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ID:93615

大小:5.3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9-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 “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学情分析】    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学生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 2、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赏的纯真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伯牙绝弦》,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伯牙既然是春秋时期楚国有名的宫廷乐师,他一定会把自己的琴视为心爱之物,那他为什么要把琴弦挑断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3、齐读课文     二、伯牙善鼓琴 1. 我们知道课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是伯牙和钟子期,师板书:(伯牙  子期  )(1)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谁来用文中的话来说?(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3)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伯牙志在高山,就能弹奏出高山;志在流水,就能弹奏出流水来)“志”怎么理解?(想)伯牙想到哪就能弹到哪,想到什么,就能弹出什么,可见伯牙的心与琴合二为一,所“鼓”即所“志”。)三、钟子期善听1、你又是从文中那些地方看出钟子期“善”听?2、两个“善”意思一样吗?“善哉”中“善”怎么理解?(太好了、太妙了„„)这个“善”和第一句中的“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这就是文言文中的一字多义。3、指导朗读谁能把那种太好了、妙极了的赞美之情读出来!哪个词说明山高?(峨峨兮)“兮”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高高啊,意思就是说山非常高,可以说是巍峨挺拔,你能不能通过读表现出来?„„4、进行语言拓展     出示课件:[仿句练习] 想象善鼓的伯牙,还会志在什么地方呢?善听的子期,又会怎样赞叹呢?引导学生理解伯牙志在潇潇细雨、皎皎明月、徐徐清风、皑皑白雪„„善听的子期又会怎样赞叹呢?5、文中最能体现钟子期善听的句子是哪句?6、当伯牙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他心里会怎么想?(欣喜、喜极而泣、异常开心„„)带着你的感受读——课件[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四、知音逝,琴弦绝   (出示课件导入)1、伯牙此时心情怎样?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2、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无奈世事难料,一年后,当伯牙千里迢迢去江边赴约,却只看到了子期冰冷的坟墓。他从一位老人口中得知,子期不幸去世并留下遗言,把墓修在江边好听朋友的琴声。一瞬间,多少企盼、多少喜悦,都化为无尽的悲伤之中。3、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4、出示伯牙写的短歌,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五、回味绝弦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读课文,背课文。【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知音)钟子期 善听 必得 之死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