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历史坐标】
一、选择题
1.罗斯福新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神话。其“新政”的“新”体现在 (A)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对工业的调整
C.实行计划经济
D.推行工业国有化
2.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此举的目的是 (D)
A.保障企业基本利润
B.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
C.促使企业采用高新技术
D.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3.“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D)
①增加农业产量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进行社会救济
④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以下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B.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调整和巩固
C.新政消除了美国再次发生危机的可能
D.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为此,欧洲国家 (C)
A.加强军事合作 B.与苏联展开对抗
C.逐渐走向联合 D.寻求美国的援助
6.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曾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D)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D.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7.下图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B)
3
A.曲折发展 B.高速发展
C.增长率持续上升 D.增长率持续下降
8.下图中的核动力航空母舰采用了当时的最新科技成果,造价45亿美元,连续航行25年才需要更换一次燃料,被誉为“海上钢城”。它是20世纪美国最后一艘水上“巨无霸”,用美国第33任总统的名字命名,颇具深意。该舰的建造体现了美国(D)
①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②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 ④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9.下面一组漫画图片呈现的是威廉的生活片段。据此判断他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C)
A.美国 B.俄国 C.德国 D.中国
10.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脑的关键部件和软件方面,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到1999年底,网络经济产值达5239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B)
A.全球化 B.信息化
C.工业化 D.单一化
11.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法国此举的出发点是 (C)
A.法国与苏联结成同盟关系
B.东西两大阵营矛盾消失
C.维护法国的国家民族利益
D.全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二、非选择题
12.沉浮欧洲——世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
材料一 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材料二 下表中西欧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均为欧共体(欧盟)成员。
国民生产总值(百万1990年国际元)
1952年
1967年
1975年
1983年
1991年
1999年
西欧
六国
1215855
2433880
3213870
3836859
4672299
5403597
美国
1625245
2847549
3516825
4433129
5775948
7651223
注:英国1973年加入欧共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为避免战争,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
因素:欧洲国家遭受战争的创伤,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下降;美苏冷战,欧洲国家需要寻求自身的安全。举措:加强经济、政治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及欧盟。
(2)根据材料二表格,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趋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趋势:不断增长。影响: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了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