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3 单元测试 AB 卷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A 卷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B.“春蚕到死丝方尽”里“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淀粉和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只有一种
D.毛织品可以使用弱碱性洗涤剂洗涤
2.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为 60~140 nm,怕酒精,不耐高温。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新冠病毒扩散到空气中不可能形成胶体
C. 医用酒精能用于消毒是因为它有强氧化性
D. 高温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3.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油脂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③葡萄糖、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加热、紫外线、酒精、福尔马林、饱和硫酸钠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具有可逆性;
⑥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⑦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 ,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
糖;
⑧醋酸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⑨淀粉、棉花、羊毛、蚕丝、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A.②③⑤⑦ B.②③④⑥⑧ C.①②④⑨ D.④⑥⑦⑧
4.2020 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多地出现感染病例。因为核酸是生命的基础物质,
是病毒的“身份证”,所以患者确诊需要进行病毒的核酸检验。以下关于核酸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核酸是核蛋白的非蛋白部分,也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B.核酸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葡萄糖和碱基
C.核酸、核苷酸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天然的核酸有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类,对蛋白质的合成和生物遗传起重要作用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原理
B.淀粉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
C.羊油皂化反应液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析出的硬脂酸钠沉淀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D.在紫外线、 溶液、 溶液、福尔马林等的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
6.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棉花:用灼烧的方法
B.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加入碘水
C.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观察蛋白质盐析现象: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的 溶液
7.食用酒精常用淀粉发酵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属于化合物
B.淀粉溶液和酒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淀粉溶液和酒精可用碘水鉴别
D.淀粉转化为乙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8.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纤维素 葡萄糖 和 (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淀粉 葡萄糖 和 (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蛋白质 氨基酸 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D.DNA 完全相同的子代 DNA 分子(传递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9.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再溶解
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 1965 年首次合成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10.如图为两种氨基酸的结构示意图,若 2 分子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二肽,则形成的二肽共
有几种结构( )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11.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和纤维素是两种重要的多糖,这两种物质_____(填“能”或“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淀粉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在常温常压下,油脂既有呈固态的,也有呈液态的。某液态油脂的一种成分的结构简式
为 ,则该油脂_____((填“能”或“不能”)使溴水褪色,该油脂在热 NaOH 溶液
中水解的产物有 、__________。
(3)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由摄入蛋白质不足引起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
最终产物是_________;向蛋内质溶液中加入 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该变化
叫作__________。
12.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现要证明淀粉的水解情况。分别取少量待测
液于两支试管中,向第一支试管中加碘水,向第二支试管中先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再滴加
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并加热。
1.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中__________,第二支试管中__________,则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2.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中__________,第二支试管中__________,则证明淀粉部分水解;
3.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中__________,第二支试管中__________,则证明淀粉未发生水解。
4.第二支试管先加适量 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13.纤维素(cellulose)是地球上来源十分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以纤维素为原料可实现下列物质
的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是可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b.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完全燃烧的最终产物只有 CO2 和 H2O
(2)①和④的反应类型依次为 、 。
(3)M 的结构简式为 ,其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5)上述①~⑤反应中,以生成有机产物为目标,原子利用率达不到 100%的是 (填
序号)。
(6)能发生水解反应的 N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不包括 N 本身)。
14.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葡萄糖) → (葡萄糖酸)+2HBr
(葡萄糖酸)+ → (葡萄糖酸钙)+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物质名称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 溴化钙 氯化钙
水中的溶解性 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可溶 易溶 易溶
乙醇中的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可溶 可溶
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第② 步充分反应后 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____;本实验中不宜用
替代 ,理由是__________。
(3)第③ 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__。
(4)第④ 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
(5)第⑥ 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共热产生银镜,故 A 正确;蚕丝的主要成分
是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故 B 错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可能生
成多种氨基酸,故 C 错误;毛织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蛋白质遇碱发生变性,应该
用中性洗涤剂而不能用碱性洗涤剂,故 D 错误。
2.答案:D
解析: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 RNA 组成,蛋白质外壳含有元素 C、H、O、N 等,
RNA 含有元素 C、H、O、N、P,故 A 错误;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 60~140 nm,胶体分
散质直径为 1~100 nm,故新型冠状病毒扩散到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故 B 错误;医用酒
精能用于消毒是因为它能使蛋白质变性,故 C 错误;高温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 D 正确。
3.答案:D
解析:油脂中的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所以油可以
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常温下呈固态,
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①错误。汽油、柴油是烃的混合物,植物油由 C、
H、O 三种元素组成,故②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③错误。葡萄糖和
果糖的分子式都是 ,但是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④正确。加热、紫外线、
酒精、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饱和硫酸钠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故⑤错误。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若淀粉水解完全,则加入碘水,溶液不变
蓝色,故⑥正确。⑦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为葡萄糖,故⑦正确。醋酸纤维素是纤
维素乙酸酯,在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纤维素和乙酸;蛋白质水解后得到多种氨基酸;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
酸盐,所以醋酸纤维素、油脂喝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故⑧正确。油脂相
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⑨错误。
4.答案:D
解析:核苷酸是由磷酸贩子、五碳醛糖分子和碱基分子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多个核
苷酸分子间脱水聚合后形成核酸,故 A 错误;核酸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磷酸、五碳醛糖和碱
基,故 B 错误;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核苷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 C 错误;核酸有核
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类,分别是 RNA 和 DNA,它们共同对蛋白质的合成和生物遗传起
重要作用,故 D 正确。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血液透析时,蛋白质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留
在血液中,而小分子代谢产物可透过半透膜被除去,A 正确;淀粉在人体内会逐步水解为葡
萄糖,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为油脂,B 错误;油脂水解液中加饱和食盐水会析出硬脂酸钠,
硬脂酸钠通常浮于液面上,C 错误;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的 溶液时发生盐析,D
错误。
6.答案:D
解析:真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 C、H、O、N 等元素,有的还含有 S、P 等元素,灼烧
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有纸燃烧的气味,可以用灼烧的方
法鉴别,故 A 正确。淀粉遇碘变蓝,淀粉水解完全时,加入碘水不变色,淀粉水解不彻底
时,加入碘水变蓝,可以检验,故 B 正确。葡萄糖是还原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加入银氨
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则说明存在葡萄糖,故 C 正确。硫酸铜是重金属盐,重金
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观察不到盐析现象,故 D 错误。
7.答案:C
解析:A 项,按照物质的分类,化合物应属于纯净物,而淀粉属于混合物,错误;B 项,淀
粉溶液属于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酒精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C 项,
碘遇淀粉变蓝,酒精与碘水互溶,可以用碘水来鉴别淀粉和酒精,正确;D 项,淀粉中碳元
素的平均化合价为 0,乙醇中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2,淀粉转化为乙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错误。
8.答案:A
解析: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其主要作用是加强胃
肠蠕动,有通便功能,A 错误;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成 并释
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 正确;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新陈
代谢所需的蛋白质,C 正确;DNA 分子解螺旋后在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核苷酸合成子链,
形成完全相同的 DNA 分子,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 正确。
9.答案:A
解析:A.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 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盐析是可
逆的,故 A 错误。
B. 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 1965 年我国科学家最先合成的,
故 B 正确。
C.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故 C 正确。
D. 皮肤中含有蛋白质,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所以浓 溅在皮肤上,使皮肤
呈黄色,是由于浓 和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A.
10.答案:C
解析:形成的二肽可能为 2 分子 形成的二肽、2 分子 形成的
二肽、 的羧基和 的氨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二肽、
的羧基和 的氨基脱去一分子形成的二肽,共 4
种。故选 C。
11.答案:(1)不能;
(2)能; 、
(3)氨基酸;变性
解析:(1)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
为 ,但 值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油脂的结构简式可知 和 中均含有 1 个碳碳双键,则该油脂能使溴
水褪色;该油脂在热 NaOH 溶液中水解的产物有
和 。
(3)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因此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铅
是重金属元素,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 溶液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会出现白色
沉淀。
12.答案:1.无明显现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2.溶液变蓝色;有砖红色沉淀产生;3.溶液变蓝色;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4.中和淀粉水解时加入的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
解析:本实验涉及两个实验现象:①淀粉遇 变蓝色,②葡萄糖与新制 悬浊液反应
生成砖红色沉淀,据此可回答 1、2、3。葡萄糖与新制 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在加新制 悬浊液之前,必须先使水解液呈碱性。
13.答案:(1)bd
(2)加成反应;取代(酯化)反应
(3) (或 );羟基
(4)
(5)②④
(6)8
14.答案:(1)B
(2)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生成葡萄糖酸钙沉淀
(3)防止葡萄糖酸钙冷却结晶析出
(4)降低葡萄糖酸钙溶解度,使其结晶析出
(5)D
解析:(1)反应在 55℃条件下进行,需要水浴加热,要滴加溴水,所以还要有滴液漏斗,装
置 A 不能控制添加溴水的速率,装置 C 无法控制反应温度,只有装置 B 符合。
(2)要使葡萄糖酸完全转化为葡萄糖酸钙,则加入的碳酸钙应过量;因盐酸的酸性比葡萄糖
酸的酸性强,则氯化钙与葡萄糖酸难以反应,且易引入杂质,不易分离,应用碳酸钙。
(3)温度高时,葡萄糖酸钙的溶解度较大,趁热过滤,可减少葡萄糖酸钙的损失。
(4)由题表中数据可知,葡萄糖酸钙微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可避免损失,有利于葡萄糖酸
钙析出。
(5)洗涤沉淀应避免沉淀溶解,且能将沉淀上的吸附物冲洗去,可用乙醇-水混合溶液,若只
用水,则会造成葡萄糖酸钙溶解而损失,若只用乙醇,不能将杂质全部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