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预测: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技与人文”导写(附精彩解题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预测: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技与人文”导写(附精彩解题及范文)

ID:346465

大小:33.3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5-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预测: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技与人文”导写(附精彩解题及范文) 【最新高考模拟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 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 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叫“嫦娥”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 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 …… 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是否引起了你和同学们的兴趣 呢?本周要开一个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作一个主题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的六个词条都是我国近期取得的科技成果、正在开展的 科研计划和它们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名字。每个词条均包含两个信息:科技成果(科 研计划)和人文命名。这是材料提供的写作情境,考生必须以科技成果(科研计划)和它 们的人文命名为思考基点确定立意,脱离两个信息中的任何一个即为偏题甚至跑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试题要求考生以“科技和人文”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科技和人 文”是一个关系型话题,考生须重点探究“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比如人文精神助推 科技发展,让科技发展更有温度;科技发展弘扬人文精神,传递人文气息;科技发展携带 着人文气息才更能彰显中国特色,振奋国人精神等。不能顾此失彼,只谈科技发展或人文 精神中的任何一方。 3.价值判断的限制。“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是材料给考生提供的写作大语境,也是考生确定立意的价值认同前提。考生必须站在歌颂祖国发展,尤其是科技发展的大背景 下思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不可否定科技发展。思想要积极向上,不可站在偏颇的立 场来解读“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写“科技利刃蛮横开拓,人文药囊抚平创伤”之类的内 容。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侧重于人文精神对科技发展的助推作用,比如写中国 厚重的传统文化能够助推科技发展;也可以侧重于中国科技发展能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 传播传统文化,比如写科技发展将祖先的梦想变成现实;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如科技 能够沟通过去与未来,传递人文精神等。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多个立意角度。 2.考生的思维是开放的。“人文”包括人文精神、人类文化、人的思想与价值观等内容, 内涵丰富;科技也是一个宏大的概念,试题将二者巧妙结合起来,给考生提供了极为开放 的思维空间。考生可以在宏观层面思考二者的关系,也可以从微观角度把握,比如谈科技 发展能弘扬人文精神,传播中华文化,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写作时只要能扣 着二者的关系即可,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开放的思维空间。 3.论证方式是开放的。考生在论证中,可以灵活运用道理论证,通过说理阐释二者的 关系;运用事实论证,结合典型事例展开论述;也可以采用引证法,运用名言警句增加说 服力;还可以运用假设论证、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方法。 解题 本题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人文 情怀和写作能力,符合高考“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考生审题立意时既要思考中国传统 文化为当前的科技发展注入的人文精神,又要思考当前的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的进一步传播和弘扬,将立意重点放到对二者关系的探究上。审题的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 也可以在“同”的基础上,针对其“异”分解论证。 ①“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和“神州”谐音,象征着中华民族研制的飞船 将泛舟银河,遨游太空,中国在飞船研制和航天科研方面将取得非凡成就。 ②“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作鸿蒙。“元”是开始的意思,中国古人认为“元气”是构成生命万物的原始物质。“鸿蒙”象征着华为操 作系统的研究立足于中国传统,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发展前景。 ③“嫦娥”是中国古典神话中奔月的女神,住在月宫,长生不老。取名“嫦娥”,寄托 着中国登月探测器顺利登月,永驻月宫,开展研究的理想。 ④“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擅长七十二变,勇于挑战,不畏艰难,历经 千辛万苦终于修成正果。取名“悟空”,象征着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研究团队不畏艰险、勇 于挑战的探索精神和探测卫星将取得丰硕成绩的美好期待。 ⑤“墨子”是春秋末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墨子最早提出 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观点,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将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命名为“墨子”, 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科学 自信。 ⑥“夸父”,中国神话中逐日的英雄,他力量无穷,善于奔跑。用“夸父计划”为中国 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命名,象征着中国监测太阳活动的坚定信念和科研精神。 用这些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词语为科技发展命名,可以看出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 彰显了中国特色和中国理想,传播了中国文化,弘扬了中国精神,具有不忘过去和继往开 来等特点,也可以看出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人文情怀、探索精神和理想抱负。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人文精神能助推科技发展。 2.科技发展能传播人文精神。 3.科技发展能将古老的梦想变成现实。 4.科技能沟通过去与未来,带着人文精神走向未来。 5.科技发展携带着人文气息才更能彰显中国特色。 6.中国传统文化在科技领域焕发新的生机。 7.中国科研人浪漫的人文情怀助推了科技发展。 …… 偏题立意:1.过去,现在,未来。(跑题,从时间上片面引申,脱离核心词“科技与人文”) 2.你我齐努力,实现中国梦。(跑题,脱离核心词“科技与人文”) 3.更好地继承,更高地追求。(笼统,针对性不强) 4.科技创新推动祖国发展。(偏题,只抓住科技发展,没有抓住“科技与人文”的关系进行 立意) 5.科技新时代,你我共努力。(偏题,只抓住材料提供的科技发展的写作语境,没有抓住 “科技与人文”的关系进行立意) 6.传播传统文化,人人有责。(偏题,只抓住传统文化,没有抓住“科技与人文”的关系进 行立意) …… 精彩题目 切题立意: 1.启人文之智,开科技之花 2.让人文之花绽放在科技枝头 3.将人文内涵融入科技成果 4.用人文精神打造科技强国 5.技术之心,当以人文铸 6.科技推动发展,人文展示底蕴 7.科技铸强国,人文展魅力 8.借助科技,传承人文 9.让人文搭乘科技的快车远行 妙文佳构 题目:让科技与人文携手并行 分论点一:让科技与人文携手并行,人文助力科技发展 分论点二:让科技与人文携手并行,科技强化人文传承 分论点三:让科技与人文携手并行,实现我们的强国梦题目: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文精神 分论点一:传承人文精神,提高科技创新的文化自信 分论点二:传承人文精神,增强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 分论点三:传承人文精神,绘制科技创新的美好愿景 题目:诵人文之诗,歌科技之章 分论点一:诵人文之诗,人文助推科技发展 分论点二:歌科技之章, 科技引领人文远行 分论点三:诵人文之诗,歌科技之章,我们要将传承传统文化和推动科技发展结合起来 【考场优秀作文】 人文照亮科技,科技传播人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人文照亮科技,科技传播人文”。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忘记了昨天的来 路,那么就很难找到明天的出路。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我 们牢牢记着“伴着人文来,带着人文去”的理念。 人文精神助推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照亮前路。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故事妇孺皆知,这些神话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灵感,为他们 指明攻关的方向。我们知道,解答一道难题不容易,但是命制一道好题更难。解题时只需 要找到命题人设定的方向,而命题却如在荆棘丛深处拓荒,在无路处开路,然后再将开出 的路巧妙隐蔽起来让我们去探索。科研方向的制定和科研课题的确立也是这样,我国科技 工作者正是在嫦娥和夸父等人文之光和追梦精神的照耀下,确立了开展外太空研究的课题。 航天登月探测器取名“嫦娥”,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取名“夸父计划”,可谓实至名归,不足 为奇。科技是花,人文是根,根深才能花繁;科技是体,人文是魂,体健要靠魂安。只有 筑牢人文底蕴的根基,科技发展才能大展雄风。 科技发展传播人文精神,携人文精神走向未来。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科学家,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观点,并进行了小 孔成像的实验。将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命名“墨子号”,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华为公司”的 寓意乃是中华有为,“鸿蒙”是创世之初自然界中能化育和生成万物的元气,以她来命名, 象征着华为操作系统集聚了自然界的元气,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发展前景的意思。“神舟” 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寄予着中国航天人遨游太空,泛舟银河的美好梦想。以传统文 化命名科技发展,寓意深远,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特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每一项科技发展都是对人文精神的传播和传承,古老的人文精神必将搭载着科技发展之神 器走向未来。 “却顾所来路已深,科技深处觅人文。人文若想贯古今,借助科技才是真。”让人文照 亮科技的前路,让科技传播人文的光辉。科技和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 比翼齐飞。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研事业必定能在“科技与人文齐飞,创新共诗意 一色”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优秀作文】 科技与人文的并重 近日,诺贝尔奖各奖项相继揭晓。值得注意的是,诺贝尔奖不但奖励物理、化学、生 理或医学等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还奖励和平、文学、经济等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方面的成 就。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科技和人文就好比飞机的两翼,推动着人类从茹毛饮血、衣不 遮体的野蛮和蒙昧状态,不断走向启蒙和开化,最终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在这条 筚路蓝缕的艰难路途上,我们首先看到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强大推动力。在人类历史上,我 们可以看到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是新石器革命;第二次是工业革 命,以蒸汽机和电力的相继广泛使用为标志;第三次是始于 20 世纪中叶、当前正在发生的 新技术革命,包括核能、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信息化、通讯技术等等方面。每一次科学 技术革命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科学技术革 命,更是迅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以及整个世界的图景。(强调科技的巨大推动力) 其次,我们也看到了人文学科所提供的强大推动力。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思 想、精神和文化,开启了 2000 多年辉煌灿烂的中国封建文明;西方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以及其后的文艺复兴则奠定了欧美数百年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石;三大宗教对世界文明 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还有多如繁星的哲人、智者,用他们的哲思和箴言,照亮了人 类精神的天空。(强调人文的重要性,举证丰富。) 科学技术在实证的基础之上,通过可测量的手段去研究整个自然界,试图提示一切现 象和过程的实质,掌握它们的规律,为人类利用自然规律寻找各种可能的途径。人文学科 则从人类的立场出发,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关注人类的教养 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进行 维护、追求和关切。从根本上说,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两者殊途同归,共同指向实现人性 的丰富、完整和提升。 但是二者在发展的历程中又并不总是同步的、协调的,而是常常表现出断裂、矛盾甚 至互相冲突的关系。因为学科性质的差异,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领先于人文学科的发展, 表现在人类从规律和技术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往往走在人类建立社会秩序和提升道德知 识的能力之前。当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时,人类就很难处理科学技术发展对人与人、人与 社会、人与自然界“三大关系”的冲击,就有可能面临危机。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工 业革命后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理想中的“美丽新世界”,相反,工业 文明对“三大关系”的冲击却迅速显现: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阶级分化、社会矛盾激化、 贪欲膨胀和人性道德的沦丧等。由于人类无法妥善处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剧变,最终导致 了两次世界大战。(论述科技与人文失衡带来的严重后果) 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灾难促使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严肃而痛苦的反思,并从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革新,使科学技术与人文精 神之间的失衡得到了缓解。但二战结束 60 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各种新 技术在广阔领域深度推进,使世界陷入“深度技术化”的图景之中:一方面,人类的生产 实践、生活实践,甚至人类自身的肉体、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都被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 所渗透和控制;另一方面,技术日益智能化、自组织化。人和技术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 使人文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伦理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人文与科学技术伦理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类是掌控科学技术的主人,还是被 科学技术所掌控的奴隶?面对强大的、无孔不入的科学技术力量,人类必须凭藉更加强大 的精神力量,方有可能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对于技术的掌控能力;方可防止科学技术力量的滥用,以及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侵蚀和物化。如果我们不加强对人文精神的重 视和弘扬,不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不提升人类的教养和德行, 不维护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那么“单方强大”的科学技术就有可能对人性和德行构成 侵蚀和破坏,对社会秩序和人类精神世界造成危机。实际上,这一危机在现实的世界中已 经可以看见:在生产领域,人被标准化和程式化的生产模式所控制,沦为流水线上的工具; 在消费领域,人被“狂飙猛进”而且“过度滥用”的科学技术所挟持,沉溺于“消费主义” 和物欲享受的泥潭;在人际交往领域,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内心的孤独无助感同比 增长。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失衡所可能带来的危险,不由得让人深感忧虑。(解决问题,辨 析透彻。) 可喜的是,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我们看到了人文精神的召唤和回归:绿色奥 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在北京奥运会中得到了完美的实践;上海世博会的主 题,直接定义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理念既包括发达的科学技术、富裕的物 质生活,也包括对人类尊严和价值的维护、对人类教养和德行的提升,以及对人类情感的 丰富和完整。这些都说明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科技与人文的并重,让人类不但可以探 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它们将如同飞机的两翼,推动人类飞向更 高的文明形态。 【启发运用】1.无懈可击的逻辑结构。 2.宏大的知识视野。 素材链接: 科技与人文 【主题阐释】科技和人文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科技和人文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的两只翅膀,用力不均衡,就会制约社会发展。盲目崇 拜科技和肆意贬低人文,无疑给社会的进步套上了“脚镣”。科技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它的 功能是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人文是和科技同等地位的,它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精神生活, 促进人类生活的全面发展。如今风靡全球的 iphone 开启了苹果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迎来 了网络时代,人们正在感受着科技带来的巨大收益。但与此同时,人文情怀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正被模糊甚至割裂。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社会,即使 它有发达的科技,它会长久的立足于世界。一个没有人文情怀的社会只是身体上的巨人, 思想上的矮子。 1. 科技与人文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相互交融发展】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来的无数珍贵遗产,如我国的紫禁城、天坛、秦 兵马俑、大足石刻等,无一不体现着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历史上许多著名科学家同时 也是伟大的艺术家。如亚里士多德一生撰写过逻辑学、物理学、天文学、动物学、心理学、 伦理学、诗学、政治学等著作,在文学与科学的诸多方面都有建树。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的兴起,文学、绘画、音乐的发展,解放了被禁锢压抑的人性,激发了人们的创 造激情,加上当时的经济与政治变革,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大踏步地前进,成 为科技和人文携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达•芬奇是当时的绘画大师,也是伟大的科学家。 彼特拉克以十四行诗闻名于世,又在地理学方面颇有建树,正是他绘制了第一张意大利地 图。十八世纪末,歌德既写出过不朽的诗剧《浮士德》,又写过多达 14 卷的自然科学方面 的著作。炸药发明家诺贝尔,也写过小说和剧本。 2.艺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总是如影随形 【科技与艺术】科技力量作用于现实世界,给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艺 术家既带来新鲜素材,又带来艺术观念、形式、手段的变化。影视艺术是与现代科技最密 不可分的艺术形式。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乐器、 画具、雕塑材料、建筑材料的产生、演化就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乐器制作工 艺的进步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20 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与录音技术的 发展是分不开的。50 年代开始,电子技术的发展对音乐艺术又形成了一次巨大冲击。绘画 材料的运用与科技的进步紧密相关,一些新材料乃至日常生活用品本身成为绘画内容。今 天的电脑绘画技术使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表现手段。 3. 抵制科技崇拜,寻求人文回归 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科技与人文,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科技发展,忽视人文 建设,必然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虽然 20 世纪的生物学与医学固然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 成就,克隆技术、生育控制、器官移植、抗衰延年、变性整容等方面的发展和突破,使人 类在征服自然和自我进步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已经引起了一些激烈的法律和伦理学方面的社会争论。如基因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和道德伦理问 题,克隆人技术打破传统生育观念和生育模式,使人伦关系发生模糊、混乱和颠倒,性别 选择技术带来性别比例的失调,优生学新技术干扰了传统的婚姻与亲子关系,造成家庭结 构的不稳定,等等。远不止如此,现代机器对人性的异化,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戕害, 核子武器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还有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粮食不足、生态失衡,等等。人 类似乎越来越不能在这个数字化的地球上奢谈什么诗意地栖居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似乎越 来越难以找到了。一切似乎都在应验英国科学家皮尔逊的责难:科学的成长消灭了生活的 美和诗意。正是在科技发展最为迅猛的 20 世纪,人类也品尝到人文失落的苦涩。生活在钢 筋水泥的丛林之中的现代都市人,尽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的烦恼与焦虑没有丝毫减少, 有时反而更多。一些人文学者悲观地预测,人最终将完全臣服于技术。 4. 人文的重要性 【没有人文,科技发展的后果是可怕的】甲醛、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化 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了一个略带恐怖的字眼,利益和道德的战争总是以道德的一溃 千里来收场。黄禹锡,首尔大学首席教授,贺海波,浙江大学人气教授,文特尔,人类基 因图谱的创始人,这些知识分子精英却频频上演实验室数据造假,获奖论文抄袭,为基因 图谱开出百万天价的闹剧,频频上演。这些人类社会的“良心”也抵御不了虚名浮利的诱 惑,成了物质的奴隶,没有人文的引导,科技会冲破道德底线,打开物欲的闸门,放任欲 望恣肆横流。 【没有人文,审美感觉会萎顿,麻木】我们不再为摇曳的蒹葭心生感念,因为我们早 已心坚如铁,没有对伊人的牵挂;我们不再替梧桐细数滴滴雨声,因为我们双耳已聩,听 不见自然给人的隐秘信息;我们不再为大漠烟直,长河日圆而感叹,因为我们双眼生翳, 看不见人世间的大象和大美。 人类的知识累积到今天,有一个很长的进化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科学与人文, 渐渐分化。由于分工不同,这种分化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分化又带 来了文明与文化的阻隔,带来了科技与人文的鸿沟。今天,这两种科学融合的时机到了。 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两种知识兼备的人才,越来越多的地方提倡人类头脑融人文与科技的 宽广思路。专而精的,不如广而精的。教育制度做出的努力是不够的,人才的培养模式仍需改革。 【经典语录】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 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德国康德)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