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0学以致其道

ID:828732

大小:480.06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学”,传授弟子3000人,其中学有所成的贤人72人。孔子对教育所做的卓越贡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学习的重视和实践。对于学习有自己独到又经典的看法,而且他的这种学习观对后来的教育和礼法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学以致其道 【原文】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评析】子夏在这里通过工匠要想完成产品就离不开作坊,来说明君子要想领悟道理就离不开学习。这里,子夏把孔子鲜活的“学”变成了手工作坊一般有着具体目的、程式、规范的子夏之“学”,这就如同希腊哲学柏拉图之后将赫拉克利特的“逻格斯”变成“逻辑”,从此,一切都被结构着、程式着、基础着,而这一切都对应着一切意识形态的把戏。后世的所谓儒学,在这种意识形态化中沉沦,子夏之流,其祸大矣。对这种危险的苗头,孔子有着特别的预见,因此就有了这一章: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评析】这里说的为己不是为自己的名利,是说学习修养完全是自己内心的要求,是为了自己知识的增长,是为了自己的心安;而为人并不是指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为了迎合时下人的品味,希望别人注重自己,指在名望上、利益上有所求,从而赢得明闻利养。孔子提倡为己,所以儒学也称作为己之学。所以,孔子所说的“学”是指我们心性上的一种修为,这个是根本。围绕着心性修为的其他学问都是枝叶,而离开了心性修养的其他学问,那就是枝叶的枝叶了,可以说用不着提。他提倡“学”必须归己,要在心性上有所提升,为提高自己的修为,提高自己的德行而学。 【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评析】君子型的人,必定是个“志于道”、乐道、行道的人。看重在道心的有无,而不在身分的贫富。贫困的生活,能砥砺人向上进取的雄心,不为物欲所围困,可免堕落腐化而迷失了自己。生活清苦一点,对一个立志向上进取的人,是有助益的。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因为不安于贫,就不会乐于道;只有乐于道者,才能安于贫。如果一个人立志于道了,却由于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而自惭形秽,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把现实、个人、享受摆到理想的前面,像这样,还能和他谈什么天下大事吗?孔子之所以喜欢颜渊,从孔子赞叹他的话中可以得知,譬如:“回也,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像颜回这种乐道不厌贫的贤者,不独孔子喜欢他,在此人欲横流的社会里,缅怀古人的风骨时,提起颜回,谁不衷心地敬佩他呢?追求真善美,是人类进化的理想,也是人类共同的天性。富有和尊荣是人们所向往的,但是为了得到,却不得不出之以不道德、违背良心或出卖人格的话,那我们宁可不去改善它。因为把自己的利益建筑在别人的损害上,那就是良知上所不能宽恕的罪恶。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评析】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评析】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在孔子看来,当时包括老子在内的一切所谓“儒”,都不过在小人范围内,都是“小人儒”。但当时的“儒”、各种的术士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孔子对应着造了一个新词“君子儒”,以彰显自己主张的不同。“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孔子已经看出子夏之流不堪承担“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所以便直接警示。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评析】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孔子明确表示,除了颜回,其他人都达不到他的好学标准,这一点是无疑的。这也证明了,上面说子夏之学非孔子之学,确实没有冤枉他。 【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练习四三家对“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解释可排比如下:朱蔡杨攻研习(专治)攻击(与之角)(同蔡,批判)异端非圣人之道(同朱)(同朱,不正确的议论)斯(则)(则)(则,就)已甚语气词,表确定语气止(消灭) 【评析】孔子的这句话并没有多少“微言大义”,他无非是告诫人们不要选错方向。至于什么是错误方向,很难判定。但第一,凡事总有个大致标准,有一个同时代人所共同承认的底线,“异端”则是违背了这个底线。第二,朱熹注云:“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孔子有所坚持,也就有所批评和反对,他自然认为致力于非圣人之道是有害的。第三,孔子到底是谨慎、踏实、宽容的,他不会固执地宣称自己那一套才是圣人之道,强求天下一律,所以他说到“斯害也已”便罢,并未说要消灭“危险思想”。   攻乎异端或许一时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及个人的好恶,然而因为偏离中道,终究会衍生流弊而被人摒弃。例如战国时期有名的法家商鞅,很受当时秦国国君的赏识。在他担任宰相期间,实行「变法」,主张严刑峻罚,结果秦国很快就强盛起来。但由于政令过于严苛,所以百姓总是提心吊胆、人人自危。比如实行「连坐法」,只要有一家犯罪,其余九家一定要举发,如果不提出纠举,十家就要一起判罪。后来史家评论商鞅,都说他不肯推行仁义教化,只用权谋霸术来取悦君王,一意孤行的结果,终致丧失了百姓真诚的信任,秦国的凝聚力也因此受到严重的伤害。 【评析】对于“异端”二字也不必过分敏感,当时没有诸子百家,更远非欧洲后来面临的“异端的权利”。对此做过多解释是不必的。我看还是清代焦循的注解精准:“盖异端者,各为一端,彼此互异,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说到这里,我以为钱穆先生的翻译很贴切,“先生说:专向反对的一方用力,那就有害了。”这中间包含了内省的意味,他提醒人们,正因为选定方向如此重要,治学时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常反躬自省,审查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是否偏离轨道。这绝非不自信,而是杜绝盲目自信造成的危害。做学问要钻进得去,也须出得来,有所守,而不囿于狭小的圈中,即所谓“君子不器”。现代社会非常重视专业,若想在三百六十五行中成为状元,必得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深造才行。只是,在钻研、用功的同时,也应该常常反问,自己是否因为过于投入,而出现偏差的想法和行为?若有,应立即检讨修正,让思想回归正轨,如此一来,才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评析】这一章又讲到孔子之学何处而来的问题。子贡说,孔子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这实际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讲授给孔子。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评析】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注释】  (1)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2)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评析】这里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评析】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评析】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孔子及其弟子主张“学以致其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把实行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道)、修养自身作为学习目的;他们所称赏的好学,也主要表现在致力于道德修养方面,如:“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在“道”和具体的文化知识及实用技艺方面,他们总是把道放在首位,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章 见教材第五课),孔子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夏自己也说过:“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19.4章)【注释】 (1)小道:指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技能。(2)泥:阻滞,不通,妨碍。【译文】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从这些论述可以清楚看到,孔子是把进德,即道德修养,视为学习的首要任务的。练习一 练习一2、孔子批评樊须,是因为樊须的要求不但违背了孔子以进德为学习目的的主张,也与儒家修业思想不合。儒家的修业指建功立业或研习学问(如修习诗书礼乐),而不是学习劳动技能。孔子一贯轻视劳动人民,轻视体力劳动。他曾说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4.6章)(【译文】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17.25章)(【译文】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这些话。孔子本人在当时就受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18.7章,见教材第四课)的指责。现在樊须却想做在孔子看来只有小人才做的事,无怪乎招来孔子的严厉批评。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保守落后的一面。 体会虚词运用所表现的灵活多变而又亲切自然的口语风格。如孔子称呼学生,一般在名字后加“也’’字,相当于今天招呼人时在名字后加“呀”,表现了师生之间的亲密无间。再如孔子好发感叹,如:“君子哉若人”(14.5章,一课),“贤哉,回也”(6.11章,六课),“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5.9章,十一课),等等,反映了孔子丰富的内心情感。据李运益主编《论语词典》,《论语》中主要语气词出现的次数如下:也496矣138乎103哉47焉34与33练习三本章“是知也”有两个含义:(1)具有自知之明,这是智慧的表现。(2)知自身所不知,是将此不知变为知的起点,通过努力就可以将不知变为知。从哲学上看,本章至少包含两个哲学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二是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练习二 探究:孔子的学习观探究1:学习目的探究2:学习内容探究3:学习态度探究4:学习方法探究5:学习观点 探究:孔子的学习观探究1:学习目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习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孔子十五才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才有了学习的志向。从那时开始直到三十岁才感到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达到了人生的独立。而这才是踏进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刚刚开始。要想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不被五色缤纷的社会世像所迷惑,不在五色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迷失自己,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持之以恒的磨练和修养。四十、五十、六十、七十,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才达到能够在规矩中对人生人世的自由发挥和自由伸展。才真正找到人生的挥洒自如、随心所欲的感觉和境界。从自身的角度,也是从每个人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由浅入深,由远及里,由基础、基本到根本、本质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阐释。孔子有非常明确的终生学习的思想。孔子把学习跟自我的成长与发展相联系。他还说:“吾尝终日不食,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探究2:学习内容孔子在学习内容上的观点,应该是以德为主。他曾提出:“吾道一以贯之”的观点。也就是说他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孔子的学生曾参认为孔子的这一学说应该是:忠和恕。孔子的这一“道”确实贯穿到了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内容中。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由此可见:孔子对道德学习很重视。学生仅仅只是学习书面知识,而不重视道德和礼仪的修养的是“小人儒”。《论语》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文”是指:典籍文献,“行”:处事德行,“忠”:对人忠诚,“信”:讲究信用。这四教中有三教都是针对为人的道德而言的。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学习内容方面的观点应该是:以德为主,把做人的要旨放在首位。学习是修身成人的重要途径。他在《论语(卷八).季氏篇第十六》说:“君子有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其主张就是,要学习清醒地观察人和事物,做到视思明;听别人的话要进行分析,不能因人废言或因言废人,做到听思聪;于人相处要平易近人,做到色思温,貌思恭;讲话要言而信,做事要勇于负责,做到言思忠,事思敬;在生活和学习中如遇到自已的思想感情相违的事情时不要冲动,要控制自已的情绪,做到疑思问,忿思难。在这些内容中,最重要的是见得思义,在遇到好处、利益时,要审视获取之举是否符全“义”的规范,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探究3:学习态度1、实事求是。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反对做样子给别人看的学习态度,要求学习要真正能提高自己。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不知道就不要假装,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妄为,不独断,不死板,不任意)。他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能够教导他的学生及后人学习不能虚伪,不要滥竽充数,不要主观臆断,要根据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去学习。同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很重实践,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些都是要求要谨慎做事,反对巧言的学习观点。2、要“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做学问仅仅停留在“懂”得基础上,并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乐学,以研究学问为快乐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成为你的爱好而不是负担。3、要“好学”。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贯穿好学的学习重心是要:不耻下问。他的弟子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应该是不顾一切的去追求真理,不会被虚荣等因素牵绊。只有这样,才体现出对学问的追求执著,子曰:“朝闻道,昔死可矣。”可见追求真理的坚决。同时,孔子也提出“泛学”的学习态度,子曰:“君子不器。”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具有一技一艺。儒家思想是要求全面发展的人。 探究4:学习方法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都说明了学习要不断的温习,才能有新的发现。2、思和学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要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3、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孔子的学生子贡对孔子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其实要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境地,与温故而知新是统一的。经常思考,温习,学习才能把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找到相互的联系点。   孔子的这一系列的学习观,对后世的学习和教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成为教学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核心观点。 探究5:学习观点1、主张人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学习。他又说:“三人行,必在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即是说,学习可以在人群中得以实现。2、“六言六蔽”。他在《论语(卷九)。阳货篇第十七》中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并强调:“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仁、知、信、直、勇、刚,是我国古代社会人群所颂扬的6种优秀品质。仁即仁爱;知指智慧;信是诚信;直是耿直;勇是勇敢;刚是刚正。愚、荡、贼、绞、乱、狂,则为当时正人君子所不齿,是应该改正和戒除的6种不良品质。愚指愚顽;荡指好高骛远;贼指被人伤害;绞指不通情达理;乱指头脑混乱不理智;狂指妄狂自大。孔子指出了人的6种本性与6种性格特征的关系。天性仁爱但不学习就会狭隘愚昧,其弊病是会受人愚弄;天性机智而不学习就会浅尝辄止,其弊病是好高骛远而没有基础;天性诚信而不学习就会目光短浅,其弊病是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天性耿直而不学习就会思路混乱,其弊病是说话办事没有条理,在混乱中伤害别人;天性勇敢而不学习就会胡作非为,其弊病是会滋事生乱;天性刚正而不学习就不能控制自已,其弊病是易狂妄自大。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人的天性的不同,而改变的力量则来自于学习。 探究5:孔子学习观的现代意义当今社会正在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必然伴随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既是人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构建的能力源,又是人学会生存、发展和主动适应并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器。终身教育把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融合在一起,把发展潜在的能力与获得新的技能结合在一起,也把学习、劳动与发现新知识结合在一起。社会所有成员都必须通过终身教育才能保证和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进而保证和促进信息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观念一般把人的一生分为3个时期,即:成长与受教育时期、工作与作贡献时期、退休与养老时期。但是,这种划分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更不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实际上,这3个时期无论是在校的学生,抑或是在职人员,都必须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的4个支柱,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1、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所谓立身,是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做人的价值标准。我国最早的儒家经典《大学》中曾训诲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000多年以来,这些箴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遗产,一直是文人学士们进行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 2、学会学习是成才之要学习与成才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是成才的基础。那么,什么叫学习呢?从本质上看,学习是由学和习两个词组成的,代表两层意思。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显而易见,他是把学与习分开的,学与习代表着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两种活动。在这里,所谓学就是模仿,无论是学习间接知识或是学习直接知识,实际上都是模仿。所不同的是,学习间接知识模仿的是表示各门学科的符号,而学习直接知识则是模仿某种实践活动。习就是温习,即重复之谓也。因此,我们认为,学习就是不断的模仿与重复,直至达到“融合贯通”和“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会学表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学习的思想境界。学会是指从不知到知,表示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会学反映的是学习过程,包含有积极主动的意思。因此,学会只是学习的基本目标,而会学才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成才的关键步骤。 (1)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基于学生自学的,由学生自我组织、自我评价、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的根本在于自我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它是由学习者通过自身与信息、环境的相互用来获得知识、技能和形成态度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者自身与教育媒体、设施以及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和帮助来传递教学信息。其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突破传统教育中固定学习内容和程序化学习步骤的限制,使学习者与学习内容、方式、步骤的确定性、统一性得以消除。自主学习,就在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寻找到适合自己行为的起点、学习的材料、学习的任务和学习的目标,拓展自己学习活动的自由空间,使学习能真正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其三,主动学习。在信息社会,知识老化和更新的速度加快,一个人若不注重学习,就有被淘汰的可能。正因加此,学习者为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主动进行“充电”,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吸收新信息。 (2)注重发现式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定的学科知识,更重国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我国21世纪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发现式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学校教学中广泛研究、推广和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现式学习的教学与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前者不是以定论的形式向学习者提示学习内容,而是需要学习者进行包括心理活动在内的系列活动(重新安排、组织或转换给予的材料),然后将最后的结果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学习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发现知识的。而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师那里获取定论形式的知识。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用于培养学习者探究式的思维方法,使学习者在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基于教育的理念和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对知识的再构建,是对知识加以结构化的再生成、再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着力于让学习者主动参与其中,并通过这种再生成、再发现的过程,使学习者学习结构化的学科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只是学习现有的知识,而是注重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及其思维的飞跃。在此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犯错误以及不断修正其错误。3、学会生存是立足之策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有“立足之地”,寓意为要有生存的空间,要有“英雄用武之地”。人的生存不仅涉及到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且还需具有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并承担社会赋予的各种责任。当今的青少年只有掌握生存的本领,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学而时习之(曾琦云《论语》微言大义溯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开篇第一章,要理解这一章,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第一句话。首先要知道“学”的意思是什么?《论语正义》引《说文》:“学,觉悟也。”又引《白虎通·辟雍篇》:“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朱熹说:“学主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他的话很明显是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他虽然辟佛,可他注释《论语》又确确实实是在说禅语,“佛”译为中文就是“觉悟”的意思,所以佛是先觉,佛通过教育学习,让学生们再觉悟,以回归本有的佛性,正是朱熹所说的“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朱熹是一代理学家,他的理学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实来源于禅宗的启悟,但他以继承孔孟之道为己任,有排除佛老的言论,实则另立一派,其理论自然有矛盾之处。朱熹《四书集注》中,所论心性,大致近似于禅意。他晚年住小竹轩中,常诵佛经,必然已经忏悔平生辟佛不对,可是来日不多,也不可能重新写作新著来纠正过去辟佛的言论了。我认为,刘注和朱注将“学”理解为“觉悟”,这是符合孔子思想的原意的。虽然朱熹来自于禅的启悟,但是他的理解本来就是孔子的原意。《白虎通·辟雍篇》:“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说明前人早就理解了原意,而这个时候佛教还没有广泛流行于中国,并非受了佛教的影响而诠释儒家经典的。 第二个问题是要理解“习”。《论语通译》译为“学习了时常温习”。《论语人生》将“学而时习之”译为“学习而又经常复习它”。都将“习”理解为“温习”或者“复习”,片面地理解为复习功课就是快乐,忽略了孔子一贯所重视的学以致用的思想。孔子的学以致用,注重一个人在思想方面的成熟。即是要把老师所讲的道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对照和观察,自己行住坐卧、言行举止是否都能够做到。最主要是观察自己每时每刻的意念是善的,还是恶的,当达到纯善的境界时,也就是‘仁’了,永恒的快乐也就出现了。所以只有学习和实践同时并重,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过去的读书人,有谁把复习功课作为快乐的事情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明读书人多么苦?当然为了“一举成名”,也只能忍受“十年寒窗”的痛苦了。所以我就把“学而时习之”翻译为“学了就及时实践”。杨伯峻先生将“习”解释为“实习”,虽然也有实践的意思,但他认为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乐、射、御这些内容,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从杨先生的理由可以看出这“习”字虽然解释“实习”,可仍然是演习功课。我虽然在字面上已经翻译为“实践”,但是还有深层次的意义没有说出来,因为还不可能知道“不亦说乎”是怎么来的?如果将“学”的本来意思与“觉悟”联系起来,就知道快乐是怎么来的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深层意思就是:“学习就是觉悟,当你心中时时善念相继时,难道你还有不快乐吗?”这种“快乐”实际就是“仁”的境界,“仁”就是“止于至善”的境界。当你的心中时刻保持善念的时候,难道你还有不快乐吗?如果你“止于至善”了,实际就是连“善”也不执着了,一切都无相,一切都空了,这就到了大快乐的境界。 人觉悟自性本空了,才会有众生同体的思想,产生慈悲普度众生之愿,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原因了。虽然有普度众生之愿,但是仍然有人不会理解我,乃至诽谤打击我,我也不能有分别心,仍旧要发愿今后去度他。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心中自然没有烦恼了,所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圣人立教,千言万语无非就是要我们回归到本有的觉性而获得解脱,虽然孔子叫做“仁”,佛陀叫做“佛”,老子叫做“道”,意义一样。“学,是致知。时习之,则格物之功也,安有弃物蹈空之弊乎?弃物蹈空,非觉者也。格物之本,即是修身。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身果修,多身化之。故朋自远来,与人同乐。有未化者,是吾心之诚未至也,但当反求诸己。故人不知而不愠,则君子也。那么“学了就及时实践”实际是用功的方法,就是要检查你当下一念是否觉悟,也就是时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叫“时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时时复习功课”,可这个功课不是普通的功课,而是我们本来的觉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也可以翻译为“学了就及时实践,让你的心时刻都在觉悟中,不是很快乐的吗?”实际上这种境界就是佛教“涅槃”的境界,翻译成中文有“大自在、大解脱、。“圣人的智慧就是教人离苦得乐的,得到了真正的大智慧也就得到了真正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即儒、释、道。释即释迦牟尼,对人生的看法的基调是苦,‘苦、集、灭、道’是早期佛教的基本思想,所以佛教教人认识人生是苦,从而走入出世之道,即涅槃,大快乐大解脱的境界。老子顺其自然,回归本性,以求得生命的快乐。”三教虽然方法不同,但目的一致,所谓殊途同归了。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礼记大学》)补充材料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评析】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