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百年祭1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贝多芬百年祭1

ID:966996

大小:374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贝多芬百年祭萧伯纳 教学目标1、初步把握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积累萧伯纳的文学常识,体会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用那句豪语说明的——用痛苦换来欢乐。”——罗曼罗兰 写作背景1827年3月26日,一声震彻寰宇的响雷,送一位音乐大师走到人生总谱的终止——他,就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的葬礼举行时,有二千多人参加护灵。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百年之后,英国伟大的剧作家、散文家,萧伯纳为伦敦《广播时报》写了一篇音乐评论——《贝多芬百年祭》,一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一篇给伟大音乐家贝多芬写“百年祭”,并且能够流传于世的纪念文章,作者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他必须懂音乐,是音乐的内行;第二,他必须懂得贝多芬,既懂贝多芬的艺术,又懂贝多芬的灵魂;第三,具有大作家的手法。这就是著名的爱尔兰作家、剧作家和艺术评论家萧伯纳。 走进萧伯纳英国20世纪前半叶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圣女贞德》、《鳏夫的房产》、《巴巴拉上校》。1925年诺贝尔奖。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生动形象、酣畅淋漓的语言,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悟一代音乐大师不朽的精神和艺术魅力,从而领悟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2、研读文本,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个性及音乐的特质。 第6段开头有一句话“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全部”包括几方面内容?理顺思路 第一部分(1—3)阐述了贝多芬的个人性格之谜第二部分(4—7)阐述了贝多芬音乐风格之谜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课文层次“个人性格之谜”体现在以下方面:(第1段)“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的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贝多芬”。(第2段)““奔腾澎湃”,“有意的散乱无章”,“嘲讽”,“无顾忌的娇纵的不理睬传统”;“不羁的艺术家”;“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第3段)“清教徒性格”;“是个穿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 “音乐风格之谜”体现在以下方面:(第5段)“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 与贝多芬音乐特点相关的语句①奔腾澎湃,有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②我听过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③有意的散乱无章。④无顾忌的娇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⑤有嘲讽的意味。⑥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⑦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 与贝多芬精神特质相关的语句①唐突神灵,蔑视天地②他是反抗性的化身③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④穿衣服不讲究,被当作流浪汉给抓了起来⑤灵魂是伟大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⑥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贝多芬⑦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⑧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贝多芬思想与音乐本质的内在关系,体悟作者对于大师的独特的感悟视角。2、鉴赏作者独特的语言。 触摸语言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有感触的一句话,谈谈个人感受或理解。 “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韩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这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这句话巧妙的表达了作者对贝多芬的谦逊品格和伟大灵魂的礼赞。 从社会地位上说贝多芬就是个不羁的艺术家,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这句说明贝多芬是什么性格的人呢?——贝多芬个性狂放充满生机。 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贝多芬不是戏剧家,赋予道德以灵活性对他来说是一种可厌恶的玩世不恭。这两句反映了贝多芬和莫扎特有什么不同呢?——反映了贝多芬与莫扎特性格与创作的不同之处,贝多芬是特立独行、强调原则的,而莫扎特则相对灵活,能够融入主流社会。 “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怎么理解这句话深刻含义呢?——贝多芬的音乐没有丝毫的媚俗之处,它能深入听众的灵魂,令人警醒,从而使听众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意义。 文章是为了纪念贝多芬的,去大量的写莫扎特等其他音乐家,结合文章说一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对比使人物更加鲜明音乐的特点和成就也只能放在整个音乐史上并与其他音乐家比较,才能看得更加的准确。 “音乐应当使人类爆发出精神火花,自由与进步应该是艺术的目标,如同在整个人生中一样。”贝多芬把自己的艺术理解为一种巨大的见诸行动的力量,因此,不屈地反抗和英勇地斗争的主体变成了他创作、构思的基础。在他的作品中,英雄性与人民性的思想体现得最为突出、最为鲜明,充满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些蕴含着作曲家的思想和感情的佳作中,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有对意志的严峻考验;有反抗、有斗争;有胜利,有失败;有欢乐,有悲伤;也有对大自然和爱情的歌颂与赞美。通过这些音符和乐句,贝多芬把他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四.写作特色1.对比的艺术手法。(1)谈到贝多芬的灵魂是奔腾澎湃时,与韩德尔、巴赫相比较,拿贝多芬的音乐和最狂热的爵士乐、和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比较,突出贝多芬的活力与热情。(2)从服饰上把贝多芬等穿“散腿裤”与莫扎特等人的穿“紧腿裤”、“传统制服”作比较,指出莫扎特、海顿能与上流社会融为一体,他们的音乐为上流社会存在,而贝多芬则“无顾忌的娇纵的不理睬传统”。 2.生动、优美、诗化的语言。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诗意,饱含着作者的浓重的情感。“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最狂热的爵士乐”是何等的疯狂,“少女的祈祷”是何等的温柔,在贝多芬的音乐面前,两者的等同突显的是贝多芬音乐的激情。 主题本文介绍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为人,其音乐创作的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突出了贝多芬及其作品的反抗精神 拓展延伸1、用一句话概括贝多芬的一生2、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欣赏时的感受具体描绘出来。(参照白居易《琵琶行》和刘鹗《老残游记》摹写声音的片断。)探究写作:就“个人性格”与“作品风格”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举出古今中外其他的例子加以阐述,如我们比较熟知的李白、苏轼、鲁迅等。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