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考作文写作: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复兴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作文导写
作文题【深圳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
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
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
当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
考?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作文材料语段一,以拼图游戏中的现象为例,强调了“整幅拼
图”需要“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拼图单片”的价值体现在“嵌在恰当的位置”,由
此明确了拼图单片与整幅拼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文材料语段二采用类比的方式,
进一步明确了语段一阐述的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个体”需要“既独特又
相融”,“整体”可以让“个体”“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因此,我们如果要谈论“个体”
与“整体”的关系,就必须把它们放置在“整幅拼图”的完成过程这个真实的情境中。
2.典型任务的限制。作文材料语段三,“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给考生
的写作提供了写作背景。同时,“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对应了材料语段一中的整
幅拼图,“正在”明确了写作的现实意义;“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限制了写作者的
身份,对应材料语段一中的“拼图单片”;“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要求新时代青年思考自身作为“拼图单片”与“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的关系
问题,写作的内容既要有认识层面的“思考”,又要有具有时代气息的“行动”。
3.价值判断的限制。作文材料语段三的信息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在当今时代大发
展的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学生),要具有新时代价值观,要积极投身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将个体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融为一体。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尽管要体现“整体”与“个体”关系这个大论题是必然的,
但是,文章立意的角度仍可以有多种选择。如站在学生这个角度,阐述“个体”在当前
背景下应该如何确定自身位置以及如何展示自身价值应是最适合写的立意。在“整体”
与“个体”关系阐述的基础上,既可以平均用力把两者关系梳理清楚,也可以侧重“整体”或“个体”中的一个方面。如强调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历史意义对个体作用的影响,
或是强调个体在新时代的价值体现对整体发展的作用。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写作时要“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要由材料展开联想
和思考以支撑论点。由个体到群体(整体),由历史到现实。对“整体”的思考范围可
以上升到国家范围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甚至世界范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3.文章的语言风格是开放的。“自定文体,自拟标题”,意味着文章的语言风格开放。
可以是阐述类的,也可以是叙述类的。阐述类的,可以写成一般议论文,也可以用演讲
稿、倡议书等形式展示。
解题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是寓意性的,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告知我们其中蕴含的
道理;也是关系型的,用“整幅拼图”(宏大图景)与“拼图单片”的关系来阐述道理。
主要考查考生对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意义的理解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
“拼图单片”(个体)与“宏大图景”(整体)的关系阐述,整体需要个体的“恰当
拼接”,让个体“各得其所,各尽其能”,个体需要“恰当的位置”来展示自身的价值,
做到“既独特又相融”,这是写作的大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文章可以在整体或个体的
角度有所侧重,如立足自己,做好个体,从而助推整体的发展。“联系现实”,指明文章
呈现的内容应具有时代气息。
参考立意
参考立意:
1.做好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中的单片。
2.做好个体,助推整体。
3.历史使命,融入整体。
4.责任担当,成就整体。
5.整体与个体,相融互促。
……偏题立意:
1.要合理定位。(以谈论如何给自己定位为主)
2.我看“整幅拼图”。(以“整幅拼图”为中心论题,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
3.做一个凸显的个体。(过分强调个体的作用)
……
下水文
做好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中的单片
钱华南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
单片,只要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幅宏大的图景,我们新时代青年就是这整幅拼图中的一个
个单片。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的风霜雪雨,在历史的磨难中,我们学会了自强不息,
我们做出了热血回响。当历史来到又一个关键当口,新时代青年擎起了民族精神的火炬,
新时代青年诠释了多彩青春的意义。伴随着新时代青年的这种回响,我们的祖国经百折
而犹向前。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又应该有怎样
的行动?
2020 年肇始,新冠肺炎肆虐华夏大地,危急时刻,四面八方的白衣卫士奔赴疫情前
线,凝聚为病毒威胁下最耀眼的“逆行者”,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
平凡。3 月 30 日,四川凉山再次发生森林火灾,19 名消防官兵将生命永远定格在大凉
山的烈火之上,他们中最小的战士年仅 25 岁!“英雄”二字已无法彰显他们的伟大,
他们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脊梁!疫情、灾情面前,一个个青年人各尽其能,共同拼出
了一个有责任的中国的宏大图景。
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中的一块单片;当然,
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肩负使命,是新时代青年建设国家过程中义不容辞的义务;大有可为,是在祖国繁荣昌盛的背景下,新青年施展才华的壮丽宣言。但施展胸襟离不开集体的力量,俗话说
“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很远”。实现宏伟的蓝图,需要每一
个个体的参与,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个体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是甘于奉献、热爱集体的新青年。
百余年前,梁启超先生发出“少年强,则国强”的呼喊,如今中国的青年一代正用
自己的方式隔空应答;二十世纪初,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
当下的中国青年一代用自己的行动遥相呼应。正是在这种隔空应答中,一代代人完成了
历史的交棒和精神的传承;在国际舞台,在抗疫一线,在城市街道,在乡村田野,我们
都能看到一个个青年人奋斗的身影。中国无数新时代青年,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
大图景。
把使命扛在肩上,新青年是勇于担当的人民卫士,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把进取记在
心里,新青年是大有可为的中流砥柱,是华夏民族的未来。凝心聚力,新青年可以走得
更远;团结奋进,新青年才能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