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7短歌行(教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7短歌行(教师)

ID:870319

大小:60.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吴起高级中学“三案合一”高一语文导学案(教师版)编号编写人_审核人—执教人—学习日期导学内容与程序教学方法与预设课题《短歌行》导学目标1•了解“歌行体”相关知识2.理解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3.掌握诗歌的写作手法学习重、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法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基础积累'•文题理解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乐府的别称: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吟:《秦中吟》《白头吟》弓1:《李凭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2.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歌此《短歌行》。4•有感情的读诗歌、疏通诗意合作探究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从诗小寻找线索,试用一个字概括出来。明确“优”: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來,不可断绝。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第一层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慨?明确: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有限,生命易尽这个自然现象的无限感慨。人生短暂,生命无常;人己暮年,功业未就。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二层借诗经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作者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思想感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这一层表达的情感有哪些?明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乃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本层中“月明..•・.•可依〃句有何深层含义?后四句表明作者的什么愿望?明确: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关切之情。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表明口己要宽宏 大量,广纳人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拓展延伸1、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忧〃情?诗人的情感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明确:假如诗人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种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反Z,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实现时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2、探讨诗歌的写作手法明确(1)引用《诗经》: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后引《鹿鸣》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2)运用比喻的手法:、“明明如月,何吋可掇〃比喻人才难得,这里写求贤不得。板书设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之语,原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诗意比喻执政者能宽宏大量,广纳贤才。这里暗喻曹操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高而容纳土壤,像水一样不厌其深而容纳众水,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3)用典: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课后作业:1、完成新新学案阶段2阶段5中练习2、上交课时分层作业3、背诵诗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