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课件

ID:922749

大小:2.65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翻译赏析对比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着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这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诚然,诗人是有些醉意了。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登岳阳楼VS 李杜创作的最根本区别,简单讲来,乃在于对待主客观的不同态度,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属于“主观诗人”,杜甫属于“客观诗人”,杜甫擅长客观描写,代表作是叙事诗,他的抒情诗也带有客观色彩;李白擅长自我抒情,绝大部分是抒情诗,他的叙事诗也带有抒情色彩。杜甫诗的社会内容是通过一幅真实的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直接呈现的,因而容易被人认识。李白诗歌形象主要是诗人自己,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因而他的社会内容不容易被人认识。 《登岳阳楼》是杜甫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由夔州出峡,作荆楚之游后,辗转回中原故乡到达岳州,登岳阳楼览胜所作。《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李白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所作。这两首诗的写作时间相差九年,但所表现的意境和思想感情相近,有之妙。两首诗都在首联点明题目,然后写所见所感,章法极有次第。《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登岳阳楼》异曲同工 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喜悦想象奇特豪情逸志忧愁注重现实满目凄凉《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