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秋夜》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咬文嚼字秋夜》PPT课件

ID:899865

大小:822.01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散文知识集结一、广义的概念: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体裁。它除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外,还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以记叙、抒情、议论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 二、散文的分类(一)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如:《哭小弟》、《我与地坛》等。(二)写景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其主要用象征、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如:《秋夜》、《荷塘月色》等。(三)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直接发表议论。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如《寡人之于国也》、《秋水》、《咬文嚼字》、《我的世界观》等。 三、散文的特点1、取材广泛、表达形式多样;2、意境深邃;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四、散文的阅读技巧一、把握文章“线索”。二、抓住散文的“文眼”。三、体会散文的意境。(情景交融、象征、以小见大、侧面暗示……)四、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分析修辞方法、表达方式)五、散文特点(听、视、嗅、味、触觉)。 咬文嚼字朱光潜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B.形容卖弄才学。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咬文嚼字”释义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等。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做到以下几点:1、画出下列词语,借助课本准确掌握它们的音、形、义。援例 锱铢必较 斟酌 镞 岑寂词藻 陈言务去蕴藉 付梓尺牍2、给各自然段标号并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课后提示)。 赏析第一部分1、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2、改换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后的好处何在?3、对郭老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4、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所用写作方式是什么?作用何在?4、朱光潜想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赏析第二部分1、修改“李广射虎”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2、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与前面例子比较,此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3、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4、如何评价“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明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这种观点?5、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有何弊端?怎样才能克服? 赏析第三部分1、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B.必须勤奋。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这样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郭老改字引咬文嚼字李广射虎贾岛吟诗阅读要苏轼写诗(正)套板反应(反)写作要结达到艺术美 评价本文新颖:赋予“咬文嚼字”新的意义,发人所未发。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正确:揭示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根本途径,阐明了文学艺术进步的关键所在。深刻:深刻揭示了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密切性,运用充分的典型例证加以细致解说,使道理深刻,发人深省。 咬文嚼字示例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鲁迅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浓。——宋祁《玉楼春》(忍)(丛)(绿)(闹) 讨论1、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示?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 秋夜----鲁迅 课前预习1.易读错写错的字瑟缩()蛊惑()猩红()丁丁()sèsuōgǔhuòxīngzhēng栀子()zhī目夹(zhǎ) 重要词语释义象声词,本来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等声音,这里形容飞虫撞击玻璃的声音。低亚:就是低垂。亚,通“压”。蛊惑:毒害,迷惑。蛊,古代传说可以害人的毒虫。丁丁:栀子: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长椭圆形,春夏日开花,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有强烈的香气。红色桅子花是罕见的品种。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走近作者 《秋夜》选自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是《野草》中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北京当时正处在段祺瑞政府的统治下,黑暗势力十分猖獗,革命形势正处于由低潮逐渐转向高潮的前夜。鲁迅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的,痛苦而又压抑,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环境,鲁迅只能采用一种隐晦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藏匿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文题背景 重难点探究1、课文描写了哪些事物?各自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1)“枣树”象征着反抗黑暗势力的革命先驱者的形象。(2)“天空”、“月亮”、“恶鸟”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3)“小粉红花”象征着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4)“小飞虫”象征着为了追求光明而不牺牲的革命力量。 这是为了表明枣树的群众基础,也是为了证明天空对野花草的摧残。2、作者对文中的事物各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作者对代表黑暗的恶势力的夜空、月亮、恶鸟有着厌恶、痛恨、蔑视的情感。他热情地赞美小粉红花顽强的生命力,赞美枣树的挺拔卓然、自主自立,对那些追求光明的小飞虫深深的喜爱并由衷地赞美他们。3、本文主要写天空与枣树的较量,为什么加进野花草一段呢? 疑难探究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孤独的求索者的形象,这也是这篇文章感人的原因之一。全篇处处在写景,又处处可见抒情主人公的心态。这是因为所有的景物都是通过“我”的视觉、听觉、感觉来表现的,虽然“我”大多时候处于静态的思索之中,动作极少,但形象却十分清晰鲜明。在文章中,直接描写“我”的活动的有两处:一处是“我”听到夜半的笑声,“回进自已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第二处是“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结合作品内容,概括本文的人物形象。 这也是一个孤独的战斗者的形象!作者对枣树的赞美,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枣树饱经沧桑,他虽然受着夜空的催残,但他毫不动摇,他不是靠幻想来支撑自己,而是执著于现实的战斗,“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但它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只是“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而且“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目夾着许多蛊惑的眼睛”。作者在赞美枣树韧性的战斗精神的同时,在字里行间也流露了某些苦闷的情绪,枣树是孤独的。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枣树虽势单力薄、孤独无援,但毫无惧色、直刺天空的描写,热情歌颂了枣树不畏强暴、不受益惑、顽强战斗的精神,表现了作者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 鉴赏与写作1、语言风格这篇散文在描写秋夜的景物时,表达了鲁迅先生鲜明强烈的爱憎感情。这种感情的表露有隐讳的、也有直白的;有含蓄的、也有明确的。例如文章开篇对枣树的描写突出了它的自主自立。形容它用“自己最直最长的几枝”、“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都饱含着作者的赞誉之情、对小飞虫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更是有着不加掩饰的喜爱之情等等。(1)作者在客观的描述中表达出一种强烈的爱憎之情。 文章所写的室外的景物有枣树、天空、星星、野花草、月亮等。在深邃的秋夜,这些景物原本是静止不动的,但是作者赋予它们以人性的生命,于是它们就有了思想,有了行为。如秋夜的天空,“仿佛想离去人间”’,“‘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极细小的小粉红花“瑟缩地做梦”,落尽了叶子的枣树“护定”他的“皮伤”。(2)在似乎静止的事物中蕴涵着活跃的动态。 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意识的流动而变化。文章开篇写枣树,不是写自家园里的枣树,而是墙外的枣树;然后写天空,再写自家园里的粉红花;之后再接着写枣树,写天空;写天空、写枣树;这样将两个阵营先后共写了三次。之后,“我”才参与到景物的活动中,交代出“我”的行踪。2、写作技法(1)篇幅不长,思路清晰。 《秋夜》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鲁迅在作品中创设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格的形象。这些形象各具鲜明的特点,并且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这些形象不是干巴巴的自然景物的堆积,而是经过了作者的主观改造。如:“秋夜”象征着黑暗的社会;枣树象征着与黑暗势力抗争的斗士。(2)运用象征手法。 (3)材料的组织似乎显得很随意、很闲散;似乎没有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的布局。但是这正体现了作者的智慧与匠心。在文中,作者看到高而直的枣树,视线就会不由自主地跃上高空;感受到秋的繁霜寒气,就不免怜惜在冷秋中瑟缩的野花草;野花草与枣树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靠的是小粉红花的梦。 文章贵在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本文在客观的描述中表达着作者的感情,从而促进作者与读者间产生共鸣。这是在写作中,尤其在写景散文中值得借鉴的。3、借鉴应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