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梁家的高考故事 作文导写(附:审题指导及名师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备考:梁家的高考故事 作文导写(附:审题指导及名师范文)

ID:347828

大小:16.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备考:梁家的高考故事 作文导写(附:审题指导及名师范文)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46 年,17 岁的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系,差两分。对一手创建了清华建筑系的梁 家而言,女儿报考清华建筑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家族情怀。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 卷,核实无误。(当时是学校完全自主招生。) 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葛。 三年后,梁从诫如宿命一般,离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差两分。母亲林徽因再次调取 试卷,发现有几道题像是故意做错的,试卷上一行小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 史。” 那一刻,林徽因半晌没有吱声,梁从诫如愿去了北大攻读历史。 梁再冰成为新华社记者,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梁从诫毕业后赴云 南大学历史系任教,后来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对孩子寄予殷切的期望;也像普通的家庭,孩子要经历 高考的筛选。这又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手创立了清华建筑系,有能力为儿女的前程铺 路搭桥,却先后将儿女“拒”之门外。 此时,十七八岁的你和你的家庭也将迎来属于你的高考,或许,梁家的高考故事可 以带给你一些触动,一些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故事以后,引发的思考 和感慨。 要求,明确文体,标题自拟,字数 800 以上。 【审题指导】 观点参考: 从父母的角度:敬畏制度,维护公平;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从孩子的角度:听从自己的兴趣;自主独立,不依赖父母。 从高考的角度:高考的成败不会决定你的人生,坦然接受,人生才会精彩。 …… 【审题思考】 一、此材料可以从评价父母的角度立意:思考怎样做合格的家长? ① 从父母对待女儿梁再冰的故事中提炼观点:为人父母应以身作则,培养高尚的 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 ② 从父母对待儿子梁从诫的故事中提炼观点:为人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不可专制操控孩子的人生。 二、此材料可以从评价孩子的角度立意:思考在准成年的人生节点上,如何面对高 考,如何选择人生道路。 ① 从女儿梁再冰的人生经历中提炼观点:A 自强独立,不依赖父母 B 高考的失败并不等于整个人生的失败。 ② 从儿子梁从诫的人生经历中提炼观点:听从自己的人生志趣,活出自己的人生 精彩。 三、此材料可以从评价一个和谐家庭的角度立意: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才能人 才辈出。总结这个家庭的成功经验,分别从父母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来探究。 【教师示范】 家教无声 谷幽兰 若身为父母,应对梁思诚夫妇肃然起敬。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梁家父母做家庭教师,当之无愧。 女儿梁再冰报考父母一手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差两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在人 治高于法制的时代,两分不是鸿沟,只要父母愿意发声,轻轻发声,就可以架起桥梁, 铺就坦途。父母如此参天,本就应该荫庇儿女,这在中国,尤其是旧中国更是天经地义, 理所应当。更何况“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可见父母对子承父业愿望之迫切,对 女儿一贯的能力之信任,然而“核实无误”之后,父母没有发声,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 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葛。 敬畏制度,维护公平,这就是父母在无声之中给儿女做出的示范。父母行特权,走捷径,必然将蒙昧的孩子引入歧途。投机取巧、仗势欺人的观念就 此会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中植根萌芽。反观当下社会,许多父母不懂为人父母之道,还误 以为天下唯我最爱孩子,制造许多人为悲剧。“我爸是李刚!”这句话成为网友们嘲讽 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著名歌唱家之子因涉嫌轮奸被判刑”的社会新闻更是让世人 叹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义。”治国之理如是,育人之理又何尝不是这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立德树 人,才是父母为孩子所作的长远之计啊。“梁再冰成为新华社记者,为中国的新闻事业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高考失利没在她身上留下任何后遗症。一个孩子长成自立自强自 信的模样一定是读好了父母这本教科书。 三年后,林徽因面对儿子梁从诫离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差的两分试卷上一行小字: “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没有吱声,梁从诫如愿去了北大攻读历史。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这就是父母在无声之中对儿女人权的尊重。 中国的父母一般有两个执念,一是把自己此生的遗憾寄托在子女的身上,由子女来 实现;一是把自己此生经历的弯路总结出来,拽着孩子朝自己认为的直路上走。 有位诗人说:“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 前传。”每个人的人生故事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无可替代。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面对浩渺宇宙,我只是一粒尘埃,可是世界为我而造,古人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许多人为了人生的志趣生命都可以奉献,可想 而知,一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才能尽情释放出全部的创造力!事实就是最好的明 证,梁从诫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后来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环保组织 “自然之友”。 一个家庭才俊辈出,绝非偶然,这其中一定有叨陪鲤对、孟母三迁的心血。梁家父 母育儿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