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 写作指导: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少年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 月 21 日,一个淘气的七岁男孩,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楼下住户全遭殃。
孩子父母迅速行动起来,带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把被“祸害”的衣物全部拿回家
中手洗,洗不干净的就买新的赔给人家;请专人来清理楼体外墙,在清理时让孩子一直
在太阳底下陪着。孩子妈妈陈女士说“必须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事后,网友们
纷纷为该父母点赞。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从下列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请以家长的口吻,给这个七岁的孩子写一封信,讲明父母这样做的道理。
②请以网友张华的身份,给孩子的父母写一封信,对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评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
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
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责任意识,
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
作文。
【审题】
材料主要讲一个淘气的七岁男孩,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孩子父母迅速行动起
来,父母觉得必须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题干提供的任务有两个,第一个任务“请
以家长的口吻,给这个七岁的孩子写一封信,讲明父母这样做的道理”,告诉孩子高空抛物错误的,要做一个讲文明,守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少年。犯了错误不可怕,要敢于
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有些错误可能可能是无法弥补的,要防微杜渐,多做好事。第
二个任务“请以网友张华的身份,给孩子的父母写一封信,对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
评价”,需要注意交流的对象为孩子的父母,可以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给予肯定;
也可以肯定父母的责任意识,还可以写榜样的作用等。
参考立意:
以家长的口吻写信:
①告诉孩子高空抛物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行为,我们要讲文明,守道德,遵纪
守法。
②犯了错误不可怕,但是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为自己错误的行为买单,
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减少犯错的可能。
③有些错误可能是一句道歉就可以解决的,但是有些错误可能是无法弥补的,一定
要做正确的事情,从小事做起,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以网友的身份写信:
①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给予肯定,最好的教育不是打骂,而是让孩子体验后果。
②父母是明事理的家长,他们敢于承担后果,负起相应责任的同时,还能身体力行
的教育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考场作文
(一)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少年
儿子:
你好!
作为成长与二十一世纪的少年,你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民族、传承五千年传统
美德的重任,虽然目前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但是有很多人却不讲文明,不懂礼貌,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你这次的行为,给大家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是,我们及时改正错误,承担责任。
以后你要做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之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
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主席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
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以礼待人。一九
五九年,毛泽东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
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由此可见,文
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
重要。大家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每个青少年成长过
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做人一定要有公德心,做事前多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
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给他人带来了伤害,给环境带来了破坏。“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希望你以后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文明少年。
孩子,做错事了,不要害怕,要勇于承担责任,改正错误。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
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
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要认清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
做的,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生活中严格要
求自己。
人们常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可是为什么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却没有知礼节呢?
如果所有人都不讲文明、不懂礼貌,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秩序很乱,治安很差,环境
很脏,甚至倒退回“原始社会”。
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了全人类的文明与富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一定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少年!妈妈
2020 年 6 月 19 日
(二)以文明护航成长,从不“护犊”开始
家长:
你好!
“熊孩子”将一瓶墨水从高楼上泼下,导致楼下住户全遭了殃,你们得知后,带着
孩子挨家挨户道歉,并将邻居家被“祸害”的衣物全部拿回家中手洗。在清理外墙的时,
还让孩子一直陪在太阳底下看。为你们的教育方式点赞。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错误的教育方式。如“他还只是个孩子。”日常生活中,许多
家长都会用这句话来为未成年人犯的错开脱,以此求得“受害者”的谅解。言下之意就
是孩子还小不懂事,犯了错大人就应该忍忍,不然就是跟孩子一般见识。但是,年纪小、
不懂事就可以任性妄为而不承担后果吗?
诚然,未成年人无论是在心智上、思想上、价值观上都尚不成熟,让他们为自己的
错误行为负民事责任,既不现实也不合法。但这不能成为家长“护犊”的挡箭牌,未成
年人虽负不起责任,但却可以让他明白,犯了错需要负责任。家长一味地为孩子开脱,
只会让孩子无法正确认识犯错的成本,甚至让其建立起犯了任何错都有父母兜底的错误
观念。长此以往,只会让未成年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但是孩子会长
大,父母没有给孩子上好的课,社会与法律终究会给他“补上”。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许多家长不明白?他们真的觉得自己的孩子没错吗?显然不
是,大部分家长都是抱着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的心态,并把成年人的社会规则套在未
成年人身上。一方面,生怕承认错误后,会让孩子与自己“没面子”,害怕揭开作为监
护人而没有对未成年人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遮羞布。另一方面担心孩子被追责的同时自
己也会被追责,给自己带来麻烦。
作为对未成年人成长影响最大的监护人,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对未成年
人最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莫过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泼墨事件”中的这对父母在孩子犯错后,既没有“护犊”,也没有对孩子采取打骂,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
应该做的,什么不能做,做了不正确的事就要道歉并弥补自己的过错。
作为父母,不能以保护孩子的名义,将所有对孩子的指责与可能产生的威胁都“堵”
在自我的世界外。而应该以身作则,以文明为标尺,为孩子的成长护航,让他们在负责
任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因为,未成年人总会走向社会,总有失去庇护的那一
天,而他们所受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关乎一个“家”,更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甚至是国
家与民族的未来。
为你们点赞!
网友张华
2020 年 6 月 19 日
名师点评:
可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以父母的身份教育孩子,开头可以写承担责任的意义,然
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勇于承担责任带来的好处,最后可以提出自己的期望,希望孩子以
后做一个有道德的,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以张华的身份来写,可以为父母的教育方式点赞。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不当教育方式,
多角度分析论述父母正确教育方式的重要性。最后,可以再次肯定这位父母的教育方式
等。
【素材】
有些孩子喜欢推卸责任、不敢承认错误、爱撒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平时对于
孩子犯错过分苛责、惩罚过度,导致孩子因害怕被问责而不敢承担责任。所以家长平时
对于孩子犯错应持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允许孩子犯错。这种宽容不是放任纵容,而是
不过度斥责,让孩子恐惧,重点放在事后的处理方式上面,让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
的错误。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才会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担当责任。
家长不要多加干涉,只是让孩子真真实实地体验到事情的后果,承受相应的失望、
难过、后悔等情绪,这种“自然惩罚”,足以让孩子长记性,比什么说教都来得有效。另外,当孩子做错了事,应当让孩子付出相应的行动来为之前的行为负责、弥补过错。
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行为是有界限的。在安全问题、原则问题上,没有
商量的余地、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在其他事情上,做事前要考虑后果,犯错了就要付
出相应的代价,承担责任。
培养孩子责任感,除了对自己的错误负责,另一个关键就是对个人的成长负责:孩
子学习生活能够自我管理、自觉自律,不需要别人过多的安排督促。
有些孩子犯错了,他们身后的熊父母一改往日的教导语气,采取包庇措施,为孩子
兜底。但是睿智的父母,会趁孩子犯错的时候,狠狠地教育一番,告诉孩子最好的补救
措施的什么,陪着孩子一起行动。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提出过一个自然惩罚法则,惩罚孩子只是让其承担因过失招来
的自然后果。意思是,如果孩子犯错了,父母无需再对孩子进行太多的指责,父母需要
做的,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因为错误造成的后果。这个过程,孩子的内心会感受到强烈
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这样孩子下次便不会再犯错,因为他知道成本太高了。
【点睛】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
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
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
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
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
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
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
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
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
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