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3)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3)

ID:980700

大小:6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杜甫《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辨识和理解杜甫晚年诗歌风格特点之沉郁顿挫。学习重点:掌握意象意境、思想情感类题,强化规范答题意识。学习方法:拓展训练、探究学习、思维导图。一、导入:朗读《登高》。请从意象意境、思想情感两个角度勾划字词,并概括杜甫晚年诗歌特点。(思维导图)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二、自学理解。江汉*(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注:1.江汉,大历三年(768)正月,五十六岁的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客滞江汉时所作。2.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1.整体感知全诗,理解诗歌大意,重难点如“片云、永夜、秋风病欲苏、老马”。(4分)                                 _                                  5 _                                  _三、突破训练2.《江汉》(杜甫)赏析题目(04年广东卷)(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答: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4分)答:                                _                                                                    _                                ____四、梳理探究3.小组探究,请你分别从杜甫晚年经历、意象意境、思想情感、三个角度入手,找出《江汉》与教材《杜甫诗三首》相似处,分类别按顺序(如A1)标注在诗歌上,然后做树状思维导图。(6分)                              五、拓展训练4.比较阅读:请你选出哪些句子属于杜甫晚年时期的诗歌,并说明原因。()(4分)A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E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5、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5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4分)(2)请你结合全诗,概括诗人丰富的情感。(4分)六、作业,请结合本学案3题和练习册P38《岁暮》和《九日》,在笔记本上整理成表格。1诗歌题目2晚年经历3意象意境4思想情感5名句七.拓展阅读,勾划旁批。(伴奏音乐:阿炳《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杜甫到了荆州,本想从他们(老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但实际上他得到的帮助很有限,生活却一天比一天恶劣,身体也一天比一天更为衰老。他的弟弟杜观,不知什么缘故,在他的诗里再也没有出现(以前一直出现在杜甫的诗歌中)。他耳聋了,客人和他谈话时须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右臂偏枯了,写信须儿子代书。丑陋而衰老的容颜受尽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时去拜访他们,扶杖步行,传达不肯通报,想乘轿子,又没有钱去雇。他在《秋日荆南述怀》里写他当时的生活:苍茫步兵(阮籍)哭,展转仲宣(王粲)哀;饥藉(借)家家米,愁征处处杯。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形象:写过《赴奉先县咏怀》,写过《北征》,写过"三吏"、"三别",写过无数壮丽诗篇的杜甫,从长安时起就尝尽残杯冷炙的辛酸,如今又沦落到这种地步,从这里更可以看出,当时的封建社会对待一个伟大的诗人是多么残酷!就是他本人也觉得无法可以自解了。。。。。。他在衡州,计划南下郴州,因为他的舅父崔伟在郴州任录事参军。他溯着郴水入耒阳县境,遇见江水大涨,停泊在方田驿,五天得不到食物。耒阳县令聂某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写信问候他,给他送来丰富的酒肉。。。。。。。事实上,杜甫被洪水阻住,不能南下郴州,只好改变计划,想北上汉阳,预备沿着汉水回长安去。计划尽管是计划,贫穷与疾病却使他没有走出湘江的能力。从秋到冬,他的小船只是在湘江上漂浮着。由于长期的水上生活(贫病交加,以船为家),风痹病转剧,他倒卧在船中,他写他的贫穷,是终日以藜羹度日,从成都草堂带出来的乌皮几早已靠散,用绳子重重捆起,身上穿的衣服寸寸都是补绽。他写他的疾病,是吃下药去便汗水涔涔;他看他的死期已经临近,北归是不可能了。在这情况下,他并没有忘记国家的灾难,他在这诗里写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首诗写出不久,他在湘江上的舟中死去了。这是770年(代宗大历五年)的冬天,他五十九岁。他死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四十三年后,813年(元和八年),他的孙子杜嗣业经过很大的努力才(一路乞讨,扶柩千里)从岳州把杜甫的遗体搬运到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在杜预墓的附近,杜审言墓的旁边。杜嗣业搬移他祖父的灵柩时,路过荆州,遇见诗人元稹,元稹给杜甫写了一篇墓铭,他说,自有诗人以来,没有像杜甫这样伟大的。节选自冯至《杜甫传——悲剧的结局》5 1.元稹是杜甫的仰慕者和推崇者,感泣地写下了“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译文:到了杜子美这里,可以称得上是往远处说他承接了《国风》《离骚》(的体制),往近处说他包涵了沈佺期、宋之问(的韵律);古朴上传袭于苏味道、李峤【或说李白】,气势上超过了曹植、刘希夷;盖过了颜延之、谢灵运的孤绝高远,又有徐陵、庾信的流彩明丽,他具有古往今来所有体势(的优点),又兼有自己作为一个文人应该具有的特长。节选自元稹《元稹撰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2.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众多的思想先驱和文化泰斗,他们给予我们这个民族自立于世界的骄傲与荣光,也给予我们走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杜甫的伟大、杜诗的魅力,就在于“他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就在于他传承了中国文人的骨气,传承了对社会的责任,就在于他是社会和人民的良心,就在于他感同身受地体验百姓的苦难,泣血带泪地呼号表述百姓的痛苦。杜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纪念杜甫,就是要郑重地表达我们对于历史的尊重,对于先贤的景仰,对于文化的敬畏,对于未来的担当。正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所说:“我相信,在我墓前的小道上,将不会有荒草生长。”1300年过去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游人不绝,这就是杜甫的伟大之处。节选自文联主席孙家正《纪念杜甫》赵秀忠4.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选自《北方》八:片段训练。1、首联和颔联写景,点出了丞相祠堂(古迹),通过描写祠堂、柏、碧草、黄鹂等景物,并5 用“自”和“空”,营造了寂寞悲凉的意境氛围。颈联和尾联叙事抒情,写了关于诸葛亮(古人)的三顾茅庐、平定天下、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2、作者的情感态度:(同病相怜型)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