是自己的心》
雅礼中学学生
正如亨·奥斯汀所说:“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
心理的崩溃,往往是其他一切溃败的根源。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能东山再起;重拾心灵
的碎片,定能再次奋战!(名言导入,开门见山,引出本文中心论点)
前几天,一则高考新闻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在河南考场,临近考试
结束时,一名考生突然情绪失控,先后将其座位右侧、后侧考生的答题卡撕碎。年年高
考,这场面可真没见过。(联系作文题材料,回扣材料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曾说:“阴暗心理的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
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耀眼的成功。”自己失去了希望,也要毁掉别人的希望,可是她
并不知道的是,她毁不掉别人的成绩,反而毁掉了自己的人生。(用名言解释“为什么”
这样做法非常恶劣)
像这样在考试中,考不过别人就要毁掉别人,见不得别人好的行为,一次又一次在
学生的身上上演。(过渡句,引出下文相似的事例)将近 17 年前,河南省信阳市 358 厂高级中学的一间寝室里,发生了一件惨绝人寰
的事。凌晨两点,18 岁的马娟拿着一杯硫酸,泼在熟睡的同学脸上,随后,撕心裂肺的
惨叫声传来,马娟赶紧逃窜。她要泼的是她的同班同学,却在慌乱之下泼错了人。到底
和同学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让马娟不惜采取泼硫酸这样的极端方式来报复呢?答案让
民警和老师都惊呆了。马娟说:因为对方比较聪明,比我学习好。
李玫瑾说:孩子的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心理的问题。所以,比学历或者成绩更重要
的,是孩子心理素质的健康成长。(过渡句,引导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
分数不代表一切。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要过分让孩子追求完美,要让孩子学
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进步。作为父母,有必要从小就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
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学会给优秀的人鼓掌,是父母和老师应该给孩子上的一门课程;
作为老师,在狠抓学习成绩的同时,不忘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自己,要
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懂得欣赏别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从家长,老师,
以及学生自身的角度论述应当“怎么做”)
徐世昌说过一句话:“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
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没有人因为一场考试而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为一场考试
而输掉一生。在成长的路上,比考试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心理又走向成
熟。赢,是有勇气去战胜自己;输,是有勇气去接受自己。(名言总结,收束全篇,总
结全文,升华文章中心)
名师阅卷评点
本文紧紧围绕材料相关案例展开论述,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层层递进,对案件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与解读,给出了合理的措施与建议,读来有层次
感不空洞,内容充实有条理,文体鲜明,论点充足。
全文多处运用名言且恰当合理,更好地佐证了自己的观点。全文以心理健康问题这
一材料鲜明的论点贯穿全文,首尾呼应,是全文浑然一体,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