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知识点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知识点总结

ID:346382

大小:2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 3:琵琶行并序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探究 1.乐声描写是第二段中尤为精彩的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它可以分为几个小层次? 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点拨 第二段乐声的描写可以分为三个小层次: 第一层: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乐声。以“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 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 潮。 第二层: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三个比喻,描 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常被引用的名句,体现着诗人对“声暂歇”艺术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弹者 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 第三层: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激越; “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的乐声。感情由激愤而凄厉。这一层乐声在上层低潮中,奇峰突起,再 掀高潮又戛然而止;感情上由上层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恣肆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高潮中陡 然结束。 这段乐声描写,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琵琶声声情并茂,恍如江潮迭涌,奇峰层出,不愧 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 2.烘托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手法。诗文通过音乐效果的描写(包括环境描写和 人的感受)来烘托琵琶声的优美动听,深切感人。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动心移 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去“寻声暗问”;又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 个白描式的环境描写,逼真地描摩出了听者沉湎于音乐的痴迷情景,侧面表现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3.如何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虽然不像小说那样以刻画人物形象见长,但在叙事诗中,人物形象还是很鲜明的。小说的人物是 虚构的,作者对人物往往作了“典型化”的处理。而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以写实为基础的,更多地 表现为生活的真实,所以读起来更具有真实感。在这首诗中,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形 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琵琶女矜节自持,羞 涩腼腆,多愁善感,才艺惊人,“江州司马”感情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飞扬。两个人同是从 长安沦落天涯,一曲一辞,合演了一曲千古绝唱。 4.如何评价琵琶女这一人物形象? 琵琶女的身世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它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 “梦啼妆泪红阑干”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不但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 易老、繁华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5.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 用呢?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 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 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 境。 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 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二、素材挖掘 1.唐朝诗人白居易在观察到草的生长死亡之后,写下了一首离别的诗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撇开其他意思来说,诗人敏锐的觉察到草的生长周期,虽然说作为个体 来说,一株小草只是经历一岁的时间,但是,自己的种子和根茎还在酝酿着新的生命,特别是随着气温的 升高, “春来草自青”。虽然个体的小草或者化为灰烬,但也会作为养料,为种的繁衍添一把力气,尽一 份心。实际上,作为一个生命体的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是努力克服它,再加上时间的魔力和客观条 件的转换,一切困难都将成为过去。春天总会来的,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信念。 2.十分灵动,十分深沉,空白的妙处就在于将有限的山水湖月,有限的喜怒哀愁,幻化出许多无限 的思维碰撞。琵琶女“此时无声胜有声”,引得那个江州司马青衫湿。何等契合,不需过多的倾诉,那一 瞬间,也许我们也会穿越百年时空,仿佛面前坐着个抱着琵琶潸然泪下的女子。同情、哀愁、凄清、柔美, 这一切无限的情思,又岂是那几个字所能表现的?智者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人们一点空间,给人们一 点空白。那个部分,才是人人共有的财富;那份空白,才会巧妙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穿针引线般串联 起来。 3.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惟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慨叹。抚摸 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 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 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 三、素材储备 1.白居易名句精选 (1)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2)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10)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1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2.古诗词中描写音乐的名句 (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2)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钱起《湘灵鼓瑟》 (3)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唐.刘轲 《玉声如乐》 (4)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 弄房给事》 (5)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唐·李白《听蜀 僧浚弹琴》 (6)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 (7)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唐·顾况《郑女弹筝歌》 (8)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静听关山闻一叫,三 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唐·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9)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恰流莺花底叮咛, 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彻雨,敲碎玉壶冰。听,尽是断肠声!——元·汤式《听筝》 (10)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唐·常建《江上琴兴》 (11)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唐·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12)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唐·李中《听郑羽人弹琴》 (13)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唐·方干《听段 处士弹琴》 (14)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蜂簇野花吟细韵,蝉 移高柳迸残声。——唐·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15)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露 湿丛兰月满庭。——唐·孙氏《闻琴》 (16)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唐·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二首》 (17)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真珠泻玉瓶。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才触一时醒。——唐·张祜《楚州 韦中丞箜篌》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