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仁政》学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仁政》学案(1)

ID:734167

大小:69

页数:4页

时间:2021-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教案 1 课时数 时 间 20 年 月 日 课 时 1 课 题 仁政 教 者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3、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重 点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难 点 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教 学 方 法 合作探究法 讨论式教学 课前自学 知识积累: 关于作者: 孟子(前 372—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 岁 左右收徒讲学。44 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 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 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 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 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 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教案 2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 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 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 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 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 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 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自主先学: 1、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 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三、合作互学: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 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探究第一层: 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教案 3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 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 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 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 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 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 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 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 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 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 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掌握对方心里,因势 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 “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 绝。 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教案 4 课后自评 解释下面加点词: 1(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2)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 2(1)无以,则王乎?( ) (2)则可以王矣?地 ) (3)保民而王 (4)是心足以王矣( ) (5)(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 )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 (2)若无罪而就死地也( )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5)若是其甚与?( ) (6)其若是,孰能御之?( ) 4(1)然,诚有百姓者也( ) (2)然则一羽之不举( ) (3)物皆然,心为甚( ) 5(1)抑王兴甲兵( ) (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 ) 6(1)否,吾何快于是( ) (2)吾惛,不能进于是( ) 1(1)称道、称赞(2)方法 2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 一天下”的意思 3(1)像(2)好象(3)如果(4)你(5)像(6)像 4 (1)是的(2)这样(3)这样 5(1)难道(2)还是6(1)在这样的事 上(2)到这样子 教 后 札 记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