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时分层作业(鲁人版20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时分层作业(鲁人版20份含答案)》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课时分层作业3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61612013】‎ A.滟滟(yàn)   宛转(wǎn)‎ 芳甸(diàn) 霰雪(xiàn)‎ B.汀上(dīnɡ) 纤尘(xiān)‎ 青枫浦(pǔ) 园圃(pǔ)‎ C.矫揉(jiǎo) 江畔(pàn)‎ 扁舟(biǎn) 皎皎(jiǎo)‎ D.徘徊(huái) 碣石(jié)‎ 捣衣砧(zhěn) 偈子(jì)‎ A [B项,“汀”应读tīnɡ;C项,“扁”应读piān;D项,“砧”应读zhēn。]‎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生愁。‎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D [A项,升—生;B项,生—胜;C项,装—妆。]‎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61612014】‎ A.江流宛转绕芳甸 芳甸:花丛 B.江天一色无纤尘 纤尘:细小的灰尘 C.皎皎空中孤月轮 皎皎:月光明亮的样子 D.昨夜闲潭梦落花 闲潭:安静的水潭 A [A项,芳甸:长满花草的原野。]‎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中“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B.“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把江畔人望月、月照人巧妙结合起来,并展示对人生的思考。‎ C.“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相似,无穷无尽,个人生命也是永恒的,而且是这一轮明月照着我们走完人生。‎ D.“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交代游子与思妇两地的相思,表达人生不能相厮守的惆怅。‎ C [C项,“个人生命是短暂的”。]‎ ‎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导学号:61612015】‎ ‎(1)《春江花月夜》中,良辰美景引发了张若虚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答案】(1)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4)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6.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3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应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即“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再把“明月”前面的定语变为独立的句子,最后把三个句子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即可。‎ ‎【答案】 (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 ‎(2)人们把它看作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它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之情。‎ ‎(3)它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7.(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观察此图,明确各层级间的关系。根据箭头指向,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接着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进行评估和信息反馈,结束后,需要再进一步修订。只要依照顺序表述清楚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二、阅读提升层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导学号:61612016】‎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下列对诗句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前两句通过写“江天一色”、明月皎洁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天高地阔、宇宙洪荒的雄浑景象,为下文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追问,创设了由景生情的意境。‎ B.“江畔何人初见月”,写出了由猿变成了人的远古先民,由树上来到地上,由地上来到江边,看到天空和水中各有一个大大的发光的圆形的意外和惊喜。‎ C.“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写宇宙形成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月亮在什么时候把它的光辉倾洒在人间大地上,为先民提供了光明。看似提问,实则是对自然造福人类的礼赞。‎ D.“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年复一年没有变化,个体的人在江月面前是短暂的,但整体的人类却绵延不已,也可以构成一种与自然相媲美的永恒。‎ B [B项,“由猿变成了人的远古先民,由树上来到地上,由地上来到江边”望文生义,过度解读。]‎ ‎(2)有人说这首诗抒发的是面对永恒的自然,人生苦短的悲观情绪,实则不然,请结合诗句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题干明确了不是表达的“面对永恒的自然,人生苦短的悲观情绪”,那只能是“乐观积极”的情怀,作答时要抓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进行表述,强调人生的积极意义。‎ ‎【答案】 尽管明月常在而人生不再,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确实显得十分短促;但是,一代又一代人,也能形成一个长长的生命链条,作者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了生命,表现了诗人对短暂的人生的热爱与肯定,抒发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具有很强的指示性,“诗的前两句”即“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通过“关塞”二字可知,与戍守边疆有关,以此来说因为戍守边疆,年轻的丈夫要与妻子离别,而妻子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场景凄恻动人。‎ ‎【答案】 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年轻的丈夫与妻子离别的凄恻动人的场景。丈夫为戍守边疆,无奈与心爱的妻子分别,而妻子伫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三步一回头的丈夫,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 ‎(2)诗中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在表达这一情感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人的情感是诗歌考查的重点,但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总是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来实现,诗句借对外物的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 此外,诗人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来抒情;同时,该诗对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是别具一格,句句写心境。‎ ‎【答案】 表达了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运用了侧面烘托、心理描写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导学号:61612017】‎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 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漂泊无家。‎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诗歌颔联上句写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斗柄横斜;下句写其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运用对比手法,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颈联主要描写了诗人饮酒和看江中浪花的情景,尾联主要描写了诗人“欲问”的内容和“眼中”看到的场景,二者共同表达了诗人“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AD [A项,律诗不属于古体诗。D项,颔联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联承题,写“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颔联为“野泊”之境。见星斗横斜、洞庭茫茫,听角声凄凄,皆扣“野泊”,景中见情。颈联和尾联为“野泊”之情,写“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将“野泊”的原因由个人遭际引向国家战乱这一深层根源。“客泪、归心”两词可以看出作者漂泊思归之情。从注解可知,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盗贼尚纵横”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所以诗歌中表达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 ‎【答案】 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