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和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重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和教案

ID:969103

大小: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设计一、分析教材这篇文章是以鲁迅先生侄女的角度去描写其人的。作者通过回忆伯父生前留下的深刻印象的几件事,来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怀念与敬仰之情。本文在表现人物品质方面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语言内涵深刻。二、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以及本文的具体特点,制定了本课的目标如下:1、正确读准“挽、因、囹、恍、搞、枣、霜、详、逝、章、咳、嗽”12个生字的字音。注意多音字“正”“冠';注意“嗽”字的写法,理解“因囹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的意思。2、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段落结构,明白文章的是围绕“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中心句来写。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4、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三、课时安排:本文共分两个课时1>第一课时内容安排:A、整体把握单元的课文大意,据单元导读弄清本单元教学要求。B、快速浏览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结构。C、学习生字词D、学习“救助车夫”的事例。2、第二课时内容安排:A、学生根据学习“救助车夫”时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谈《水浒》”、“谈碰壁”、“关心女佣”的事例。教师重点引导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B、学习“追悼鲁迅先生”部分C、总结全文D、课外阅读有关鲁迅的资料。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A、正确读准“挽、因、間、恍、搞、枣、霜、详、逝、章、咳、嗽”等12个生字的字音,注意多音字“正”“冠”,注意“嗽”字的写法,理解“因聞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的意思。B、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明白文章的是围绕“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中心句来写。C、学习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五、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新课程标准对六年级学段的学生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再加上本单元导读中提到要“理清文章思路”的要求。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课文结构。”同时,又因为文本的叙事时代背景离学生比较久远,学生对此感到陌生,这有碍于对一些重要的句子的理解。所以将本课时的难点设置为:理解“伯父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含义深刻的句子。六、第一课时教学方法1>整体导入法:单元主题教学以单元主题为依托,在主题内容学习之前对整组课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它以导语为切入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受单元专题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让学生明确本主题的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对于主题教学来说,采用单元整体导入,了解选文的大体风格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主题学习的方向。2、朗读感悟法:叶圣陶先生说:“朗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知识的积累是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课文,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这对于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导入:1、把握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检查预习:说说这单元的文章都跟谁有关系?(鲁迅)谈谈鲁迅初步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不强求)2、学生朗读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师板书学习目标)。(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检查自己是否达成目标)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通过他身边亲人的描述了解他,看看生活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单元的整体把握入手,有利于将原来支离破碎或者不太明显的东西建构成一个立体的教学体系,使教师和学生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实现阅读的高效积累及教学的最优化。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最能说明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句子,划出来。2、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文章写了鲁迅的几件事来表现他是一个这样的人?3、请你给文章分一下段,你会分几段?根据什么来分?(事情)4、请你再快速浏览课文,除了按事情分段,课文中还有一个地方可以为我们分段提供参考,你发现了吗?(空行分段)5、请给每一件事起一个小标题。6、想一想,这几件事和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关系?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是学生在快速阅读后对信息的筛选、整合的过程,是语文实践能力的体现。也是本单元的目标之一。对课文运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是整体把握的更高一层次的要求体现。但在已明确了分段的情况下,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能让学生更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从而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结构。请大家注意:这个环节中我们快速默读和快速浏览的阅读方法。快速默读意在学生能更加专注地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答案。而快速浏览旨在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三、从具体事例入手,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格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同学们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让学生自己找出最受感动的一件事,估计学生大部分会找出帮助车夫的事)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段,边读边想这段中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4、出示动作描写片断,学生齐读,划出描写动作的词。“扶、蹲、半跪、拿、夹、洗、敷、扎”5、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半跪”感受鲁迅的“为他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些动作哪些是写鲁迅的?哪个动作令你最受感动、最能体现他为别人想得多?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天气的寒冷和时间长久,以及鲁迅与车夫之间的身份差异,来感受鲁迅的“半跪”)6、指导朗读,抓住动词读出自己的感动。(先自由练读,再齐读感悟)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却不闻学生书生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阅读课。在这里我们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读■一■■指导朗读全班齐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7、从鲁迅的帮助车夫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鲁迅的确是为别人想得多,还可以从哪些地方感受得到?(掏出一些钱,把剩下的药和绷带给了他)8、师: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鲁迅在街头帮助了一位车夫,如果你们帮助了别人,你们的心情会怎样?鲁迅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沉重)9、出示神态描写的句子,抓住“严肃”和“叹气”引导学生理解。10住“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引导学生:鲁迅当时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作补充并小结:鲁迅由这位车夫想到了千千万万的车夫,想到了中国千千万万的穷苦人,他们处在水深火热中,这都是社会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鲁迅知道原因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对旧社会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11、指导朗读,抓住人物的神态,读出沉重痛心的感情。阅读教学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在这部分,我们让学生选择文中最令他们感兴趣的事例来写,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充满热情地学。我们让他们边读边思考问题,是为了让他们做独立的阅读者。《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设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得以碰撞,灵感得以激发,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学生的学习主体得到充分体现。在理解“半跪”和鲁迅为何叹气,为何严肃时,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的体验。让各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而不是老师设计好了标准答案再引导学生寻找“标准”。四、老师总结:这就是鲁迅先生,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一个忧国忧民的老人,文章中还有其它几件事也都表现了他的这些品质,下节课,我们就用学这段的方法来自学。出示学习方法:1、朗读段落,想想通过什么来描写人物,划出有关词、句。2、通过关键的词句来理解人物。3、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4、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当在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去重新构造自己对其他事件的理解。这就正好体现了新课标上说的“学会自主学习”,也完成了一种学习方法的迁移。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阅读有关鲁迅先生事迹的书,扩大学生的信息采集量,从其他方面加深对鲁迅的了解,再重新回归到主题阅读上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生字生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具准备】1•鲁迅像;2•生字生词卡片;3•抄写《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从今天起学习第六组课文。这一组有哪几篇课文?重点训练哪一方面的能力?请同学们先把“导读”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各自阅读“导读”)2•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出示鲁迅像)这就是鲁迅先生。二、检查预习许多同学课前都预习了课文。我出几个题目检查一下,看看预习得怎么样。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儿)你是怎么知道的?(从题目上知道鲁迅先生是作者的伯父;课文中又说“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可以看出作者是女的。把这两处联系起来,就知道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儿。)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五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 3•在预习中发现哪些不懂的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记号。(学生可能提出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暂不讨论,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解决。)三、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一说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2•同桌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只要抓住主要内容就行,暂不要求语句简洁。)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大家思考:“我”为什么惊异了?(板书"惊异”)2•讨论。“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情感到惊奇、诧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奇、诧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生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痛到极点。)伯父得到这么多的人爱戴,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当时年纪还小,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同学们现在可能也还不大明白。我们读懂了后面的几段课文,对这个问题就会比较清楚了。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五、布置作业自学第二至五段。要求是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中的三个小题。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翘舌音“愁”“章”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二、指导学习第二段1•提出自学要求: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辅导。1•讨论。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重点理解“因囹吞枣必张冠李戴”。)听到“我”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怎么说?(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体会伯父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读书太马虎。“我”听懂了伯父话里含着的意思,所以觉得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伯父好像是开了一句玩笑,就使“我”从此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从这 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第二段的?(第一步,想想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第三步,通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学生按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五段,教师巡视辅导。四、讨论第三段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谈“碰壁”。)2•鲁迅是怎样谈“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生读“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体会“我”自以为明白了,实际上只是从表面上理解伯父的话,并不明白话里含着的意思,所以引人发笑。)那么,鲁迅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们弄明白了吗?(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4•补充资料,加深理解。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鲁迅先生用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各家报纸发表他的文章,而且要逮捕他,暗杀他。鲁迅先后更换了100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进行战斗。许多关心鲁迅的人都劝鲁迅躲一躲,不要出门,鲁迅仍坚持参加各种活动,而且有时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随时准备牺牲。自读课本中有一篇《视死如归》,讲的就是这个内容。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五、讨论第四段1•这一段讲的是件什么事?(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的?把讲这一内容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你们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么样?(很细心,考虑得很周到。)2•帮助受伤车夫以后,鲁迅的心情怎样?大家小声把讲鲁迅心情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体会—下。3•救助了车夫,做了一件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想到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他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六、布置作业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第三课时一、讨论第五段1•指名朗读第五段。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女佣阿三说的话。)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得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与女佣阿三说的话有什么联系?(从阿三说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4•最后的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联系?(第二、三、四、五段的具体内容都说明了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第一段讲鲁迅得到许许多多人的爱戴,原因也就是因为鲁迅具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二、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1・指导: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短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2•学生各自试列小标题,教师巡视。3•讨论交流。从学生列的小标题中,选出大家比较满意的写在黑板上。(如可用“深切的怀念”、“读《水浒传》”、“讲,碰壁呎“救助车夫”、“女佣阿三的回忆”。小标题最好是从学生中来。)三、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1•挂出抄写填写空题的小黑板,请一人在黑板上填写,其他同学在课本填写。2•讨论修改填写答案。(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敬爱和怀念伯父的思想感情。)3•指名把填写后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告诉学生这几句话讲的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每个词语写两遍注意“冠”字上面没有一点,“嗽”中间是“束”不是“朿匕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五、布置作业1・复习生字词,准备下一课时听写。 2•预习《再见了,亲人》。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卜•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