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八大解题方法精细精讲(8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极值法 ‎ 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 高中物理中的极值问题,是物理教学研究中的活跃话题。本文通过例题归纳综合出极值问题的四种主要解法。‎ 一、 二次函数求极值 二次函数,当时,y有极值,若a>0,为极小值,若a2)‎ ‎【解法2】用动能定理解:在物块M下落过程中,设M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根据动能定理,将代入,解得.在物块M落地后,小物块m上滑到顶端的过程中,设m射出管口时速度大小为,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   (3)平抛运动,。解得 ‎   因为,所以,得证。‎ ‎   【注意】第(2)问中要分M落地前和落地后两段计算,因为两段的加速度不相等。 在用动能定理时,也要分两个阶段,有的同学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写出动能定理,解得 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认为M落地后速度为0,这个速度为0,是M与地面碰撞以后的结果,并不是M下落和m上滑的结果。‎ ‎【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匀加速运动的公式及平抛运动规律。难度:中等偏难。‎ 例4.水上滑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θ=37°斜滑道AB和水平滑道BC平滑连接(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起点A距水面的高度H=‎7.0m,BC长d=‎2.0m,端点C距水面的高度h=‎1.0m.一质量m=‎‎50kg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的运动员从滑道起点A无初速地自由滑下,运动员与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 (1)求运动员沿AB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a; (2)求运动员从A滑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和到达C点时速度的大小; (3)保持水平滑道端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调节水平滑道高度h和长度d到图中B′C′位置时,运动员从滑梯平抛到水面的水平位移最大,求此时滑道B′C′距水面的高度h′.‎ ‎【解析】运动员沿AB下滑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Ff=μFN=μmgcos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μmgcosθ=ma   得运动员沿AB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gsinθ-μgcosθ=5.2 m/s2   ‎ (1) 运动员从A滑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f=μmgcosθ+μmgd=μmg [d+(H-h)cotθ]=×10=500J 由动能定理得:mg(H-h)-Wf= mv2            解得运动员滑到C点时速度的大小  v=‎10m/s       (3)在从C’点滑出至落到水面的过程中,运动员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h’=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gt2,t=‎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保持不变Wf=500J 根据动能定理得:mg(H-h’)-Wf= mv’2,解得v’=‎ 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位移:x=v’t═=‎ ‎【解法1】配方法:令 ‎ 当h’=═‎3m时,水平位移最大为。‎ ‎【解法2】求导法:令,求导, 当h’=═‎3m时,水平位移最大为。。‎ 答:(1)运动员沿AB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a为‎5.2m/s2; (2)运动员从A滑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为500J,到达C点时速度的大小为‎10m/s; (3)滑道B′C′距水面的高度h′为‎3m.‎ ‎【注意】为什么说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保持不变呢?因为克服摩擦做功Wf=μmgcosθμmgd=μmg[Lcos+d],其大小只与水平方向的总长度有关,而与水平滑道高度h无关。‎ 归纳总结:平抛运动中的极值问题,一般解法如下:‎ 首先根据平抛运动分解的原理列出平抛运动的方程:,,然后根据其它条件结合以上两个公式,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求极值的数学问题。之后,用数学方法求极值。‎ 方法1:配方法。对形如的二次函数,配方为,则当时,有最小值。‎ 方法2:求导法。对形如的二次函数,求其导数,令其等于0,得当时,代入得的最小值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最后探究极值的物理意义,把数学问题回归到物理问题。‎ 六、小船渡河问题 位移最小问题。‎ 设河宽为d,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船,水流速度为V水,小船如何渡河到达对岸的位移最小,最小位移是多少?分两种情况研究:‎ ‎(1)当时 ‎【解析】求位移最小问题。在小船渡河过程中,将船对水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和垂直河岸方向正交分解,如图2。当小船沿平行河岸方向的分速度与水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即V1=V水,小船的合速度(V2)就沿垂直河岸方向, 这时渡河到达对岸的位移最小,Smin=d。而渡河时间t= =。‎ ‎ 图2‎ ‎ 河宽‎60m,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水流速度为‎3m/s。求小船渡河的最小位移是多少,小船实际渡河的时间为多大?‎ ‎ 【解析】如图2,当小船沿平行河岸方向的分速度V1=V水,小船要垂直河岸方向渡河,这时渡河到达对岸的位移最小,Smin=d=60(m)。而V船与河岸的夹角θ=arccos(V水/V船)=530。这时小船实际渡河的时间t=d/V2=d/(V船sinθ)=60/4=15(s).‎ ‎(2)当时,设河宽‎60m,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m/s,水流速度‎5m/s。求小船渡河的最小位移是多少,小船实际渡河的时间为多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因为不论船的航向如何,船速在平行河岸方向上的分速度不能把水速平衡掉,所以船总是被水冲向下游,那么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  如图3所示,设船头v船与河岸成θ角。合速度v与河岸成α角。可以看出:α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越短,那么,在什么条件下α角最大呢?以船的出发点A为起点沿河岸做v水的速度矢量,以v水的矢端O为圆心,v船为半径画圆,当v合与圆相切(切点为C)时,α角最大,设船头方向(与OC平行)与河岸的夹角为,则。 ‎ ‎ 图3 ‎ 设船沿河漂下的最短距离为,渡河的最短位移为,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有。 ‎ 所以, 船沿河漂下的最短距离为,代入数据得, 此时渡河的最短位移: ,代入数据得。‎ (1) 求极值法 根据=,令,求导数,,令其分母为0,得。即时,取最小值。当然()也取最小值。‎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