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梳理集训课件:第14讲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甘肃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梳理集训课件:第14讲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ID:714214

大小:724679

页数:31页

时间:2021-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十四讲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内 容 索 引 课前回扣基础——牢根基 考题初做诊断——悟考法 考法必研突破——提知能 考点集训巩固——培素养 课前回扣基础——牢根基 考点一 眼和视觉 1.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 巧学妙记 眼球的结构记忆:一孔、三体、五膜。一孔:瞳孔。三体:睫状体、 晶状体、玻璃体。五膜: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视网膜。 2.视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产生物像) 感光细胞 神经冲动 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易错点拨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物像形成的部位是视网 膜。 3.近视和远视的比较 项目 晶状体曲度 眼球前后径 物像位置 矫正方法 远视 过小 过短 视网膜后方 凸透镜 近视 过大 过长 视网膜前方 凹透镜 巧学妙记 近视、远视成因及其纠正方法:近前凹,远后凸。 温馨提示(1)巩膜俗称白眼球,虹膜俗称黑眼珠。 (2)物体由远到近时,瞳孔由大变小,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 考点二 耳和听觉 耳和听觉 项目 结 构 功  能 耳 外 耳 耳郭 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导声波 中 耳 鼓膜 接收声波,产生振动 鼓室 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保 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 咽鼓管 连通鼓室和咽部 听小骨 传导和放大声波 内 耳 耳蜗 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半规管 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感觉细胞 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名师点拨 (1)如果中耳内的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会产生传 导性耳聋;如果耳蜗听觉感受器和听觉神经受到损伤,会产生神经性耳聋。 (2)视觉和听觉都是在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的,并不是在视网膜和耳蜗内形 成的。 考题初做诊断——悟考法 1.(2020·兰州)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B.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答案 D 2.(2020·兰州)在一个特制的鱼缸里,向金鱼投食时,用灯光和食饵重复结合 多次。一段时间后,只要灯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 灯光的反应属于(  ) A.非条件反射B.免疫反应 C.鱼的本能D.复杂反射 答案 D 3.(2019·平凉)一些同学经常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导致患上近视眼。下 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玻璃体曲度过小 C.晶状体曲度过小 D.眼球前后径过小 答案 A 解析 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 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称近视眼,可配带凹透镜纠正。 考法必研突破——提知能 考法一眼和视觉 考向:利用图片、生活实例或示意图等形式,考查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及视觉 的形成过程、近视眼的成因。 考法突破:利用结构图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结合题干,对号入座。 例1(2020·南海)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 如宝珠、如白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其中的“白银”和“黑水银”分别是 (  ) A.角膜、虹膜B.虹膜、巩膜 C.巩膜、虹膜 D.巩膜、瞳孔 答案 C 解析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就是诗句中的“白银”;虹膜中含有许多 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就是诗句 中的“黑水银”,C项符合题意。 例2(2019·娄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对眼球 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 A.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光线 →④→②→③→⑦→⑧→大脑 B.外国人的眼睛有蓝色、褐色,是因为①上有 不同色素 C.结构⑥的作用是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D.上课时一会看书本,一会看黑板,都能看清楚,是由于③的曲度可以调节 答案 C 解析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光线→④角膜→②瞳孔→③晶状体→玻璃体 →⑦视网膜→⑧视神经→大脑的视觉中枢,A项正确;①虹膜内有色素,眼球 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B项正确;⑥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 有营养作用,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⑤巩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对眼 的内部结构有保护作用,C项错误。 易错易混视网膜——形成物像的结构,主要功能是接受光线刺激,产生神经 冲动;视觉中枢——是形成视觉的重要结构。 考法二耳和听觉 考向:结合图片、生活热点等形式,考查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考法突破:结合图片掌握耳的结构和功能,并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例3(2020·河南)如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 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避免损伤耳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图中的①是外耳道、②是鼓膜、③是半规管、④是耳蜗。当听到 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②(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 膜。这时张大嘴巴,咽鼓管张开,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以免震 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 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考点集训巩固——培素养 命题点1 眼和视觉 1.(2020·绥化)人体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 A.角膜 B.瞳孔 C.大脑的特定区域 D.玻璃体 答案 C 解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 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 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C项符合题意。 2.(2020·阳泉)某同学患有近视,其眼球中晶状体可能的状态以及佩戴的眼 镜分别是(  ) A.曲度过大;凸透镜 B.曲度过大;凹透镜 C.曲度过小;凸透镜 D.曲度过小;凹透镜 答案 B 3.(2020·黑龙江)“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下列关于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说 法正确的是(  ) A.角膜一般含有色素,中央有瞳孔 B.晶状体像双凸透镜可以折射光线 C.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D.巩膜能够给视网膜提供营养 答案 B 解析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A项错误;视网膜含有感光细胞,能感受 光线的刺激,视觉形成于大脑皮层,C项错误;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 内部结构,D项错误。 命题点2 耳和听觉 4.在耳的结构中,有传导和放大声波作用的是(  ) A.外耳道 B.听小骨 C.耳郭 D.耳蜗 答案 B 5.(2019·永州)听到悦耳的上课铃声,学生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听 觉感受器、产生听觉的部位分别位于(  ) A.听小骨,鼓膜 B.鼓膜,小脑 C.耳蜗,大脑 D.前庭,耳蜗 答案 C 解析 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 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 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可见听觉感受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6.(2020·聊城)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 衡 B.听小骨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到内耳 C.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答案 D 解析 正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由远眺转 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故D项错误。 综合命题点 7.(2020·赤峰)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至关重要,人 通过眼获取了总量80%以上的信息。图为眼的纵 切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的“白眼珠”是眼球壁中⑤巩膜的颜色 B.由看近到望远时需要由睫状体调节①晶状体 的曲度 C.看书、写字时间过久需要停下来眺望以预防近视 D.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的物体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④视网膜的后方 答案 D 解析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眼球的 前后径过长,成像会落到④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D项错误。 8.(2020·赤峰)图一是耳的结构图,图二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应流程 图。据图回答问题。 (1)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图一中  (填图中序号)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图二中的X对应图一中的[  ]    ([ ]内填图中序号,  上填文字)。 (3)图二中的逃生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属于        。 (4)逃生行为主要受到        的调节,但也受到    调节的影响。 图一 图二 答案 (1)6 (2)5 耳蜗 (3)学习行为 (4)神经系统 激素 解析 (1)6(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病菌若由此进入中耳,人会患中耳 炎。(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图1中的5(耳蜗)。(3) 图二中的逃生行为是人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 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4)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