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单元练案2荷塘月色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第1单元练案2荷塘月色新人教版

ID:794853

大小: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练案2 荷塘月色(2)本练案共2页,满分28分,时间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4分)瓦下听风彭家河瓦是乡村的外衣。当再次提起瓦的时候,我已远在他乡,多年没有回老家那个小山村。想起故乡,眼前还是当年离开时的景象。绿水青山不见苍老,而我却早生华发。在延而舒缓的群山中,村落就像灌木丛,一簇一簇地分布其间。远远望去,几面灰白的墙壁和青黑的瓦顶在墨绿的草木间若隐若现,仿佛被弯曲山路串起的葫芦挂在重峦之中。看到了瓦,也就看到了家,心里就踏实了。在乡下时,盯着瓦顶发呆的时候也不少,早年乡下没有通电,也没有多少书看,特别是感冒生病后,能做的事就只有躺在床上数檩子、椽子和亮瓦。川北多柏树,檩子都是去皮粗略打整的小柏树,椽子则是柏木板,年辰一久,灰尘和油烟就把檩子、椽子染成与老瓦一样的黑色。在漆黑的房顶上,只有几片亮瓦可以透些光亮进来,不过瓦上的落叶和瓦下的蛛网已让光线更加昏暗,亮瓦是玻璃制成的,能透光,但看不到瓦外的天空以及树木,要凭借瓦上的声响,才知道房顶上的过客。如果声音是一路“嘀、嘀、跨”地传过来,那一定是一只无聊的猫;如果是急促的沙沙声,肯定是心慌的老鼠在顺着瓦沟跑。更多的时候,只是听听瓦上难以理喻的风,听风在房顶与瓦说些悄悄话。瓦与风总有说不完的话,人听到的,只是极少极少,瓦与风一般都是轻轻家语。我想,他们谈论的,无非是坎上庄稼的长势啊、西河里的鱼啊、二帽岭上的花啊,因为每年春节前,我爹都要上房扫瓦,扫下的就是麦子、鱼骨头、小树枝这些。瓦仿佛是从不喜欢外出的主妇,风就是一年四季在外面闯荡的男人,一回来就带些外面的小玩意,讲讲外面的小故事,把瓦哄得服服帖帖。当然,有时候瓦与风也会吵嘴甚至打架,夜里总有些瓦从瓦楞间翻起来,与风纠缠,有的还从房顶上落下,摔得粉身碎骨。听到“啪”的一声刺耳脆响,瓦下的主人都会心头一紧,然后不问青红皂白,对着房顶就大骂风,肯定是风的不对,瓦成天默默不语任劳任怨,风过来一会儿,房顶就不得安宁,瓦还要跳楼寻短,难道不是风的错吗?这些,风能说得清吗?风可能受了委屈,一路呜呜着跑了。落下房顶的瓦摔得四分五裂,拋弃在路边。别的瓦仍然低眉信首,与属于自己的那一绺风继续私语,或许他们对风对瓦的性格早已习惯,总有几片瓦会与风一起私奔,也总有几片瓦会宁如玉碎。乡下的故事,不就是这样的吗?4 瓦只要上了房,盖在檩椽上,往往就是一辈子。要么是仰瓦,要么是扣瓦,仰瓦要上大下小,扣瓦要上小下大。有时,房脊梁上还会垒一排立瓦。每一片仰瓦的大头都要压在上一片仰瓦的小头下,每一片扣瓦的小头都要压在上一片扣瓦的大头下,而且所有的扣瓦都要压住仰瓦的边沿,这样严严实实,一丝不苟,才能遮风挡雨,营造一个温暖的家。瓦有瓦的命运,瓦也有瓦的规矩,乡下人肯定早就读懂了这些。一年当中,乡下人待在瓦屋里最长的季节就是秋冬两季。庄稼都收种完毕,梅雨时节或者霜雪天气,无所事事的大人小孩子就团聚在一起烤火做些家务。但更多的时候,我则喜欢钻进温暖的被窝,垫着枕头靠着墙壁看小说,这样身心都温暖如春。我在乡下教书时,有年在南充人民中路一旧书摊上买回了所有的《十月》等文学期刊。有一天,我合上杂志,听着瓦上风声,突然明白,每一个人都在羡慕别人的人生,其实每一个人只能经历一种人生,通过小说,可以品味别人的酸甜苦辣,可以经历各种人生。一个人过好自己的人生,此生才有意义,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既不可能也毫无意义。从此,无论是出入瓦屋豪庭、身居陋巷还是穿行都市,我都内心恬淡自信,对世间奢华,心如止水。瓦下的孩子都一辈一辈长大,离开了瓦屋,走出了大山。估计都没有多少闲暇回一次老家,更没有多少机会再在瓦下静坐。我相信,每一片青瓦下,都沉睡着一粒怀乡的种子,总有一天,他们会在风中醒来,听听风中的故事。我相信,每一条都市大街上,都有来自乡下的孩子,总有一天,他们会怀念瓦下听风的日子。(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0日24版,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第二段写故乡绿水青山不见苍老与自己早生华发对比衬托,抒发了故乡依旧在、年华易消逝的感叹。B.“看到了瓦,也就看到了家,心里就踏实了”这句运用借代手法,表现了一个长久远居于他乡之人对瓦的亲切感,回故乡的迫切感。C.本文描写具体细致,表明作者对故乡生活十分熟悉,如凭借瓦上的不同声响就知道房顶上的过客是无聊的猫还是心慌的老鼠。D.结尾与开头呼应,写一辈一辈的孩子长大后走出大山、没有多少闲暇回老家,但相信他们终会怀念瓦下听风的日子,揭示了主题。【解析】 B项,“回故乡的迫切感”错,联系原文“远远望去,几面灰白的墙壁和青黑的瓦顶在墨绿的草木间若隐若现,仿佛被弯曲山路串起的葫芦挂在重峦之中。看到了瓦,也就看到了家,心里就踏实了”,这里表明长久没回家,心里惦念着家,只要家还在,心里就踏实了。2.文中写听瓦与风说些悄悄话。瓦与风都说了些什么话?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5分)答:地里的庄稼、河里的鱼虾、山上的花木等家乡田野的故事;一年四季外面社会变化的小故事;瓦与风彼此不理解而闹矛盾的故事。3.文以“瓦下听风”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4 ①瓦是乡村建房的材料,是乡村的象征;②瓦是乡村的外衣,严严实实、一丝不苟盖在房子上,遮风挡雨;③瓦是乡村的守护者,默默不语,任劳任怨,营造一个温暖的家。④风是在外工作的人们的象征,有开阔的眼界,有广博的见识,或者有奢华的生活。⑤瓦下听风,就是听风在房顶与瓦彼此述说心里话,听到乡村内外有趣的故事,听出了一种怀乡之情;⑥瓦下听风,听出了一个人只能依据自己的特点,经历一种人生并过好自己的人生的道理,不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4分)松堂游记(节选)朱自清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可是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林,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3分)( C )A.松堂原是一处人迹罕至的故园而已,很容易引起人们悼古伤今的落寞情怀,而作者朱自清却用俭省的笔墨勾画出一幅神韵天成、灵思独具、真趣盎然的松堂美景图。4 B.作者从层次的深浅、地形的高低、视角的俯仰、色彩的浓淡、建筑的参差等方面来烘托映现松堂的景色。C.作者对松堂晚上的黑暗达不到郭沫若在《夜步十里松原》诗中所描写的那种“够阴森森的味儿”的情景,而感到遗憾。D.文章最后“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一句,惊破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幻梦,流露出尘世难以超脱的淡淡惆怅。【解析】 C项看似惋惜实景的阴森不如郭诗的诗境够味,实是曲言松堂的黑暗恰到好处:既有暗夜的朦胧静谧之美,而无阴森可怖、空旷孤寂之感。在这里,作者之所以如此精细地实写松堂的夜色,目的是求得通篇意境和意趣的协调和谐。5.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松堂“高大轩敞”的特点的?(5分)答:以“亭亭直上”的松树从视觉上衬托松堂外观的高大;以人的身量的短小从自身的感觉上反衬松堂内部的轩敞;以晚上烛焰的怯怯从拟人化的物的情态上借喻松堂的高深宏阔。【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对文章表现手法的把握。解答时要注意从树、人、月亮、烛光等几个角度全面概括分析。6.本文的题目是“松堂游记”,可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松堂周围的衬景,而对松堂这一主景却写得很少?(6分)答:作者用大量笔墨写衬景,用虚笔写主景,是一种不同常人的写法,使主景显得含蓄,从而描写出景物所蕴含的神韵,以达到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解析】 朱自清在游松堂时正值盛夏之际,作者到松堂来正是来寻求凉爽的,而松堂周围的凉爽环境,正好可以使作者寄情山水暂忘尘俗的闲适心境为之一舒,从而充分领略到松堂寻常景物中所蕴含的真趣,所以作者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具体的描绘。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