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
扩展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 1 )16世纪初, 莫斯科公国 统一了俄国。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 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 2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 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
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2.改革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 富国强兵 。
3.时间和领导人:18世纪初,俄国沙皇 彼得一世 全面推行改革。 课前自主预习
4.主要措施
( 1 )政治方面: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 2 )经济方面:鼓励兴办 手工工场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 3 )军事方面: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
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 4 )文化教育方面:推行文化教育,派遣 留学生 ,创办 科学院 ,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 5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 6 )对外战争方面: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夺取了 波罗的海 的出海口,并在战
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 圣彼得堡 。
5.影响
( 1 )积极方面: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 科学技术 为目标,开启了俄国 近代化
的进程。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 对外扩张 准备
了条件。
( 2 )消极方面:俄国的 农奴制 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2 废除农奴制
6.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 资本主义 经济有所发展,但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
展。
7.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8.时间和领导人: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9.性质:自上而下实行的 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10.主要内容
( 1 )农奴获得 人身自由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 2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 赎买 。
11.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
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
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彼得一世改革
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皇帝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皇帝的周围,只
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只有皇帝才有权做出抉择。该法令反映出彼得一世重视( C )
A.强迫农民服役 B.强制农奴劳动
C.加强君主专制 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
2.下列不属于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是( C )
A.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农奴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2 废除农奴制
3.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B )
A.工业原料缺乏 B.农奴制的阻碍
C.机器设备落后 D.贵族争权夺利
4.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 1861年的 )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D )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课后巩固提升
1.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
指( C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课后巩固提升课后巩固提升
3.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 俄国 )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
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采取的主
要措施( C )
A.废除奴隶制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废除农奴制 D.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4.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都是( A )
A.维护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
B.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课后巩固提升
5.“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
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
显示这次改革( D )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C.使俄国加紧了侵略扩张
D.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课后巩固提升
6.如今的俄罗斯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在150多年前,他却在封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材料二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
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
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课后巩固提升
( 1 )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 2 )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影响: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农民要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许多的赎金,才能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说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