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月是故乡明 教案

ID:932466

大小:61.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的:1.积累有关的基础知识。2.理解作者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极其深刻内涵。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基础知识。2.理解课文大意。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季羡林(1911~2009)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一生培养了6000名弟子,其中30人成为各国驻外大使。但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却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季羡林先生2006年获感动中国人物奖,其颁奖词为: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感动印象】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作者多年在国外留学,长年在北京生活,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仅仅生活了六年的小山村呢?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在此基础上理解散文的结构与中心。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浩渺:浩瀚渺茫。篝火:泛指一般在郊外地方,通过累积木材或树枝搭好的木堆或高台,在活动里点燃的火堆。在欧洲,燃点营火是庆祝仲夏节的活动之一。旖旎(yǐnǐ):。“方人”指旗帜飘扬,“奇”意为“突出”。“方人”与“奇”联合起来表示“旗帜高扬”。旎字从方人从尼,尼亦声。“尼”意为“亲和”、“亲近”,转义为“缠绕”、“缠人”。“方人”和“尼”联合起来表示“旗帜缠人”。“旖旎”意为:旗帜高扬,旗帜缠人。本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用来比喻女子美丽。绝伦:形容事物的状态(或形态)没有任何的可比性(绝无仅有)。绝群。同类中无可比拟者;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惆怅:犹豫不决或指有些不知所措,大多用来形容很无奈的意思耄耋(màodié):八九十岁。指年纪很大的人。慨然:①感慨的样子。②激愤的样子。③豪爽的样子。恍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离乡背井: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一、探究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1.划分段落,概括大意:明确:第一部分(1):“月是故乡明”是一种普遍的感受。第二部分(2~5)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三部分(6~8)对比他乡之月与故乡之月。第四部分(9)呼应开头,突出主旨。2.本文的结构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二、探究中心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2.本文的中心对你有何启示?总结固趣:布置作业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课外搜集写月的名句。第2课时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教学内容与步聚情景激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也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故乡情结。这种故乡情结往往指向人们的精神家园。故乡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因而思乡类的作品往往被从眼前具体的东西触发,引起对故乡的深切回忆。而月则常常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本节课我们将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季老对故乡的特殊感情。探究生趣第二步,精读课文。理解散文的要素及语言。课堂探究:1.“月是故乡明”,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明确:想到主旨是怀念故乡,想到标题的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想到本文的写作重点——故乡之月。补充资料: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因主观情绪而改变,故乡之月并不会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月是故乡明”,是因为寄寓了人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共同的,因而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被广为传诵。2.月亮只有一个,为什么作者说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呢?明确:每个人对自己故乡的月亮记忆是不一样的,爱月亮,就相当于爱自己的故乡。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他不常回家看看呢?明确:作者年龄大了,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回家不方便;作者的家乡没有亲人了,所以没有回去的必要了;作者思念的是他童年的那个家乡,而不是现在的。4.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明确: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梦、捡鸭蛋都跟月亮有关。5.作者为什么还写了其他地方的月亮?明确:通过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6.作者说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你怎样理解作者在此句中所表达的情怀?明确:在作者眼中,思乡之病是一种痛并快乐充满矛盾的滋味。说苦,远离家乡和亲人,月圆人不圆,思念惆怅之苦、惋惜之情、留恋之痛等复杂情感缠绕心头;说乐,追忆、回味、留恋等情感给孤独的游子莫大安慰。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并甜美思念中慰藉自己,感受生活,激励奋发。7.月是人们寄托情感的特定意象,本文作者是通过月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特定情感的,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写月的名句,体会一下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一、个性解读。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课堂探究: 1.你对课文有怎样新的见解?2.学了本课有怎样的收获?二、读写结合。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2.老树、老街、老房子、门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等都能引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请自命题,写一篇文章,要注意借鉴季羡林先生在《月是故乡明》中的写作技巧。总结固趣季羡林先生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布置作业:预习《木兰诗》,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