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ID:674571

大小:21.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2500 年前,孔子和弟子们留下了一部《论语》。这部治世之书至今仍闪耀着智 慧的光芒,向人类发出了震古烁今的“中国声音”。 材料二:1949 年,伟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 呐喊是向宇宙发出的改天换地的“中国声音”。 材料三:2012 年,习近平同志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这无疑是向世界发出的最能温暖人心的“中国声音”。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为新时代代言,你将会发出怎么的“中国声 音”。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 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 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 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 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贯穿古今,一一列举了“中国声音:孔子留下闪耀智慧光芒的《论 语》;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习近平宣示:“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每一次“中国声音”的发出都带动了中国 的发展与进步,每次发声,都展示着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成就。 因此,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围绕”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成就,思考中国取得成就的原因, 畅想未来中国会发出什么“声音”,作为中学生又应怎样发声, 发什么声音,才能为国家 发展贡献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发出我们自己的“中国声音”。中国上下五千年 的历史和文化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是因为无数代人夙兴夜寐,勇于探索,把责任扛在肩 上的结果。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即将接过前人的火炬,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事业当中, 当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努力学好 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我们当在该奋斗的年代勇于奋斗,不负 青春。 参考立意: 1. 中国声音,中国梦想; 2.为国发声,为国贡献; 3.中国声音,为新时代代言; 4.中国好声音; 5.听,中国声音。 参考素材: 1. 河山只在我梦索,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一个 绵延 了近 30 年中国的声音现如今听来沧桑的音色中似乎有点飘渺,有点悠远。中国心, 还如那么多年前激越地跳动吗,中国的声音是否会越发铿锵? 2. 故事讲述的是主持人芮成钢自从参加伦敦国际演讲比赛后,就努力不让中国成为被 其他代表忽视的国度,不让中国只是成为地球仪上的一块淡淡的粉红色,不让中国成为沉 默的睡狮。他多次大胆地在世界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中国、 听见中 国自己的声音。他坚定地说:以己之力,去向世界表达一个完清晰的中国。这是他直以来的 梦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让世界看见,正当年的中国人,依然那样深爱着 他们的祖国。 3.坚持到底——全力以赴定回首无悔。大山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没有什么 是努力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是我还不够努力。”我也始终相信,坚持是一切道路的敲门 砖。只有坚持,我们才会到达梦想的彼岸,只有坚持,我们才会插上自信的翅膀飞向成功 的蓝天。 4. 当时代的书签夹到 21 世纪 10 年代,复兴中华就是圆个美丽中国的梦想。蓝天碧水, 鸟语花香,听高山流水。听琴声悠扬。今天的中国应该让全地球的人都听到,那汹涌的波 涛和潺潺的溪流。美丽中国,将不再是满日疮夷,不再是孱弱贫瘠。她如红日喷薄,她似 桃李满园。美丽中国会让我们懂得,再大的困难除以 13 亿,它也会变得微不足道;美丽中 国更会让我们懂得,它将向世界奏响爱的华美乐章。 范文展示: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1949 年,伟大主席毛泽东用庄严的声音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声音是向宇宙 发出的改天换地的中国声音。而在现如今习近平主席用亲切的声音宣誓: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声音是向世界发出的最能温暖人心的中国声音。中国声 音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穿越历史风云,这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热烈 向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声音。与老一辈相比,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 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从“创新创业”到“互联网+”,社会搭建起广阔的舞台,供 青春施展才华、追逐未来,在时代的舞台创造无限的可能。 与此同时,工作的压力、竞争的焦虑、成功的渴望……现实的“骨感”,也让一些年轻 人的内心挤满成长的烦恼。究竟怎样的感受才折射真实的存在?青年人又该如何在现实的 土壤中涵养梦想的种子?我们将发出怎样的声音,才不负时代? 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我们要发出“奋斗”的声音。“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 泥泞”,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 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高峰,我们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青 春无悔”。 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扬。我们要发出“梦想”的声音。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青年 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丧志, 因身处逆境而放弃前行,甚至让享受和偷安在我们内心扎根,那青春何以为青春?在生命 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沿,把青春的绿色铺 满征途。 让青春因拼搏而精彩。我们要发出“拼搏”的声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的,“青年 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 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纵然前行之路荆棘密布, 只要有那么一股到中流击水的劲头,无论道路多险、风浪多大,都是对自己的超越。而那 些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的日子,将永远成为人生的财富。 让青春因奉献而厚重。我们要发出“奉献”的声音。“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 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绝不是空洞的口号。从汶川地震的志愿者行动, 到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从反“疆独”反“藏独”的惊天怒吼,到“一带一路”的青春挥 洒,这一代年轻人有着极强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荣誉感,时代也需要我们用坚实的肩膀扛 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这样激励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 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 直觉,活泼之生命。”靠什么征服通往梦想的火焰山,拿什么安放我们心中如火的激情? 奋斗,唯有奋斗。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这是 我们的声音。 点评: 理解材料,确定立意,给文章拟写标题,例文的标题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围绕 “你将会发出怎么的‘中国声音’?”进行谋篇布局。文章开头,从材料引出论题,如何 让“青春的枝头绽放梦想之花”。紧接着分析青年一代遇到了时代发展优势,与面临的困 惑与烦恼。提出“我们将发出怎样的声音,才不负时代?”然后从四个角度进行论证论点, ①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这是奋斗的声音,②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扬,这是梦想的声音, ③让青春因拼搏而精彩,这是拼搏的声音,④让青春因奉献而厚重,这是奉献的声音。之 后,引用李大钊的话来深化主题。最后,“‘青春不息,奋斗不止’,这就是我们的声音。” 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点睛 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 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 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 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 ③有话可说。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