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3登泰山记(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3登泰山记(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ID:796200

大小:30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备课资料一、课文析读1.词语集注2.泰山:在山东省中部,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海拔1524米,顶峰叫玉皇顶,又称天柱峰。泰山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3.岱顶景观南天门海拔1460米,为岱顶的门户,南天门创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其上有阁,称摩空阁。整座建筑,充分利用了岱顶垭口的险要地形,构成了南天门势如拔地通天,摩空阁仿佛空中楼阁的上天境界。南天门里,有“天街”,原为进香者的住所,已建成山巅的聚落。南天门西侧,望府山上有观日亭;东侧有白云洞,均为岱顶名胜。碧霞祠是岱顶上最大规模的建筑群。创建于宋代,原名“昭真祠”,金称“昭真观”,明代改“碧霞灵佑宫”,为后来泰山的主神碧霞元君的庙宇。全祠以山门为界,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东、西、南各有一门,称为神门,东、西两门上都有阁,南门之上建歌舞楼。前院还有钟楼和鼓楼,分列两侧。山门门厅内,有四尊巨大的铁铸神像,仪容威严,栩栩如生。后院大殿五问,居中面南,东西配殿,左右呼应。院中平台上,建有香亭,事前有明铜碑两座,其一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立,“泰山天仙阁金阙”,铜牌;另一为明天启五年(1625)立,“泰山灵佑宫”,铜牌,两碑体型高大,碑面龙凤盘环,铸造极为细腻。配殿南端碑亭内,有清乾隆的玉质御碑。整组建筑,布局周密,结构严谨,玲珑精巧,庄严肃穆。玉皇庙是岱顶上最高的建筑。建于泰山最高点的玉皇顶,庙宇中央有巨石露头,称“极顶石” 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庙宇前面,东西两侧,分别有观日亭和望河亭,可以望观日出,望黄河,远水近山,尽收眼底。玉皇庙门外,还有六米高的无字碑一座,据记载,为汉武帝所立。岱顶的石刻,集中分布在大观峰下,俗称“摩崖碑”,在巨大的摩崖上刻着唐玄宗李隆基的“纪泰山铭”,碑高8.8米,宽5.3米,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封禅泰山时亲笔御写刻制,通篇隶书2000字,字经5寸,文词雅训,书法端严雄浑,后人评论其书法“若莺凤翔舞于云烟之表”。岱顶的名胜古迹,还有孔子小天下处,虽仅石碣一块,却是极负盛名。瞻鲁台,因古人在此南望鲁国而得名,有百丈崖,鹰愁涧,悬崖峭壁,十分险峻。仙人桥,在瞻鲁台西侧,两崖相隔丈余,有巨石三块,衔接抵撑成桥。日观峰,位于玉皇顶以东,以观日出而出名;峰下有拱北石,又叫探海石,也是望东海。观日出的名胜。在岱顶以北的岱阴,有深奥幽邃的后石坞,挺拔奇丽的天烛峰等。这一带,谷壑纵横,山岩怪异,白云缭绕,古木葱茏,景色成自天然,充满诗情画意。4.《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1)作者以登览为主线。以日观峰为主景,用移步换形之法,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乾隆三十九年,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的姚鼐因与主纂纪昀不和,辞职返家,路过泰山,应友人泰安知府朱孝纯的邀请一同登泰山观日出。作者着意把本文题目名为《登泰山记》而不用一般的“游泰山记”。就意在表明,他着重写的是“登览”。事实上也是这样,作者就是按登览这条主线移步换形,组成四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而在这幅山水长卷中又以日观峰为主体,从而使整个长篇主从相属,高下相倾,远近相配,色彩相融,引人入胜。首先为我们勾画的是泰山地势图。作者先介绍汶水、济水分流于南北,古长城横贯于东西的泰山地势,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杜甫的《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是从时间上来形容,姚鼐是从地势上来介绍,但都使我们对泰山的雄伟神奇获得了生动而准确的印象,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在介绍了泰山的地势后,最后缀上一笔:“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这是作者登临泰山的目的地,也是这幅泰山地势图的点睛之笔。第二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代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述。“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第三幅是泰山日出图。这是整幅山水长卷的主体部分,地点虽仍在泰山最高处,但在时间上却有了变化,由昨晚变成今晨,描写对象也由夕照变成日出。作者仍是先交代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自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由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在这段描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第四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二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布、无鸟兽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很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2)作者在表现某一景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描述,而是多角度地去映衬和烘托。宋代画家郭熙论画时说:“山欲高,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林泉高致》)姚鼐的这篇《登泰山记》就是这一理论在散文写作中的成功实践;写日观峰的高峻雄伟,泰山日出的壮美涵浑都是通过山、水、雾、日的交叉映衬,以及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变幻、动静的配合、感情的寄托等多种渠道来渲染和烘托,从而创造出一个气势雄浑而又无比灿烂辉煌的人间图画来。如作者在描绘日观峰的高峻时,不只是通过“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正面道出,而且通过下列几段文字来暗示和烘托:“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只有山高才令风巨,而且亭下皆云漫,这更是“山在虚无飘渺间”了,至于在日观峰上看见其他山峰如“摴蒱”,这当然更是在反衬日观峰之高峻。所以这段文字一方面是交代日出前的气候和景色,同时也暗暗渲染和反衬日观峰之高峻。“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作者着意指出日观以西有的得日有的不得日,因而搞得红白相杂。这不光是在描景,还意在说明日观峰的高峻,与它在一条线上的就不得日,旁斜一点的就得日,但无论是得日还是不得日,在日观峰前“皆若偻”。“偻”这个拟人化的动作,不但写出了群峰对日观峰的低眉攒拱之态,也烘托出日观峰那无可比拟的尊贵气度。杜甫在《登西岳莲花峰》一诗中说:“西岳峻螬耸处尊,众峰罗列如儿孙。”也正是道出了这种众星捧月的情形。至于文章结尾处提到的“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虽是短短一句,也不是单纯描景,它还含有下面两层意思:一是日观峰高峻严寒,树木不宜生长;二是日观峰多石,峻峭陡峭,树木也不易生长。这两个原因,都对日观峰的高峻奇伟作了很好的暗示和渲染。作者写泰山日出也是用烘托渲染之法,但不只是具体景物的比衬,更多的还是从色彩和动静的角度加以对比。从“云中自若摴蒱”到“极天云一线异色”,到“成五彩”到“日上正赤如丹”,这中间有时间的推移(当然速度是极快的),动静的转换,更有色彩的变化。前面提及的那种壮美与柔和交融的艺术境界正是通过这种色彩与动静的渲染和对比表现出来的。同时,作者还非常注意这当中极细微的差别,正赤如丹与动摇承之的红光这不光有色彩的差别,而且还有着主与从、静与动的区别;同样的,日出前的山峰“白若摴蒱”与日出后未得日观峰的“皓”,色虽同为白色,恐怕也有色泽的不同和明暗的差异,因前者是在日出前的云漫之际,后者则在“绛皓驳色”之间。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微的差别准确地勾画出景物的独有特征。(节选自《古典散文赏析》)二、类文荐读游黄山记徐霞客初四日。十五里, 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连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祗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另一区字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瞑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阅读提示:本文记叙了作者不避险阻重游黄山时,上黄土岗、游文殊院、攀天都峰的经过;描绘了黄山山势的奇丽、高拔、险峻的景色,表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