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旗靡(mí) 甲胄(zhòu) 纳谏(jiàn) 彀弓(ɡòu)
B.昳丽(yì) 曹刿(ɡuì) 貂裘(qiú) 羹饭(ɡēnɡ)
C.期年(jī) 狗窦(dòu) 窥镜(kuī) 按辔(pèi)
D.胸襟(jīn) 谤讥(bànɡ) 兜鍪(móu) 冢累累(zhǒ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B.自以为不如 天子为动
C.遂逐齐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弗敢加也,必以信 忌不自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牺牲玉帛 B.肉食者鄙
C.今齐地方千里 D.衣食所安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5.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曹刿论战》——旧传左丘明——春秋
B.《周亚夫军细柳》——司马光——西汉
C.《满江红》——秋瑾——近代
D.《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明代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十五从军征》是写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在写法上主要运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B.《邹忌讽齐王纳谏》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C.《周亚夫军细柳》一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霸上、棘门及细柳军的场面,用对比、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D.《朝天子 咏喇叭》采用了借物咏怀的手法,表面是在咏喇叭,实际是在影射那些倚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专权作恶的宦官,揭露了他们的罪行,表达了对他们的憎恶。
7.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2)在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表现孙权年少继承父兄之业,统治江东,成就一番霸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从军征》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朝天子 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际。(5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画作《惠风和畅》,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鉴赏(10分)
(一)阅读《诉衷情》,回答问题。(4分)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能改成“已”“横”或其他字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上片后两句由“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化悲凉为慷慨。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二)阅读《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回答问题。(6分)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1.简要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词融经铸史、驱遣自如,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试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该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词中代指兵士。“天下英雄谁敌手”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敌对的一方”。
B.首句词人登上北固楼远望风景,想起曾在此地建功立业的英雄,自然引起了词人对历史的感兴。
C.“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D.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三、文言文阅读(35分)
(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所给题目。(11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再而衰(再一次) B.弗敢加也(虚夸,谎报)
C.小信未孚(使人信服) D.彼竭我盈[(士气)旺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曹刿论战》中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对本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所给题目。(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_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___
20.与“能谤讥于市朝”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入朝见威王 B.皆以美于徐公
C.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翻译下面句子。(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邹忌向齐王进谏采用了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学习了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所给题目。(14分)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久之。
【乙】杨再兴,贼曹成将也。绍兴二年,岳飞破成,入镆铘关。第五将韩顺夫解鞍脱甲,以所虏妇人佐酒。再兴率众直入其营,杀顺夫,又杀飞弟翻。成败,再兴走跃入涧,张宪欲杀之,再兴曰:“愿执我见岳公。”遂受缚。飞见再兴,奇其貌,释之,曰:“吾不汝杀,汝当以忠义报国。”再兴拜谢。
飞屯襄阳以图中原,遣再兴至西京长水县之业阳,杀孙都统及统制满在,斩五百余人,俘将吏百人,余党奔溃。明日,再战于孙洪涧,破其众二千,复长水,得粮二万石以给军民,尽复西京险要。又得伪齐所留马万匹,刍粟数十万。中原响应。复至蔡州,焚贼粮。
飞败金人于郾城,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兵逼之。飞遣子云当敌,鏖战数十合,敌不支。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兀术愤甚,并力复来,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
2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诏:诏书)
B.上自劳军 (劳:慰问,犒劳)
C.已而之细柳军 (之:到,往)
D.飞见再兴,奇其貌 (奇:认为……奇)
2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介胄之士/不拜 B.称善者/久之
C.破/其众二千 D.上自/劳军
26.甲文中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周亚夫的军营,平时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B.周亚夫作战勇猛,武功盖世,胜过楚霸王,有大将之才。
C.周亚夫的军队,除了周亚夫的命令,皇命都不听,军令如山,军纪严明。
D.周亚夫甲不离身,随时待敌,他自己恪尽职守,以身作则。
27.对【甲】【乙】选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按时间顺序记叙“皇帝劳军”经过。详细描写了皇帝“不得入”和皇帝与周亚夫相见“成礼”两个细节,突显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处事风貌。
B.【乙】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杨再兴的生平经历,重点突出他的主要功绩及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
C.【甲】文中写皇帝对周亚夫的称赞,从侧面衬托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汉文帝宽大的胸襟和善于识人的才略。
D.【乙】文有叙有议。“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的议论,突出了杨再兴报国的悲壮。
28.将【甲】【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请结合【乙】文文意,分析“飞见再兴,奇其貌,释之”的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3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也许,他腰杆挺直,笑面春风;也许,她柔弱娇小,却执着坚强;也许,它毫不起眼,却生机勃勃,给人震撼……
请以《为__________而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有真情实感;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第五单元检测卷
1.A(mí—mǐ)
2.C(于是,就;A.参与/偶尔;B.“以为”译为“认为”/被;D.诚实/相信)
3.D
4.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5.B(《周亚夫军细柳》作者司马迁)
6.A(《十五从军征》以记叙为主)
7.(1)四面歌残终破楚 (2)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3)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8.(1)示例: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融洽了亲情,拉近了距离,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不要玩手机了,好吗?(2)示例:画作《惠风和畅》由公鸡、竹子构成,画面主体描绘一只体态丰盈、色韵酣畅的公鸡,它翘尾瞪目,直颈鼓羽,红冠高耸,以仰望之姿流露出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机;画面中竹子墨韵丰盈,枝干强壮有力,枝叶用墨浓淡相宜,在柔和的风中摇曳着,是清高、气节的象征。整幅画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了对生活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画作朴素生动,意趣盎然。
9.不能。“空”有双重含义,第一指白白地,无人知道,写出词人空有忧国忧民之心,却无法落实于行动;第二指泪已流干,写出金兵入侵,朝廷无能,空有志向,伤心痛苦至极。换成其他字,表达效果就不够强烈。
10.C(应是“化慷慨为悲凉”)
11.词的上片写“千古兴亡”的感慨;下片写对孙权的怀念与倾慕。
12.示例:譬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作者借用三国枭雄曹操称赞孙权的故事,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反衬当权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显得十分贴切自然。
13.A(“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14.A(再:第二次)
15.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
16.交代了战争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的性质。
17.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军事上: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后发制人。
18.(1)“公将战。曹刿请见”,表现了曹刿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2)“齐人三鼓”之后才下令击鼓,说明曹刿有聪明的军事头脑,认为战胜齐师的方法是后发制人。(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后才下令追击,说明曹刿有卓越的指挥才能,懂得取得胜利的途径是适时追击。
19.(1)偏爱 (2)确实
20.D
21.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授予上等赏赐;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授予中等赏赐;能够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人,授予下等赏赐。
22.先从自己的事情说起,然后再说到纳谏这件事,是以事设喻,运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语言委婉含蓄,娓娓道来,使人容易接受。
23.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24.A
25.D(上/自劳军)
26.B 27.D
28.(1)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骑马奔跑。(2)杨再兴仅率领三百句骑兵在小商桥遭遇敌人(十二万大军),他迅猛冲入敌阵,与敌大战。
29.为下文写杨再兴忠心报国的事迹做铺垫。
【乙译文】杨再兴是流寇曹成手下的将领。绍兴二年,岳飞打退曹成,占领镆铘关。(岳飞)第五将韩顺夫解下马鞍,脱掉战时的盔甲,用所掳掠的妇女在旁助兴喝酒。杨再兴带领部众直接杀入营地,杀了韩顺夫,又杀了岳飞的弟弟岳翻。后来曹成战败,杨再兴跳入山涧,张宪打算下令射杀,杨再兴说:“希望你带我去见岳飞大人。”于是甘心受缚。岳飞见到杨再兴,认为他的相貌奇特,解开他的绳索,说:“我不杀你,你应该尽忠报国。”杨再兴跪谢。
岳飞屯驻襄阳以图谋恢复中原,派遣杨再兴到西京长水县的业阳,杀孙都统和统制满在,杀了五百多个敌人,俘虏将士兵吏百人,剩下的全都四散奔逃。第二天,再次在孙洪涧开战,打败二千多敌人,收复长水县,收缴二万石粮食给军队百姓作为给养,西京要害关卡全部收复。又收缴伪齐剩余的马匹一万匹,粮草数十万。整个中原群起响应。杨再兴又到蔡州,焚毁敌人粮草。
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兵,金军统帅兀术大怒,不久之后会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等大军的兵力进逼郾城。岳飞派儿子岳云抵挡金军,激战几十个回合,金军支撑不住。杨再兴单骑独马冲入金军之中,准备活捉兀术但没有抓到,杀死金军几百人后返回。兀术非常生气,合并兵力再来攻打,在临颍驻扎十二万大军。杨再兴仅率领三百名骑兵在小商桥遭遇敌人(十二万大军),他迅猛冲入敌阵,与敌大战。杀死金军士兵二千多人以及金军将领万户撒八孛堇、千户一百人。再兴战死,后来金军得到他的尸体,焚烧之后,共得到箭镞竟有二升之多。
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