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22届“四选二科目”检测作文:一次很好的“语文学习教育”作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2022届“四选二科目”检测作文:一次很好的“语文学习教育”作文

ID:346691

大小:407.5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南 2022 届“四选二科目”检测作文:一次很好的“语文学习教育”作文 这道作文题有关语文学习的价值,让学生直面这个话题,谈真实想法,命题初衷很好。因此,这种 作文讲评就不仅是写作指导,还附加了“语文学习教育”的契机,利用这个机会,给学生读一些有关语文 学习的文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不管是明知可为还是明知不可为,都有为之的必要了。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评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审题不会 ‘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近日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语文才 能对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   最近,由武汉发布的 32 张抗疫感恩海报获得了无数点赞。“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八闽 来助,江城有福”……32 处美景,配上 32 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让人觉得美好又充满希望。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话为孟子所言,意为 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大批网友纷纷赞其“驳得好”的同时也感慨:“不学好国学知识,中国 话你都听不懂!”   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感想? 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教师下水 语文学习,怎会无用? 文/湘滨 当“重理轻文”逐渐成为教育流行病,一些文科科目自然就被排挤到了学习的边缘。这不,班上 的小陈同学近期就反复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而且不难想象,会有一批同学成为他的拥护者。 小陈同学为什么会成为“语文无用论”的鼓吹者?无非是他觉得语文学得很难、提分太慢,语文 不像数理那样“拉分”,或者觉得语文不那么有“科技含量”,语文是风花雪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有这 些论调的本质,其实就是短视、肤浅的“功利主义”,说白了,要么是“高考指挥棒”下唯分数论的综合 征,要么是片面追求实用价值的不良反应。 其实何止是“小陈同学”?估计还有“老陈家长”,或者“老陈老师”,也在怀疑语文学习的意义。 也因此,就有越来越多的“小陈同学”变得理直气壮: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好数理化,考个 大学顶呱呱。而语文嘛,分数马马虎虎,学习也将就将就吧。 以拿多少分来衡量语文学习的价值,和菜市场买菜卖肉论斤论两一样,多少有些市侩。语文学习, 仅到高考而止?显然,这很荒谬,很短视。而且,这是教育病了的反应,这病不轻,得治。语文,从咿呀 学语,到临终遗言,伴随了我们一生,这样一门几乎贯穿生命全程的学科,又怎么会是“无用”的? 常听到数理化老师抱怨,学生读不懂题目,审不准题,这板子打给谁?打给语文?怕是要打给不 认真学语文的人吧?而文史哲不分家,语文过不了关,其它文科科目也难得学好。张口说话,提笔写字, 样样都离不开语文学习,饥而食、渴而饮一样自然,却偏有人说“语文学习无用”,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而语文学习之用,又何止于此?当你看到武汉感恩海报里“八闽来助,江城有福”的句子时,是 否为之心弦触动?当你听到外交部发言人援引“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时,是否能与先贤孟子心意相通? 语文学习,不仅是语言运用,还是文学审美,文化赓续,乃至以无声的浸润,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与生命。 钟南山院士说“学好语文最关键”,也犯不着为语文学习溢美几句吧。而高中生小陈说“语文学习无用”, 浅陋可见一斑了。 奉劝小陈同学,不要再散布“语文学习无用论”的无稽之谈了,误己是个事,误人是个大事;也建 言诸位同学,擦亮眼睛,明达智慧,别受了“语文学习无用论”的蛊惑。 简评: 此文据一篇 44 分考场作文改写而成,沿用了原文的立意与语气,但修饰了语言表达,落实了写作任务, 有驳有立,驳的过程直接针对“语文学习无用论”,立的过程按照要求,结合作文材料,且突出驳斥之意。 考场作文展示:相关素材: 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 作者 洪禹平   案头堆满书稿、校样,本来真想两耳不离窗外事,专心干好自己的活儿。却不料有人送来一期《北京 文学》(97 年第 11 期),要我看看其中三篇有关小学、中学、大学的语文、文学教育的文章;不看则已, 看后心情十分沉重。偏又收到我的一位已离休多年,埋头著述的堂兄的信,他也读过这三篇文章,说自己 为之“震惊”!……   是的,像我兄弟俩这样十八九岁即投身革命又整整搞了半个世纪文字工作的人,是应该“震惊”的。 如果从殷商甲骨文算起,我们这有着三千三百年持续不断、一脉相承的文字史、语文史、文化史的泱泱大 国,在我辈一两代人手里竟然把语文教育搞得这么糟,我辈能熟视无睹吗?能问心无愧吗?即便像我兄弟俩 这样早已“退下来”的“老革命”,至少也有大声疾呼、敦促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的责任。   为此,我想先要认真了解一下实情。我请人为我找来一些高中语文课本以及相关的“教参”、考卷。 长夜孤灯,我将这些资料认真看了一遍,——不,有些“教参”和考卷。我是反来复去看了几遍才能大体 上看“懂”其中的含意和思路。它们给我的总的感觉是烦琐而荒唐,试题花样层出不穷,出题考人成瘾成 癖,好像学语文,只能在这种连珠炮似的考问中才能学好!就我所见的这些资料看,情况要比那三篇文章 说的还严重得多。这实际上已不是误人子弟的问题,因为天下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得用这种课本、“教参” 教书,都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们能对付这种试题,还有天下所有当父母的,都得为这种烦琐荒唐付出财力、 精力。所以我说,这是一件误尽天下苍生的大事!诚如我那位堂兄说的,要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呼吁,请他 们在日理万机中把这件事也当作一“机”过问一下;或者也找些课本、“教参”、考卷看看。    按常规,为了有说服力,我得将我所看过的这些资料如何烦琐荒唐作个比较详尽的分析评说。但我 不能这样作,因为这样作,将不只是折磨我自己,而且也是对读者的折磨,编者也不会允许我大量浪费篇 幅。于是我踌躇再三,只能试举数例,并力求要言不烦地作点说明、分析;我要向读者保证的是,我所举 的不是什么罕见的特例,而是颇有代表性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高中语文课本的教学要求,由此自然可以看出课本编选者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以及 为达到此目的所需要的教学方法。每课书的教学要求都写在课文前的“预习提示”和课文后的“思考和练 习”中。试以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11 月第 2 版,1997 年 6 月第二次印刷的高中《语文》第五册“第 一单元议论文”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笔者特地写明此书出版时间,由此可见其被使用时间之长,影响之 大)。    这个单元共收三篇文章:一是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二是吴组缃的《我国古代小说的 发展及其规律》,三是朱光潜的《读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三篇都是文学评论性的短文。姑不论这三 篇短文是否写得真像编选者说的那么好,让高三学生读一读这样的文章,看来是有必要的。然而,从课文 前的“预习提示”到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所提出的要求看,这些要求便显得烦琐而荒唐。如第一课的 “预习提示”是:   ……《水浒》这部书,优点很多,为什么作者只谈它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这两个问题呢?关于人物描写, 作者分析了哪几个特点?《水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思考和练习”提的问题更多,简直像连珠炮似的:    一、《水浒》中描写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很多,作者只举出林冲、杨志、鲁达三个人物为例进行分析,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举这三个人物为例?换一个,例如把鲁达换成武松好不好?为什么?    2.作者通过这三个人物描写的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3.在揭示《水浒》“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这一特点时,作者是怎样逐层论述的?在 课文中找出每一层的关键句,看看它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4.作者对三个人物落草的原因说得详细,而对三个人物出场的描写,都说得很简略,为什么这样处理?    5.读过作者对《水浒》人物描写的分析这一部分以后,你认识到在评论中选择和运用事例应当注意些 什么?    以上还仅仅是这课书——这篇短文“思考和练习”三大项要求中的一项,其烦琐程度,我想已不待 言,这里要说的是其荒唐程度。就这第一项要求来说,如果你不查阅“教参”,哪怕你是《水浒》研究专 家,并且了解茅盾的文学观点以及他在 1950 年写作此文时的背景情况,我敢断言,你也很难回答这许多 问题,更不可能回答得像“教参”所要求的一样;对什么“逐层论述”、“每一层的关键句”这些莫测高深 的词语甚至可能摸不着北;对第 5 点提问,你一定会更加莫名其妙:从茅盾这篇短文怎么可能推导出文学 评论文章“选择和运用事例应当注意些什么”!莫非写文学评论真有什么铁定的“注意”事项?    实际上,在这许多烦琐荒唐的要求和提问背后,编选者的目的是极为简单的,就是要教师和学生照 抄“教参”上的“答案”!而这些“答案”是编选者按照他自己对课文的所谓“论点”、“论据”、“论证方 法”、“结论”等等的理解编写出来的,其烦琐荒唐比上述要求和提问更甚,恕不引录。当然,你也可以不 照抄“答案”,可以真正“思考”一番,但等待着你的是决定命运的考试,吃亏的是你自己!    另外两篇课文,编选者提出的问题之多、之烦琐,与第一课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荒唐 程度且举一例即可见其大概:   由于吴组缃这篇短文中提到“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 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课本编选者竟然向高三学生(当然也包括教 师)又提出这样一连串问题:    1.萧统下这个定义的出发点是什么?    2.这个定义的正确解释是什么?    3.这个对文学的定义,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除了具有这些普遍的特征外,还有哪些独特之处?    如果你不查阅“教参”,哪怕你是文学理论家,而且对《文选》也作过研究,我也敢断言你对这些问 题的答案不可能像“教参”里说的那么简单而“正确”!我倒是从中悟出点编选者的思路特点:把一些复 杂、甚至很复杂的问题都简单化,把课文中的某些说法当作金科玉律。如萧统说的“事出于沉思,义归乎 翰藻。”原是一大段文章中的两句,其含义,自来学者解释不一,朱自清说:“事出于沉思的事,应当解 作事义、事类的事,专指引事而言,并非泛说。”即为不同解释之一;如果将这两句看作文学的“定义”, 可能更有争议。而“教参”对此“定义”的“正确解释”更简单得惊人:“文学……应该有想像与虚构, 同时要有文采。”当然,编选者是可以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反正教师不能不照本(“教参”)宣科,学生不 得不照抄“答案”。    再说朱光潜的短文。此文较有深度,涉及诗词欣赏的一些微妙之处,有一些独到之见,本来是很难 对它作简单化的理解的。但编选者也有本事将它简单化,同时也用一连串提问使教师和学生只能查“答案” 简单地记住一些被简单化了的概念和见解,如课文中提到的“典型的情节”、“写景的诀窍”、“‘明月别枝 惊鹊’比‘月落乌啼’更生动”等等。编选者自然不会想到,朱先生的这些看法只是从某个角度看有一定的道理,对诗词的鉴赏有一定的启发,如“月落乌啼”,只有单独抽出来分析,与“明月别枝惊鹊”作比 较,朱说才有其道理,但如果从张继《枫桥夜泊》全诗来看,“月落乌啼霜满天”,表现的是一种情境、意 境,是与全诗的情境、意境微妙地融化在一起的,那就与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没有什么可比性,朱 说也就不能成立。   课文和“教参”中的种种烦琐荒唐的教学要求,在考试中更变本加厉而令人瞠目结舌。这里也只能试 举二例。    在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语文试卷中,有这么一道让人“考焦、考傻”(王丽语, 见《北京文学》1997 年第 11 期)的题目:    阅读下一段文字,完成 24—28 题。(笔者按:此段文字颇长,不全录。文中全部省略号为笔者所 加。)    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都笼统归于“怨”, 也作为一个例子。钟嵘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嘉会寄诗以 亲,离群托诗以怨,……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说也奇怪, 这一切差不多是钟嵘同时人江淹那两篇名文——《别赋》和《恨赋》——的提纲。……至于《上品》里对 李陵的评语……,更明白指出了刘勰所谓“蚌病成珠”,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诗必穷而后工”。还有一点不 容忽略,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剂。司马迁《报任 安书》只好“舒愤”而著书作诗,目的是避免“姓名磨灭”、“文采不表于后也”,着眼于作品在作者身后 起的功用,能使他死而不朽。钟嵘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强调了作品在作者生时起的 功用……随着后世文学体裁的孳生,这个对创作动机的效果的解释也从诗歌而蔓延到小说和戏剧。例如周 楫《西湖二集》卷一《吴越王再世索江山》……李渔《笠翁偶集》卷二……李渔承认他剧本里欢天喜地的 “幻境”正是他生活里局天地的“真境”的反映——剧本映照了生活的反面。大家熟知弗洛伊德的有名理 论: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创造出文艺来……假如说,弗洛伊德这个理论 早在钟嵘的三句话中稍露端倪,更在周楫和李渔的两段话里粗见面目,那也许不是牵强拉拢,而只是请大 家注意他们似曾相识了。   这段洋洋洒洒的妙文,恕我孤陋,不知其出处,考卷上也无说明,查高三第一学期语文课本也无此文, 想来是出题者特别欣赏而选来考考学生们的。但我敢说一句,这种妙文是近几年流行的貌似博学、实则东 拉西扯哗众取宠的学风和文风的代表作,其中对司马迁的著述动机、弗洛伊德的学说都是抓住片言只语胡 侃瞎说。拿这样一段文字来考学生,本身已极为荒唐,而从这段文字提出一连串考题更只能令人啼笑皆非 了:   24.文中画横线的“这个意思”的含义是(限在 30 字以内作答)(3 分)   2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剂”要说明 的共同问题是(限在 10 字以内作答)(2 分)   26.所不同的是“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溶液”侧重要说明的是(限在 15 字以内作答)(2 分)   27.“钟嵘却……”侧重要说明的是(限在 30 字以内作答)(2 分)    …… 对不起,我实在没耐心抄下去了。如此荒唐的考试真是对少年的摧残,对我们这些读过点书的 人的侮辱。   我本来听人说,上海的语文教育和考试,比北京搞得好些,我还为此高兴过,说上海人在有些事上往 往先走一步。所以这回,我特地请人找来一份上海的考卷看看。找来的是“1997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但看后也大失所望。考题既多,花样也不少,仍觉烦琐,有的题也出得荒唐, 如一道题中之题是: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一段。这位(a)“思飘云物 外”的诗人,(b)早在宋代就晓得月中宫殿比大地寒冷,这真是了不起的事。现代科学表明,当平原上酷暑 四十度时,珠穆朗玛峰的气温却低至摄氏零下几十度。在长空中(c)的人造卫星,其背阳面的气温低到摄氏 零下几十度,果然是“高处不胜寒”!   要求考生读这段文字后判断:“(a)(b)(c)中应填入的词最适当的一项是: A 通晓 竟然 漫游,B 擅长 果然 畅游, C 擅长 居然 遨游, D 善于 竟然 遨游”。   如果你不看卷末所附“答案”,我敢断言凡是未曾久经畸形的“应试教育”磨炼的人,不管你学问多 大,你也很难看“懂”这道题到底要你干什么?我更无论如何看不“懂”,最后只好求教“答案”,一看却 不禁喷饭!原来“答案”是“C”,亦即(a)处要填上“擅长”,在(b)处要填上“居然”,在(c)处要填上“遨游”! 实际上,不填上这三个词儿,这段文字还算通顺(唯“长空”一词用得不妥,应改为“太空”),填上了反 而画蛇添足,“擅长思飘云物外……”更变成了病句(词语搭配不当)。再说,我们的“早在宋代”的大诗人 苏东坡居然“晓得月中宫殿比大地寒冷”这个“现代科学”道理,可谓奇谈!(各种天体在宇宙中所处的位 置相互间只有距离远近的关系,而无所谓高低的关系,天体的温度当然也与此毫无关系。这是近代天文学 上的常识,东坡先生要是活到近代,肯定懂得;要是活到现代,也肯定会知道人造卫星与地球的位置关系 也只有远近而无所谓高低;地球上不同地点的高低最终是以海拔高度来衡量的。可惜现代上海这位看重科 学知识的出题者对这一切都不懂!)   说来应该令人惭愧,语文教育在我国本来有其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其要点可概括为一句话:多读, 多写,多用,有高明的师长指导、指点。而现行语文教育恰好反其道而行之。   语文,五十年代以前叫“国文”,亦即汉语书面语;从文体学角度说,亦即用汉语书面写作的各种体 裁的文章(广义)。不过,由于文学作品在书面语的发展中有其特别重要的作用(这在别的语种也是一样的), 也由于中国历史上非文学类作品多有文学性,有的甚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所以汉语语文教育与文学教 育有特别密切的联系(但也有重大的区别,我上面谈论过的那本高中课本的编选思想和教学要求就根本不 懂这种区别)。此外,还由于历史著作、特别是史传作品在汉语书面语发展中也有其重大作用,语文、文 学还与历史著作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中国,“文、史不分家”也就成为必然。由此可见,要学好语文, 就必须多读各种体裁的好文章,重点是经过长期历史考验的公认的文、史传世名作、杰作。读过一定数量 的好文章之后,还要动手多写;写时还要注意习字,字写得好不仅有实用意义、审美意义,而且会使自己 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自信心更足;读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之后,还要练习写文言文,这不仅会大大加强 自己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对写好语体文也大有好处,至少可以省去许多废话。在多读多写的同时,还要 多用。由于语文的内容涉及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潜在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是无限的,对 于提高人的智慧、才能、文化素养、人格素养都有重大的作用,正是在此意义上,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是素 质教育的基础、核心,是很对的;但这一切都只有通过“用”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要把自己学来的东西 用于实际工作,用于人际交往,用于各种活动,用于自我修养。    但多读多写多用,还需要一个必要而且重要的条件,即高明的师长的指导、指点。在幼年、少年、 青年时期,如果没有高明的师长(主要是学校里的高明的教师)的指导,首先就可能不知道多读多写的重要, 即使是生性很好学的人,也很可能多读多写而不得法,容易大走弯路,甚至走入死胡同。中年、老年,学 有所成后也还常常需要高明的师友的指点,这应该说是古今学者、作家的共识,只有盲目自大自信的人才可能例外。   那么,高明的教师哪里来?这问题,我想不妨专谈中学教师,因为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最重要的时期。 这问题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中学语文教师应从文史界、文学界来。这里所谓“界”,应从广泛的意义 上来理解。换句话说,称职的高明的语文教师(至少各县、市第一流中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文史学者、文 学家,至少是对文史、文学确有一定素养的人。我这样说,在现时像是“天方夜谭”,实际上,在五十年 代以前,至少在文化发达地区的第一流中学,莫不如此。我是 1945 年以前上中学念书的,因家境贫寒和 战乱,上过三个中学,莫不如此。上初中时还受过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文坛成名的散文作家、学者陈适先生 的教导(顺便提一下,我上初中一年级时,我们的“博物”教师,竟是当时已名闻全国的生物学家、科普 作家贾祖璋先生。这些名师以及其他高明的老师,使我们这些少年人眼界很高,偶尔碰上个无多真才实学 的老师,就想罢他的课,让他早晚卷铺盖走人)。而现在呢,中学语文教育似乎与文史界,文学界绝无相 干,中学语文教师只用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可以教一辈子的书。有真才实学者多千方百计离开中学, 即便留下来的也很难有所作为。这种可悲的状况,不管解决起来有多大困难,总得设法解决;不解决,语 文教育绝无好转的希望。   有了上述那样的好教师,教材、教法之类问题都可谓迎刃而解。上述那样的好教师绝不容许现时这种 谬误百出的教材、“教参”存在,当然也绝不容许现时这种荒谬绝伦的“应试教育”存在。 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陈平原 关于中学语文课以及大学的文学教育,我说过两句话:一是请读无用之书,二是中文系是为你的一生 打底子;现在看来,有必要增加第三句,那就是:语文学习与人生经验密不可分。某种意义上,学文学的, 太富贵、太顺畅、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多难兴邦,逆境励志,家境贫寒或从小地方走出来的大学生, 完全不必自卑。 今天谈教育,最响亮的口号,一是国际化,二是专业化。这两大潮流都有很大的合理性,但若以牺牲 “母语教育”或“中国文辞”为代价,则又实在有点可惜。 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很重要 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时,我曾谈及:“‘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 文化立场等。我在大陆、台湾、香港的大学都教过书,深感大陆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尽如人意。”前一句好 说,后一句很伤人,这其实跟我们整个教育思路有关。 记得 4 年前,在上海哈佛中心成立会上,与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交流各自的心得与困惑,我谈及“大 一国文”的没落以及大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对方很惊讶,因对他们来说,“阅读与写作”是必修课,抹 不掉的。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而这种能 力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的。 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同时,此课程牵涉甚广——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文化 建设、道德人心、意识形态,乃至“国际关系”等。 “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高中的语文课或大学的文学史课程,依旧注重自由自在的阅读,没有那么多“先修课程”的限制,也 不太讲究“循序渐进”。面对浩如烟海的名著或名篇,你愿意跳着读、倒着读,甚至反着读,问题都不大。这也是大学里的“文学教育”不太被重视的原因——“专业性”不强,缺几节课,不会衔接不上。 可这正是中学语文或大学的文学课程可爱的地方,其得失成败不是一下子就显示出来的,往往潜移默 化,“润物细无声”。比如多年后回想,语文课会勾起你无限遐思,甚至有意收藏几册老课本,闲来不时翻 阅。 另外,对于很多老学生来说,语文老师比数学、英语或政治课老师更容易被追怀。不仅是课时安排、 教师才华,更与学生本人的成长记忆有关。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语文课很重要,影响学生一辈子,一 点都不夸张。 语文教学的门槛很低,堂奥却极深。原因是,这门课的教与学,确实是“急不得也么哥”,就像广东 人煲汤那样,需要时间与耐心。如何在沉潜把玩与博览群书之间,找到合适的度,值得读书人认真思考。 今人读书如投资,都希望收益最大化。可这一思路,明显不适合语文教学。实际上,学语文没什么捷 径可走,首先是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这样,语文就一定能学好。 《东坡志林》里提到,有人问欧阳修怎么写文章,他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 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见之。”这 样的大白话,是经验之谈。欧阳修、苏东坡尚且找不到读书作文的“诀窍”,我当然更是“无可奉告”了。 “经典阅读”与“快乐阅读”并不对立 为何先说“学”,再说“教”?因本国语文的学习,很大程度靠学生自觉。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 靠个人”,在这门课上表现特别突出。教师能做的,主要是调动阅读热情,再略为引点方向。若学生没兴 趣,即便老师你终日口吐莲花,也是不管用的。 说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必须区分两种不同的阅读快感:一是诉诸直觉,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是含英 咀华,来得迟,去得也迟。“经典阅读”与“快乐阅读”,二者并不截然对立。 我只是强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的目光”。发现什么?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所蕴涵 着的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而这种“发现”的能力,并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 需要长期的训练与培育。这方面,任课教师的“精彩演出”与“因势利导”,都很重要。 讲课是一门艺术,课堂即舞台,单有演讲者的“谈吐自如”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听讲者的“莫逆于 心”,这才是理想状态。去年我在《文汇报》发文章,承认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普及 教育、传播知识方面的巨大优势,同时又称:从事文学教育多年,深知“面对面”的重要性。 打个比喻,这更像是在干“农活儿”,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很难“多快好省”。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 语文课不能对着空气讲,“现场感”很重要,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时刻与之交流与对话,这课才能讲 好。只顾摆弄精美的 PPT,视在场的学生为“无物”,这不是成功的教学,也不是称职的教师。 太富贵、太顺畅、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 关于中学语文课以及大学的文学教育,我说过两句话:一是请读无用之书,二是中文系是为你的一生 打底子;现在看来,有必要增加第三句,那就是:语文学习与人生经验密不可分。 一是读无用之书 先说第一句,那是答记者问时说的。我谈到提倡读书的三个维度,其中包括“多读无用之书”。为什 么这么说?因为今天中国人的阅读,过于讲求“立竿见影”了。 在校期间,按照课程规定阅读;出了校门,根据工作需要看书。与考试或就业无关的书籍,一概斥为 “无用”,最典型的莫过于搁置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历史等。而在我看来,所谓“精英式的阅读”,正是指这些一时没有实际用途,但对养成人生经验、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有意义的作品。 中文系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 第二句则是在北大中文系 2012 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文系出身的人,常被贬抑为‘万金油’,从 政、经商、文学、艺术,似乎无所不能;如果做出惊天动地的大成绩,又似乎与专业训练无关。可这没什 么好嘲笑的。 中文系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后的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有人问我,中 文系的毕业生有何特长?我说:聪明、博雅、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这还不够吗?当然, 念博士,走专家之路,那是另一回事。” 语文学习与人生经验密不可分 这就说到了第三句。引述章太炎“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谱》), 似乎有点高攀;那就退一步,说说普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中学毕业生,通过高考的 选拔,走到一起来了;可实际上,他们的学习能力及生活经验千差万别。 一般来说,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业水平高,眼界也开阔,乡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第一年明显学 得很吃力,第二年挺住,第三、四年就能渐入佳境——其智力及潜能若得到很好的激发,日后的发展往往 更令人期待。如果读的是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其对于生活的领悟,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对于幸福与苦难的 深切体会,将成为学习的重要助力。 某种意义上,学文学的,太富贵、太顺畅、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多难兴邦,逆境励志,家境贫 寒或从小地方走出来的大学生,完全不必自卑。 还得学会独立思考与精确表达 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单讲认真读书不够,还得学会独立思考与精确表达。这里的表达,包括书面 与口头。 几年前,我写《训练、才情与舞台》,谈及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倾听与提问,其中有这么几句:“作 为学者,除沉潜把玩、著书立说外,还得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向听众阐述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一辈子的道 路,就因这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发言或面试决定,因此,不能轻视。” 具体的论述容或不准确,但强调口头表达的重要性,我想八九不离十。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大学生 在一起开会,你明显感觉到大陆学生普遍有才气,但不太会说话——或表达不清,或离题发挥,或时间掌 握不好。 这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倾向于演讲而不是讨论有关。实行小班教学,落实导修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 论并记分数,若干年后,这一偏颇才有可能纠正过来。相对 于其他课程来说,语文课最有可能先走一步。 在一个专业化时代,谈“读书”与“写作”,显得特别小儿科。或许正因此,当大学老师的大都不太 愿意接触此类话题。既然没有翅膀,若想渡江,就得靠舟楫。不管小学中学大学,对于老师来说,给学生 提供渡江的“舟楫”,乃天经地义——虽然境界及方法不同。 在北京大学的专题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讲论会上,每当循例点评学生的论文时,我不仅挑毛病、补 资料、谈理论,更设身处地帮他们想,这篇文章还可以怎么做。学生告诉我,这个时候他们最受益。 说到底,中学语文课以及大学人文学科,就是培养擅长阅读、思考与表达的读书人。只讲“专业知识” 不够,还必须“能说会写”——这标准其实不低。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