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课件教案练习(共16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课件教案练习(共16套新人教版)》 共有 1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壮大表现 (  1  )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  经济互助委员会 ,简称“经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 东欧国家 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   (  2  )1950年,中苏缔结了 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2.存在问题: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 计划经济 的轨道。 斯大林  还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 苏联模式 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 造。 课前自主预习课前自主预习 4.勃列日涅夫改革 (  1  )主要措施:1964年, 勃列日涅夫 开始执政,他在经济上推行“ 新政策 ”,要求加速科技 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  2  )结果: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  (  3  )存在问题: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 军事 方面,国民经济 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高投入、高消耗、 低效率 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课前自主预习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对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B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课堂基础达标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2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3.苏联模式对苏联的政治经济建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弊端。苏联国内最早针对 苏联模式弊端推进改革的是(  A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 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 代”的主要含义是(  D  ) A.政治改革初见成效 B.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C.改革导致苏联的解体 D.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课堂基础达标 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 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C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3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   1989年10月  ),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  1989年12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11月  )……这些国家更改名称说明(  A  )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两极格局结束 C.苏联解体 D.戈尔巴乔夫辞职 7.导致东欧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部原因是(  A  ) A.西方的“和平演变” B.国内改革失败 C.国内物价不断上涨 D.领导人的决策失误课堂基础达标 8.有位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推断,他评论的改革是(  B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戈尔巴乔夫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的形成 9.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清晨,新华社莫斯科分社社长唐修哲把全体记者从睡梦中叫醒,开“飞行 集会”。新华社总社从北京来长途电话告知,苏联发生政变。“苏联发生政变”的初衷是(  A  ) A.挽救联盟,避免解体 B.篡夺政权,个人独裁 C.制造事端,加速分裂 D.全民动员,抗击侵略课后巩固提升课后巩固提升课后巩固提升课后巩固提升 6.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得逞的根本原因(  A  ) A.苏联模式的弊端 B.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 C.西方国家策略得当 D.西方经济实力雄厚 7.20世纪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却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说明(  D  ) A.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 B.资本主义制度更具有优越性 C.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失败 D.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课后巩固提升 8.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了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 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 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B  ) A.综合国力不强 B.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C.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D.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课后巩固提升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曾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  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  )的经历解释“改革 红利”(  收益  )。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 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材料三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农民获得“改革红利”直接得益于什么政策?     (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  3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抛弃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启示: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