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与《登泰山记》对比教学”教学实录
加入VIP免费下载

《前赤壁赋》与《登泰山记》对比教学”教学实录

ID:350132

大小:364.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前赤壁赋》与《登泰山记》对比教学”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着重研读了《前赤壁赋》第三、四两段,苏轼于对自然 山水的观照中抓取住一丝光明,然后迅速扩大,冲淡、中和自己心中的苦痛。这也是绝 大多数封建士子郁郁不得志时的人生选择,白居易、陆游、辛弃疾……莫不如此。今天 这节课,我们将着重品味下姚鼐于自然山水中获得的人生启迪与苏轼有怎样的不同。 师:苏轼泛舟赤壁,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46 岁,心情郁闷。那么,姚鼐登泰 山的背景是怎样的呢?我们现在见到的说法多是:乾隆三十九年秋《四库全书》初稿完 成,姚鼐因自己病羸、双亲高龄需奉养为由致仕,应泰山知府朱子颖邀请于除夕登上泰 山,欣赏到泰山的日落与日出的壮美,写下了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千古名篇。那么这个 说法是否成立呢?请看材料,看看我们能不能破解下姚鼐辞职的原因。 PPT 【1】 写《登泰山记》前后的姚鼐: ①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总纂官为政坛文坛双宿将纪 晓岚。 ②乾隆三十九年,《四库全书》完成,姚鼐“以病羸”“养双亲”为由上述致仕,大学士于 敏中、梁国治先后动以高官厚禄,均被坚辞。后姚鼐补述辞官原因:“被疾还江南”“余病归” “鼐以疾归”“鼐以疾还”“鼐以病归”。(《惜抱轩诗文集》) ③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除夕,登上泰山。随后游灵岩,盘桓数日,作《游灵岩记》。 ④乾隆四十年元月,游完灵岩,返回京师, 处理完公私事务,数月后南归故里。 ⑤乾隆四十一年,离开故乡安徽桐城,前往江苏扬州主持梅花书院。 生:姚鼐不是身体不好,因为身体不好的人,不会长驱千里,冬天登泰山。 生:而且是在道中“迷雾磴滑”之时。 生:也不像是要归养双亲。因为他是除夕时分登泰山,按中国人习惯除夕是阖家团聚 的时刻,如有双亲需要奉养,哪有不回家的? 生:而且他登完泰山也没回家,又去游览灵岩,然后又回北京盘桓数月。 生:而且他回家后也没停留多长时间,就又去扬州主持梅花书院了。看来他的双亲也 不是那么迫切地需要奉养。 师:种种表现说明他不是因病辞职,也不是为奉养双亲而辞职。那么他辞职是什么原 因呢,请阅读下列材料进行分析:PPT 【2】 相关文章节选: ①纂修(《四库全书》)者竞尚新奇,厌薄宋元以来儒者,以为空疏,掊击讪笑之,不遗余 力。先生(姚鼐)往复辨论,诸公虽无以难,而莫能助也。将归,大兴翁覃溪(翁方纲)学士 为叙送之,亦知先生不再出矣,临行乞言,先生曰:诸君皆欲读人未见之书,某则愿读人所常 见书耳。——姚莹《从祖惜抱先生行状》 ②去秋始得《四库全书》一部,阅之,其持论大不公平。鼐在京时,尚未见纪晓岚(纪昀字) 猖獗若此之甚,今观此,则略无忌惮矣。岂不为世道忧邪?鼐老矣,望海内诸贤,尚能捄(救) 其敝也。——姚鼐《与胡雒君书》 生:与纪晓岚有矛盾。 师:什么矛盾? 生:应是文学主张不同。因为他说:“诸君皆欲读人未见之书,某则愿读人所常见书 耳。” 生:还有他说:“鼐在京时,尚未见纪晓岚(纪昀字)猖獗若此之甚,今观此,则略 无忌惮矣。岂不为世道忧邪?”用“猖獗”,可见他与纪晓岚矛盾很深。 师:对,这里补充下资料,姚鼐属古文学派,但清朝乾隆时期骈文一度复兴。另外编 写《四库全书》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举,但也是清朝钳制思想的一种策略。借机销毁 不利于自己的文章,皇家喜欢看歌功颂德的时文。 师:那么他为什么辞职呢?为何不表述自己政见进行抗争呢? 生:编选《四库全书》是朝廷的意思,清朝当时就是推行“文字狱”时期。 生:纪晓岚是总纂馆,而姚鼐不是。 师:对。姚鼐人微言轻,而纪晓岚则是政坛文坛双宿将,位高权重。再补充一个材料, 姚鼐当时不仅不是编写《四库全书》的主要人员,甚至都不是名正言顺的编写人员,只 是朝廷破格录用的普通编写者而已。 师:回顾一下姚鼐登山有哪些不同寻常之处? 生:长途奔波,冬日登山,除夕登山,不走常人之路,但看到了日落日出的壮丽景象。 师:这一系列经历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也可能会给姚鼐带来怎样的启发? 生:人要敢于突破自己,敢于突破传统的窠臼…… 生:无限风光在险峰……师:同学们解读分析得很到位。“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 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他不怕路途艰辛;“古时登山,循东谷入”,但他“道少半, 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他不怕走“异路”;正因为如此,他看到了“苍山负 雪,明烛天南”的夕阳壮丽,看到了“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朝日磅礴。 登泰山的历程其实就是姚鼐面对不公正人生的选择历程的写照,他不走常人之路,不怕 另起炉灶,敢于舍弃已有的“坛坛罐罐”。 三、比较黄州后的苏轼与登泰山后的姚鼐的生活轨迹有哪些不同。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下黄州后的苏轼与登泰山后的姚鼐的生活轨迹有怎样 的不同。 PPT【3】 黄州后的苏轼 登泰山后的姚鼐 时间 事迹 时间 事迹 元丰八年 (1085) 升任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 再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乾隆四十一年至 乾隆四十三年 (1776-1778) 主持扬州梅花书院。 元 祐 四 年 (1089) 政见不合,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 州。整治西湖,修苏堤。 乾 隆 四 十 五 年 至 乾隆五十二年(17 80-1787) 主持安庆敬敷书院。 元 祐 六 年 (1091) 受人攻击,调知颍州。整治颍州 水利,修筑堤坝。 乾 隆 五 十 三 年 至 乾隆五十四年(17 88-1789) 主持徽州紫阳书院。 元 祐 七 年 (1092) 调知扬州,关心百姓,请求朝廷 暂时停止催欠。 乾 隆 五 十 五 年 至 嘉庆五年 (1790-1800) 主持江宁钟山书院。 元 祐 八 年 (1093) 君臣不睦,调知定州,肃贪倡廉。 嘉 庆 六 年 至 嘉 庆 十年 (1801—1805) 主持安庆敬敷书院。 绍 圣 元 年 (1094) 新党执政,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 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 嘉 庆 十 年 至 嘉 庆 二十年 (1805-1815) 主持江宁钟山书院。 绍 圣 四 年 (1097) 再贬琼州别驾,儋州安置。兴办 教育。 嘉庆二十年(1815) 卒于江宁钟山书院。 元 符 三 年 (1100) 赦复为朝奉郎。北归回朝任职。 建中靖国 元年(110 1) 北归途中病逝常州。 生:苏轼不断当官、被贬、再当官、再被贬。姚鼐的生活轨迹则比较平稳,一致在教 书育人搞教育。 生:两人都有作为,但苏轼是在起起伏伏中重复着自己的经历。姚鼐则比较看得开, 敢于放弃。 生:姚鼐比较超脱。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全面。如果说苏轼和姚鼐面对的现实都是一个大黑球,苏轼能从 这黑中看到一丝自慰的光明,并把它扩大,知黑守白,黑白交融,形成一个太极球;这 个太极球向前滚动,可以走很远很远,但人终究只能在这个球中生存,变化。空间有限, 改变亦有限。而姚鼐虽受的打压相对温和,但他的解脱之法却异常决绝,他没有滚太极, 而是把这个大黑球捅破,他选择的是对旧有选择的放弃,另寻了一片天地。可以说苏轼 在重复自己,姚鼐则超越了,超脱了。 师:大家再看看下面的资料,谈谈自己观点? PPT【4】 南归后的姚鼐主要于江苏和安徽一带教学著书,学生满天下,后世闻名的有二十余人。著有 《九经说》19 卷、《三传补注》3 卷、《老子章义》1 卷、《庄子章义》10 卷、《惜抱轩文集》 16 卷、《文后集》12 卷、《诗集》10 卷、《法帖题跋》1 卷、《笔记》10 卷、《书录》4 卷、 《尺牍》10 卷、《古文辞类纂》75 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 卷。研究领域广阔,涉及文学、 哲学、史学、诗学、文章学、书法史等多方面。 终苏轼一生,文章等身,以诗词散文和艺术论述两方面为主。诗文创作方面,名篇迭现,传 播久远。艺术理论方面,灼见层出,但未建立起系统。 生:姚鼐写了很多书。 生:姚鼐有很多学生很有名,有点像孔子。 生:姚鼐成就更大。 生:也不能这么说,苏轼修堤筑坝,为百姓请命,政绩更多。 生:只是他自己的道路是一直重复做官、被贬、再做官、再被贬。这点终究是没有想 明白人生。 生:姚鼐一直搞教育,何尝不也是一种重复? 生:但姚鼐不用再看谁脸色行事,做自己想干的事,成绩斐然。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深入,苏轼是在人生中采取滚太极的方式,在不断重复自己经历 的状态下前行。而姚鼐是超脱出俗世羁绊,开辟了一条新路。人的生活时代不同、性格 不同、理想不同、面对的困难也不同,我们很难对二人的取舍做是非判断。只是以苏轼 如此才华而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二人面对自然山水的不 同感悟给我们的启发是:面对困难,融入山水中,我们的心胸会豁然开朗;面对困难, 我们的出路也可以有多种,坚持与放弃都是一种选择,都是一种智慧。 四、师布置作业:下列两个作业,任选一个完成。 PPT 【5】 作业一: 你是仁者、你是智者,你也游山,你也玩儿水,在你行走四方之时,在你的所见所闻中,你 是否得到了某些触动与启示,动笔写出来。要求:以文章的方式呈现,结构完整,不少于 700 字。 作业二: 苏轼笔下的赤壁景色、姚鼐笔下的泰山景致均已深深打上了他们心境和情感的个体印记,带 有他们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其实,我们也常常带着不同的心境走进不同的景致之中,抒发着对 生活的感悟。请你用视频脚本的形式带我们走进这种景致之中,来表达你的感悟。 作业:写一个视频脚本,并据此制作一个小视频,时长 3 分钟。 脚本要求: 1.对景致进行描述,准确、生动、形象,且能运用 1-2 个修辞手法。 2.脚本说明:阐述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致,并说明镜头顺序安排。 3.写出感悟,具体清晰,富于哲理,有真情实感。 4.配以声乐,并说明理由。 5.字数 700 字左右。 板书设计: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