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苏省高三六校联合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江苏省高三六校联合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ID:712717

大小:1.08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1-06-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六校联合 2021 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囊泡的运输主要沿细胞骨架进行 B. 溶酶体中的酶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 C.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合成都与核仁有关 D. 中心体主要由微管蛋白组成,因位置的接近于细胞的中心而得名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生长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 动密切相关。 2、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每个中心体主要含有两个中心粒。它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 中心。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它总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于细胞的中心, 因此叫中心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每个中心体含有两个中心粒,这两个中心粒相互垂直排列。中 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细胞骨架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有关,囊泡的运输主要沿细胞骨架进行,A 正确; B、溶酶体内的 PH 与细胞质基质中不同,溶酶体中的酶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B 正确; C、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有关。原核细胞中有核糖体,但没有核仁,其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无关, C 错误; D. 中心体主要由微管蛋白组成,它总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于细胞的中心,因此叫中心体, D 正确。 故选 C。 2.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丙型肝炎病毒由单链 RNA、 相关蛋白质、来自宿主细胞膜的包膜组成,主要侵染人的肝细胞,使人患上肝炎。下列关于丙型肝炎病毒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HCV 的基因是 RNA 分子的功能片段 B. 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 HCV 发生定向变异 C. 人体不可通过细胞免疫直接消灭入侵肝细胞的 HCV D. HCV 在宿主细胞里进行基因表达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有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 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 活动。 【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HCV 的遗传物质是 RNA,故 HCV 的基因是 RNA 分子的功能 片段,A 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人体免疫只起到选择作用,B 错误; C、人体可通过细胞免疫使被 HCV 入侵的肝细胞裂解,HCV 需要抗体与之特异性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 C 正确; D、HCV 在宿主细胞里进行基因表达,即翻译的过程中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 正确。 故选 B。 3.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和生物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基绿和吡罗红对 DNA、RNA 的亲和力不同,使得 DNA 呈绿色、RNA 呈红色 B. 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小白鼠呼吸而变污浊的空气 C. 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蛋白体外合成技术,以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为模板合成多聚苯丙氨酸,得出苯丙氨酸 的密码子是 UUU 的结论 D.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得出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 DNA、RNA 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 可以显示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翻译:翻译是指以 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 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进行的实验结果说明,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由许多个尿嘧啶组成,可见尿嘧 啶的碱基序列编码由苯丙氨酸组成的肽链,结合克里克得出的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结论可知,与苯 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 UUU。 3、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详解】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 DNA、RNA 的亲和力不同,使得 DNA 呈绿色、RNA 呈红色,利用甲基绿、 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A 正确; B、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 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进行的实验,以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为模 板合成多聚苯丙氨酸,得出与苯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 UUU, C 正确;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D 错误。 故选 D。 4. 研究发现,正常干细胞中两种关键蛋白质“失控”发生越位碰撞后,正常干细胞会变成肿瘤干细胞。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 干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会减少 C. 干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干细胞分化后逐渐衰老是由细胞中基因决定的正常的生命历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 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衰老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3、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详解】A、全能性是指一个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能力,而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类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 能性,A 错误; B、干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但甲胎蛋白增加,B 错误; 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分化导致细胞种类增多,C 错误; D、干细胞分化后的逐渐衰老是由细胞中基因决定的正常的生命历程,对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有利的, D 正确。 故选 D。 5. 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 胞,24 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 DNA 的复制 B. 所有处在分裂期的细胞都位于 a 峰 C. 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 复制 D. b 峰中细胞的DNA 含量是 a 峰的 2 倍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由题干可知,用某抗癌药物处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实验组细胞,不用抗癌药物处 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对照组细胞,两题图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数目在 a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40,在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80。 【详解】A、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 b 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 DNA 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 显减少,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 DNA 复制有抑制作用,A 正确; B、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中 DNA 是加倍的,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b 峰中,B 错误; C、在 a 峰与 b 峰之间细胞内的 DNA 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 DNA 分子的复制,C 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数目在 a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40,在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80,所以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D 正确。 故选 B。 6. 豌豆的红花对白花是显性,长花粉对圆花粉是显性。现有红花长花粉与白花圆花粉植株杂交,F1 都是红 花长花粉植株。若 F1 自交获得 F2 共 200 株植株,其中白花圆花粉个体为 32 株,则 F2 中杂合的红花圆花粉 植株所占比例为( ) A. 8% B. 10% C. 16% D. 20% 【答案】A 【解析】 【分析】豌豆的红花对白花是显性,长花粉对圆花粉是显性。红花长花粉与白花圆花粉植株杂交,F1 都是 红花长花粉,说明 F1 都是杂合体,即 AaBb。由题中数据显示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能用自 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应用连锁定律算。 【详解】设红花基因型为 A,长花粉基因型为 B,则 F2 中 aabb 占 32/200,则 aabb 占 16%,则 F1 产生的配 子 ab 占 40%,配子中,ab=AB=40%,则 Ab=aB=10%,可求得:杂合的红花圆花粉 Aabb 所占比例为: 10%×40%×2=8%,A 正确。 故选 A。 7. 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 ATPase 为 ATP 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 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 B. 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 C. 低温会影响方式①一④的运输速率 D. 氧浓度变化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过程属于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②属 于协助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③属于主动运输,特点一般是从低 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④过程属于胞吞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A.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通过方式①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A 正确; B.④过程属于胞吞作用,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B 正确; C.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影响膜的流动性,所以低温对图中①②③④四种运输方式都有影响,C 正确; D.氧浓度变化会影响能量的供应,而③和④运输方式均消耗能量,所以氧浓度变化会影响③和④的运输速 率,D 错误。 故选 D。 8. 将某种植物的胚轴切段若干浸入蒸馏水中 1 h 后,再分别转入 5 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NAA 的溶液中和 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 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 24 h 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 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数据表明 NAA 对切段生长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 浓度为 0.1 mg/L 时的两次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应重做浓度为 0.1 mg/L 时的实验 C. 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 1 h 的目的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 D.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可合成 N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类似物是微量、高效的一类化合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将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 1h,目的是减少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观察图可以看出 1mg/L 浓度的 NAA 溶液中培养,促进 切端伸长的效果最明显,第二次实验与初次实验结果偏差较大,应重复实验查找原因。 【详解】A、由图可知,经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NAA 处理后,切段长度都大于对照组的,体现的是生 长素类似物 NAA 对切段生长的促进作用,A 错误; B、实验数据有问题时,应做重复实验,重复实验是重复做整个实验,而不是只做出现异常实验结果的实验 小组,B 错误; C、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 1 h 的目的是使切段中所含内源激素溶解在蒸馏水中,排除其对实验的影响,C 正 确; D、生长素类似物 NAA 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D 错误。 故选 C。 9.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由生产者、II、III 和 IV 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①⑦⑧过程以 CO2 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D.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于⑥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图中Ⅰ是无机环境,II、III 是消费者,IV 是分解者,其中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故 A 错;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故 B 错;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即图 中①⑦⑧)是以 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即图中②③④⑤⑥)以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 故 C 正确;根瘤菌是消费者,因此它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应该来自于②,而 不是⑥,故 D 错。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点评:本题以碳循环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碳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 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0. 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乙病显性基因为 B,隐性 基因为 b。若Ⅱ-7 为纯合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病,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病 B. Ⅱ-5 的基因型为 aaBB C. Ⅲ-10 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1/3 D. Ⅲ-9 与Ⅲ-10 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5/1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系谱图可知,1 和 2 号所生的 4 号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根据 1 和 2 所生 的 5 号不患甲病,故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 和 2 的基因型均为 AaBb。 【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甲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错误; B、Ⅰ-1 与Ⅰ-2 的基因型均为 AaBb,进而推知Ⅱ-5 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B 错误; C、若Ⅱ-7 为纯合子,则Ⅱ-7 的基因型为 aaBB,而Ⅱ-6 的基因型为 1/3aaBB 或 2/3aaBb,所以Ⅲ-10 是纯合 子的概率是 1-2/3×1/2aaBb=2/3,C 错误; D、Ⅲ-9 的基因型为 aabb,Ⅲ-10 的基因型为 2/3aaBB 或 1/3aaBb,二者剩下正常男孩即 aaB-XY 的概率为 (2/3+1/3×1/2)×1/2=5/12,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11. 玉米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该种染色体变异 B. DNA 的断裂、错接是形成图乙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 C. 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不一定都表达 D. 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不能在显微镜下分辨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分析题图可知,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由 abcdefgh 变为 edcbafgh,故发生了染色体倒位。 【详解】A、染色体变异是随机的,无论细胞是否发生分裂,均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 正确; BD、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其根本原因是 DNA 的断裂、错接,这种变异在显微镜下能分辨,B 正确,D 错误; C、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因此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所有细胞中不一定 都能表达,C 正确。 故选 D。 12. 2021 年 2 月 13 日,日本动漫《工作细胞》第一季中文版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其中第 5 集 讲述了人体对杉树花粉过敏的故事。过敏反应患者会产生一类特定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 E 抗体(IgE),该 种抗体可识别外部蛋白质,与体内少数可以表达特定受体 FcεR1 的肥大细胞等结合并相互作用,从而引起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机体内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 IgE 结合 B. 机体再次接触某种过敏原时,可能会产生过敏症状 C. 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引起组织水肿 D. 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正常机体产生的抗体存在位置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 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 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详解】A、由题干知该种抗体可识别外部蛋白质,与体内少数可以表达特定受体 FcεR1 的细胞结合并相互 作用,如肥大细胞,所以并不是机体内所有细胞都可以跟 lgE 抗体结合,A 正确; B、IgE 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的 IgE 抗体结合,使得肥大细胞 可产生组织胺和其他化学物质,产生过敏症状,B 正确; C、过敏反应会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引起组织水肿,C 错误; D、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一般分布在致敏细胞膜上,而正常机体产生的抗体分别在体液中,D 正确。 故选:C。 13.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以 及微量元素等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 A 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为了筛选目的菌 B. 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可使目的菌和培养液充分接触 C. 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 D. 将固体培养基得到的目的菌重复多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获得大量菌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出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在以化合物 A 为唯一碳源的培 养基中只有能降解化合物 A 的微生物才能以化合物 A 为碳源和氮源生长繁殖,不能利用化合物 A 的微生物 因缺乏碳源和氮源,无法生长繁殖。 【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因此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 A 作为唯一碳 源,目的是为了筛选目的菌,A 正确; B、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可使目的菌和培养液充分接触,B 正确; C、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C 正确; D、在以化合物 A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只有能降解化合物 A 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不能利用化合物 A 的微生物因缺乏碳源和氮源,无法生长繁殖,将固体培养基得到的目的菌重复多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对菌 种“纯化”,D 错误。 故选 D。 14.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位于下丘脑的 PO/AH 区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相等时设定了一个 调定点,如 37℃,体温整合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调定点来调节体温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体温维持在调定点,机体产热与散热量相等 B. 若体温低于调定点,会有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散热速度减缓 C. 在致冷源作用下,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下降 D. 人体在发热初期,达到调定点之前,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从而感到寒冷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 变,A、B 两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为体温调定点温度,正常情况下体温为 37℃,调定点调高后“正常”体温 接近 39℃。 【详解】A、若体温维持在某一固定值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A 正确; B、若体温低于调定点,冷敏神经元发放冲动频率增多,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散热速度减 缓,B 正确; C、在致冷源作用下,体温能维持相对温度,则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等于热敏神经元,C 错误; D、人体在发热初期,没有达到新的调定点之前,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从而感到寒冷, D 正确。 故选 C。 二、多项选择题: 15. 下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 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5℃时呼吸作用为暗反应提供的 ATP 不足 B. 5℃~37℃范围内,植物均表现为生长状态 C. 当温度达到 50℃时,植物因蛋白质失活而死亡 D. 温室栽培中温度控制在 30℃左右时最利于该植物生长 【答案】BD 【解析】 【分析】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十呼吸速率。植物只要有生命活性就进行细胞呼吸,植物要能生长,必 须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详解】A、暗反应所需 ATP 只能来自光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 ATP 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不作为暗反应的 能量,A 错误; B、5℃~37 ℃范围内,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大于 0,所以植物均表现为生长状,,B 正确; C、当温度达到 50 ℃时,植物细胞仍能进行呼吸作用,说明没有因蛋白质失活而死亡,C 错误; D、由于在温度为 30℃条件下,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最大,所以温室栽培中温度控制 在 30℃左右最利于该植物生长,D 正确。 故选 BD。 16. 酸奶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发酵食品。下列有关酸奶制作和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新鲜牛奶消毒常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 B. 酸奶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以利于乳酸菌发酵 C. 若要分离纯化发酵效果较好的乳酸菌菌种,所用的培养基应添加 CaCO3 D. 乳酸菌菌种若要长期保存,应向菌液中加入甘油,并置于-20℃的环境中存放 【答案】ACD 【解析】 【分析】酸奶发酵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故酸奶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详解】A、对培养基常用高温高压蒸汽法灭菌,对新鲜牛奶消毒常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A 正 确; B、酸奶制作过程中不能通入空气,B 错误; C、若要分离纯化发酵效果较好的乳酸菌菌种,所用的培养基应添加 CaCO3,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溶解培 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故可以用来鉴别乳酸菌菌种的优良,C 正确; D、乳酸菌菌种若要长期保存,应向菌液中加入甘油,并置于-20℃的环境中存放,保持菌体的活性,D 正 确。 故选 ACD。 【点睛】 17. 某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 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 DNA 模板和 RNA 聚合酶混 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 32P 标记,一起培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 RNA 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 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 S 的缓冲液 B. 加入肝素后没有新的 mRNA 合成 C. 曲线反映的是模板 DNA 的复制过程 D. 蛋白 S 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时间加入的不同成分及是否加入蛋白 S,因变量是产物中 32P 的放 射性。 【详解】A、根据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组加入了蛋白质 S 即含有蛋白质 S 的缓冲液,对照组应加入不含有蛋白质 S 的缓冲液,A 正确; BC、据题意“将 DNA 模板和 RNA 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 32P 标记”, 结合题图开始一段时间内(1 分钟之前)产物放射性增加,说明曲线反映的是模板 DNA 的转录过程。加入 肝素后,产物中含 32P 的放射性强度不再增加,说明肝素能抑制转录过程,因此没有新的 mRNA 的合成,B 正确,C 错误; D、据图可知,加入肝素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蛋白质 S,产物放射性很高;未加入蛋白质 S,产物反射性几乎 不发生变化,说明蛋白质 S 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D 正确。 故选 ABD。 【点睛】 18. 如图表示 3 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 a 和图 b 中 3 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W 表示在达到最 大增长率的时候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 a 中的三个物种种间竞争强,种内斗争弱 B. 两图中的物种间竞争激烈程度相当 C. 如果资源有限,图 a 中物种 2 与图 b 中物种 3 有被排除的危险 D. 单一物种 W 越窄,种内斗争越强;多个物种 W 重叠越多,竞争越强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图 a 中 3 个物种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物种间共用资源较少,则种内斗争较激烈,种间 竞争较弱。图 b 中物种 1、2、3 中共用资源比较多,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因此种间竞争激烈, 种内斗争较弱。 【详解】A、图 a 中 3 个物种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物种间共用资源较少,则种内斗争较激烈,A 错误; B、图 a 中 3 个物种所利用资源重叠部分较少,种间竞争较弱。图 b 中 3 个物种所利用资源重叠部分较多, 种间竞争激烈,B 错误; C、图 a 中 3 个物种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物种间共用资源较少,则种内斗争较激烈,因此若资源 有限,图 a 中物种 2 被淘汰的可能性不大。图 b 中物种 1、2、3 中共用资源比较多,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 源比较少,因此种间竞争激烈,种内斗争较弱,其中物种 2 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最少,因此若资源有限, 图 b 中物种 2 有被淘汰的危险,C 错误; D、单一物种 W 越窄,说明在种群最大增长率时可利用的资源种类较少,则种内斗争加剧;多个物种 W 重 叠越多,说明共用资源较多,则种间竞争激烈,D 正确。 故选 ABC。 三、非选择题: 19. 湖泊中含 N、P 的无机盐含量过多,会引起水体污染,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驱动浅水 湖泊进行清水态 向浑水态的转换,如下图所示。 注:圆点代表浮游植物 (1)在湖泊中,底栖植物与浮游植物会竞争_____,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浮游植物固定的 太阳能的去向有_____。 (2)在湖泊中,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和以底栖植物为食的鱼类分别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__结构。湖泊由清水态向浑水态的转换过程是群落_________ 的过程,据图可知,该过程中湖泊植 物的变化是________。 (3)清水态湖泊中无机盐浓度低,透光度高,随着含 N、P 的无机盐增加,清水态湖泊植物发生上述变化 的原因是________。 (4)某湖泊由于富营养化处于浑水态,为了重现“水清出石鱼可数”的清水湖景象,结合本文信息,运用 生态学原理设计修复方案,至少写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 【答案】 (1). 阳光 (2). 捕食 (3). 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 散失 (4). 垂直 (5). 演替 (6). 浮游植物逐渐增多,而底栖植物逐渐减少至消失 (7). 浮游植物 大量繁殖,导致水体缺氧,鱼、虾、底栖植物等大量死亡 (8). 控制人类活动对该湖泊生态环境的负面 影响;可以多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熟记生物常见的种间关系、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的演替等知识点。 【详解】(1)在湖泊中,底栖植物与浮游植物都需要利用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故两者会竞争阳光;浮游 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故两者的关系是捕食关系;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有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 分解者和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2)在湖泊中,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湖泊由清水态向浑水态的转换过程是群落的 演替过程;据图可知,该过程中湖泊植物的变化是浮游植物逐渐增多,而底栖植物逐渐减少至消失,因为 浑水态湖泊中,含 N、P 无机盐含量过多,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覆盖在水面上会使底栖植物因缺乏阳光而逐 渐减少至死亡。 (3)清水态湖泊中无机盐浓度低,透光度高,随着含 N、P 的无机盐增加,清水态湖泊植物变为浑水态的 原因是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体缺氧,鱼、虾、底栖植物等大量死亡。 (4)为了重现清水湖的景象,可以控制人类活动对该湖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多投放以浮游植物为 食的鱼类,减少浮游植物的数量。 【点睛】湖泊由清水态向浑水态的转换过程中,植物的变化情况是难点。应注意 N、P 增多会导致浮游植物 大量繁殖,底栖植物因为缺少阳光和氧气而导致数量下降。 20. 生物是如何“感知”光的? 光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的能量,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如茎的伸长、开花诱 导、对病虫害的防 御等。早期研究中,科学家用红光及远红光短时间交替照射莴苣的种子, 然后放在黑暗中三、四天,发现 最后一次照射红光的种子绝大部分都能发芽,且生长得非常 好,而最后一次照射远红光的,绝大部分都不 能发芽,因此推测种子里含有一种能区分红光 和远红光的物质。后来的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就是光敏色素。 光敏色素是一类红光/远红光受体,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植物体内同时存在非活化、活 化的光敏色素(分别 简写为 Pr、Pfr)。光敏色素蛋白一旦被红光激活,暴露出核定位信号, 即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科研人员提取了红光处理前、后的野生型及光敏色素突变体植株的 RNA,通过比对发 现,光敏色素调控 表达的基因种类发生了改变,并且部分 mRNA 发生了选择性剪接。科研 人员还发现,光敏色素还诱导了 部分基因启动子的选择性使用,即转录起点发生了变化,产 生的 mRNA 比正常情况下多了一段 5’端序列。 对部分不同长度的 mRNA 翻译产物定位研究 表明,较短肽链折叠的蛋白质大多定位于细胞质基质,而更 长肽链折叠形成的蛋白质在胞内 的定位主要在叶绿体,也有部分蛋白质定位在细胞核、细胞膜结构等以适 应环境变化带来的 “震荡”。研究光敏色素作用机理,有利于理解光信号对植物体生命活动的精密而有序的 调 节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在细菌基因组内也存在类似光敏色素的感光蛋白,可以帮助细菌产生趋光性以获得能量, 还参与昼夜节律、 生物膜形成、致病性等生理过程。对各类生物的“光敏色素”的研究,从 进化角度认识生物对于光的感知, 利于人类深入理解生物体适应环境的精妙之处。 (1)光敏色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由于远红光诱导光敏色素发生_________ 变化,使其转化为 ________(Pr 或 Pfr)形式,因此最后一次照射远红光的莴苣种子,绝 大部分都不能发芽。 (2)根据资料所示,以下说法或推测正确的是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光敏色素能同时接收红光和远红光的信号诱导,说明该受体不具有特异性 b.Pr 暴露核定位信号,可以被相应分子转运并且通过核孔的选择作用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c.光敏色素介导的基因转录过程中启动子的选择性使用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根据文中信息,概括光敏色素介导的调控植物体生命活动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 (4)对光敏色素的相关研究可以应用于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用于培育富含花青素的蔬菜品种,促进新物种的产生 b.通过不同波长的光的组合,促进药材中特定有效成分的生成和积累 c.提高特定波长的光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d.通过研究光敏色素在不同物种的异同,为进化提供依据 e.细菌的致病性机理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 【答案】 (1). 氨基酸 (2). 逆转 (3). Pr (4). bc (5). 基因调节、光信号调节、化学信号调 节 (6). bcde 【解析】 【分析】本题依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学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能根据提取的信息分 析解决问题。 【详解】(1)光敏色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光敏色素在远红光(730nm)照射下, 会发生逆转变化,使其转化为 Pr。 (2)a、光敏色素是一类物质,有的可以接收红光,有的可以接收远红光,故单独来看仍具有特异性,a 错 误; b、光敏色素蛋白是大分子,故可以通过核孔的选择作用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b 正确; c、光敏色素介导的基因转录过程中启动子的选择性使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为长期自然 选择的结果,c 正确。 故选 bc。 (3)根据文中信息,光敏色素介导的调控植物体生命活动的三种方式有基因调节、光信号调节、化学信号 调节。 (4) a、用于培育富含花青素的蔬菜品种,最终形成的是新品种而不是新物种,a 错误; b、通过不同波长的光的组合,使光敏色素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促进药材中特定有效成分的生成和 积累,b 正确; c、不同的光敏色素利用光的情况不同,故可提高特定波长的光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c 正确; d、可以通过研究光敏色素在不同物种的异同,为进化提供依据,d 正确; e、根据文中信息可知,研究光敏色素有利于细菌的致病性机理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e 正确。 故选 bcde。 【点睛】本题难点是阅读量较大,学生在阅读时应注意提取一些关键词,或者可以带着问题,集中阅读某 一段来解决该问题。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种新的靶向基因敲除技术——TALEN 技术(原理见下图)。TALEN 技术使用的基因敲除 工具是由 DNA 识别域和核酸内切酶两个部分组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细菌蛋白质(TALE),它的 二连氨基酸(NI、NG、HD、NN,其中字母 N、I、G、H、D 分别代表了一种氨基酸)与四种碱基(A、G、 C、T)有恒定的对应关系:NI 识别 A,NG 识别 T,HD 识别 C,NN 识别 G。FokⅠ是一种形成二聚体后 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蛋白单体。因此,可以利用 TALE 作为 DNA 识别域,用 FokⅠ二聚体定点切断 DNA。 科学家发现水稻植株无论是否具有光周期敏感蛋白基因 P,在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在长日照条 件下,具有光周期敏感蛋白的水稻才能雄性可育。基因 P 只在单倍体花粉细胞中表达,使其能够合成淀粉。 科研人员使用 TALEN 技术对水稻基因 P 进行靶向敲除,以得到光敏雄性不育水稻新品种。 (1)在 TALEN 技术的设计中,选择使用 FokⅠ单体而不直接使用 FokⅠ二聚体,这样能减少对 DNA 的 __________切割,保证了基因敲除的靶向性。为了让 TALEN 技术能用于各种不同生物、不同基因的敲除, 没有与 TALE 蛋白结合的 FokⅠ二聚体对 DNA 的切割应______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类似于限制 酶的“限制性”。 (2)若 TALE 蛋白左臂所识别的基因 P 的序列为“-TGACC-” ,则 TALE 蛋白左臂对应的二连氨基酸序列 应为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可以确定 TALE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而人工合成 TALE 蛋白基因。然后 将 TALE 蛋白基因与__________基因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基因。 (3)科研人员用图 2 所示的质粒为载体,其中的潮霉素抗性作为标记基因,作用是__________。应选用 __________酶将该质粒与融合基因构建为重组质粒,并将融合基因设法导入到水稻愈伤组织中,再利用 __________技术获得 T0 代植株。 (4)由于基因靶向敲除成功的概率比较低,所以科研人员培育 T0 代植株时应保证__________日照条件,待 其自花受粉得到 T1 代,再将 T1 代植株__________,并在开花期随机选择一部分植株的花粉进行鉴定,鉴定 方法是__________。若观察到某植株的花粉全部未被染成蓝色,则该植株为所需的纯合光敏雄性不育新品 种。 (5)与传统的雄性不育水稻品种相比,光敏雄性不育新品种的优势在于它能实现自交繁殖并保留雄性不育 特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 【答案】 (1). 非靶向(或“随机”) (2). 不具有 (3). (4). FokⅠ单体 (5). 筛 选转化成功的受体细胞 (6). BamH Ⅰ及 DNA 连接 (7). 植物组织培养 (8). 短 (9). 在长日照 下种植 (10). 将花粉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11). 光敏雄性不育新品种在短日照条件下雄性 可育,可实现自交繁殖;自交后代能保持基因 P 敲除的纯合性,使其在长日照条件下雄性不育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的信息:细菌蛋白质(TALE)与四种碱基(A、G、C、T)有恒定的对应关系,FokⅠ是 一种形成二聚体后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蛋白单体。 水稻植株无论是否具有光周期敏感蛋白基因 P,在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在长日照条件下,具有 光周期敏感蛋白的水稻才能雄性可育。 基因 P 只在单倍体花粉细胞中表达,使其能够合成淀粉。 【详解】(1)如果使用 FokⅠ二聚体,根据图示,可以对靶基因的左侧和右侧序列进行随机切割,所以为了 较少对 DNA 的随机(非靶向)切割,保证了基因敲除的靶向性。由于限制酶的特点是识别特定的序列并在 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所以应选择不具有类似于限制酶的“限制性”。 (2)根据 NI 识别 A,NG 识别 T,HD 识别 C,NN 识别 G,所以二连氨基酸序列应为 ,融合 基因可以将 TALE 蛋白基因和 FokⅠ单体基因进行融合,如果表达后就可以获得具有特异性识别并且切割的 酶。 (3)在基因工程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筛选转化成功的受体细胞,根据启动子的启动方向可知,用 HindⅢ 酶处理,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表达不出来的,所以选择 BamHⅠ进行切割,并用同种酶处理目的基因,再 用 DNA 连接酶形成重组质粒,将融合基因设法导入到水稻愈伤组织中后,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T0 代植株。 (4)由于在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在长日照条件下,具有光周期敏感蛋白的水稻才能雄性可育, 所以 T0 代应该保证短日照条件,获得 F1 代后将其放入长日照下种植,淘汰没有光周期蛋白的个体,然后进 行花粉鉴定,因为基因 P 只在单倍体花粉细胞中表达,使其能够合成淀粉,所以可以用碘液染色。 (5)由于光敏雄性不育新品种在短日照条件下雄性可育,可实现自交繁殖;自交后代能保持基因 P 敲除的 纯合性,使其在长日照条件下雄性不育,所以与传统的雄性不育水稻品种相比,光敏雄性不育新品种的优 势在于它能实现自交繁殖并保留雄性不育特性。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能够从题干中读出信息,抓住给出的条件逐个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22. 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神经兴奋传导与传递的基础。突触传递过程中,前、后膜内外离子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 Na+通透性的变化趋势为______。在此过程中 Na+离子的过 膜方式是______。 (2)引起突触前膜上 Ca2+ 通道打开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中①至④表示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图中过程②表示______。 (4)为研究细胞外 Na+浓度对突触传递的影响,向细胞外液适度滴加含 Na+溶液,当神经冲动再次传来时, 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原因是______。 (5)在突触部位胞内的钙离子主要来自于胞外。为证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提出 可供实验的两套备选方案。 方案一: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再在该实验体系中 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方案二: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另取一 组实验材料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的优劣,并陈述理由 __________。 【答案】 (1). 突然增加,达到一定水平后迅速降低(停止) (2). 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3). 神经 冲动带来的膜电位变化 (4). 进入到胞内的钙离子会促进囊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5). 膜 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增加,过膜的钠离子数目增加 (6). 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方案一: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后,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能够反映细胞内 钙离子浓度较低时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而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存在的条件下,增加细胞外液的钙离子 浓度无法改变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不能反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高时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因此实验 方案有缺陷。 方案二:能反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高和较低时分别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实验方案设计较全面,实验 结果较明确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引起钠离子通道的开放,使钠离子内流引起膜电位变化。进 而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细胞内钙离子增多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 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使钠离子通道打开,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详解】(1)Na+通道的开闭是十分迅速的,兴奋传来时迅速打开,传过后又会迅速关闭。从图中可知钠离 子的运输不消耗能量,但利用了载体。说明运输方式应当为协助扩散。 (2)钠离子内流会引起膜电位变化,之后发生钙离子内流。所以引起钙离子通道打开的是膜电位变化。 (3)据分析可知过程②表示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向外释放递质。 (4)钠离子内流的动力是钠离子的浓度差。细胞外液纳离子浓度增大,浓度差变大。单位时间内流的钠离 子增多,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 (5)实验目的是验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为了充分证明该结论,需要高钙离子和 低钙离子两组。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可以使进入细胞内的钙离子减少,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可 以使进入细胞内的钙离子增多。但如果先使用了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则增大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是无 作用的。 【点睛】图中钙离子和钠离子进入细胞都是利用了载体,不消耗能量,都是协助扩散方式。 23. 科研人员对野生型玉米(DD)进行诱变处理,得到隐性突变体(dd)。将野生型和突变体进行杂交,过 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亲本组合 DD♀×dd♂ 1 组的 F1♀×dd♂ dd♀× DD♂ 3 组的 F1♀× DD♂ 发育异常种子的比例 49.78% 50.86% 0% 0% (1)本实验中,1、3 组实验互为_____实验,母本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型均为_____。 (2)据 1~4 组杂交结果分析,只有 1、2 组子代中出现 50%发育异常种子的原因是_____。 (3)利用 1 组中的 F1 进行自交 , F2 发育正常种子的基因型的比例为 DD:Dd:dd=2031:2847:621 (约为 3:4:1),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科研人员做了分析。 ①由于发育异常种子的基因型无法检测,因此基因型为________和 dd 的发育异常种子 无法统计到 F2 中, 因此结果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 ②基因型为 DD 的种子有 2031 个,理论上发育正常的 dd 种子应该约为________个, 远大于 621,与 实际数据不符。 (4)综合上述研究,科研人员推测,除了种子发育异常外,D、d 两种雄配子的比例异 常也是导致 3:4: 1 分离比出现的原因之一。请在□中填入基因型及百分率,在( )中填入 百分率,完成解释上述现象 的遗传图解。 ________ (5)上述研究发现了 d 基因与种子发育的相关性,请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________。 【答案】 (1). 正反交 (2). Dd (3). 含父本 d 基因的受精卵使种子 50%发育异常 (4). Dd (5). 2031 (6). (7). d 基因是否通过影响种子发育过程中酶 的合成(活性)进而影响代谢影响种子萌发 【解析】 【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杂交实验 1 中 DD♀×dd♂→F1Dd,杂交实验 2 中 1 组的 F1♀Dd×dd♂→后代 Dd:dd=1:1,1、2 组的父本均为 dd,发育异常种子的比例均为 50%,而第 3 组中母本为 dd、父本为 DD 时 则异常发育的种子为 0,说明含父本 d 基因的受精卵使种子 50%发育异常;杂交实验 3 为 dd♀× DD♂→F1Dd, 杂交实验 4 中 3 组的 F1♀Dd× DD♂→后代 Dd:dd=1:1,3、4 组父本均为 DD 且发育异常种子的比例均为 0, 说明父本 D 基因不会导致后代种子发育异常;杂交实验 1、3 父本母本均纯合且基因型相反,互为正反交实 验。 【详解】(1)本实验中,杂交实验 1 为 DD♀×dd♂→F1Dd,杂交实验 3 为 dd♀× DD♂→F1Dd ,两者父本母 本均纯合且基因型相反,1、3 组实验互为正反交实验;母本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型均为 Dd。 (2)由分析可知:依据 1~4 组杂交结果,只有 1、2 组子代中出现 50%发育异常种子的原因是含父本 d 基因的受精卵使种子 50%发育异常。 (3)利用 1 组中的 F1(Dd)进行自交,F2 发育正常种子的基因型的比例为 DD:Dd:dd=2031:2847:621 (约为 3:4:1),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分析原因可能是: ①由于发育异常种子的基因型无法检测,含父本 d 基因的受精卵即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发育异常种子无法 统计到 F2 中,因此结果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 ②1 组中的 F1(Dd)进行自交,理论上 DD:Dd:dd=1:2:1,已知因型为 DD 的种子有 2031 个,dd 与 DD 基因型的个体数目相等,理论上发育正常的 dd 种子也应该约为 2031 个,远大于 621,与实际数据不符。 (4)综合上述研究,科研人员推测,除了种子发育异常外,D、d 两种雄配子的比例异 常也是导致 3:4: 1 分离比出现的原因之一,注意后代中 DD:Dd:dd=3:4:1,雌配子中 D:d=1:1,Dd、dd 含雄配子 d 基因 的个体只有 50%存活,再进一步根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在□中填充即可,完成解释上述现象的遗传图解如下: ,故后代中 DD:Dd:dd=3:4:1。 (5)上述研究发现了 d 基因与种子发育的相关性,由于种子发育过程中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而细胞代 谢需要酶的催化,在此基础上可提出一个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如 d 基因是否通过影响种子发育过程中 酶的合成(活性)进而影响代谢影响种子萌发等。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的能力。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