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名校作文押题:生逢大时代,有喜亦有忧 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冲刺名校作文押题:生逢大时代,有喜亦有忧 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云的助理陈伟在《这就是马云》里写到,某年年底,员工没有年终奖还必须加班。 马云把大家组织起来开会,问道:“如果你有 500 万年终奖,想怎么花?”员工们兴奋 地你一言我一语,幻想自己有钱后的样子,畅谈了一个小时。公司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大家继续开心地工作。 与马云没钱穷开心形成鲜明对比,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文开篇就说道“公司 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 办?”任正非提出:“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 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 马云和任正非,一个没钱,却对未来很乐观,让员工幻想年终奖有 500 万;一个有 钱,却对未来充满忧患意识,让员工念着冬天的寒冷。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他们俩人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写一篇 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 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 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 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这是一组对比性材料。材料选取了马云和任正非在企业管理中的两个事例, 最后一段具有总结性:“马云和任正非,一个没钱,却对未来很乐观,让员工幻想年终 奖有 500 万;一个有钱,却对未来充满忧患意识,让员工念着冬天的寒冷。”马云和任 正非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背后,隐藏着一个相同的成功因素,他们都拥有成功的人生,拥有那些成功领导者的共性。它启示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应该有怎样的对待人生态度: 面对挫折和逆境应保持乐观心态,不忘初心,追求梦想;面对顺境应有危机意识,居安 思危。题目要求从他们俩人中选择一个来写,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考生可以选择对自己 最有启发的一个角度来写。 参考立意: (1)马云:乐观面对逆境;人生要有梦想。 (2)任正非: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走得更远 【范文展示】 忧患意识成就发展 将青蛙放在冷水锅中,渐渐加热,青蛙不会觉察水温的上升,因而放松警惕,被活 活煮死。人与集体何尝不是一样,只有有了忧患意识,有了危机感,有了对未来的远见, 才能得到更好的更稳的发展,成就自我。 忧患意识成就个人发展。香港企业大亨霍英东年轻时恰逢抗日战争结束,饱受折磨 的人们四处游离,对未来毫无打算。而他想到此时经济萧条,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过段时间再做生意,恐怕为时已晚。他便趁早投资,保持高度的灵敏,后成为香港金融 界的一代传奇。假如霍英东当时不抱有长远的考虑,他是否会放弃商业机会,碌碌无为? 可以看出个人的成就与忧患意识息息相关。“人无远虑”,是不会有所成就的。 忧患意识成就企业发展。任正非所带领的华为公司,崇尚“狼的精神”,始终拥有 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强烈的危机意识,他曾说“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在这个领 域,没有喘息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他非常喜欢用“华为 的冬天来临了”这样一句话提醒员工。凭借高瞻远瞩的管理智慧,华为从跨国公司中夺 回通信业的“半壁江山”,当“中兴”遭遇美国贸易战的科技封锁的危机时,华为的“麒 麟芯片”正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正因他们一直都保持心中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醒自 己“冬天来了么”,才有可能常处“春天”,走向胜利。忧患意识成就国家发展。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用建设海军的钱修筑园林,仍愚 昧地以为天朝还是那个大天朝。他们甚至在首都被攻陷之时,也未曾醒悟过来,没发现 身边潜藏的重重危机,最终止步不前,自食其果,让三千多年的中华历史上多了个不可 磨灭的污点。中苏联盟时期,苏联政府曾提出工业分家的政策,即苏联制造军用武器及 高新技术产品,中国只负责日用品生产。我国领导人坚决回绝了这个提议,他们深知国 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武器的弱小与任人宰割的痛苦回 忆。我国得以此发展迅速,用短短四十年的时间,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一跃成为世界强 国。 俗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牢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道理,哪里 会发展?“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人无论身在何方,都得有远 见,有担忧,有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能够成就个人、企业与国家的发展。在未来,我们需要身怀远虑之人。 名师点评: 《忧患意识成就发展》,议论文文体。开篇以“温水煮青蛙”引出话题,亮明观点: 只有有了忧患意识,有了危机感,有了对未来远见,才能得到更好的更稳的发展,成就 自我。正文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设置三个分论点:忧患意识成就个人发展;忧患意识 成就企业发展;忧患意识成就国家发展。列举霍英东、任正非带领的华为公司和中国的 发展实例,层层推进 ,展开论述。结尾以名言收束扣题。 参考素材: (1)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 18 个月”。正是在这一名言的 激励下,微软怀着巨大的危机感,不断积极进取,短短 20 年就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软 件企业。如今,微软的操作系统占据了 90%以上的市场,成为绝对的垄断者。 (2)闻名于世的波音公司,为了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别出心裁的摄制了一部模 拟公司倒闭的电视短片,该短片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天空灰暗的日子里,波音公司高挂 着“厂房出售”的招牌,振聋发聩的扩音器里传来“今天是波音公司时代的终结,波音公司已经关闭了最后一个车间”的通知,员工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工厂……没想 到该电视短片在员工中产生了巨大震撼,强烈的危机感使员工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 工作,不断创新,使波音公司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3)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如此,企业发展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企 业的员工,一直沉溺于过去的辉煌,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精神,顺境面前肓目乐观,因 循守旧,不思进取,时间一长,就会被习惯性思维所控制,丧失锐气,从而失去竞争力, 待意识到变化来临,已无力应变,最终被市场淘汰。 (4)古人云:“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尽管这是治国安邦之策, 可对于企业管理同样适用。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总结其企业成功的经验时,也 特别强调:长久不懈的危机意识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 案例,如:江苏宏大集团的“失业危机日”, 可口可乐公司的“末日管理”,海尔的“追 求卓越”,三星电子“永远抱有危机意识的经营秘诀”等等。其核心内容都是通过制造 危机,使企业树立忧患意识,产生危机感和责任感,居安思危,不断进取。那如果没有 危机意识会有什么后果呢?电脑界的蓝色巨人 IBM 当年的“惨败”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 当大型电脑为 IBM 带来丰厚利润,使 IBM 品尝到辉煌的甜头后,整个 IBM 都沉浸在绝 对安逸氛围里,危机感尽失。在市场环境慢慢发生变化,更多的人青睐于小型电脑时, IBM 却对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不予理睬,麻木不仁,没有意识到市场危机的降临。或者说, 在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IBM 没有注意到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依然沉醉于大型主 机电脑铸就的辉煌中,按部就班,继续加大大型主机电脑的市场比重,最终自己打倒了 自己。 (5)缺乏危机意识的人其生存意识越薄弱,变革的意愿就越小,创新的动力就越 弱,也就越容易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一直沉溺于过去的辉 煌,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精神,顺境面前盲目乐观,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时间一长, 就会被习惯性思维所控制,丧失锐气。在这一点上,狼能带给我们许多启示。狼的生存 环境决定了它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因为危险时刻围绕在它们身边。只要稍微放 松,就有可能被猎人打死或者被其他食肉动物吃掉。中国有一句话说“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企业迟早会培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必会遭到不可预测的灾难。 【点睛】 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 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 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 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 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 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 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 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 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 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 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 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 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