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
加入VIP免费下载

《琵琶行》并序

ID:793711

大小:90.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琵琶行》并序示例1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怨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①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③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1.重点与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2.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3.教具准备:投影片。教案示例1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怨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①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③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1.重点与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2.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3.教具准备:投影片。教案示例2  [总体思路]  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  [实施步骤]  1、谁解琵琶声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板书]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说明]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2、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说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3、谁解风物意  [提问]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板书]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明]设计这样一问,能够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一定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  [总体评说]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诗歌,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时,没有常式的词句翻译、结构梳理等,有意识地从新的角度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使学生读得深入,读得兴浓。学生在获得情感愉悦的同时,鉴赏力也确有明显的提高。附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点评:  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逐字逐句逐段详细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高妙,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讲析内容基本照抄教学参考书,没有创意,比较平庸。本设计拟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