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对称性,用圆设计漂亮的图案
教材第5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6~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让学生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对称轴画出与给定图形对称的图形。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能准确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对称轴画出与给定图形对称的图形。
难点:画出由多个圆组成的组合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学具
画好的圆若干个,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轴对称图形。
老师将学生收集到的轴对称图形连同自己准备的蜻蜓、天平等轴对称图形贴到黑板上。
老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 教学实施
1.圆的对称性。
老师: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刚刚认识的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学生动手把圆对折,确定圆是轴对称图形。
结论:圆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
追问:一个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学生展开讨论)
出示两个圆,学生在图中分别画出两个圆的对称轴。
老师强调:对称轴要用虚线表示。
追问:你能画出几条呢?
板书: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用圆设计图案。
小组合作,用圆规和尺子,设计美丽的图案,然后集体欣赏。
3.练习。
(1)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的第6题。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等。
只有一条对称轴的: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
有两条对称轴的: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圆
(2)完成第61页教材练习十三的第7题。
可以让学生先描点再画线,画出与给定图形对称的图形。
(3)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的第8~10题。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 )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叫做( )。
(2)圆是( )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2.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各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圆
(2)圆有( )条对称轴。
A. 1 B. 2 C.无数 D. 3
四 思维训练
1.下面各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请你画出来。
2.请你用直尺和圆规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一条直线 完全重合 对称轴 (2)轴对称 无数
2. (1)C (2)C
思维训练
1.一条 一条 三条 画图略
2.略
教材习题
练习十三
6.略
7.略
8.无数条 无数条 2条 1条 3条 2条
9.直径:18÷3=6(cm) 周长:(18+6)×2=48(cm)
10.略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直径,所以圆有无数
条对称轴。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对称轴,可以通过观察这条直线是否通过圆心来判断。
用圆规和直尺设计漂亮的图案。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轴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轴对称现象并不很陌生。本节课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设计说明
1.通过情境活动,引导学生感知轴对称。
采用有趣的剪纸比赛等方法导入,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可以非常巧妙地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体验、感知轴对称。
2.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剪一剪、议一议,探究出了轴对称的秘密。恰当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参与面上看,全班学生都调动起来了,参与热情也比较高。
3.拓展运用、强化表象。
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应用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科学”“艺术”“建筑”等学科中,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还使得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