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ID:770561

大小:20

页数:16页

时间:2021-08-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页共 17 页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动量守恒定律说课 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 能” 并不算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 同学们 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有了更深认识,在此基础上 学习机械 能守恒定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要 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 单问 题。机械能守恒条的判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教学 的重点。 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内容在整个 高中力学中 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 分重要,不同 运动形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们揭露自然 规律、取得丰硕 成果。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 抽象性强,学生不 易理解、掌握。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还是很困难。机械能 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 上,教材上通过多个具 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 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 第2页共 17 页 定律及守恒条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 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 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 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 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在 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生活实例 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 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 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 理模型,由浅入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 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 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 活实践的作用。 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色列主要推广了喷灌和滴灌技术, 把 水送到植物最需要的根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 在荒 漠上发展灌溉农业,举世瞩目。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起 的 是主导作用。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节课我选用 下面 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 注重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的 过 程和基本的应用,一些变形的公式表达形式和应用方面的一些 注意 事项以及其深刻的内涵放到了下一课时讲,这样面向了全体 学生, 降低了教学起点,我觉得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 理 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 素养, 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 发展性、 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第3页共 17 页 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为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引 进 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优化北部新区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 教育 教学质量,结合北部新区师资队伍实际,拟面向部分重点院 校公开 择优招聘 20xx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为确保此次招聘公开、 公平、公 正进行,特制定本简章。 (三)教学目标 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 面画 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 呈现出 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 计算的结 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 式的下面再写 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二 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 齐。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 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 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 入 手可以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4) 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 (5) 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 第4页共 17 页 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6) 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 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 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 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材选取两体问题中的碰撞模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 定 理导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的一维表达式,再将结论拓展为多个物 体、 两维情况,较全面地介绍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它 不仅和 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适用于宏观低速系统,也适用于牛顿第 二定律不 成立的宏观高速系统及微观系统,教材还详尽介绍了动 量守恒的条, 提出在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系 统的动量保持不 变。 20xx 年北京高考生物复习模拟试题 20xx 年北京高考地理复习模拟试题 推荐阅读 20xx 全国各地高考报名时间汇总志愿填报汇总全国各地高考 报 名人数排行榜(2021—20XX) 20xx 二轮备考方案汇总春节过后进入第一阶段“考试季。 (1)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 知 识的能力。 第5页共 17 页 教师总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打破美术神秘的观念,我 们 要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 家的 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 的。总 之,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关 系。 (2) 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 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 用 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理论认为, 在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 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 点。根 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 我将从教 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 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 重 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 2 第七章第 8 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机械能的定义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 已经知 道了重力、弹力及合外力做功对能量的影响,但是如果这 三种能量 都参与转化,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是学生极待解决的 问题,本节 课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已经到了 “水到渠成"的 时候;其次, 第6页共 17 页 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下节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夯实基 础。因此,本节课 就本章内容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学情 (过渡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 水 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面对的是髙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机械能 的 基本概念,对机械能并不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通过前几 节内 容的学习,学生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也有了更深的认 识,在此 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会更容易些。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 密联 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 为主线,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 方法中。因 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 第8页共 17 页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课堂伊始,我会先找一名学生配合我完 成 单摆的鼻尖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摆动的钢球砸不到鼻 尖? 在学生的疑惑中,我适时导入课题《机械能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 兴趣,同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借助形象 思维 的方式有效的完成学习活动,也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 础。】 其次是新课讲授环节。 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会先给学生播放荡秋千、过山车、撑杆 跳、 瀑布等视频,以便于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各种丰富多彩的动能 与势能 相互转化的过程。接下来,我会做一个演示实验:物体从 高处自由 落体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物体在自由下落时,重 力势能是变 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会得出重力势能减 少,是因为重力 对物体做正功的结果。我会追问学生,减少的重 力势能去哪儿了? 学生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会发现物体在下落过 程中,速度在逐渐增 大,说明物体的动能增加了,也就是说物体 原来的重力势能转化成 了物体的动能。之后我会继续提问学生, 如果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 竖直上升时,能量又会怎样变化。同理 可以得出物体的动能转化成 了重力势能。此时我会继续做一个演 示实验:水平弹簧振子在气垫 导轨上振动的实验,目的在于让学 生感受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 变化。我会举例给学生讲解,物 体被弹簧弹出去之后,弹力做正功, 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而物 体的速度增加,动能增加。也就是弹簧 第9页共 17 页 的弹性势能转化成了物体 的动能。通过播放视频和与学生问答形式, 我会给学生总结,通 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 化成另外一种形 式。 然后到了第二部分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会先提问学生 物 体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同时引导 学生 以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为例,研究这一问题。依据教 材中给 的问题,并联系之前的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推导机械能守 恒定律的 公式。得出这一公式之后,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 结结论。同 样,我会给出相应的 题目,让学生根据同样的方法证明只有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 内, 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互相转化,总的机械能也保持不变。在 学生得 出结论的基础上,我会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 式。为了 加深学生的印象,我会带着学生及时对定律进行深化: 从定律的内 容总结出机械能守恒的条,并分别从做功角度和能量 角度分析。之 后我会带着学生完成教材中的例题,并通过例题总 结出:用机械能 守恒定律解题时,不用考虑两个状态间过程的细 节,只需要考虑运 动的初末状态即可,并比较与用牛顿运动定律 解题的简洁性。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具体的实例分析和演 示 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这对突出重点、 突破 难点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其次,通过对例题的两种解题思 路的比 较,学生可以领悟到在解决不涉及时间因素,也不涉及到 状态间的 过程细节,且满足机械能守恒条的问题时运用机械能守 恒定律解决 第10页共 17 页 问题的优越性。】 然后是拓展提升环节: 利用所学知识思考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机械能是 否 守恒。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置首先是为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 识 与条意识,让学生明白许多物理规律的成立都是有条的。离开 了规 律成立的条去运用物理规律是毫无意义的。其次,也是为了 帮助学 生巩固对机械能守恒的条的理解。】最后是小结作业环 节: 对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这样既发挥了学 生 的主体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让我在第一时间 得到 教学反馈,及时加以疏导。然后我会让学生课后完成“问题 与练习" 的习题。 七、说板书设计 (过渡句: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 握。 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 计。)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专家: 下午好! 我说课的主题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下面我对这节课分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教材分析、学情分 析、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 2 第七章第 8 节, 第11页共 17 页 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 理解; 从思维方式上看,它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 规律,并 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 析归纳能力 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机械能 守恒定律属物 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 理解能量的转化 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 打下基础。它结合 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 类问题又常伴随着较 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和受力特点是充分考查学 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 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点,所以在高考中 也是必考点一一占整个力 学部分的 30%左右。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 本节课教学要实现如下教 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在前几节 功、 重力势能、动能和动能定理等内容的学习基础上,机械能守 恒定律 的建立已经“水到渠成”。学生可根据已学知识在适当引 导下自行 推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机械能守恒定律较牛顿运动 定律更为简 便,学生易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 已 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12页共 17 页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 5)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 械 能守恒的方程式; 6)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 问 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 识的能力; 2)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 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 自 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 的 方法。 第13页共 17 页 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 我 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 定律的内容; 2) 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 数学表达式。 难点: 1) 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 2) 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 具 有的重力势能。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 法。 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充分调动学生积 极性,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情景 一问题〜 分析与活动〜总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老师指导下的学 生活动为主。 通过这样一个设计过程,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条容易多了, 整个难点的克服过程通过这样四个环节的设计,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体。这种运用归纳法的思想,从一个个 典型的物理情景中总 第14页共 17 页 结出科学的结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随 后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中,学生对守恒 条的认识和理解很准确到 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下述物理情景:A.运动员投出铅球;B.弹簧 的一 端接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另一端和滑块相连,让滑块在水平 的轨道 上做往复运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本节课结束时的反馈埋下伏 笔。 为下面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1.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演示实验)依次演示自由落体、竖直上抛、滚摆、单摆和 弹 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 况。 【提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 转 化,那么在动能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有什么变 化呢? 2. 探究规律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 1)只受重力做功作用分析 设一质量为 ni 的物体在自由下落 过 程中,经过离地高度为 hl (任选的)A 点时速度为 VI,下落到 离地 高度为 h2 (任选的)的 B 点时的速度为 V2。由学生用学习过 的知 识(牛顿定律或动能定理),分析下落过程中 A、B 两位置的 机械能 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15页共 17 页 物体从 A 运动到 B, WG 二 1/2 (mv22) —1/2 (mvl2 )二 EK2— EK1 再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有: WG=mgh1—mgh2= EPl—EP2 得到:EK2—EK1= EPl—EP2 移项后,得:EPl +EK1= EP2 +EK2 即 EA=EB【引申】如果物体是沿光滑斜面下滑, 上 述结论成立吗? 2 )只有弹力做功分析气垫导轨上的水平弹簧振子,观察 振动过 程。 由学生分析振动过程的能量转化和实验结论,结合前面已经 探 究过的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类比重力做功,进行定性 分析。 归纳结论 ①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力,如自由落体运 动; 2 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3 除重力外,物体受其他力,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对物体 所 做的总功为零。 3) 结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 可 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叫机械能守恒定 律。 3、能力训练 例 1 在距离地面 20m 高处以 15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 球, 不计空气阻力,取 g = 10m/s2,求小球落地速度大小。 第16页共 17 页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问题: (1) 前面学习过应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平抛运动, 现在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 (2) 小球抛出后至落地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 守恒的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请考虑 用机 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与用运动合成解决问题的差异是什 么? 4、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物体或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2) 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各力的做功情况,判断是 否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 3) 若符合定律成立的条,先要选取合适的零势能的参考平 面, 确定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机械能值。 4)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并代入数值求解。 5、总结归纳 本课学习,我们通过演示实验归纳总结了动能和势能之间可 以 发生相互转化,了解了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弹簧弹力做功的情 况下, 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通过简单的实例分析、加深对机 械能守恒 定律的理解。 【作业】书面完成课本 78 页“问题与练习"中 3、4 题。 六、板书设计 机械能守恒定律定理 一、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第17页共 17 页 二、 机械能不变的条 1、只受重力做功作用 2、只有弹力做功 三、 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守恒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3、例题:分析

资料: 1.1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