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ID:109550

大小:281.6 KB

页数:86页

时间:2020-12-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1.《草原》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章中的生字,会读写文中词语。 3、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 4、感受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同学们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文中生字的认识及理解 2.重点句子,优秀句子的理解。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以作者老舍的眼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两族人民的深 厚情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课前导入 1、ppt 展示一些草原相关图片 同学们这就是辽阔的大草原,你们觉得草原风光美不美呀?如果假期父母要带你们去 草原旅游,大家想不想去呀?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老舍来提前感受一下我们祖国的草原风 光! 2、介绍作者老舍 出示资料:老舍(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 月 24 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 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所以在老舍的笔下,草原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卷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吧! 二、讲授新课 (一)朗读全篇课文 1.今天我们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些什么?都描写了草 原的哪些景物?你可以一边读一边把找到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来。 2.反馈交流: (1)指名交流2 (2)这些话中,可以看出草原是什么样的呢? (3)找出本段中的两个比喻句。 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 花。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 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①把羊群在草原上到处走动的情景比喻成“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②把草原上小丘线条的柔美比喻成“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5)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柔美的草原图画。 (二)继续学习第 2 自然段 通过学习第一部分我们感受了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这样的水土会养育怎样的儿女 呢?作者仅仅只是和我们分享他见到的美景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1.这里写初入时的草原和接近公社时的草原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什么? 初入草原,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接近公社时,听到了鞭响,看到了小河、牛羊、马群。蒙古人民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 左右与前面引路。 草原人民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到牧区人民情深谊长。也说明了主人迎接客 人时的急切心情,体现了牧区人民的热情好客。 2.检查交流 谁先来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1)忽然,像被一阵凤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 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的? ②指名交流(随机理解“立即、欢呼、飞驰”) (三)学习第 3—5 自然段 1.同学们快速朗读 3—5 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可以体现双方见面时激动热情的词语。 2.他们的语言相同么?为什么还能有说有笑?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3.相互敬酒,互相表演节目又说明了什么? 两族人民友好团结,深厚情谊。3 (生同桌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 4.反馈交流: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作者说了什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 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古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 团结的精神之美,表现出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 三、总结拓展 1、这篇文章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前面作者写和蒙古人一起赛马、吃奶茶、烤羊。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以及我们相处的 融洽,都表达了一种蒙汉情深、蒙汉一家的思想感情。 2、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老舍笔下的草原,宽广辽阔,还有那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草原人民那种热情好客, 身姿曼妙的舞姿、风味独特的美食,令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更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演绎 出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的动人画面。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品质。体会到了蒙汉两族 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所以我们应当爱护国家,以我们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五、板书设计 草原美景 草原 见到蒙古人民 蒙古人民热情好客 2.《丁香结》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芭”、“妩”等 5 个生字,会写“缀”、“幽”等 8 个生字。会写“宅院、幽 雅、伏案”等 16 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 感悟与体会 3.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4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 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丁香的图片 2.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师:(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 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 ——《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 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 :丁香结 3.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宗璞,1928 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 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 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 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 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参差 芭蕉 衣襟 妩媚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山”,里面是两个“幺”。 “案”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与“簿”相互比较,可以通过组词的形式来辨析,“薄”组词是“薄饼”, “簿”组词是练习簿。 “糊”:左右结构,与“米”有关,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状态。 (3)理解较难的词语。 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参差”的意思:是指不齐;早晚相差。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5 “妩媚”的意思是:姿态美好可爱。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忧愁怨恨。 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 还要回头望。 “点缀”的近义词有:装点、装饰、装扮。 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等描 写了丁香花。(主体是写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 4-6 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以及由丁香结 谈感受。(主体是写丁香花的感悟) (二)学习“赏花”,发挥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 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 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给你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哪个字,或者词语呢? 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人喜爱! 生:“窥”这个字太生动传神了,写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泼可爱,也说明了丁香花 的小,不大引人注意,总而言之,是充满活力的! 生:“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多,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看了以后 感到一种振奋! 老师出示语句。 (3)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 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发挥想象。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 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总是朦朦胧胧的,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在这仙境中,怎 能不让人展开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与玉兔,想到了蓬莱岛…… 生:说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浓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 般单薄,它香得比较特别,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飘出来了。更别具一格的是, 香味中还伴有甜甜的感觉,真美! (5)出示句子: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 我的文思和梦想。 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谈一谈。6 生:表面写出来丁香花的多,实际上在讴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种充满 活力的花,让人越看越精神振奋! 生: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欢丁香花,因为花儿给了她灵感,给了她创作的激情和希 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构思自己的文学梦。 2.总结课文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丁香花呢? 梳理关键词:形态颜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悟主题内涵。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丁香花成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 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1)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地写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样子,自然过渡到写“丁香 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2.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 什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2)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生: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丁 香空结雨中愁”!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怨愁与理不 断的思绪吗?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 通过写丁香花,通过写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 多理不清的忧愁。作者仅仅在写丁香花吗?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忧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 请找出来读一读。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 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 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 无味了么? (1)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解。 (2)交流: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愁 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离不开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会打 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生:我觉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只要我们有梦 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愁! 4.出示古诗句,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7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四、总结全文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让我们感受到 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 “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 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 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这正是我们要找到的答案。(板书:丁香结 人生才充满 乐趣) 五、板书设计 形状 颜色 气味(视觉 嗅觉) 丁香结 胸怀豁达 生活乐观 丁香结无限愁怨 3.《古诗词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词,“渚”“别枝”“茅店”“社林”,并理解其意思。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并能默写第三首。 3.体会诗词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2 难点:悟诗情:结合诗词想象诗词所展现的画面后,联想作者创作诗词时的心情。 教学准备: 1.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 2.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在诗词中描绘了一幅 幅鲜明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3 课——《古诗词三首》8 2.师板书课题 :古诗词三首 3.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首诗的每一行字数相 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因为每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称 为“长短句”。 (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而《西 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诉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 二、学习《宿建德江》。 1. 揭题,解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课前搜集了资料,说说你们对他的了解吧。 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我们一起来看孟浩然 写这首诗前的一段经历: 自幼聪颖好学,抱负高远的孟浩然,青年时就作诗多首,“有声于江楚间”。当他奔赴 京城,想要求取功名,施展才华之时,却总是名落孙山。45 岁那一年,经大诗人王维的举 荐,他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在唐玄宗面前,孟浩然一展所学,朗诵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岁暮归南山》。然而,诗中的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让唐玄宗大发雷霆。求 官不成,踌躇满志的孟浩然反倒被逐出了京城。 在这样的心境之下,诗人孟浩然南下吴越,在建德江停舟过夜时,写下了这一首《宿 建德江》。(读——) (2)介绍建德江。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 (3)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正构成一 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是的,这“宿”而“未宿”,不正意味深长地表现出 “日暮客愁新”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 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 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2.明诗意 同学们,此时留宿在建德江的孟浩然,能安然入眠吗?不能入眠的诗人,在干什么想 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静静地默读这首《宿建德江》,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想一想, 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意思,诗里的哪个字、哪些词在向你传递诗人的感觉和情绪,可以做 做记号。 很多同学已经圈画了,非常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说明你们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 脚点。9 3.悟诗情。 (1)、好极了,把笔放下。老师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一读这首诗。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 (2)、(愁)找得真准,看来你们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读读这行诗。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寂寞之愁)(孤独之愁)(思乡 之愁)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从这行诗的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把自 己说成是客,是因为他们此时身处异乡。同学们,江上秋风、萧萧梧叶勾起了叶绍翁的思 乡情,王维的“倍思亲”是因为重阳登高。可是此时,是什么景物触动了孟浩然的思乡之 情呢?(烟渚)(日暮) (4)、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包回家去)还 有人在干什么呢?(看图片)多么温馨多么幸福啊! 现在我们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看到了什么?(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 人),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思念亲人 了;(如果这时候有人陪我说说话多好啊)感到寂寞了;(如果这时候我在家乡多好啊。)怀念 家乡了。 诗人孑然独身途经建德江,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想到自己(“皇皇 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那一时间,诗人满怀的愁 绪涌上心头。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读出 了思亲之愁(寂寞之愁)(思乡之愁)。 (5)、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孤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如果你是诗人, 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 (6)、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 他想起了从前,想起了家乡,想到了亲人朋友,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预设 1)在一个火热的夏夜——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 (预设 2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预设 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 想起昨日刻苦求学之时,纵然辛苦,却斗志昂扬,奋发向前,可是,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 低树,江清月近人”! 看不到熟悉的家乡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里乡音,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 月近人”! 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 “是呀!这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7)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10 4.情感升华,静写古诗。 (1)、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这是孟浩然、李白、杜甫曾经守望过的月 也是我们的月,是古往今来唯一不变的月。   因为思乡,李白曾经这样写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因为思亲,杜甫曾经这样写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因为愁眠,张继曾经这样写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也是因为满腔愁情,孟浩然写下了这首——宿建德江……   让我们将这份愁情托付给江中的月儿,以解诗人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 (2)、在月亮的光影里,我们看到诗的背影如此美丽;在月亮的光影里,每一个诗人 都曾经陶醉,每一次陶醉都是一幅美的画面,它以如此的凄凉带我们到那诗人的编织的清 幽淡雅的诗的境界之中。让我们提起笔来,和老师一起写下这首《宿建德江》。 (3)、同学们,学古诗没有决窍。只要我们用心体会,一定可以跨越时空,体会古诗 的无限境界。 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西湖边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们随宋 代大诗人苏轼一起去西湖看一看美景。 2.简单介绍作者与望湖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 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 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边。 3. 初学古诗,感知意思。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自学。 黑云翻墨:形容乌云很黑,来势凶猛。 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时间很短暂。 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连起来说一说。 4.由诗入手,想象画面,感悟景美。 出示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夏天雨到来前与到来时的特点。 云:黑雨:白 “未遮山”说明乌云来势凶猛,大有吞噬一切的快速变化之感。11 “乱入船”刻画出雨的大而猛。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 夏天,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并 未遮遍青山。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倾盆大雨就下起来。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上,像 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 出示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夏天风和水的大。 “卷地”说明风儿特别大,来势凶猛。 “水如天”说明水天相接,水儿特别大。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 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 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5.借助景物,体会感情,感悟写法。 (1)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 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要仔细观察,抓住形、色、声来细致刻 画,就会让景物活灵活现。 (2)通过描写望湖楼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夏日之 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四、总结两首古诗的写法。 1.细致描写眼中景,写出景物特点。 2.借景抒情。《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 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 五、背诵两首古诗。 六、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此时诗人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呢?学生结合词的意思来分析。 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 年,那青蛙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谈一谈。 (2)同桌试着演演说说。12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 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那一刻的喜悦之情) 对呀,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 (4)读完上阕,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词的画 面说一说。 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 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 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 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5)齐读词,读出意境,读出画面的美。 2.品读下阕。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 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 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很着急) 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 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生: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 生: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 (4)总结下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中的喜爱之情,更为农民丰收流露出欣喜之情。 (5)朗读整首词,并背诵。 七、板书内容。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三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13 看 明月,惊鹊 听 清风,鸣蝉,蛙声 闻 稻花香 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想 说丰年 八、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诗词的美好 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并且在自读、 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加深体验。通过课后拓展诗词,吟诵诗词的活动,拓展了学习的时 空。 4.《花之歌》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穹”、“孕”等生字。会理解“苍穹”、“旖旎”、“馥郁”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3、体会作者对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的优美,理解花的形象。 2、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的人生态度,体会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花的诗句以及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提问:同学们,这画面上是什么?(花)花是一种十分美好的事物,我们 经常在拜访他人的时候送花,在结婚的时候新郎也会送给新娘花。大家想想还有哪些时刻 大家会送花呢? 请同学们打开这一课。那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课件, 全班读,男女生读)14 花之歌(板书) 二、初读课文,识认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利用工具书自行查阅读音 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苍穹(qióng) 孕(yùn)育 冠冕(miǎn) 摇曳(yè) 馥(fù)郁 琼(qióng)浆 鸣啭(zhuàn) 婆娑(suō) 3、全班齐读,男女生分组读 4、理解词语 苍穹:天空。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祭献:祭祀供奉。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5、整体阅读文章,你认为“我”是什么? (花。) 三、合作探究,深入探讨 (一)研读第一部分 1、品读第一到四自然段,并思考每一段的段意 2、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汇报 (1)品读第一段: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 又说一遍…… 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比喻。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大自然说出来收回去代表着花的开放与凋谢。) (2)品读第二段: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同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绿茵中花朵开放,就像一颗颗亮丽的星星。) (3)品读第三段: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15 我昏昏睡去。 诸元素指的是什么?(春夏秋冬) 段意:花在春天开放,在夏天成长,在秋天昏昏睡去,在冬天孕育。 (4)品读第四段: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 最后的祭献。 花的功用有哪些? (用于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作为婚礼的装饰、作为葬礼的祭献) 段意: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 (二)研读第二部分 1、品读第五到七自然段,并思考每一段的段意 2、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汇报 (1)品读第五段: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 行。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拟人。“欢迎”、“送行”赋予了花生命。) (2)品读第六段: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 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 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前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的美丽与芬芳迷人,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星星比作眼睛,将太阳比作独眼。) (3)品读第七段: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 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 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这些哲理”指的是哪些哲理? (指的是“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这些哲理”你有没有领悟呢?说一说你的感想。 (要向花儿一样积极向上,追求光明,既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四、拓展延伸 自己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一说两篇文章有什么相似之处? 五、布置作业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也对作者优美的语言以及独特的构思有了一定的理解。这节课 我们“聆听”了花之歌,那么请你以“XXX 之歌”为题,自己试着写一首小诗,下节课老 师会挑选同学来读一读自己的小诗。16 六、课堂小结 《花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集《组歌》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 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 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七、板书设计 花之歌 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花 诸元素之女 向往光明 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 不张扬 婚礼的冠冕 不自卑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八、教学反思 本首散文诗展开大胆的想象,以花为意象,想象奇特,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珍爱。在 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含义,感悟道理。此外,应该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 作者的语言之美。对于散文诗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学。因此在今后的教 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也有一定的帮助。 5.《七律 长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中体会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2、朗读时语调上的高低缓急,抑扬顿挫,掌握节奏的韵律,感悟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 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 析和认识问题。17 2、讨论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 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材料、制作 PPT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教师通过手机播放《长征》的主题曲。 2.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歌曲的是根据红军长征而创作的,我们被歌曲中红 军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所感动。你感觉这首歌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你还知道 关于长征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这 首诗,看毛泽东同志是怎样通过简洁而蕴涵深刻含义的语言,来表现红军战士大无畏英雄 气概。 二、初步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 我能圈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两遍。 生字注音: Wēi yí páng  bó wán yá mín 逶 迤 磅   礴 丸 崖 岷  多音字辨析: 长:cháng(和平) zhǎng(唱和) 3. 在这些生字中我觉得容易读错的的字是:礴、丸、岷 ,容易写错的字是丸、崖、 岷、礴。 4.我能写出有关本课生字中有价值的多音字并分别组成词语写下来: 三、深入研读 1.重点字词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 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 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 年 10 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 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 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 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18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 间。 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⑻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 峭。1935 年 4 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 一样。 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 有支流。1935 年 5 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⑾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 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 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⑿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⒀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⒁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⒂岷(mín)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 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⒃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⒄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2.白话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 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 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 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3.体会重点字句 (1)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你了解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过程应该用什么字来概括?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从哪里可以断 定?体现出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和意志? 明确:“难”、“不怕”“只等闲”、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其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可毛泽东却说: “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为什么?19 明确:因为毛泽东希望并相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 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从而充分表达了毛泽东 同志对红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 (3)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体会到全 诗怎样的感情基调? 明确:轻快豪迈、气度不凡 4.合作探究 (1)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 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2)面对这长征途中的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通过哪些字词反应出来? 四、课外拓展 1935 年 10 月 7 日,毛泽东和红军将士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 写下了另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 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五、课后作业 1、默写全诗 七律 长征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 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七、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金沙江 万水 大渡河 五岭 千山 乌蒙山 八、教学反思20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作者以其军事家高 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 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歌的写 作背景。我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 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习诗中的比喻手法,体会诗句表达的思 想感情。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初步培养了 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6.《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 10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 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 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 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 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材料、制作 PPT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 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我能理解下面的词语并读两遍。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21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所以应选气魄大。 3、 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 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 三、深入研读 1、梳理记叙顺序。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4)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 (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第 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 (5)课文的 2—5 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 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2、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 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 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 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 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 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四、课外拓展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 20 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 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抗战时间从 1931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 1945 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 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 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22 年 7 月 7 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 年 12 月 7 日日 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 月 9 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向 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 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 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五、课堂小结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 江南北,他们的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 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六、课后作业 1、拓展阅读相关的抗日故事。 2、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英勇 诱敌上山 接受任务 跳崖 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 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首先, 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 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 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 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 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7.《开国大典》教案23 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 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 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体会庄严宣告的重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老师深入开国大典全国人民的热情之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课前导入 ppt 展示相关图片 顺序呈现 2009 年国庆阅兵的盛大场面,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为庆祝什么而举行的,谈谈对这次国 庆盛典的了解。 1.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2.这一切在哪一天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那让我们一起走进 1949 年的 10 月 1 日,来共同回忆那一次开天辟地的开国大典。 4.理解题意,说一说你对开国大典这个课题的理解是什么,通过查字典和同学交流 的方式进行理解。(查字典,交流理解) 二、讲授板书 根据内容→理思路 (一)默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二)自读课文的时候,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2.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说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场面。 3.画出描写不同场面的连接句。24 后教:反馈问题 2、3 沿着思路→理层次 (一)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二)结合课文的第 1 自然段,交流本课主要人物。 反馈: 1.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 (1)开国大典之前(第 1—4 自然段)(2)开国大典之时(第 5—14 自然段)(3)开国大典之后 (第 15 自然段) 2.交流讨论,通过部分浏览读文,找出课文的重点部分。(第二部分) 1.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等。 联系课文→学字词 1.边读课文边做笔记,在课文中用不同的符号标识出生字、生词以及优美的语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你的学习体会。 后教:出示字词认读。提示难写字写法。交流难懂词义。 抓重点词语→突出场面的庄严 自学提示一: 1.默读第二部分,出示词语。 排山倒海的掌声 雷鸣般的掌声 一齐欢呼 一齐欢悦 2.读一读,有什么感觉,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 3.读了之后,你觉得这些词都是描写典礼会场的什么的? 4.课文第 5—10 自然段中还有很多描写会场热烈、激动、庄严气氛的句子,边读边把它们画出来。 后教: 指名读,这些句子分别描写了典礼仪式的哪个场景? 第二次先学后教:抓重点段落及句子→突出人物风采 课文是怎么写出这种热烈、激动、庄严的场面的?怎么表现毛主席的伟人风采的?找出课文中描写 场面的段落进行体会。 后教 1.研读第 5 自然段。25 (1)我们先来看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谁来读读? (2)你知道这掌声想要表达什么呢? (3)人们为什么这么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学生交流资料) (4)再读刚才的句子,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吧! 2.研读第 7 自然段。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2)你知道这一宣告为什么能让三十万人如此激动,为什么能让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悦吗? 6.研读第 8 自然段。 (1)说说在学校的生活之中,哪一个时刻让你最激动,让你能把心和祖国紧紧地连在一起? (2)你们理解这句话吗? (3)结合着上节课的资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总结拓展 1. 这篇文章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回答:传递爱国情怀给读者,反映出祖国的走到今天的强大是必然,激励学生更加努 力为祖国的未来尽一份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篇文章,感受到了开国大典的神圣与庄严。体会到了人民群 众内心对国家和平的期望,所以我们应当爱护国家,以我们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五、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典礼前:三十万人、直奔会场、人山人海 典礼时:庄严宣告、雄伟声音、伟大领袖 典礼后:盛大阅兵,群众游行、光明首都 六、教学反思 我上了《开国大典》一文,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 几点体会: 1.利用形象的教学手 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 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在初读全文前, 先给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 景; 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 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 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 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2.教学环节设计 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 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 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 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词句;最后再有 感情朗读全段,加深对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给了学生阅读 的最基本方法,并有效 地结合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26 8.《灯光》 学习目标: 1.认识“皖,歼,郝”等生字,读记“围歼、懂憬、璀璨、漆黑”等词语,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思路,体会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表达的思想感 情。 3.从郝副营长的神情、话语和动作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 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学习重点: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同类文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同学们看到这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什么感想, 这是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正是因为纪念碑上这些英雄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现 在和平幸福的生活。下面让我们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来学习这片课文。 二、品读课文,感受英雄形象 (一)学生自读并勾画批注 1.自由朗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想一想: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在相关语句旁边进行简单批注。 2.小组交流,说说你看到的英雄形象 (1)(英勇善战)第 4 自然段。 (2)(热爱学习)第 4~7 自然段(课件出示“他注视……”)(抓基础意思理解——“注 视”)(方法迁移理解——“沉思”)。 ①(课件出示“书上有……他注视……”,板画电灯简笔画)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图画让 他如此专注地看着,而且引发他无限的遐想呢?同桌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这段对话,并体会 书中所描绘的场景。27 ②品读“多好啊!” A.自读品味。在这几段话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两次,是——(多好啊!)请你用笔把它圈 出来。为什么郝副营长反复地说这句话?每次说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现在,就让我们到 文中去好好地品味一下,请你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 B.反馈第一次。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看图时。) (课件出示:按“       ,多好啊!”的句式说一说。) C.反馈第二次。郝副营长第二次说到“多好啊!”是怎样说的? (3)体会感悟“憧憬”。 师: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憧憬些什么呢?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和郝副营长一起憧憬美 好的未来。 (让         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      ,该多好啊!)睁开眼,你憧憬了 些什么?你能用这样的句式用不同的身份来说说你都憧憬了些什么吗? (二)第 8~11 自然段(舍己为人) (1)作者又是如何刻画战斗中的郝副营长的?你画出相关的语句了吗?请你读给大家 听。(指名读。)你从这些语句中读出了什么?(舍己为人……)还有谁也画出了这些语句?请 同学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用“Δ”标出描写动作的词语,品一品,在旁边批注你的感受。 (2)反馈: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品读的成果?(我画出的动词是  ,我从中体会 到  )是在怎样的时刻才让他做出这样的举动?(千钧一发。)“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 你能说出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你从哪里体会出当时情况很危急?(指名读。)你能用朗读的形 式再现这个场景吗?语言训练,深入体会“千钧一发”。 (课件出示:试想一下,如果找不到突破口,突击连的战友就会        ;如果 再找不到突破口,我军的战斗计划就会      ;如果还找不到突破口,这场战役就 会          。) (4)升华情感。课件出示插图:孩子们,看,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这意味着什 么?对于一个打过许多胜仗的战斗英雄,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他为什么还要这 做?(第 11 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 (5)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请你写在书上的空白处。(生抒发感情。) (6)反馈。(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指名同学发言。) 三、回顾感受,想象“灯光”含义 1.小组合作议一议。现在,让我们回到课题——灯光。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灯 光?(开头、结尾。)读一读,四人一组议一议: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和结尾写天安门的灯光 呢? 2.反馈交流。 3.感悟“灯光”含义。现在,你对“灯光”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28 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看到“灯光”,说到“多好啊”时,不要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 着那么多美好的憧憬。其实,不仅仅是郝副营长,为了新中国,还有无数的英雄,他们用鲜血 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光明。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 一起来诵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向英雄们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 五、板书设计 “多好啊!” 灯光 现实 回忆 现实 赞叹美景 憧憬未来 怀念先烈 六、教学反思 课堂中,我突然把学生的思绪从战争年代拉回到现实,让学生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和 战争年代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是靠千千万万像郝副营长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最后,我以我们要牢记这些革 命先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报效祖国的倡议结束本 堂课。 不足之处讲解过多,引申过远。再教时要让学生自学、自悟,教师只在关键地方适当牵 引、点拨即可。 9.《竹节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本文的生字词。 2.捋顺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29 学生预习课文。 提前准备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玩具,它是什么材 料做成的,什么样的结构?怎么样玩儿? 生:我最爱的就是爸爸在我过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礼物——大黄蜂,非常讨人喜欢, 很懂男孩子心思。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对朋友义薄云天,还有就是对人类的友好善良。大黄 蜂是我当之无愧的好兄弟。而且它可以变形,变成汽车人,非常厉害。 生:我更喜欢擎天柱,擎天柱才是王者呢!他有领导才能,而且为自由而战! 教师:好好,老师相信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非常友好的。同学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 的花样,都是很聪明的孩子们。我们今天来看一个玩具(板书课文题目),这是什么? 生齐答:竹节人。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玩具,有没有玩过啊? 生:没有。 师:没有关系,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竹节人。好不好! 生齐答:好! 二、讲授新课 (一)朗读全篇课文。 1.自学生字词,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老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①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②会认字:同学们,不是所有不认识的字都可以念半边的啊,就比如风靡,不要读成 “风 fēi”。 ③会写字:同学们要注意裁不要写成栽,裁缝是缝衣服的,所以呢下半部分是个“衣” 字;而栽是和树木有关系的,像栽树,所以它的下半部分是个“木”字。这样是不是就很 好区分很好记了。 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哪些容易写错的字,大家找一找,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并且参与讨论,进行指导) 2.现在老师找几位同学来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仔细听,看看他们在朗读的时候有 没有什么错误,也可以说一说优点。 师:老师先来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字正腔圆,富有感情,非常棒了,声音再洪 亮些会更好。好了,下一位同学继续朗读。 30 师:谁来评价一下。 指名回答。 反馈交流。 第 21 自然段中,虎视眈眈的意思,通过课文的朗读,谁来谈一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呢?大家踊跃一些。 生:虎视眈眈就是老虎看着很厉害。 师:回答的比较准确,但是呢还是不够严谨。虎视眈眈是说:像老虎那样注视着。形 容凶狠而贪婪地注视着,伺机攫取。 在这篇课文中是描述老师看着作者和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玩竹节人不认真听课,准备 批评他们。这下同学们了解了吗? 生齐答:了解了。 师:那么哪位同学用同样的方法来解释一下第二十四自然段的“悻悻然”的意思。 生:形容怨恨失落的样子 。 表达作者被老师没收了玩具之后,想着能在办公室外捡到老师扔出来的竹节人,但是 却未能如愿。 师:回答的非常全面。再请一位同学来解释第 15 自然段的“ 别出心裁”和“技高一 筹 ”。 生:别出心裁是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是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是说还有的同学奇思妙想,给竹节人做了盔甲。 (二)这篇课文我们大概的捋了一遍,大家回忆一下,竹节人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学生齐答:毛笔杆。 师:是的,那么是用毛笔杆怎么做成的呢? 生:截成几段。 师:把竹节人截成段,有的做脑袋和身体,有的做四肢,最后是用什么把它们固定住 的? 指名回答。 生:纳鞋底的线。 (三)接下来,竹节人可以叉腿张开胳膊,像个战士模样的,可以通过调整牵线来控 制竹节人,找到两个针织机上废旧的针装在上面,就变成了什么? 生:虎头双钩。 师:后来为什么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31 指名回答。 生:在上课的时候玩竹节人,同学们都凑过来看,被老师发现了,所以没收了玩具。 (四)最后竹节人有没有被老师扔掉呢? 生回答:被老师扔掉了! 生:没有! 师:到底有没有被扔掉呢?大家是不是忘记了。老师不仅没有扔掉竹节人,反而还 兴趣盎然的玩上了。 三、总结拓展 作者主要是从制作竹节人和斗竹节人来表达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作者对小时候做玩 具的事情写的妙趣横生。 四、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讲述玩竹节人,发现原来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 们感到骄傲自豪,让作者感受到他们和老师的兴趣相近、心灵契合。 老师的行为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突出了老师温柔内心,童心未泯,亲切的形象。 五、板书设计 竹节人 制作 斗竹节人 入迷 被没收 老师喜欢 感到自豪 六、教学反思 课前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充分读书,引 导学生想象。 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认识“酶、碳、冥、磁”等生字生词。 3.了解文章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 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32 1.掌握科普文的阅读方法;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情况 及成果。 2.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 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 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 析和认识问题。 2.讨论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 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材料、制作 PPT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PPT 出示课题《宇宙生命之谜》,“谜”用红色,大字写出来,并加上“?”,并问 学生:到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2、学习“酶、碳、析、揭、磁、陨”等生字和“揭开、轨道、拍摄、枯萎、稀薄、 抵御、沧海一粟”等词语。 3、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答案,当学生产生分歧时由学生自行讨论,相互之间发表 意见,找出各组代表进行总结。 4、各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进行指导。 二、初步感知 1、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2、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到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的依据。33 3、学生交流生命存在的条件: (1)适合的温度,零下 50 至零上 150 摄氏度之间。 (2)必要的水分。 (3)适当成分的大气。 (4)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三、深入研读 1、第 1 自然段 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2、第 2-3 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 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它 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 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 会有保证这四个条的星球。 3、第 4-5 自然段。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 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4、第 6-9 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他把火星与地球进 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1 自转时间相似;2 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这 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 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 火 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采用拍照和近距离观测的方法,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 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5、分析第 10-11 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人们确信: 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6、文章的介绍顺序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四、课外延伸 现代天文学公认,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大约有 3000 亿颗恒星,至少有 180 亿个行星系,34 假如这其中只有 1%的行星系可能存在生物,那么数字依然是庞大的,乃有 1.8 亿之多。再 假如,这其中 1%的行星系上有生物,那么我们得到的数字仍将是 180 万。让我们再进一步 假设,每 100 颗有生命的行星,只有贝颗居住着智力水平与人类相等的生物,那么我们的 银河系有可能存在高级生命的行星仍有 1.8 万之多。这才是仅仅我们一个银河系,宇宙中 间又存在多少个类似银河系的巨大星系呢?恐怕是一个吓人的天文数字。 五、课外作业 课后阅读《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来知道: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有外星人存 在吗?太阳什么时候会燃烧尽?人类能迁居到别的星球上吗?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 说明 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文章的题目是“宇宙生命之 谜”,因此,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紧紧扣住“谜”来组织文章。作者先提出疑问,“地球之 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一个谜,接着作者分析了生命存在的四个条件,对太阳系 除地球外的行星进行一一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些行星中不可能存在生命或难以存在生 命,但还需要继续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七、板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 火星上到底有无生命存在? 不 有 无 断 自转时间 干燥水汽少 解 探 有昼夜,有四季 氧气少,大气稀薄 开 索 有两级冰雪封冻 温度低,无磁场 八、教学反思 由“谜”导入,接着开始解谜,最后又由“谜”结束,文章浑然一体,既能够引起学 生的阅读兴趣,增添了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11.《故宫博物院》教案 教学目标 1.同学了解故宫的大致布局,掌握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熟练使用本文总分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对故宫的喜爱之情,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说出故宫的布局特点以及熟练掌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顺序。35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同学们在下课的时候搜集故宫图片,初步了解故宫样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在下课的时候有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吗?同学们通过观赏故宫图片,对故宫 有什么样的印象? (指名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下课有好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对故宫都有自己的看法。那同学们知 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 “故宫博物院”(生说)。 故宫博物院(板书)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简要介绍故宫,作者。 通读全文,阅读思考。 师:首先,同学们抬头看 PPT,下面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朗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师:同学们现在仔细阅读全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作者是怎样描写故宫的? 让同学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加深印象,找出描写故宫的句子。 (二)仔细研读: 1.师:同学们带着老师在 PPT 上出示的三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1)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故宫博物院) (2)在课文中,作者有明确的提出了故宫博物院的三个特点,同学们能找到吗?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3)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三个特点来描写故宫博物馆的?以小组为单位,谈论交流,找 出描写故宫的句子。 ①故宫的规模宏大。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占地 72 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36 “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②故宫的建筑精美。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三座大殿矗立在 7 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关于三大殿的描写的句子) ③故宫的布局统一。 “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2.师:现在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描写了几个宫殿? 明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3.师:在课文中,同学们觉得作者着重介绍的是哪座宫殿? 明确:太和殿(PPT) 4.师:现在咱们先分析第一个地方—太和殿。 现在同学们带着问题再仔细阅读一遍课 文材料一中关于太和殿的内容。(PPT)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的情况? ①太和殿的面积。“太和殿高 28 米,面积 2380 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②太和殿的外观。“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 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 12 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 ③太和殿的内部。“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 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 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 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 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④太和殿的作用。“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 都在这里受朝贺”。 (2)作者为什么要着重介绍太和殿?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因为太和殿是古代皇帝行使权力和接受朝贺的地方,各种重大典礼都在太和殿举行。 再加上太和殿庄严宏伟的外观和内部,在三大宫殿里面最具有代表性。 5.作者除了介绍三大殿,还主要提到了哪些地方?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养心殿,储秀宫,御花园,景山37 6.作者是按着怎样的顺序描写故宫的? 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是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 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从顺贞门到神武门而 离开故宫。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列数字。“10 米多高,72 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 70 多座,房屋 9000 多间,50 多 米宽的护城河” (2)打比方。“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为什么运用这种写作手法? 详略得当 使文章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可以让读者清晰的知道作者写作的 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4.现在让你划分文章结构,你会怎么划分? 第一部分(第 1-2 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馆。 第二部分(第 3-15 段):分别介绍了故宫的各个建筑 第三部分(第 16 段):介绍景山,并最后点明故宫的特点。 三、总结拓展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运用了空间的写作顺序,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对故宫 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同学们运用本文的说明方法写一段关于家乡的小作文。 2.现在如果你和家人一起去故宫,你会怎样向家人介绍故宫的布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对故宫的规模及其建筑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故宫是我 国古代建筑的瑰宝,需要重点保护,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北京看看故宫。 五、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总体特征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各个建筑介绍 故宫博物院38 12.《桥》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语言,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 方法。体会使用修辞手法的表现力,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体会村支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侧面描写在文章中的 衬托作用。 2.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结尾“巧设悬念”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时间 1 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描写人物的文章句子,体会人物描写的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教案、学案 教学过程 一、读写生字词 1、认识本课生字,领读纠正字词读音(出示课件) 2、讲解较难字词的书写与拼读 3、对“奠”字进行书写指导(板书) 二、直接导入,理解大意 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字词,大家注意到我们学到一个“奠”字,(提问)谁能解释一 下这个字的意思? “奠”我们可以组词,理解成“祭奠”,那么文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字呢?是要祭奠 谁呢?大家带着这个疑问来大声朗读课文,理解一下故事的大意 三、理解故事大意,感受危急形势 (一)描述故事情节,感受情势危急39 1.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故事的大意? 党员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沉稳,果断的指挥村民过桥,脱离危险。 2.讲解课文资料,使学生了解洪水的特点,对此次事件的危急有所感知。 3.交流讨论:从哪里能看出形势的危急?在文中找出大雨和洪水的句子,从中能感 受到什么? (1)出示课件,总结描写雨和洪水的句子。 (2)“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且语言简洁,读到 这里,马上就能感觉到这场雨来势汹汹,且来的急,来的快。 出示课件,对比“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 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和“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 不可挡。”这两句话哪句写的更好,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的重要作用。 (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在路面 上跳舞。”“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些句子多运 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表现了洪水的凶猛和肆无忌惮,侧面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二)解析人物,感受人物魅力 洪水来势汹汹,那人们面对可怕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 1.我们再从文中找一找对人物的描写的句子 2.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什么?圈一圈从哪些词语中读懂得?好, 把你找到句子和同桌说一说。 3.检查交流 谁先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和感受 (1)“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 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你读懂了什么? 村民和书记面对洪水的表现有鲜明的对比,村民面对洪水的慌乱和书记的临武不乱对 比表现出书记的从容镇定和勇敢。 (2)村民逃难过程中,在遇到老汉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你能从中感受到老汉怎样的人 格魅力? “人们停住脚”“老汉沙哑地喊话”“老汉冷冷地”“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 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面对指挥,村民由一开始的不服气到后来的服从,体现出书记的威严和村民对书记的 信赖。 (3)找出老汉与小伙子之间交流表现,想一想这当中体现了老汉怎样的形象?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体现父子之间的负责感情,父亲有严格的党纪,也有对儿子的父爱;儿子有对父亲的40 埋怨,同时也理解和尊重并配合父亲工作。 (4)总结说一说,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 (三)思考 1、结合上下文思考,“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这里老汉是 要喊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你认为文中最后两自然段点名人物关系有好处吗?有什么好处? 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课文先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 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又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 桥塌了,他们二人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 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 “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 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3、文章为什么用“桥”做题目? 这位深爱着自己儿子的父亲,这位忠于职责、舍己为人的老汉用他的生命架起了一座 桥,一座救了群众的生命桥呀!你们明白了吗?(出示课件) 四、分析结构主旨 文章通过描写洪水来临,形式危急(起因),村民慌乱,老汉临武不乱,指挥过桥(经 过)村民得救,老汉和儿子遇难(结果)这件事,表现老汉的高贵品质。 五、总结巩固 1.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4.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高尚的品质。 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对人物的描写有新的感悟,文中父亲的美好品 质也值得大家思考学习。 六、拓展延伸 想一想,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样说,怎样做?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以不同 的身份写一写片段。例如题目为“像村长爷爷学习”、“我们永远记得您,老支书!” 七、课堂检测 1、找出文中运用拟人修辞的句子。自己也试着写一写。 文中拟人修辞的句子: 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 势不可挡。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41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2、使用直接描写的手法,写一写你的同桌。 3、试着分别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雨下得很大。 八、板书设计 桥 故事大意: 雨 形势危急 洪水 村长 人物解析 村民 九、教学反思 首先在对人物进行解析的授课时,对人物描写的手法解析不够清晰,应对人物描写的 具体分类展开分析,总结神态、语言、动作、外貌描写的特点,使同学对人物的直接描写 有更全面的认识,更好的掌握人物描写方法。 13.《穷人》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汹,涌”等 14 个生字,会认课文中给出的词语。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在生活极度贫穷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勤劳、 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同时感悟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3.品读课文中刻画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的句子,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4.学习作者使用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 2.学生展开想象力续写课文,难点在于在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 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续写文章。42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阅作者资料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现在的生活好不好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你们是 不是感到很幸运啊。那你们知道在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以前的穷人生活又是 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穷人》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那个年代的“穷人” 生活。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以及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1828 年 9 月 9 日-1910 年 11 月 20 日),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 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其生于贵族家庭,1847 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 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 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 年 11 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1910 年 11 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 82 岁。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 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的高潮。 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 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 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1)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个词,遇到不懂的词,可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读通每句话,读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 (3)全班交流思考的问题 穷人指:桑娜、渔夫、五个孩子、西蒙和她的两个孩子。 课文主要写桑娜在等出海未归的丈夫,却发现邻居西蒙死去了,决定收养她的两个孩 子。 (二)学生讨论,整理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讨论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并说一说每个部分 讲了什么故事。 2.全班交流,整理答案。 第一部分(1-2 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 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43 第二部分(3-11 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 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了两个遗孤。 第三部分(12-27 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 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三、再读课文、深度剖析 大家有没有想过作者为什么要以“穷人”为题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课文 背后的感人故事。 (一)学生讨论,探究穷人究竟穷在哪里。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 2.全班交流。将学生给出的结果进行梳理。 (1)从屋子里的装饰看出“穷”。 从文中“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可以看出。 (2)从课文主人公的吃、穿看出“穷”。 从文中: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可以看出。 (3)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从文中: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她自己从早到晚不停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 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 了。……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4)从天气的恶劣看出“穷”。 (二)体会穷人的“富有”。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呢?你们觉得课文中的主人公是穷人吗?我为 什么又说他们“富有”呢?下面让我们继续探究。 1.学生讨论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他们的“富有”,并划出相关语句。 2.老师整理,帮助学生梳理答案。 (1)“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餐具在隔板上闪闪发亮。丈夫清早驾 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们虽然穷却非常的勤劳,可以看出勤劳的“富有”)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么做不44 可。” (“这样做”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她本能的把孩子抱回家, 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从这句话可以看 出他们心灵的“富有”。) (3)“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 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呀?……他会揍我 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桑娜的心理看似犹豫不决,但是却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带给桑娜的压力,感受到 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心灵“富有”) 4.……桑娜沉默了。 (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面对从死亡 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第二次 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两次沉默,都 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5.“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这段话看出渔夫为了抚养西蒙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他和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6.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看似平淡无奇的结尾,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夫妻两人善良的心灵,他们的善良让他们 成为了心灵“富有”的人。) 四、课堂小结 课文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生活——吃的差、住的差、劳动条件差、还有 疾病,这是沙俄时期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与渔夫却做出 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的情况下,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 者歌颂了穷人的高尚品质。 五、拓展练习 文中结尾写到“桑娜拉开了帘子”,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续写课文“拉开帐子之后”。 六、板书设计 穷人 桑娜:朴实善良 渔夫:朴实善良 45 虽然生活贫穷,但心灵“富有”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七、教学反思 《穷人》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小说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经过作家 巧妙的文学加工就变得充满温情、悬念以及最淳朴、真实的心灵美。 在开始本课的教学之前,我首先通过作者简介以及课文背景的介绍先让学生了解课文 的写作背景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然后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积极地讨 论,讨论的结果也是比较令我满意的。此外在课堂的结尾我还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续写 文章,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不足之处:由于本文的文本较长,又处处精彩给人留以发挥余地,而课堂时间又相当 有限,所以不少同学意犹未尽只好作罢,还应该做更深入的写法分析和性格剖析也未实现。 结尾的续写意向也只谈了一名同学,甚为遗憾!这种遗憾也许在短短 40 分钟内真的难以 弥补,只得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而同学们的续写充满了想象,又注意秉承了人物的性格和 当时的背景,写得很精彩! 14.《在柏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领会文章深刻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3.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特点,体会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2.难点: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 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 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提问同学:谈谈令你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想象畅谈46 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 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板书:在柏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2.提问: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关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 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请大家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3.小组讨论:想一想战争会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哪些方面的摧残。 3.教师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课文赏析 1.文章主旨 本文讲了在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老人向两位嗤笑自己神志不清的妻子的姑娘解释, 战争中他的三个儿子都死了,而自己就要到前线去,在这之前,他得将老妇人送到疯人院 去,车厢一片寂静。本文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 的愿望。 2.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讨论交流: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 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节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 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参考: 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 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 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3.层次划分 点名同学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 1 段)在列车上,一位老妇人的奇怪举动引得两个小姑娘嗤笑起来。 第二部分(第 2 段)小姑娘和老兵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发展。 第三部分(第 3 段)揭示了老兵和老妇人的关系以及老妇人奇怪举动的原因。 47 第四部分(第 4 段)引人反思战争的残酷。 四、体会结尾的写作技法 1.出示问题: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 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 2.提问,评点。 3.指导: 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一直到小说结尾处 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 子的数字。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 本文短小精悍,在人物对话上,文中唯一的对话是谜底,它一语中的地道 破了事实的真相。这句话就象一块从陡峭的山崖上突然降落的巨石,在惊叹之余将人们拉 入到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之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对普通民众的深切同情。 无疑《在柏林》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是成功的,但这一切的完成只用了 360 多个字, 可以说作者在文字的选取上“找到了那最适合的一个字,一个词”真正做到了惜墨如金。 六、板书设计 在柏林 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老妇人:失去三个儿子 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七、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驶出 ( )的老妇人 ( )的寂静 ( )地挺身 ( )的老兵 ( )的举动 二、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缩句) 2.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改为双重否定句) 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德国法 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用合适的关 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三、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48 后感。 拓展视野,将这篇文章的情感延伸到其他作品中。 答案 一、缓缓 体弱多病 可怕 费力 年迈 奇特 二、1.老妇人数着。2.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 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 战争创伤。 15.《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苞、坪、蔗、瀑、增、缝、谚、苔、藓”等生字,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每段话的主要意思。 3.感悟课文中蕴含的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使学生热爱夏天。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2、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程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出示夏天相关图片。 2.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板书课题,齐读课 题。【出示课件 1:课题】 3.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以“夏天”为话题,说一说自己在夏天里感兴趣的事情。借机导入新课,让学生兴味 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仔细听,看看你听懂了什么? 2.谁听懂了?(只要求举手,不要求回答)没听懂没关系,老师给你们时间自己读懂, 但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49 (圈出来,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学会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3.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做上记 号,多读几遍。读完后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4.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学生的发言和读书,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感 受,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复述。汇报结束后,对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 中进一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5.同桌的同学互相听读全文,检查字音并正音。 6.让学生以读书的方式来汇报识字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扩词、造句,并理解字词的 意思。 威力:使人敬畏的气魄和力量。 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活生生: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7.重点指导写好“苞”“藓”“蔗”“谚”“藓”五个字。 三、深读课文,理解课文 1.同学们,凉爽的春天过去了,当我们还沉浸在春天的快乐里时,不知不觉中,令人 兴奋的夏天向我们悄悄地走来了,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夏天,在夏天里成长。请同学们找一 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植物生长的?(仔细阅读 2、3 自然段) 学生:瓜藤、竹林、高粱、草、树木、甘蔗、稻秧 2.读一读 2、3 两个自然段,说说你是从哪看出植物在夏天时成长的速度很快?(让 学生抓住具体的词语来讲,讲后再读一读.) 学生:“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 说明生物生长的速度 3.不但植物在成长,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人在夏天时成长的? (4 自然段)读一读,这段中有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最 佳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4.在这一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最大?找一找,画出来,再读一读。(大屏幕 上出现文章的最后一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的用力生长。 (1)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2)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板书:人赶时候 赶热天 尽量) 5.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 时期。50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 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 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板书:珍惜时间 抓住机会) 四、总结拓展 1.“瓜藤、竹林、高粱”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典型事物,抓住特点,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 这样你的习作才会感人,才会吸引读者。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 到好处,可以举例子说说,这样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五、课堂小结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 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少壮不努 力 ,老大徒伤悲。” 六、板书设计 夏天里的成长 瓜藤 竹林 高粱 草 树木 甘蔗 稻秧 飞快的 跳跃的 活生生的看得见的 夏天是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机 人赶时候 赶热天 尽量 七、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使学生热爱夏天,同时引入“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 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从而让我们体会到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迅速成长。本文 中针对植物成长的描写讲解的不够详细,学生应课下多读读课文,加深理解。 16.《盼》教案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窸、窣、痱、囔、薹、瞟、焖、嗒、腥、玛、瑙”11 个生字。正确读写“袖、51 篷、缩、疯、瓦、柜、喧、甩、嚷、酱、唇、蹦、梯”13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认写并使用“袖、篷、缩、疯、瓦、柜、喧、甩、嚷、酱、唇、蹦、梯”13 个 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初步学习感知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试着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小女孩蕾蕾从妈妈给买了一件新雨衣以后,每天都盼望着下雨。一天放学 后,终于下雨了,蕾蕾兴奋地跑回家,找各种理由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 二天背着书包上学突然下雨了,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忙穿上了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 雨滴让蕾蕾高兴不已。 课后拓展 学会认写并使用“袖、篷、缩、疯、瓦、柜、喧、甩、嚷、酱、唇、蹦、梯”13 个生 字。 课后练习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听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52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教学流程 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2 自然段): 1、读课文 1-2 自然段。 2、妈妈给“我”买的雨衣是什么样子的? 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 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种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介绍了雨衣的款式和好处 3:“我”喜欢雨衣吗? 第二部分(3 自然段) 1、读课文第 3 自然段 2、主要讲了什么 作者盼着下雨然后穿雨衣 3、“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晴天不能穿雨衣的无奈 第三部分(4-17 自然段) 1、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突出“盼”的。 雨前雨中雨后的描写 2、这部分的心理描写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作者对雨点打在雨衣上的想象,突出了作者对雨天穿雨衣的渴望。 第四部分(18-21 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穿上雨衣兴奋激动的语句。 2、小组交流 五、通过学习,你们觉得文中的“我”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想象和憧憬。 六、课文总结 1、认写“袖、篷、缩、疯、瓦、柜、喧、甩、嚷、酱、唇、蹦、梯”13 个生字 ,并 组词53 盼 2、能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小结:课文语言通俗易懂,明显的生活化,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通过得到雨衣--盼望 下雨—妈妈不让穿雨衣—穿上雨衣等事件,把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展现在我们眼前 七、总结拓展 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盼”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 达中心意思 八、教学反思 本文主要写了小女孩蕾蕾从妈妈给买了一件新雨衣以后,每天都盼望着下雨。一天放 学后,终于下雨了,蕾蕾兴奋地跑回家,找各种理由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 第二天背着书包上学突然下雨了,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忙穿上了雨衣,走在街上,滴答 的雨滴让蕾蕾高兴不已。 1、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情感。 2、不足之处是对学生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下雨天的渴望,对穿上新雨衣的渴望的 心情的引导处理得不够妥当 3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理解体会作者当时 的心情 九、板书设计 17.《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簸”、“涯”、“莺”等字,并且会写。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3、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 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思。 { 雨前场景(起因) 雨中场景(经过) 雨后场景(结尾)54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程 1、在幻灯片中播放祖国黄河气势磅礴的相关图片及江南乡村田园的图片,用激情的 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老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多么的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 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地......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 人墨客,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波澜壮观 的黄河,感受它的气势磅礴及江南田园的美丽景色吧。引入《浪淘沙》、《江南春》、《书湖 阴先生壁》 。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祖国山河引入学习情境,静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及情境感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读通顺。并且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古 诗的大概意思。 自读课文目标: ①读准音:读准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理解义: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让学生试着古诗,其他同学评价读的是否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纠音 曲(qū) bǒ簸 (根据注释纠正“qū”,重点指导书写“簸”右下边是“皮”字) 三、细读品读,体会意境 《浪淘沙》: 老师: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自古 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55 自天涯:来自天边。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好像要直 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 老师: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 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 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 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 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书湖阴先生壁》: 老师:   ①书:书写,题诗。   ②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 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 录第一首。   ③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④无苔:没有青苔。   ⑤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⑥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 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⑦将:携带。绿:指水色。56   ⑧排闼(tà):开门。闼:小门。 译文: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 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 门送来一片翠绿。 诗人通过对邻居生活的赞赏,对纯真情谊的讴歌折射自身的追求,表达自己的闲适、惬 意。 四、总结拓展 然后让学生齐读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交流读后收获: 老师:刘禹锡和杜牧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王安石是宋代的。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浪淘沙》和《江南春》分别是写黄河和江南美景的,《书湖阴先生壁》写的是乡村美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关注的角度学习古诗,是学习古诗的重要途径,使学生进 入学习状态,将三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三首诗歌进行差异 对比,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的古诗学习有效地整合。 五、课堂小结 课程中通过整体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知道作者创作背景,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者通过古诗所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 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 《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生字: 曲 qū 簸 bǒ 涯 yá 莺 yīng 郭 guō 苔 tái 畦 qí 闼 tà 细读品读,体会意境 三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七、教学反思 课程中重点对三首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 伟、江南的乡村美景,从而体会诗人创作的思想感情。需学生们课下认真读古诗,体会意 境,并查找相关资料,体会诗人的感情。 18.《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理解本课 10 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慷慨、滥用、枯竭、贡献、 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矿产资源、摇篮。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57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懂得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使学生懂得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收集现阶段地球环境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程  老师打开幻灯片第一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广阔的宇宙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 球,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让学生回答:地球)是啊,就是这颗星球,让我们世世代 代生息繁衍。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师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同学们,齐读 课题(生齐读)。 二、认识地球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首先让学生认真读第 1 段,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 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 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 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 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 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 己的朗读中。(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阅读过程中抓住晶莹:光亮而透明,来想像地球的美丽。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让学生认真读第 2 段,老师提问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教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 出第二段中描述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地球是一个 半径为 6400 千米的星球,他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与茫茫宇宙相比,它只有这么大, 所以有时渺小的。” 3、地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请学生大声朗读第 3、4 段,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①为什么说地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②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③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58 地球上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的资源是可再生的,但是人们的随意毁坏自然的资 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不但使他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 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重点: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 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让学生思考“不加节制”的意思,并能体会人类的自私。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 类作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他们不能 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体会这句话 的意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让学生讨论。 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 的警告。让学生体会语境,当时作者写文章是的心态有气愤、可惜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读 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4、只有一个地球 让学生认真的读 6、7、8、9 段,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损坏了, 我们别无去处?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损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这说明地球的重要性,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 态环境,让他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三、总结拓展 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说 一说为什么宇航员要这么说?(让学生学会概况) 地球是晶莹剔透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 色的“沙衣”,它是生命的摇篮。但是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本来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 滥用化学品,不但使他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 了严重的威胁。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很有 限,如果人类随意毁坏,就会给生存带来严重威胁,人类也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后有其 他去处。说明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 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认识地球: ①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地球是渺小的59 ③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④只有一个地球 六、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对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未进行详细的解读:如果人类随意毁坏,就会给生 存带来严重威胁,但是未针对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收集有关资料,未能使学生更详细的 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19.《青山不老》教案 教学目标 1、1.认识“粼粼、肆虐、盘踞、记载、铁锹、拄着、拐杖、擎”等 8 个字词,理解 “肆虐、盘踞、归宿、淤泥、荡漾”等 7 个字词。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 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 2、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的魅力 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 神的愿望。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内容,体会感受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感受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孩子们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马永顺老人相关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老人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这两幅图,分别说明这两幅图之间的不同。 是的,第一幅图是光秃秃的荒山。第二幅图是绿意盈盈的森林。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将荒山变为森林的“神奇老人”马永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60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字词学习 1.读一读 荡漾 记载 治理 盘踞 肆虐 领悟 风雨同舟 2.词语理解: 肆虐:1. 恣意残杀或迫害。 2. 指自然界事物放肆侵扰或残害 盘踞:非法占据,霸占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淤泥:沉积的泥沙。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风雨同舟:在大风雨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 战胜困难。 四、引导思考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仔细阅读文章。 1.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一位山野老农,一位 81 岁的老人,他从 65 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 青山不老的奇迹。 2.老人的主要功绩体现在哪方面? 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改造山林,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想一想: 1.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 老人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紧密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如何讲述 的。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在这个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土炕比作船,将四周的树林比作绿色的波浪。61 突出了环境优美,绿意盈盈的森林。 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作者在这个句子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字。通过数字直观的告诉读者,老人伟大的功绩。 小组分工合作,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老人在种树造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 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地。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65 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 世了。 他已经 81 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1. 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2. 老人年纪越来越大 3. 生活条件艰苦 4. 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作者为什么说“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的。” ? 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环 境、保护家园的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长青。 思考:“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 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 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五、课堂总结 课文紧紧抓住三个问题来展开,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 创造的,以及青山不老的含义和深入地感受老人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 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极端干旱、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 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 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结构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七、教学反思62 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都有所体现,只是有的还不够完美,这也就需 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探索,让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学生的最 爱,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得到成长。 八、板书设计 恶劣环境 光荣事迹 与月同辉 20.《三黑和土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 2、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重点) 2、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难点)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6 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194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 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思考一下,农民伯伯在农田里要做哪些事情呢? (春种 秋收) 青 山 不 老 青山绿水 造福后代 山川共存63 三、记忆字形,学习生字。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 “耙 荞 蝈 蹚 闺” 2、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耙 蝈 蹚 上下结构;荞 里外结构:闺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理清 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给每个部分加个标题。 (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阅读障碍)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第一部分:(1-6 小节)农民三黑有了土地,视若珍宝,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土地上,翻地、耙地。 标题:翻地耙地 第二部分:(7-12 小节)三黑把荞麦种到地里,听到蝈蝈叫,想起童年的生活。 标题想起童年生活。 第三部分:(13-15 小节)三黑展望美好的未来。 标题:展望未来 五、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问:1、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人物形象?读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翻身做主人的老农民形象。)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刚梳的头。 (以上两个句子,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农民见到土地比作“旱天的鹅见到了水”;把耙过的土地比 作“妇女刚梳的头”。) 六、自由说。64 “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好的床”是什么意思? 1.这里的“床”是指翻过后耙平整的土地,很松散、很柔和。 2.三黑太热爱自己的土地,把整过的土地比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种子生长的温暖的床。 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预设:对土地产生了感情,非常热爱它。) 这篇课文表达了三黑什么感情? (这首诗歌表达了重获土地的农民喜悦心情以及对土地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七、课堂拓展。 1、按要求写句子。 农民把整个生命都投入了土地。(缩句) 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改为反问) (1.农民把生命投入土地。 2 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能不舒服吗?) 2、选词填空。 白茫茫 白花花 那云朵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 )的 云朵而是五彩缤纷的。 脚下踩着的( )雪像踩着一面白色的毛毯一样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白花花 白茫茫) 3、辨字组词。 咸( )耙( )荞( )霎( ) 成( )粑( )桥( )需( ) 咸(咸味)耙(耙地)荞(荞麦)霎(霎时) 成(成长)粑(糍粑)桥(木桥)需(需要)65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土 一()种子 一()床 一()雪 一(块)土 一(粒)种子 一(张)床 一(场)雪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三黑和土地》描写了三黑得到土地后,无比高兴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 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 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 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苏金伞的作品帮助很大。 不足之处: 由于注重了写作方法的学习,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21.《文言文二则》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理解这话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2.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理解两则文言文的意思。准备歌曲《高山流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66 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 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教学内容设计 (一)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听录音,注意停顿。 3.请学生单独朗读,学生进行评价。 3.齐读课文,加深理解。老师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划分小组,同学之间进行小组讨论,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弄懂课文意思。 (同学积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2.同学可借助工具书对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进行注释。 3.老师请小组起来解释课文意思,其余小组认真思考并进行补充。 师:第一小组请你们解释一下《伯牙鼓琴》这一篇文言文的主要意思。 生: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说:“弹得 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又说: “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 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师:你解释的非常好,请坐。 师:还有其他同学要补充的吗? 生:再想想。 师:好的,那哪位小组来对《书戴嵩画牛》课文意思进行翻译。 师生共同翻译: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 是戴嵩画的《斗牛图》,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 着。 有一天,他将书画摊开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 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 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 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老师引导同学思考并进行补充) (三)细读课文,感悟“知音” 老师针对文章内容进行提问。67 师:什么是知音? 生: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人。 师:是的,知音就是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师:伯牙和锺子期是知音吗? 生:是的。 师: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他们是知音? 生:“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老师进行总结。 (四)细读课文,感受人物 师:通过文中处士和和牧童的相处,认为处士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虚心的人。 生:包容他人意见的人。 老师进行总结。 师:从“处士笑而然之”,可知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师:那文中牧童有什么性格特点呢? 生:细心观察。 生:善于思考。 老师进行总结。 师:从文中“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可 以看出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五)深读课文,理解情感 师:通过对两篇文章字面意思的解释,以及对人物的理解,我们对文章主旨也一定有 了自己的理解,谁能说一下《伯牙鼓琴》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生:要珍惜和我们志趣相投的人。 生:要珍惜友谊。 老师进行总结。 师:《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 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 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师:《书戴嵩画牛》所要表达的主旨又是什么呢? 生:针对不同的问题要问不同的人。68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术业有专攻。 老师引导同学积极思考并进行总结。 师:《书戴嵩画牛》此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 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三、总结拓展 1.伯牙是楚国有名的音乐家,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止表现了高 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预设还会有夏果累累,春暖花开,白雪皑皑.....) 2.师: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时所写下的一首短歌,表现了俞伯牙 怎样的心情? 生:伯牙对于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心情,也表现了伯牙鼓琴的那种悲壮 而又感人的行为。 3.《书戴嵩画牛》最后引用古语有什么作用,还有哪些这样的古语? (预设: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文言文的学习肯定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也激发了同学们对 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现在大家带着自己的情感,有节奏韵律的齐声朗读下本篇文章。 五、教学反思 《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钟 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 《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所作的一篇散文。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情, 并讽刺了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六、板书设计 伯牙 擅鼓琴 伯牙鼓琴 知音难寻 锺子期 擅听 处士 敢于应战 乐于接受 书戴嵩画牛 客观事实,因事求人 牧童 善于观察 挑战权威69 22.《月光曲》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的教育; 2、巩固刚学过的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纯熟、陶醉"等词语,描述 画面进行语言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4、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 【教学准备】 1、贝多芬的资料。 2、奏鸣曲《月光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瞧,你们一个个坐得多有精神呀!老师相信,今天的你们,一定是最棒的!对自己有信 心吗? 非常好! 俗话说: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那皎洁的月光总能引起 人们无限的情思。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曾写下一首和月光有关的古诗——《静夜思》,你 们能把它朗诵出来吗? 听了你们的诵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月光如水,轻轻地洒在床前; 诗人站在窗前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和月光有关的课文——《月光曲》(教师板书,学生回答)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步感知,学习新课 在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位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过许多著名的乐曲,《月光曲》就 是其中的一首。 那么,这首《月光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91 页,齐读第一自 然段,并说说从第一自然段当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学生交流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并进行小结。 贝多芬资料:贝多芬 1770 年 12 月 16 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是伟 大的德国作曲家、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十岁举行首次公开演 奏会,十二岁开始作曲,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主要作品有交响曲 9 部、 钢琴奏鸣曲 32 首、钢琴协奏曲 5 部,小提琴协奏曲 1 部,弦乐四重奏 16 部。 贝多芬曾说过:“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幸70 福!”那么,他是不是真的这样做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习 2-3 自然段 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朗读段落,并拿起你们的笔,写出你们的问题。(教师提示朗 读要求:一是把音读准;二是读得流利;三是不断地诵读,直到明白为止。)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问题,教师补充说明。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环境怎么样?(结合上下文理解“幽静”的意思) (2)抓住“断断续续”来理解: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到什么? (3)“断断续续”的琴声吸引了贝多芬“驻足倾听”,却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有没有 同学愿意扮演两个兄妹进行分角色朗读? 其余学生思考:你从两兄妹的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4)驻足倾听的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5)教师板书:听曲 2、学习第 4-6 自然段 (1)听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是怎样做的呢?(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2)贝多芬要做什么?(教师板书:演奏) (3)他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奏一曲呢? (4)盲姑娘听完以后,心情怎样?(激动) 她是如何评价贝多芬的演奏的?(指导朗读。) 为什么她能如此地断定演奏者就是贝多芬本人?(弹奏纯熟,感情深厚)这说明了什么? (5)贝多芬听到盲姑娘这样说,心情起了什么变化?(深深打动如大海的波涛)(与穷人 的心意相通,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使他与兄妹间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于是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指导学生朗读) 3、学习第 7-10 自然段 正在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月光照进窗子来,屋子里 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的清幽。)(教师指导朗读) 这一切使贝多芬觉得心中充满了温馨和祝福,也激起了他创作的热情。 那么贝多芬创作了什么曲子? 究竟这首曲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找出描写《月光曲》内容的语句。 学生浏览课文查找有关内容。 汇报查找结果,教师出示相应语段。 (1)这首曲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明确这首曲子描绘的是月光下大海的景色。)71 (2)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从第九、十自然段中找出有关语句: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 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 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 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岸边涌过来……风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无比安详和美 丽。) (3)教师出示上面两段文字,提问:这两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几幅画面? (4)学生自读这两段话后进行四人小组讨论。 【总结全文】 ⒈围绕《月光曲》得名的原因展开讨论。 ⒉感悟人们赋予《月光曲》这一“传说”的内涵。 说明:围绕《月光曲》得名的原因,通过对“传说”的深入理解,感受音乐家用高超 的技艺、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进行创作,为热爱音乐的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揭 示课文主题。 【教学反思】 《月光曲》既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也是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 我以贝多芬和盲姑娘的两次对话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感受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这两次对 话在课文的资料上,正是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弹一曲的关键处,把这两个片段读好, 就能感受贝多芬丰富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月光曲》清幽,汹涌澎湃的意境,而这正是课文教学的难点。 我在教学在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聆听《月光曲》的同时,观看课文中所相对应的动画,让学 生能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让他们在脑海中构成画面与之前所见的画 面相比较,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划出描述兄妹俩在聆听《月光曲》时 所幻想出来的画面的句子,再比较一下自己在课件中所看到的画面是否一致,再划出表示 “想象”的词语:好像,仿佛。就这样,透过指导阅读把人物的“感情线”和音乐的“乐 曲线”有机地交织起来,巧妙地化难为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既理解了乐曲的发展层 次,又弄清了贝多芬感情波澜的推进,完成了学习语文与欣赏艺术的完美结合 【板书设计】 月光曲 波涛汹涌 激动 分卷巨浪 微波粼粼 平静 23.《京剧趣谈》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2 2.通过学习,感受京剧的魅力,了解京剧中马鞭与亮相的表现形式。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2.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京剧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程 谈话导入新课 老师:说起中国的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 厚文化底蕴,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 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板书课 题: 京剧趣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 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驰骋 尴尬 虚拟 高扬 约定俗成 绱鞋底 风雨不透 不可开交 戛然 越发 (圈出来,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学会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3.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做上记 号,多读几遍。读完后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4.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学生的发言和读书,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感 受,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复述。汇报结束后,对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 中进一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深读课文,理解课文 1、了解京剧特点 (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73 ①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②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③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 ④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子? (2)小组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3)代表汇报,教师指导 老师: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 的。(板书:虚拟)演员手拿马鞭,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演员有无 穷无尽的表演自由,随心所欲,不受限制。(板书:马鞭)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 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 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 举杯饮酒) 2、深入感知 让学生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①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 的信心。 ②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 (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学生结合文字描述体会这种表演方法的好处。 三、总结拓展 让学生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 (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 (3)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介绍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 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感。从而让学生了解京剧表演 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五、板书设计 京剧趣谈74 驰骋 尴尬 虚拟 高扬 约定俗成 绱鞋底 风雨不透 不可开交 戛然 越发 虚拟 马鞭 绱鞋底 举杯饮酒 写作特色: (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 (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 (3)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六、教学反思 京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略读课文教学的 目标究竟又是什么?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 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 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 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本次课程深钻课文,把侧重点放到了对戏曲的研究上。针对戏曲的具体详细资料,需要学 生课余能够自己搜集。 24.《少年闰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读写生僻字以及词语。 2.有感情的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重点语句,了解课文内容。 2.领会人物特点,体会少年闰土身上的健康、聪明、质朴和勇敢。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提前了解旧社会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以及文中提到的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75 (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想认识这位少年吗? 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他叫闰土。是鲁迅先生年少时的一位朋友。 板书:闰土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 1.介绍文章背景 在阅读课文之前,首先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鲁迅先生。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 也会对鲁迅先生有一些了解。哪位同学说一下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生: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大家也知道鲁迅先生有一篇短篇小说名叫《故乡》,这篇 文章实际上就出自鲁迅先生这篇小说中。 2.默读课文,初步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标出不理解的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学习重点字词。 (3)理清文章顺序,概括课文内容。 (4)体会作者通过本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5)同桌互相检查学习情况,评价交流学习成果。 3.初学总结 (1)强调在学习课文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这篇课文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作者从与闰土相识到与闰土离别发生的事。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学习,我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些了解。那么接下来我 们从头开始,详细学习一下作者是如何写这篇文章的?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哪位同学先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指名阅读。强调这段话需背诵。 2.通过读这段话,你读出了什么? 3.注意“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等短语,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优美 静谧的月夜田园景色,想象一下这幅美好的景象。 4.在这样的景象中,一个少年的形象立于纸上,你认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1)注意体会语句中动词的含义,如“捏、刺”。 (2)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闰土什么样的特点?生交流讨论。 机智勇敢(板书)76 (3)用适当的语气读一遍这段话,体会其中的情感。 (二)学习第二至十九自然段 1.指名三到四人阅读这一部分 2.文章首先描述了“我”盼望见到闰土,找一找描写两人初次见面时闰土的外貌的句 子。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PPT 展示) (2)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闰土的形象是怎样的?(生体会到闰土的质朴健康) 质朴健康(板书) 3.在这部分描写了关于闰土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咱们来详细看一下。 (1)生交流讨论。 (2)师检查交流反馈。 可以总结出闰土的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 4.在文章中描写的几件事中,先写了什么事? 生:捕鸟。 师:对,为什么是捕鸟呢?想一想作者先前为什么盼望闰土的到来,是因为闰土可以 做什么?生:他能装弶捉小鸟雀。 师:没错,作者认为闰土有他没有的本事。这也说明了闰土的? 生:聪明能干。 5.接下来作者又用大量笔墨写了闰土看瓜刺猹的事,这与文章第一段? 生:相互照应。 (1)仅这一件事作者两次描写,说明什么? (2)从这件事中你可以看出闰土的什么特点?生:勇敢。(指板书) (3)作者没有见过闰土看瓜刺猹的事,仅仅是通过闰土的描述中想象的,你能想象 出这个场景吗? 6.再次出示闰土看瓜刺猹的插画。(PPT 展示) 从插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啊,分明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 雄。这便是闰土在作者心中的形象。 7.除此之外,你认为闰土还有哪些特点? (1)找出文中相应语句,说明闰土的特点。 (2)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77 8.“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 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认真读一下这段话,体会其中的语气。 (2)你能从中读懂什么? (3)重点体会“无穷无尽”、“希奇”和“只看见”等词。师:在作者的眼里,闰土 的知识是十分?生:丰富的。知识丰富。(板书)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闰土的?生:羡慕。 师:没错,闰土知道无数的作者和他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事,所以作者对于闰土很 是佩服又羡慕。 “我”的佩服和羡慕。(板书) 9.通过对闰土离开的描写,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同学小组合作学习,反馈交流。 闰土要离开了,“我”急得大哭,说明我对这段友谊是极其珍惜的,也体现出作者对 这段友谊的怀念。(板书) 四、总结拓展 1.想象一下,作者和闰土分别时,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想象一下“我” 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指名 2--3 名) 2.文章有很多关于人物外貌的描述,体会文章中细致的描写,写一写你同桌的外貌。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闰土这个新朋友,了解了关于他的很多事,也体会到了作者 对于闰土的佩服和他生活的羡慕,也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与闰土的那段感情的珍惜与怀 念。 六、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机智勇敢 闰土 质朴健康 “我”的佩服和羡慕。 知识丰富 “我”对这段友谊的珍惜和怀念。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突出了课程重点,环节设置合理,也注意了加强了同学们之间 的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我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致使学习效果不够 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个问题。78 25. 《好的故事》教案 教案分析 略读课文,好的故事当然会在脑海中浮现一幅美丽的画面的: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 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 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 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课文语言优美,对景物的一连串的描写,让这个“好的故事”又变得美丽,幽雅。但 这么美好的故事真的像作者描绘的那样真实地存在现实世界里吗?这“好的故事”始于昏 沉的夜,又终于昏沉的夜,美丽的梦境也在这之中变得不那么美丽,逐渐变为恶梦,但作 者依旧努力去找回那即将失去的“好的故事”,表达出作者思想深处的那种执著的美好追 求。 教学目标 1.认识“髁”“桕”等 10 个生字,会写“搁”“综”等 13 个生字。 2.反复阅读课文,勾画一些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好的故事”的真正含义。 4.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掌握作者写此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作者说这个故事美丽、幽雅、有趣,那么具体体现在哪里?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提前查阅鲁迅的生平、思想发展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趣味问答,导入新课 大家先读文章题目,好的故事,那课文一定会讲述一个吸人眼球的故事来分享给 大家,那么现在哪位同学可以说说自己有哪些好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呢?(学生回答分享)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他的好故事是什么吧! 二、泛读课文,感知内容 1.大致浏览课文,标清自然段,将不认识的字词标记出来,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 词语。 2.通过泛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故事和自己理解的故事是否一致。 3.联系课文,说一说“好的故事”具体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课文,把握精髓79 (一)给课文划分层次,简析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 12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板书) 好 的 故 事 (二)按照划分好的结构,深入感知课文内容。 1.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出这个好的故事的一段话。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象一天云锦,而且万 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2.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这个故事是自己的梦境,那么这个梦境所表达的感情是 单一的吗?可以分几个部分?简单解析一下。 这个梦境表达的感情不是单一的,可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5 自然段)主要写 的是记忆中的景物来将梦境化作故事来描绘,从而表达作者对美景的喜爱和向往:第二部 分(6-11 自然段)是现在所见的景物更加深刻、清晰的描绘,让这种对美景的喜爱和追求 更加强烈,更加渴望。 3.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将景和情结合在一起? 鲁迅通过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把自己梦中的美景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寄托了 自己对于理想热烈追求的深情。可惜的是,这动人的美景毕竟是存在于梦中的,是幻 化出来的,当“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 谁掷一-块大石下河中,水波陡然而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4.课文中出现两次这故事“美丽,幽雅,有趣”,从文章哪里表现出来? 一连串的意象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 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 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这些景物相互联系,无不表现出美丽,幽 雅,有趣。如此暖色的笔触来描写他对梦中美景的喜爱和追求,可见鲁迅的感情已经 得到了一个高峰,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5.最后一段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再次写道“昏沉的夜”,与开头相照应,使文章联系的更加紧密,形成一个环形结 构,升华了作者情感,与美丽的梦境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对美丽图景的执着追求。 (1-3)在昏沉的夜,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4-11)这个“好的故事”逐渐变得清 晰,知道了这个好的故事具体是什 么。 (12)梦醒,照应开头,依旧怀念这个 “好的故事”。80 四、写作指导 学会作者运用首尾呼应,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描绘景象,这样更能表达出自己的情 感。 五、深情朗诵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 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 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 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小结:当一个人最美好是东西突然消逝的时候,你是否会和鲁迅先生一样拼命地 去找回呢?碎影一片片的被吹走,多想再让这些碎片停留一会,“好的故事”既然已经 不能停留,那就把它记录下来,趁着它还在我们的记忆中。 六、板书设计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语的 意思。 2.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失声痛哭、恍然大悟等词语,整体地把握文本内容。 3.细读课文,理解文本,体会周晔对伯父鲁迅的敬仰和怀念,初步认识从生活细节入 手“写纪念亲人”文章的基本方法。 4.引导学生亲近真实的鲁迅,感受鲁迅和蔼、幽默、韧性、博爱的个性与品质。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交 流对他的认识。 2.通过文章内容,了解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交流认识。 教学难点 理解笑谈“碰壁”的深刻含义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 教学时间 25 好 的 故 事 记忆的故事 所见的故事81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鲁迅葬礼的相关资料以及本文作者的相关背景。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问答,导入新课 师:大家还记得上篇课文我们学的是什么吗?没错,是《好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回忆 一下。这“好的故事”始于昏沉的夜,又终于昏沉的夜,美丽的梦境也在这之中变得不那 么美丽,逐渐变为恶梦,但作者依旧努力去找回那即将失去的“好的故事”。今天我们要 学习鲁迅的侄女写的回忆自己伯父的文章,那么你们有伯父吗,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之间 的趣事吧!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好,那我们看看鲁迅和他侄女之间的故事吧。 二、背景资料(课件展示) 1.作者资料 周晔(1926~1984),又名克真,生于上海,周建人长女。小时常由父亲带领去鲁迅家, 因此早在中学读书时,就写出《伯父鲁迅二三事》,帮助广大少年学生了解鲁迅,新中国 成立后收入中小学教科书,并经日本友人译成日文,流传于日本。1936 年 10 月 19 日鲁迅 去世,她写了《追悼鲁迅先生》一文,收于《鲁迅先生纪念集》。 助读资料: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 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 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 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 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 18 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 魂”。 2.写作背景 鲁迅先生于 1936 年 10 月 19 日病逝于上海寓所,享年五十六岁。他的遗体被送到万 国殡仪馆。22 日下午出殡前,灵堂上布满了各界群众所敬献的挽联和花圈,沿途早已站着 长长的队伍。治丧委员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青年艺 术家抬着司徒乔画的鲁迅先生的巨幅遗像,作为送葬队伍的前导。队伍跨着沉重的步伐前 进,沿途又有许多群众加入,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蔡元培主持了在万国公墓举行的葬仪, 在哀乐声中,由宋庆龄、沈钧儒将-一 面绣着“民族魂”的白绸旗子,覆盖在灵柩上。人 群在暮色中默哀, 向这位倔强的旗手和战士告别。人群唱起了吕骥、洗星海临时谱写的《安息歌》:愿 你安息,安息!愿你安息,安息,安息在土地里..... 三、掌握生字词82 殡仪馆 追悼 挽联 吊唁 爱抚 逝世 正月 餐桌 水浒传 囫囵吞枣 挨骂 搞不清楚 张冠李戴 嚼着 以上的词是容易读错,词语意思不易理解,需要反复记忆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 敬的感情。 2.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通过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3.什么事使“我”惊异?(课件展示)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 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4.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 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 5.当伯父帮助车夫的时候,都运用了哪些词? “扶上”、“蹲着”、 “半跪着”、“夹出”、“洗”、“敷上” 、“扎好”、“掏出”、“给” 表达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五、细读课文 1.如何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 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 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处处遭 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 乐面主义精神。 2.理解“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 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和谐的美,是我从 来没见过的。”联系“慈祥”“愉快”“自然”“和谐”,体会鲁迅对家人的深深的爱意。 六、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讨论本文共讲了几个故事,分别用几个简短的题目概括一下。 七、教学反思83 全文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反应了鲁迅先生对待学 习认真严肃的态度,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怀念和无比崇敬之情。 八、板书设计 伯父的追悼会 伯父谈《水浒传》 伯父谈“碰壁” 伯父放花筒 伯父救车夫 伯父助女佣 27.《有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克家对鲁迅的缅怀之情。 3.从语句中感受文章的语言气势 教学重难点 1. 从语句中感受文章的语言气势 2.体会作者对鲁迅的情感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鲁迅的资料,臧克家的背景 教学过程 一、作者连接 臧克家,生于 1905 年,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一直受到人 民的喜爱和欢迎。 1949 年全国解放后,藏克家从香港回到北京。10 月 19 日,是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 纪念日,全国各地第 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 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 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 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 1949 年 11 月 1 日写了《有 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我 的 伯 父 鲁 迅 先 生84 二、创建情景,导入课程 同学们,大家知道鲁迅吗?有谁可以说一说,他的代表作品和主要事迹(多媒体出示 鲁迅的相关资料)鲁迅走了, 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考。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接下来让老师带着大家一 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教师引读课文 三、感受臧克家对鲁迅的歌颂和赞美 1.教师引领学生划分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节 第二部分——第 2、3、4 节 第三部分——第 5、6、7 节 第一部分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教师讲解:作者直接提出“死”与“活”,体现了他对鲁迅的深深缅怀,鲁迅虽死犹 生,那些像鲁迅一样肯给人民当牛作马的人,虽然死了,其精神生命则永垂不朽,永远活 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第二部分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教师讲解:通过丑恶与美好的形象对比,焚颂了鲁迅的高尚品格。前一种人,带给人 民是无穷无尽的灾难,后一种入带给人民的是美好幸福的生活。通过对两种人对待人民的 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85 第三部分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教室讲解:这一部分是对之前的部分做归纳和总结,两种对待人民群众态度不同也会 有不同的结局和命运,前一种人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鲁迅这样的人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和爱戴。 教师提问:这首诗学习了一遍之后给你的第一感觉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具感染力和力量,而且之中还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 诗就是在生与 死、荣与辱、善与恶、美与丑这些人生观的种种具体表现的激烈交锋中, 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内涵,扩大了思 想容量。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再细读、精读一边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鲁迅的感情, (随机选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说一说文中的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如: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这一段文字中“骑”字生动的体现了反动派对人民的欺压,“摔”“垮”生动的表现 出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恨,也是暗示了反动派的下场。 (学生答案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86 四、总结拓展 假设现在你是臧克家,你想对鲁迅说点什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鲁迅一样,对身边的人要有一颗爱 心,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六、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 有的人 讽刺反动派

资料: 37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