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过秦论》教案

ID:839554

大小:68.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2.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三、德育渗透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关于贾谊的悲剧一生,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七绝《贾谊》(放映幻灯):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学生齐读全诗两遍,关于贾谊的生平资料,说说每句各写了什么事及毛泽东对贾谊的死持何观点。明确:对贾谊的自伤身世,郁郁而死,毛泽东是持否定态度的(“寻常事”,“何须”“付一生”)。贾谊的盛年而逝,一方面固然由于怀才不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自己想不开。苏东坡就曾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见苏轼“贾谊论”一文)。同时也可以说明,贾谊的才,是文学之才,若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显然还是不够成熟的。他的《过秦论》,也是文学家所写的政论文,富有汉赋的气势、笔法。鲁迅先生就曾认为《过秦论》是“西汉鸿文”。贾谊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难得的政论家,学习《过秦论》,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这两方面的才能。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教学步骤一、学生自学课文,完成自读练习。(一)自读练习1.实词积累(一词多义),解释加点词:因、策、制、兵、通、致、延、北、信。因①蒙故业,因遗策。()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③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⑤相如因执壁却立。()策①振长策而御守内。()②蒙故业,因遗策。()③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④策之不能尽其道。()制①覆至尊而制六合。()②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兵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②时北兵已迫修门外。()③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④兵者,国之大事。()通①乐毅之徒通其意。()②指通预南,达于汉阳。()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④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致①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④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延①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④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北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③汉王引诸侯兵北。()信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④低眉信手续续弹。/信口开河。()2.整理本课的词类活用现象。(先找出有关句子)。①会盟而谋弱秦。②序八州而朝同列。③席卷、包举。④天下云集响应。⑤且夫王天下非小弱也。⑥吞二周而亡诸侯。⑦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⑧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⑨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⑩外连衡而斗诸侯。(二)参考答案:1.实词积累:因:①沿袭。②凭借,依仗。③由于,《雁荡山》。④因而,《石钟山记》。⑤于是,乘机,《廉颇蔺相如列传》。策:①马鞭子。②策略。③鞭策。④鞭打,引申为驾驭,《马说》。制:①控制。②统率。③制服。④控制,《赤壁之战》。⑤规模,《岳阳楼记》。兵:①兵器。②军队。③军备。④军事,战争。通:①沟通。②通达,《愚公移山》。③普通,整个,《师说》。④通畅,顺利,《岳阳楼记》。致:①到,达到。②得到,获得,《送东阳马生序》。③招致。④表示,表达,《赤壁之战》。延:①迎接,引进。③延续。③邀请,《桃花源记》。④蔓延。北:①败兵。②面向北,名词作状语,意为称臣于人。③往北走。信:①可靠的。②言语真实,守信用,《曹刿论战》。③通“伸”,伸张,《隆中对》。④随便,随意。2.词类活用整理。使动用法:①、②、⑥、⑧、⑩;名词作状语:③、④、⑦;形容词作动词:⑤名词用作动词⑨。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句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提示: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布置作业一、完成“练习”三。二、熟读课文。三、书面翻译第1段。第二教时检查讲评作业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教学步骤一、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一)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二)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三)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详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详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四)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联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五)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幻灯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1.振长策而御宇内。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附:参考答案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六)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明确:“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七)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布置作业一、背诵第3自然段。二、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第三课时检查作业检查背诵第3段教学过程一、研习第4、5两段,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分析。(一)诵读、研习第4段1.朗读一遍,然后概括这一段大意。提示: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2.讨论:(1)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明确:详述了陈涉身分之低下,才能之平庸、财富之匮乏、起义之仓猝,士卒疲惫(或军队弱少)武器钝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同时又描述天下风起云涌、积极响应的形势。在这样的劣势之下,竟能使“天下云集响应”,说明秦的暴政使得人心尽背,整个天下都是秦王朝的敌人。这些事实说明了秦朝的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在叙述中含有“过秦”之意。3.翻译练习进行辨析(幻灯显示)。(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C)A.然而陈涉只不过是个用破瓮来遮挡窗户,用绳子来系住门枢这样贫穷的人家,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滴戍边的征夫。B.然而陈涉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门枢的(贫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种田的奴隶,一个被征发戍守边地的征夫。C.然而陈涉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门轴的穷人家子弟,是个打帮工的,又是一个被征发戍边的人。(2)才能不及中人。(D)A.他的才能比不上普通人。B.他的才能不如中等人。C.他的才能不如中等人才。D.他的才能比不上中等人。(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C)A.(他)出身于戍卒的队伍,露面阡陌纵横的田间。B.(他)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而又在阡陌纵横的田间举行起义。C.(他)出身于戍卒的队伍,而在阡陌纵横的田间举行起义。4.背诵练习(二)诵读、研习第五段1.齐声朗读2.课堂翻译练习学生写在课堂笔记本或练习本上。附例句和参考译文(1)崤函之固,自若也。(A)A.崤山函谷关的险固,还是像以前那样。B.崤山函谷关的坚固,自然与以前相同。C.崤山函谷关的险要地势,还是和过去一样。(2)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B)A.秦却以其区区之地,达到万乘兵车的国势。B.秦凭着小小的地盘,获得天子的权势。C.秦凭着小小的地盘,达到(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C)A.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B.一个平民起事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C.(只是)陈涉一人发难,秦人的宗庙就全部毁灭了。D.一个普通人首倡起义就会毁灭宗庙。(说明:译句的划线部分均有毛病。)4.划分层次,分析对比论证及全文的呼应。(1)默读本段,给这一段分层并归纳层意。明确:第一层(段首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与陈涉之众的力量。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提出中心论点。(2)第一层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在哪些方面作了对比?第二层又怎样照应全文?明确:对比点有地位(身分)、武器、军队素质、谋略四方面。通过对比,点明要害,“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这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然秦以区区之地……百有余年矣”四句照应第1、2两段。“然后”两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句照应第4段。最后点明中心。5.诵读指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言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末句“仁义不施”四字后要停顿,有些书上这四个字后面有逗号。二、讨论文章的中心和写作特色。1.联系全文,谈谈如何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明确:在贾谊看来,始皇吞并六国时,处攻势,靠权术和暴力取得了成功。但在他夺取天下之后,形势不同了,就不该只用暴力手段对待百“姓了,而应施行仁义,注重教化,才能维持住威势,避免灭亡。2.本文有哪些对比。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明确。教师总结要尽量精简。明确: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作者无论在叙述还是议论时,都采用了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见鲜明。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对比:一是六国与秦之对比。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作对比,并不厌其烦地列举国名、人名。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个反差。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又一个强烈的对比。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敝,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三是陈涉与六国的对比。文章在末尾议论中,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一比地位。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兵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这第三层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急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全文结论之所在。这一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总结、扩展朗读课文2—3遍,要求读准字音,完成下面练习。崤()函膏腴()合从()缔()交召()滑翟()景墨翟()乐()毅王廖()蒙恬()逡巡()鞭笞()亡矢遗镞()履至尊()黔首()隳()名城锋镝()谪戍()()瓮牖()绳枢度()长絜()大因利乘()便万乘()之势布置作业思考“练习”一、二。附:板书设计过秦论贾谊攻(百有余年)守(十五年)(一)秦孝公始皇(二)惠文武……庄襄王天下诸侯……陈涉二世、子婴(三)始皇结果: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有关资料一、译文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南北联合的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识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衡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这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剩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著名的城邑,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踏上华山修城墙,借用黄河做护城河,上有亿丈高的城墙,下临不可测量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以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可以断言,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变得弱小,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卒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二、作者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现在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倚重。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一派。所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颇有文采,感染力很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原有集,后散佚,今人辑有《贾谊集》,包括《新书》十卷。附:咏贾谊的诗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毛泽东:《咏贾谊》)三、补充注释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为将而击之。商鞅遗书公子,愿与为好会而罢兵。会盟既已,商鞅虏公子而袭夺其军。其后十年间,魏屡败于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献于秦以和。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首次合从(纵)在前334年至前332年之间,苏秦说六国合从,任从约长,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前318年,苏秦再次约六国攻秦,楚怀王任从约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皆引兵而归。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秦。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政论叙史只是一种概述方式,跟史书记载不同。3.伏尸百万这说的不是一次战役的死亡人数。秦击六国杀伤人数皆有记载,如前293年击韩伊阙,斩首24万;前273年击魏华阳军,斩首13万(《年表》作15万);前260年,破赵长平军,杀卒45万;其余,斩首不足十万者略而不书。4.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句话是对陈涉起义的肯定。陈涉于起义后半年即被叛徒杀死,但作者认为他是成功的,功业极大。司马迁也表示过同样的意见,《史记·陈涉世家》云:“陈胜虽已死,其所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四、读贾谊《过秦论》(吴小如)《过秦论》共有三篇。其中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是这第一篇。它最早附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篇末,列为第二篇;后来褚少孙补《史记》,又把它单独附在《陈涉世家》的篇末。《汉书》《文选》也都选录了这一篇。今传贾谊所撰专著《新书》,当由后人搜辑而成,对此文则明确标出它是三篇中的“上篇”。在《史》《汉》《新书》《文选》四部书中,本篇凡五见,文章字句颇有出入。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选了这篇《过秦论》(上),因此前人对它的评语也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因此吴闿生的意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我这篇小文就想先从气势充沛这一点谈起。从语言的角度看,所谓气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就是对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这还只是从表面现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对偶句的文章并不少,却不一定篇篇气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比比皆是,然而读起来并不感到气很盛。可见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只是使文章气盛的因素之一,是属于外在的艺术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本篇之所以以气盛为特点而传诵不朽,之所以使人觉得有说服力,我以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个特点为什么就能使文章读起来有气势呢?关键在于:一、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笔墨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读起来思路自然而然跟着作者的笔锋走,那当然会显得气“盛”了;二、贾谊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叙述是很有条理的,上来抓住一条纵的线,即从秦孝公之兴到秦王朝之亡,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先后的;而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又突出地加以铺陈发挥,使人不仅看到“线”,还看到“线”上的一个个用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的“点”。于是你不由自主地会顺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读,他不中断,你就不能中断,他不节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余。因此,这也给人带来了气盛的感觉。第二个使读者感到文章气盛的原因,亦即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作为作家,贾谊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作为作品,《过秦论》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还有第三个原因,也是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盛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下面我们再一段一段地简单分析一下。前三段,主要写三个方面:一、秦国世世代代有野心;二、秦国实力愈来愈强大;三、由于靠实力,秦国统一天下并不很难。第1段着重写有野心,第2段着重写有实力,第3段兼而写之。全篇的铺排和对比都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具体事实贯穿进去,用概括的语言勾画出大的轮廓来,使叙述的内容有了倾向性,有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和第3段结束处写“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等等,都是极写秦之野心和实力,极写得天下并不难。与此同时,作者也写了另一方面,如“四君”“九国之师”“六国之士”等等,愈写对方也就愈反衬秦之强大,这是烘云托月的手法。但我们却感到:愈写秦之强大,就愈见秦之骄横愚昧;愈写秦之自信太强,就愈见秦之主观片面;愈写秦之野心极大,就愈见秦之眼光短浅。作者虽处处叙而不论,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在“蓄势”。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酣畅了。这里想侧重谈谈第3段。第3段开头只说了九个字:“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这当然是事实。但也并非一点可写的事都没有。可是作者不准备在这里多费笔墨,只把那一条贯穿于秦之各个时期的纵线画出来就够了。从行文方面来说,一篇气盛的文章也不能一点不喘息。第3段开头的十几个字,就给全篇形成一个短暂的停顿。明代古文家归有光就说过,这是“如人吐气”(见归有光《评点史记》)。我们固然不能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硬要在一气呵成的文章里安插一个“气口”;但文章写到这里,自然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如人吐气”,还是必要的,也是学写作的人应予注意的。前面说过,第3段写秦始皇:野心与实力,兼而写之。但第3段与第2段还不一样。第2段是用正反对比手法两面写,第3段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和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愈写愈神气。甚至到了第4段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吴闿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这就像给皮球或车轮打气,打到最大限度,再加上两下,自然球胎或轮胎就非爆裂不可了。然后一下子反跌下来,改从陈涉方面写起,却又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写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最末一段是“论”和“断”,仍用对比手法把几个方面综合到一起,然后得出结论,即所谓“断”。为了使结论下得郑重,于是又把秦重新提起总说一遍,才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尾。文章须能放能收,能开能合,始见本领。贾谊在这篇杰作中完全做到了这一点。金圣叹在《才子古文》(历朝部分)卷二中对本篇加批语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补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这是说得相当扼要的。应该承认,这篇文章在当时确实起了好影响。贾谊作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却能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认识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虐待人民,终于被人民灭亡。有了这个认识,统治阶级才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才说明农民起义真正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有了贾谊这一番描绘,汉朝的皇帝才能真正总结秦代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经验教训。因此,我们一面学会了怎样作文章,一面也借鉴了历史。我们读《过秦论》(上)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这个。(选自《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有删节)五、峻拔锋利,语警词工──谈贾谊的《过秦论》(徐应佩、周溶泉、吴功正)贾谊是西汉时期杰出的辞赋家和政论家。他的赋写得云蒸雨降、回肠荡气,以《鸟赋》《吊屈原赋》最负盛名;他的政论写得峻拔锋利、语警词工,以《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为世所重。《过秦论》则兼及辞赋的文采辉耀、语势腾纵和政论的见解精辟、雄辩有力,以汪洋恣肆之文表拯世救民之意,成为别具一格的辞赋家的政论。《过秦论》如题目所示,旨在讲论秦王朝的过失,揭示秦至二世而亡的原因。作者充分发挥赋体“铺采摛文”的特长,不径言秦之过而先以奔放之言历举秦之功,不直言秦之衰而先以豪迈之语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以昂扬之笔书秦之盛,犹如长河入海直奔尾闾之窟。作者在纵笔泼墨绘足龙腾云卷之态后予以点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辞赋的艺术手段,使得文势充畅,波澜层迭,议论风发,题旨轩昂,使人不仅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感情上也能够得到震动。《过秦论》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为叙史事,一为发议论。叙史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事的升华。叙述史实,以时序为经,以事迹为纬。先叙秦孝公时的“兴”,继而写“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时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时的“强”,接着写“及至始皇”时的“盛”,最后写“始皇既没”,陈涉首难,使秦终至败亡。作者概括了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议论时,以陈涉与强大的秦王朝比,与山东六国比,是非立分,结论自出。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便于作者按辞赋的写作规律,施展才华,驰骋笔墨。《汉书·艺文志》分赋为四大派,将贾谊归属“屈原派”,也就是说贾谊承续了《楚辞》的余绪,且有新的创造,所以扬雄说:“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因而贾谊以其辞赋手段写政论,即用其所长,弃其所短,确为刘勰所说的:“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而没有堕入“繁华损枝,膏腴害骨”的泥淖。极化对比,气魄恢宏。辞赋惯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过秦论》写秦由兴而盛的“攻势”,将攻和被攻的双方向两极强化,极言被攻对象的力强势盛,极言进攻方面的力弱势孤,结果却易攻轻取,对比之下显得气魄很大,且更能说明问题。秦孝公时,“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一个“窥”字,透出了秦伺机而动的野心,写出了他偏居一隅的地位,也暗示了周天子地广人众、位高权重的形势。双方力量悬殊,而“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西河之外大片土地,只是“拱手”便得,极言取之甚易,如反掌之劳,似吹灰之力。这反而突显了秦的兵力雄厚,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九国之师”“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兵多将广,声威赫,攻势凌厉,结果“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秦不费一刀一箭,就叫山东六国“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始皇时,“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所有这些,都是采取将双方“极化”的办法,反衬而说明问题。一般的夸张,通常是“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就事物的某一属性予以夸大。而贾谊写秦攻之易,却先将双方极化,再将攻取极化,则文词便壮采飞扬,足可披瞽骇聋。“壮词可得喻其真”,像“拱手而取”、“无亡矢遗镞之费”,“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反而有助于文义的鲜明显豁。同义叠句,气势酣畅。《过秦论》中也袭用赋中同义叠句的句法,可是作者不是不看场合,不看对象,不加选择,不予节制地叠床架屋,使得文字臃肿累赘,而能以气势酣畅之文为表达主题服务。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古文观止》的编者评述说:“四句只一意,而必当叠写之者,盖极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为了突出某种意思,不惜重复数句。作者写秦始皇时之强盛:“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四句也只一意,说始皇践帝位奴役天下之人。与秦相对比,写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同写其地位卑微。一般地说,作文时要惜墨如金,一词能达意则不用两词,一句可尽意则不赘两句,可是这里贾谊却一意连用多句,可谓泼墨如云。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非一辞而足”,一辞虽能达意,却不能“极言”,达不到强化、极化的目的。由于一意以多句写之,便把秦的虎狼之心披露得淋漓尽致,把秦的暴虐之行描述得无一可掩,也把陈涉的出身写得使人印象深刻。以整齐句式叠写一意,使得文字气足神完,一气呵成,读之犹如骏马走坂,流水下坡。多重排比,气氛热烈。辞赋中往往铺锦列绣,排红叠翠,排比句如鳞次栉比。可是因为句式少变,致使文字板滞僵直。《过秦论》则变化其用,以多组排句复合,从而犹如繁弦急管般热烈,增强了艺术效果。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先以“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的广。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后更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作者为了集中排比,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的对比条件,着力渲染,且有言过其实之弊。据《史记·六国表》载,周慎靓王三年(前318)有“五国共击秦,不胜而还”之事,并没有“九国之师”齐出动的情况。作者简单概括了战国时代所有的人才,且加以排比,突出了声势浩大的气氛,和秦日后的崩溃作了鲜明对比。《过秦论》中多用排比,而句式多变,组合有异,这也是本文格高调响的一个原因。潜义伏理,气蕴于内。作者写秦气锐势盛,是为了说明这是施仁义的结果。可是贾谊只将施仁布义隐嵌于字里行间,反而铺张扬厉地大写追亡逐北、席卷天下的声势,待到文末点题后,回顾前文一审视细察,始觉作者原来处处设伏,密而不漏。作者于第1段就带出了秦能轻取易攻的原因:“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由于采取了商鞅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对内、对外政策,司马迁也认为这属仁义之举。他说:“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之法为枝叶,岂不然哉!”作者叙秦的每一阶段,都紧扣住这点。本文题旨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于前文却明写、详写“攻守之势”,暗写、略写“仁义之施”,气蕴于内,象呈于外,使人首先从气势磅礴的文辞上得到感染,直到最后才将内蕴的含义加以挑明,读者拨除疑念,释除悬念,把握主旨,则顿觉原来的潜义伏理腾跃而出,熠然生辉,戛然作响。反复比照,导出题旨。作者为了导出论述中心,反复比照,逐步深化。先是远比,以叙述设置比照条件。作者写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不成军旅,可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随即得到天下人的响应、支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写陈涉起事如此之易,和前文写诸侯攻秦如彼之难,遥为映照,对比鲜明,为下文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再是近比,从比较中引出议论。陈涉之位和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陈涉武器和九国之械比,利钝大别;陈涉之众和九国之军比,众寡极异;陈涉之谋和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陈涉和山东之国相“度长大,比权量力”不可同时而语,可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激起读者急切追寻原因,为作者揭示答案蓄积了语势。最后是总比,总括前文两极对比,从而揭示题旨。总结全文时,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广有天下,势力由弱到强,统制诸侯,统治由暂到久,长及百年。一夫毁七庙,宰割天下者反身死于人手,将秦与陈涉两方面都予以极化。这样,“何也?”的设问就更为强烈。在如此步步进逼的情势下,迸发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雷霆震空般有力。贾谊写作《过秦论》,是为了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他说:“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他是借此来宣传他的所谓“治乱之道”的。《过秦论》作为辞赋家的政论,在当时独标新帜,这种文风并沾溉后世,像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宋代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等,都能明显地看到其影响。今天我们学习它,也能从它别具一格的散文艺术上,获得有益的启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