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考作文写作:从珠峰高度的测量,看对人生与时代的(附:精点细评)
作文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75 年 5 月 27 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首次精
确测定珠峰海拔高程为 8848.13 米。
2005 年 5 月 22 日,中国采用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严
密计算,确定珠峰高程为 8844.43 米。
2020 年 5 月 27 日,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采用最新科技方法进行第三次测量。
据推算,珠峰实际是以每年 4.4 毫米的速度在“长高”。世界之巅今年有多高?世
界瞩目的数字即将公布。
一座山峰,一种人生,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高度。同时人们对于这一高
度的认识和把握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定义或重新定义这一高度,需要有求真务实的
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等。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中关于“珠穆朗玛峰三次高度测量”的叙述即题目提供的
真实情境,除此之外,命题者还在叙述真实事件之后又加了一段带有提示性和限制性的
文字。如果说三则消息给了我们一个感性认知的空间,那么,“一座山峰,一种人生,
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高度。同时人们对于这一高度的认识和把握也在不断变化”,
则给我们一个理性思考的维度,提醒我们面对不断变化的“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我们
要有为之重新定义的勇气和精神。“如何定义或重新定义这一高度,需要有求真务实的
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等”,这是题目给定的思考方向,考生要结合
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
2.典型任务的限制。“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这一指令要求考生写作时不能
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作为青年学生,如
何定义自己人生的高度,如何定义国家的高度,需要做出自己的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三则材料后的总结性段落明确了命题者的价值取向,要有“定
义或重新定义”某一高度的勇气和决心,并罗列了“定义或重新定义”一个高度需要具
备的条件,考生对此不可否定或质疑。
开放性
1.选择“定义人生的高度还是定义时代的高度”,选择“定义或重新定义这一高度”
等都是开放性的,简单说,“定义高度”意味着追求梦想,“重新定义高度”意味着永
不止步。2.如何“定义或重新定义高度”,其所要具备的外在客观条件及内在的主观素养,
是开放的,所以这也是命题者给考生预留的一个自由空间。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写记叙文或散文,感性述说自己对定义或重新定义
一座山峰、一种人生、一个时代的认识。也可以写议论文,表达自己求真务实的精神、
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等。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求真务实,把握人生。
2.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人生。
3.精益求精,定义人生。
4.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定义变化的时代。
……
偏题立意:
1.求真务实的精神。(没有说出其与时代、人生的关系)
2.精益求精的态度。(同上)
3.永不止步的追求。(同上)
4.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只强调客观事物的“变化”,未能综合理解材料)
……
范文点评
壮志凌云,把握人生高度
杨莞悦
一座山峰,见证世界高度的巨变。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山峰,从中国登山队由
8848.13 到 8844.43 的测量高度,见证这不是一串平凡的数字,这是中国登山队毅力和
务实态度的生动体现。这一高度是中国技术的高度,更是中国精神的高度。丈量这个高
度,需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通过回忆教材中的素材知识点,比直接应用题干中的材料,显然更胜一筹。并且道出数字背后的真谛,从
而点出本文的观点——“这一高度是中国技术的高度,更是中国精神的高度。”)
一种人生,当有一种人生的高度。
从牙牙学语时的“人之初,性本善”,到志在青年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青照汗青”,我们无不感受着不同的人生高度;从《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强则国强”
到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又何曾不是一代青年应当把握的人生高度。“青
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总书记的话正寄
予我们这一代新的厚望,正将中国的坐标交予我们手中。中国的高度将由我们共同测量,
靠什么测量?靠的只能是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引经
据典,由古及今,特别是援引习总书记的话,紧扣题干要求,同时还强化论点落实。)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高度。
八十年代深圳蛇口的一声巨响,惊醒了沉睡百年的雄狮,改革开放轰轰烈烈地展开
了,从此在世界忙碌的身影中多出了中国的影子,记下了中国的步子。二十一世纪我们
高擎中国大旗不断进军,中国,这个符号徐徐融入中国人心中,我们成为共奔小康路的
追梦人。2025 年中国将进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2035 年中国将进入世界中等制造强国
行列,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当壮志凌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去丈量未
来中国的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再次强化论点。)
今年,一个平凡无奇却又让人永生难忘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运转中的中
国、甚至世界的速度。也许是中国人那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迎难而上的不屈服精神,让
我们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高度,这是十四亿中国人民同心协力累积的高度,是不可估
量的高度。(联系当下中国人民面对疫情迎难而上、永不屈服的精神,展现了中国的高
度。)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处在时代的
交汇点上,2020 注定开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只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太堵,
方可站得定、站得稳,永不止步,也方能站得高,这正是我们当下的时代任务。(引用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里的内容,甚是贴合文意,自然流畅,毫无突兀之感,再次给
我们强调当下青年人的任务。)
每一座山峰,每一种人生,每一个时代,都是中国人民也是中华民族对高度的不懈
追求。
未来,何将响彻?壮志凌云,气壮山河。(文章结尾,紧扣材料,自然点题,突出
观点,首尾圆合,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