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3.2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3.2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ID:701817

大小:17

页数:6页

时间:2021-05-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地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 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与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 转紧密相连,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 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 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 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 形成了五带。因此这节课又是前边所讲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 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 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学生已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 动,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但还存在空间感和动态感不强以及归纳概括 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 理性认识很少。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再加上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又比较弱,所 以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层层递进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分析地理问 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宇 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 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四、教学方法 (一)Flash 演示法 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 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 要手段之一。 (二)图解法 图解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 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观看动画理解基本概念,如: 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学生与教师一起观看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和正午 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三)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 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 更好的掌握。如解释学校作息时间表进行调整,为什么呢?暗示学生通过学习可 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 五、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为什么我校要实行夏令时和冬令时? 【讲授新课】 1. 昼夜长短变化 (1)原因 (多媒体)数字星球上呈现晨昏线的摆动动画,让学生思考:昼夜长短变化的原 因。 (教师)总结: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 动。晨昏圈垂直太阳光线,故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晨昏线周期性摆动。使同一 纬线圈昼弧和夜弧长短发生变化。 如果:昼弧﹥夜弧 则昼长夜短 如果:昼弧﹤夜弧 则昼短夜长 如果:昼弧=夜弧 则昼夜相等 (推进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一年当中什么时候,昼相对 较长?(推测哪一天最长)什么时候昼相对较短(推测哪一天最短)?(太阳直 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状况有什么规律?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我们以北半球为例来做分 析。 (2)昼夜长短变化 (学生活动)利用动画分别分析夏半年和冬半年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规 律。 小组讨论 1:(1 组 3 组 5 组) 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夏半年。夏半年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如何,什么时候达 到最值,是怎么变化的?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2:(2 组 4 组 6 组) 秋分日到次一年的春分日,是冬半年。冬半年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如何,什 么时候达到最值,是怎么变化的?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讲解) 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分。 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长,夜 变短。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夜最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的现象。 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短, 也变长。 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在此昼夜等分。 总结:夏半年,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昼夜长短 的变化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逐渐增长。夏至日达到最大。 夏至日到秋分日是第二段,北半球昼逐渐减短。 秋分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继续变短,夜继续变长。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昼 夜短,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的现象。 冬至日到次年春分,太阳仍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是直射点向北 移动,白昼在逐渐的增长。 总结:冬半年,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昼夜长短 变化可以分成两段。秋分日到冬至日,北半球逐渐减短。冬至日时昼最短夜最长。 冬至日到次一年的春分日的过程,北半球昼逐渐增长? 说明: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与北半球相反。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春秋 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总结规律:1. 太阳直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相反半球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也变短。相反的半 球昼变短,夜变长。 3.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4.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过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除了引起昼夜长短变化外,也会改变我们正午时影子 的长短变化。 2. 正午太阳高度角 【情景创设】去年 6 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 住房。今年 1 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 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 赵亮分析原因吗? (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分析一天当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师)总结:H>0,白天;H=0,晨昏线;H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