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新课标》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信息
技术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
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数据分析观念是新版课标十个核心词之一,它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
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
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
心。
3、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统计思想,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统计的过程中,将
学习融于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用统计的方法调查收
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统计的价值。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多媒体计算机、PPT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关于统计的知识,一年级认识了象形统计图,二、三年级学习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与绘制,
四年级主要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五年级着重认识复式的条形与折线统计图,六年级
认识扇形统计图之后,第三学段将继续学习制作扇形统计图。
为了深入理解教材,我对京版、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四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对比
分析,发现四个版本的教材都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引入新课,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
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的作用。例题的安排都十分注重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用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
数据、整理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能够正确绘图,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具备了
一定的分析、判断、预测的能力。也初步认识了扇形,学习了有关百分数的知识,为进一步
学习扇形统计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我对我校六年级 3 班 34 名学生进行了学前调研。从调研
数据中我们发现,61.76%的学生对扇形统计图完全不了解,他们认为扇形统计图就是像扇子
一样的统计图。只有 1 人对扇形统计图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关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只有 1
名学生能看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 名学生关注到单位“1”,4 名学生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
看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综上所述,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与扇形统计图接触不多,对其特点了
解较少,在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中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在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中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
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
据分析观念。
3、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特点,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价值。
教学难点:
在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中,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 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一、产
生 需
求、以
旧 引
新
1、创设情境、出
示统计结果
情境:元旦演出,
你最喜欢什么节
目?
为了让演出受到
学生介绍最喜爱的
节目
该环节选取
PPT 出 示 情
境,引发学生
兴趣
1 分钟
二、主
动 建
构、理
解 特
征
同学们的欢迎,
学校应该设置哪
些文艺节目呢?
出示统计结果:
从统计表中,你
知道了什么?
如果用统计图表
示这些数据,你
觉得哪种更好?
(条形统计图)
2、复习旧知、提
出数学问题
观察统计图,你
能获得哪些数学
信息?还能提出
哪些数学问题
吗?
你们会解决这些
问题吗?同桌合
作,借助计算器
进行计算,并将
结果填在统计表
中。
1、生生互动、统
一认识
要想把与百分数
有关的数据制成
应该调查一下大家
都喜欢什么节目。
观察统计表说信息
学生回想统计图与
统计表的特点并选
择恰当的统计工具
观察统计表说信息
学生填表并汇报计
算结果
学生提出想法,全
班讨论是否合适
贴近学生的
素材作为统
计内容,创
设与学生已
有知识背景
密切相关的
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
兴趣,体会
统计在现实
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
展 示 统 计 结
果,感受统计
图、表的特点
4 分钟
统计图,你认为
用什么统计图比
较合适?
追问:谁有什么
办法解决这个问
题吗?
组织生生互动:
师:大家都同意
他的看法吗?你
觉得这幅图还需
要改进吗?
2、创造新图、完
善结构
(1)谁还有更好
的方法解决这些
问题吗?
生 1:我想把条形都
挨到一起,组成一
幅统计图,大家说
行吗?
学生评价。
生 2:我觉得可以把
所有条形横着或者
竖着放一排,这种
方法可以吗?
学生互动评价。
学生互动评价:我
觉得这个图太长
了,也不好看,不
能看出每一个条形
代表哪一个节目。
生生互动:既然长
方形不好看,可以
换个图形。
可以用正方形代替
长方形。
可以用正方形,但
是怎么分份啊?
可以用圆形,中间
分成不同的小扇
从学生的已
有知识和经
验出发,制
造 矛 盾 冲
突,设计有
价值的数学
问题,引导
学生经历扇
形统计图的
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
适 时 展 示 学
生的想法,为
学 生 思 路 搭
设阶梯
课 件 展 示 不
同 的 统 计 图
形,便于直观
表 现 学 生 想
法的优缺点
5 分钟
7 分钟
(2)这能叫统计
图吗?它还缺少
什么?
(3)教师出示不
完整的统计图:
师:从图中你读
懂了什么?
(4)你能把这幅
图补充完整吗?
自己试着填一
填。
展示学生的不同
作品,讨论:你
更喜欢哪幅图?
为什么?
(5)你们知道这
是什么统计图
吗?(揭示课题:
扇形统计图)
追问:扇形统计
形,这样比较好看。
生:这幅图缺少统
计图的名称、日期;
缺少统计的项目和
数据。
生:圆是单位“1”,
表示总数量;每个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
分,表示喜欢每种
节目的人数占总人
数的百分比。
学生动手填一填
汇报讲解自己的作
品,评价。
学生认识扇形统计
图,理解其特点
实 物 投 影 展
示学生作品,
便于观察、比
较
3 分钟
图与我们之前认
识的统计图有什
么不同?(圆表
示整体,扇形表
示部分)
扇形统计图的
特点是什么?
3、看图识图、解
决问题
(1)观察扇形统
计图,你能获得
哪些数学信息?
(2)如果有
1000 名学生参
加调查,大约有
多少人喜欢小
品?你还能提出
不同的数学问题
吗?
(3)现在你能帮
助学校确定元旦
晚会文艺节目的
类型了吗?
4、对比分析、深
入理解
(1)对比分析,
小组合作,研究
特征。
学生独立试做,反
馈订正。
为活动做出决策
从识图、分
析到解决问
题,学生经
历了系统的
课件出示,便
于 学 生 发 现
扇 形 统 计 图
的特点
课件出示,便
3 分钟
4 分钟
三、巩
固 练
习、灵
活 应
用
出示讨论提示:
①对比条形统计
图和扇形统计
图,他们有什么
区别和联系?
②在什么情况下
用条形统计图,
什么情况下用扇
形统计图?
1、李明每天的
作息时间安排如
下图。
(1)李明每天花
多少小时做作
业?你还能得到
哪些信息?
(2)你认为李明
的作息时间安排
得合理吗?
(3)你的作息时
间与李明的有什
么不同?
2、请你将扇形统
计图补充完整。
李华家上个
月的支出大致安
排如下,伙食费
汇报交流、组织生
生互动:
总结区别与联系,
讨论出适用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汇
报过程中生生互动
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
报过程中生生互动
认识扇形统
计 图 的 过
程。由浅入
深,逐步了
解扇形统计
图的特点。
通过两种统
计 图 的 对
比,建立联
系 加 深 理
解。
巩固对扇形
统计图的认
识,培养学
生的识图能
力,获取信
息、分析数
据、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于 学 生 比 较
扇 形 统 计 图
与 条 形 统 计
图 的 区 别 和
联系
5 分钟
3 分钟
四、总
结 收
获、课
外 延
伸
40%;水、电、
煤气和电话费占
10%;教育支出
占 10%;储蓄占
25%;其他占
15%。
(1)在图中表示
李华家上个月的
支出情况。
(2)向家长了解
家庭收入和各项
支出的情况,计
算主要支出各占
收入的百分之
几。
1、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你有哪些
收获?
2、生活中还有没
有其他形式的统
计图,感兴趣的
同学课下搜集资
料继续研究。
回答问题
回顾课程,推展思
维
通过发现扇
形与圆、扇
形与扇形之
间面积的关
系,巩固学
生对扇形统
计图特点的
理解。
通过回顾与
反思,引导
学生多角度
总结收获;
课 内 外 结
合,培养学
生多渠道获
取信息的能
力。
激 发 学 生 兴
趣,便于体会
数 学 与 生 活
的联系。
3 分钟
2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