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论述类文本阅读-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07 论述类文本阅读-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 含答案

ID:698273

大小:224.03 KB

页数:44页

时间:2021-05-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差缺补漏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形象地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城池,外有皮肤、粘膜这样的城墙和护城河的保护,内有免疫细胞这样的 警察巡逻,站岗,而警察手里的武器、信号弹等就是由免疫细胞所分泌的免疫因子。 当细菌、病毒这样的不法分子偷进城后,就会被巡逻的警察发现并消灭,同时它们还会记录这个不法分子 的特征,全城张贴通令,以保证相同的敌人再次来犯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其消灭。 接种疫苗的过程就像是我们人为地塞几个不法分子(当然不是年轻力壮、破坏力十足的那些)进城,让警 察抓住、认识、消灭它们,从而帮助我们的机体建立针对某种疾病的长期的防御力,从而实现主动免疫。 (摘编自钟柯《疫苗究竟是如何帮助我们抵抗病毒的》) 材料二: 减毒活疫苗是一种毒性减弱的活病原体,它不会致病,但是能引发人体免疫反应去对抗下一次感染。减活 疫苗不仅接近于病毒的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效果较好,而且通常只需要单次免疫即可。不过,作为 疫苗的活病毒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接种人便又有被感染的可能了。 为了提升疫苗的安全性,科学家又发明了灭活疫苗。灭活疫苗需要用加热或化学方法将病毒灭活,使其不 再具有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也不再能复活。不过,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时间比减活疫苗要短得多,不仅需 要进行多次免疫,而且采用甲醛或福尔马林等化学法灭活病毒时,也可能出现灭活不完全的情况,仍然存 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通过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等疫苗进行强制免疫以来,世界各国已将脊髓灰质炎、麻疹、乙型脑炎、水痘 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一些国家也利用疫苗免疫等手段根除了部分传染病。 由于疫苗有着可快速生产、工艺日臻成熟的优势,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曾在传染病防治史上发挥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不过,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有一些类似的不足之处,即这些疫苗杂质含量较多,容易引发 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对免疫系统虚弱的人保护效果一般。另外,传统疫苗一般只能对付一种传染病,因此 人类又相继研发了包括亚单位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在内的重组疫苗。 (摘编自柯普哲《抗疫“利器”:疫苗》) 材料三: 世界卫生组织学的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将“疫苗接种犹豫”定义为在疫苗接种服务可及的情况下拒绝或延迟 接种疫苗。为使疫苗达到群体免疫效果,尤其是保护无法接种疫苗的弱势群体(如过敏体质、免网疫缺陷 的群体),疫苗接种率需要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疫苗接种犹豫”会导致疫苗接种率下降,造成麻疹等 疫苗可预防疾病暴发和流行,对国家免疫规划,甚至全球疾病负担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疫苗接种犹豫”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信心,即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提供疫苗的卫生 服务体系的信任,如对卫生服务体系、从事疫苗接种服务专业人员的可靠性及能力的信任。疫苗安全事件 会严重影响人们对疫苗接种的信心。研究发现,2016 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事件发生后,32.4%的家长出现“疫 苗接种犹豫”。自满也是影响“疫苗接种犹豫”的重要因素,即人们对疾病的风险认知较低。如在 2009 年流 感大流行期间,相当一部分人在能够获得甲型 H1N1 流感疫苗的情况下,却仍然选择拒绝接种,原因是这 些人认为甲型 H1N1 并不会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方便也是影响“疫苗接种犹豫”的重要因素之一,预防接 种服务的质量以及能否在某个时间、地点,以一种可负担得起、方便和舒适的方式提供服务都会影响疫苗 接种决策。 (摘编自张佩雯等《疫苗犹豫现状与免疫规划中的健康教育策略》) (1)根据材料,下面对“疫苗”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传统疫苗相比,包括亚单位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在内的重组疫苗不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 应,且可以对付不止一种传染病。 B.接种疫苗的过程就是人为地让毒性减弱或失去毒性的细菌、病毒进人人体,让免疫细胞发现、消灭它 们,并对其形成记忆,实现主动免疫。 C.灭活疫苗虽然比减毒活疫苗安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为在灭活病毒时可能会出现灭活 不完全的情况,从而存在感染的可能。 D.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容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对免疫系统虚弱的人保护效果一般,其安全性和 有效性容易引发人们的接种犹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身体既受皮肤、粘膜这样的外在保护,也有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这样的内在保护,免疫细胞发 现人侵的细菌和病毒,免疫因子负责消灭它们。 B.世界各国之所以能将脊髓灰质炎、麻疹、乙型脑炎、水痘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是因为 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纳入强制接种范畴。 C.出于自满,2009 年流感大流行期间,相当一部分人在能够获得甲型 H1N1 流感疫苗的情况下,却仍然 选择拒绝接种,认为疫苗并不能提供保护。 D.疫苗安全事件会严重影响人们对疫苗接种的信心,研究发现 2016 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事件后,三成左 右的家长不认可疫苗的效果,拒绝接种疫苗。 (3)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冠疫苗的作用?请根据材料分点概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借助大数据获得接受者的偏好,根据偏好行为“定制”文化产品,在影视剧创作方面有了成功尝试。比如《长 安十二时辰》就是依靠大数据分析决定了演员角色的选择,满足了潜在观众的需求而赢得了市场。 当代不同门类艺术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数字技术的烙印。艺术品的经营和交易可借助区块链技术获得可信可 回溯的数字凭证;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的尝试备受关注,“小冰”诗作绘画引发争议,AI 作曲进入商用阶 段……这些都让人们对艺术的未来发展产生无限遐想。人工智能作曲技术的不断深入,不禁让人联想,人工 智能只是艺术家作曲的助手还是在未来争抢作曲家“职业”的替代者?作为专业工作者的艺术家们在新技术 门槛前是更加无可取代还是一些古老职业消失的最后见证者?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 2020 年 8 月 4 日《艺术因科技发展赋能更精彩》) 材料二 媒介技术仍在日新月异的升级迭代之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媒介技术有望实现艺术重塑。小说写作 程序“电脑作家 2008”以托尔斯泰的 18 部作品为基础创作《真爱》,行文风格仿若托翁再世:《再见,表 情》等虚拟现实作品,将计算机图形等技术与新媒介叙事方法应用于艺术生产,产生震撼视觉效果。新媒 介不仅是影响艺术生产的创新因素,而且是不断改变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的技术力量,人机共舞的时代悄 然降临。 新媒介突破传统文艺生产传播模式,为当代文艺繁荣开辟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随着文化艺术产业链快 速延伸,新的文化艺术生态呼之欲出,新媒介条件下的文艺创作生产也被寄予“创新性”“精品化”“新高峰” 的期许。从新风扑面到佳作迭出,新媒介文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文艺创作生产在价值引领和 审美引领方面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20 年 7 月 15 日《新媒介赋能文艺创作生产》) 材料三 智能算法以一种所谓中立的“理性工具”面孔深度渗透到内容策划、拍摄乃至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这在具 有天然技术优势的网络视听平台上尤盛。例如,爱奇艺开发了面向项目策划环节的流量预测智能算法模型, 还针对内容生产推出“艺汇”智能选角系统、AI 智能剪辑,针对营销环节打造视频精彩度分析算法。智能算 法背后的大数据运算为影视创作提供了看似更为合理的参考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观众的喜恶和市场 的走势。因此,智能算法规则下诞生的影视作品往往有着“吸金体质”。算法显示,影视作品要想上热搜、 引发舆论讨论,设置具有话题热度的“热搜工具人”角色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于是,家庭剧里总要有个重男 轻女、一味索取的长辈,或好吃懒做、依赖他人的兄弟姐妹;情感剧里一般都会出现看似楚楚可怜却工于 心计的第三者,或者自私懦弱、处处留情的渣男。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却都在算法的指导下,为脸谱化的 人物设置程式化的剧情,打造一系列吸引眼球的话题标签,收割极为短暂的市场热度。 影视剧应当是有思想的艺术产品。而正是这种宝贵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作品成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 而在算法规则里兜兜转转的“热搜定制爽剧”却千人一面,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在 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一味地通过智能算法来编织影视作品的骨架和肌理,无条件地迎合 和满足大众的喜好,不仅将会使影视创作走入机械重复甚至倒退的“死循环”,而且将带着观众在“娱乐至上” 的歧途中走入钳制自主思想的泥淖。 (摘编自光明日报 2021 年 2 月 18 日《“算法”定能“胜算”吗》 (1)下列“新媒介技术重塑艺术”的事例,与原文不符..的是( ) A.《长安十二时辰》依靠大数据分析决定了演员角色的选择,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因而赢得了市场。 B.人工智能作曲技术不断发展,AI 作曲进入了商用阶段,即将成为很多作曲家“职业”的替代者。 C.写作程序“电脑作家 2008”以托尔斯泰的 18 部作品为基础创作了《真爱》,行文风格仿若托翁再世。 D.爱奇艺开发了面向项目策划环节的流量预测智能算法模型,针对内容生产推出 AI 智能剪辑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品的经营和交易可借助区块链技术获得可信可回溯的数字凭证,可见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备受 关注。 B.当前,新媒介文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艺创作生产在价值引领和审美引领方面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 战。 C.人机共舞的时代,新媒介不仅是影响艺术生产的创新因素,而且是不断改变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的技 术力量。 D.在算法的指导下,为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程式化的剧情,打造一系列吸引眼球的话题标签,可以收割短 暂的市场热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智能算法对影视行业的影响。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期以来,我们以新学反旧学,以西学抗中学,视自己的文学传统和经验若敝屣。就文学而言,因为蔑弃 旧学,我们失去了对传统的敬意和信任。同样,因为排斥中学,我们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失去了对中 国传统文论和批评的自信。很多学者写文章,也必以西方学者为圭臬,要么是福柯和德里达如何说,要么 是罗兰·巴特和哈罗德·布鲁姆怎么讲,全然丧失了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 近读古风教授的《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欣喜地看到他对中国文论现状和问题的深刻思考,也看到 他在接续文学传统文论上所表现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全书试图打破封闭的单向度思维方式和研究模式,肯定中国现代文论的“双线”发展模式:一条是明线,一 条是辅线;前者走着“洋化”的道路,后者坚守着“本土化”的道路。这种中西互补的模式,有助于对中国传 统文论话语的“隐性传承”。作者认为,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已基本完成了现代化任务,形成了中国现 代文论的基本格局。中国文论话语并未消亡,而是以隐性传承的方式生存下来。 但最近二三十年,本土化一维黯然失色,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力。作者注意到了中国文论在当代的 失语状况和尴尬处境。他发现,目前流行的文学批评话语,基本上来源于欧美国家的文学理论。在他看来, 中国文学失语的原因在于失根,即失落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根。因而,要彻底医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的 失语症,“必须强调中国现代文论的转化,即从追踪西方转向回归传统,从搬用西方文论话语转向传统文 论话语”。 他还呼吁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论的价值,重新确立它的地位。该书并不是要简单否定西方文论,也不 是要建构一个单一的文化话语建构模式,而是强调东西方文论的平等对话。认为既应保持个性,又要博采 众长:“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更远大的目光,更开放的胸怀,更理直气壮地去接纳世界各国文论的优秀 话语,并以此作为养料,去创造中国文论的辉煌。” 文学是一种积极的主体建构行为。所以,如何接受西方文论和中国传统文论,怎样建构一种多元融合,而 又不失个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建构中国文学理论传承关系 和话语体系方面,我们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应该将书中所描述的隐性传承,转化为积极自觉的显性 传承。该书作者显然致力于探索和建构一种积极的显性传承模式。他用“转换”来表达自己的这一主张,并 赋予转换以继承和创新的内涵。他接受《文心雕龙》“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通变”观,提出四种转换的 途径和范式:范畴的转换、观点的转换、方法的转换和体系的转换。 总之,该书充满了坚定的文化信念和主体性自觉。它表现了在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当代转型和未来建构中, 学者个人的学术担当。 (摘编自李建军《中国文学不能失根》,2017 年 4 月《中国社会科学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期以来,在中国文学领域中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信任,主要是由于我们以新学反对旧学。 B.在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中失去了对中国传统文论和批评的自信,主要是由于我们以西学对抗 中学。 C.文学作为一种主体性建构行为,具有积极的属性。 D.我国现代文论领域中西互补的“双线”发展模式,既走着“洋化”的道路,也坚守着“本土化”的道路,这实 际上也是一种封闭的单向度的发展模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提到中国很多学者在写作文章时倍加推崇西方学者的现象,实际上是这些学者丧失了中国文学主 体意识和个性特点。 B.文本中“言必西方学者”的中国学者与古风教授形成对比,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化与最近二三十 年来中国文论的失语状况和尴尬处境也形成了对比。 C.古风教授指出中国现代文论的中西互补发展模式有利于对传统文论的隐性传承,同时提出更要致力于 探索和建构一种积极的显性传承模式。 D.本文属于文学评论,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对中国文学进行评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风教授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著作《文心雕龙》的“通变”观,提出四种转换文论话语的途径和范式,并 赋予以继承和创新的内涵。 B.作者经过对中国文论现状和问题的深刻思考,创作了《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这部学术著作表 现了一个当代学者个人的文化担当。 C.作者认同古风教授关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见地,也主张中国文学不能失根。 D.在《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一书中,有着与我国近代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相似的 文论主张。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订单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生产新风尚,在订单农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创新型试点就是认养农业。我 国认养农业刚起步没几年,还处于探索阶段。2015 年,辽宁省盘锦市,率先开创了“认养农业+互联网”的 耕种新模式,随后成立国有性质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辽宁省盘锦市“认养农业”的开展。 湖南思令农品科技有限公司是订单式认养农业的“头部玩家”,早在 2016 年,就提出过围绕杂交水稻进行认 养式农业的探索,旗下司令农品平台在近期更是完成品牌和战略升级,围绕更容易市场接受、更容易产生 价值的畜牧业推广订单式农业,认养式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司令农品合伙人崔哲解释说,运营司令农品平台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协议等契约为纽带,有机链 接了农业产业链两端和不同经营主体,进而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机互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 的有机联系,不但避免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推动农户调整生产结构和分享农业产业链拓展和市 场扩大成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订单式认养农业与互联网逐步进行深度融合,给农业生产销售提供方便,也 为农民收益“保驾护航”。随着“订单式认养农业”在全国多地盛行,这一方式也为区域农业发展、乡村振兴 和地方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摘编自 2020 年 11 月 02 日 中国新闻网《司令农品订单式认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材料二: 这是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截至 2018 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 1680 万亩,其中稻田养虾面积 1261 万 亩,占比 75%,超过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四成;2020 年小龙虾养殖面积可能达到 2000 万亩…… 小龙虾,是国人餐桌上的至爱,也是不少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然而,在历时 5 年跟踪研究后,上述数字 让农业专家高兴不起来。受短期经济效益驱动,一些地方盲目扩大稻田养虾规模,扩大沟坑占比,影响水 稻生产,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稻渔共生在我国历史悠久。《史记》记载,早在 2000 多年前,“古越人”就过着“饭稻羹鱼”的自给生活。2005 年,浙江青田稻渔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第一个入选的农业文 化遗产。 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猛。2015 年以来,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联合各地科研院所和高校有关 专家,对我国典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调研。 研究发现,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等稻渔共生模式不但可清除杂草、控制虫害、培肥土壤、改善水质,还可 促进水稻生长。而近年发展迅猛的“稻田养虾”多为非共生模式,对粮食安全、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了 诸多的负面效应。 (摘编自《失控的小龙虾,逼近的稻田危机》,2020 年第 8 期《半月谈内部版》) 材料三: 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可耕地面积非常有限,实际人均可用耕地不到世界人均的二分之一。而且,耕 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造成质量状况堪忧、基础地力下降。全国耕地退化面积较大,部分地区耕地 污染较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只有牢牢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底线,切实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 处,才能真正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黑土地是我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黑土区是东北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石,是水稻、玉米、大豆的 优势产区,是名副其实的“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当前,我国黑土地面临严峻挑战。自上世纪 50 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 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由于长期受翻耕、旋耕等传统耕作方式的高强度利用,再加之土壤裸露、生 态系统退化等原因,导致有机质含量下降、理化性状与生态功能退化,黑土地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影响到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黑土层变薄、黑土面积减少、有机质含量减少、肥力下降、理 化性状恶化。因此,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加快修复农田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摘编自孙东方《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2020 年 8 月《红旗文稿》)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辽宁省盘锦市在农业生产中率先开创了“认养农业+互联网”的耕种新模式。 B.湖南思令农品科技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协议等契约为纽带,运营司令农品平台,避免了 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C.湖南思令农品科技有限公司在订单农业发展过程中,用更容易市场接受、更容易产生价值的畜牧业推 广订单式农业替代杂交水稻订单式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D.“互联网+”在订单式认养农业的发展中,给农业生产销售提供便利。 (2)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中,小龙虾与农田共生的养殖面积达到 2000 万亩,超过了全国稻田综合种养面 积的 75%。 B.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与各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相关专家经过五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尽管小龙虾承载 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但稻虾共生模式并不值得推广。 C.我国耕地出现基础地力下降是因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的利用,以及部分地区耕地污染较为 严重。 D.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曾是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资源,但现在这里的黑土地也面临着农田生态环境质 量下降的问题,急需解决。 (3)请结合材料简要说一说我国需要如何发展好农业,才能促进乡村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律诗是在形式上比较复杂的一种体裁,它分为五律和七律,是一种通体五言或七言而格律谨严的八句诗(或 说八行诗)。这八句诗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中间四句是骈偶句,必须用对仗,首尾四句是不必用对仗的, 当然如果自然而然对上了也是可以的。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这里我们如果把首尾四句连起来念,往往 就正是这首诗鲜明的主题,而中间四句偶句则是丰富这个主题的;前者仿佛是骨干,后者仿佛是肌肉或枝 叶。律诗中写景的名句因此往往多出在这里,这种律诗之所以比长律好,就在于长律的偶句太多,往往产 生肌肉或枝叶太多的现象,而律诗则分配得恰好。 可是仅仅符合了对仗的规律还并不就算是律诗,如杜甫的另一首诗《望岳》,这里中间四句也是偶句,却 叫做五古而不叫做五律,原因就是律诗还有另一条平仄的规律,而这首八句诗并不遵守,所以不是律诗。 平声包括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包括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第三声和第四声,还有 古音中较为短促的入声。平声字较高,而且是可以拉长音的,所以比较明亮爽朗;仄声字较低,是不能拉 长音的,所以比较低徊沉郁。律诗一般都用平声韵,其原因也就在此。由平仄均匀的起伏可以组成四种诗 句。但是为了运用时更为灵活变化,在这些标准诗行的基础上又有一条变通的法则,就是“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诗句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的平仄是必须遵守标准规律的,而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 则无妨灵活运用,这就自然形成一种更简化的规律,从而把四种诗句合并为两种诗句。 句与句之间平仄的关系,规律是把每两句作为一对,如果第一句的二四六是仄平仄,那么第二句的二四六 就是平仄平,这字音上平仄的对仗同时又是结合字义排偶的对仗而来的;排偶的习惯是以空间对空间,时 间对时间,花对草,鸟对鱼,实际上是一种相近事物上的门当户对,而平仄则是以一种相远的姿态出现, 也就是说以不同性质的声调来对立变换;这样就调剂了那相近的重复,不落于单调。至于每一对诗句与相 邻的一对诗句之间,则是相邻两句(例如第二句与第三句)的二四六完全相同:这里乃是相同性质声调的 重现,这也由于第三句在字义上是另起一联,它与第二句的关系仿佛是跳得远些,在平仄上就要求更为相 近。所以,如果不符合于这种相近的要求,就叫做“失粘”。 律诗就是这样一般的以对偶与平仄的讲求成为它的特色。可是例如崔颢的《黄鹤楼》,格律就是不谨严的, 但它却是七律的杰作。据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登黄鹤楼,看见眼前的优美景致,诗兴大发,可是抬头看见 了崔颢的这首题诗,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更好的诗句来,最后他只得写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 题诗在上头。”可见即使最好的律诗,也不一定就是平仄排偶上最严格的律诗。 (摘编自林庚《唐诗的格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在结构上的特征是:中间四句必须对仗,是一部分;首尾四句不一定对仗,是另一部分。 B.平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第一声和第二声,平声字较高,音可以拉长,所以比较明亮爽朗。 C.律诗的平仄规律要求每一对诗句,如果排偶上相近了,那么平仄上就要相远,反之亦然。 D.“失粘”是指律诗中相邻的两句在二四六上的声调性质不相同,平仄上不符合相近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整体采取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末尾举崔颢《黄鹤楼》一诗作了补充论述。 B.文章举杜甫的两首诗歌为例,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使文章富有学术色彩。 C.文章在表述概念或观点时使用“相当于”“一般的”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D.第四段李白的故事,证明崔颢的《黄鹤楼》虽然是一首优秀的七律,但不符合审美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中间四句是丰富主题的,仿佛肌肉或枝叶,因此,把它删去对诗歌是没有影响的。 B.通体五言或七言的八句诗,如果中间四句是骈偶句,它可能是古体诗,也可能是律诗。 C.仄声字较低,是不能拉长的,不像平声字那样明亮爽朗,所以律诗一般不用仄声韵。 D.律诗的特色是一般讲求对偶和平仄,但不遵循谨严的格律,也可以写出律诗中的杰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育是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途 径,对帮助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是做好美育工作的三大支柱。当前,我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进入加速提质 阶段,美育深程建设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势头。与社会日益崛起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联系,以博物馆、美 术馆为代表的社会美育也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作为美育实施的基本途径,家庭美育仍然没有得到应有 的重视,并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倾向。 遵循美育特点做好美育工作,必须重视家庭美育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 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由一块璞玉塑造成一座雕塑,在成长的路 上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家庭。”可以说,美育的根在家庭,家庭是美育的摇篮。家 庭美育的特点是润物无声,但影响深远持久。家庭日常的环境、气氛情感和活动,是孩子认知外在环境的 基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对文化人文的体察,影响着孩子道德修养的建立,审 美观念、价值体系的形成。 遵循美育特点做好家庭美育,必须重视艺术思维的培养。现在家庭教育普遍重视智力开发,对审美教育的 关注,往往又将重点放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技能特长的培养上,以期在未来的升学和求职中有一技之长, 功利倾向明显。其实,比技能特长训练更重要,对孩子一生影响更深远的,是艺术思维的建立。艺术思维 是一种以情感、符号和形象为基本要素的思维方式,艺术思维让人不断思考自我局限性,并从中找到突破 的方法和答案。艺术思维对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艺术思维的建立,重在熏陶,这种熏陶需要 适宜的环境。许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美育活动,这样的安排对孩子艺术思维的提升有一 定作用,但更为根本、持续的,还是家庭日常生活的熏陶。 遵循美育特点做好家庭美育,必须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要将自然美作为家庭美育的重要内容。春夏 秋冬四季更迭,风霜雨雪阳光,沙丘泥土树木花草,鸟兽虫鱼……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最好的家庭美育素材。 家长要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自然玩耍的过程用手用脑用心感受,对人从哪来,如何与万物共存 形成丰富独特的感知,这些感知是滋养孩子健康审美意识的丰厚土壤。要在节庆习俗中引导孩子认识社会 文化之美。从食物制作,到家庭装饰,再到日常礼仪,传统节日习俗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表达着人与 自然、人与人、人与族群的关系,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塑造孩子审美情趣的基础材料,家长应该充分利用 各种传统节日进行家庭美育。要鼓励孩子在动手劳作中认识美、体味美。孩子动手去操作,不论是多变的 还是重复的,粗犷的还是精细的,都会形成身体上的感受,从而传达到大脑中形成认知,这种改造事物的 经验会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强化他们的信心,萌发进一步的创造。 (摘编自陈佳《美育的根在家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个人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国家文化的传承,都必须通过美育来完成。 B.家庭美育是美育工作的支柱之一,做好家庭美育,就能做好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 C.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庭美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外界的认知。 D.现在家庭教育大多重视智力开发,把精力放在技能特长训练的培养上,不关注审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美育的重要性出发,联系现实中美育实施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论题。 B.文章引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论证了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四段运用比较手法,论证做好家庭美育须重视艺术思维的培养的观点。 D.文章第五段从自然美、社会文化之美两个角度论证了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美育工作中除家庭美育还未起步,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均势头良好,已经取得成功。 B.对于家长而盲,要想真正搞好家庭美育,必须转变以升学和求职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 C.家长在家的日常表现,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审美趣味,对孩子产生审美熏陶作用。 D.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重视艺术思维的培养,可以强化孩子的信心,提高审美能力。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健康观 谭华 健、康二字,分别见于殷商时代。“健”字偏重于指精神和意志的坚强,《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这句话,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康”字初见于《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 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康”字的意思偏重于指身体的健康无疾,非常接近于今天“健康”一词的含义。 古人认为气是健康的本质和基础。阴阳二气在人体内外不停地流动运行、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 就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健康长寿的基本要求。具体说来,体现为和、动、度三个字。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中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对于中国文化有非常深广的影响,也 同样为历代医家及养生家所推崇,如董仲舒就说过这样的话:“能以中和养生其身者,其寿极命。”不能做 到“和”,还会危及生命:“反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 “和”就是指不偏离常态,不过分。“阴阳并毗(毗,即偏),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和” 又有平正的意思。《管子·白心》说:“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匆之所生也。”总而言 之,“和”意味着阴阳二气的调和、流通。“和”的状态是通过阴阳二气的流动、运行、升降而实现的。 把“和”即健康这一看法发挥得最清楚的还得数《黄帝内经》。《内经》把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看作是健康 的基础;一旦平衡被打破,健康也就同时被破坏了。 天地之气在不断地运行流动,人自身新陈代谢的生命活动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因此,阴阳之气也就在人体 因时、因地、因气象的变化而变化。阴阳的平衡和调和状态也就不能不时时有受到扰动乃至破坏。《内经》 把“气”的这种运动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 器散则分之,生化息也。”所以,古人主张在动态中把握平衡、进而实现中和的状态。 动态平衡的关键是把握“度”,即把握事物发展变化以及自身因应变化的最佳程度。 恪守中道的孔子早就认识到了度的重要性,所以他说:“过犹不及。”似乎孔子也已经注意到了“度”与养生 长寿之间的联系,《论语》中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有智者寿乎?’孔子曰:‘然。人有三命而非命也者, 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孔子所说的时、节、度,都是限度、程度的 意思。 大体上说,古人对于如何把握“度”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以儒家以及《管子》为代表的一派,强调“过犹不及”,主张通过控制自己不要逾越规矩来达到保持“中和” 的状态。《荀子》说:“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则触陷生疾。”用“礼”来规范自己的饮 食起居,就会达到“度”的理想境界(“和节”),否则就会发生疾病,危及健康。 道家以及后来的道教则主张清静无为、顺天法道,自然而然地达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结果。在他们看来,“度” 实际上就是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道”的自然状态。“道”是自在无为的,只有自然无为才能实现适其“度”。 《吕代春秋》以及古代医生们则大多主张积极地去认识世界,认识规律,从而达到知度守节、应时而动的 境地:“天生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汉末三国时神医 华佗则进一步把“度”解释成人体运动的“度”这就使他比别人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了:“人体欲得劳动,但不 当使极尔。”“不当使极”就是“不要过度”的意思,华佗还具体提出了因人而异掌握“度”的标准,即活动到“怡 而汗出”的地步。 总而言之,按照传统的看法,人、社会、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复杂联系。 这种统一的基础是“气”,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气”的运行流动变化来实现的。人们为了实现健康长寿 的目的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保持这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节选自《明清史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健和康两个字在殷商时代是两个独立的词语,其中“康”字的意思就是今天的健康。 B.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体现为阴阳二气在人体内外不停地流动运行,这也是健康状态的基本 表现形式。 C.“和”的内涵非常丰富,包含儒家提倡的“和而不同”外,在健康这一方面发挥得最清楚是医学著作《黄帝 内经》。 D.“过犹不及。”是孔子对“度”这一概念的认识,包含了与养生长寿之间的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典籍的言论内容,既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B.文章从阐释“健康”的概念入手,论述过程中逐层细化,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C.章对“气”从“和、动、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对“度”的论述最详尽。 D.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健康观念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不仅与饮食起居有关,也与时令节气有关。 B.“和”是阴阳二气的调和、流通,“和”的平衡状态一旦被打破,健康状态也就被打破。 C.在对“度”的认识中,虽然儒家的自我控制与道家的顺应自然是相矛盾的,但观点可以对立,而实际运用 中可以统一。 D.华佗提出了因人而异掌握“气”的标准,现实生活中的“怡而汗出”的广场舞和街舞可以印证他这种认识的 进步性。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稀土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稀土(Rare Earth)是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 而这些稀土提炼之后,可广泛用于芯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石油化工、 农业等行业。被称为“工业黄金”的稀土,是生产高科技装备必不可少的稀有材料,是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 资源,利用稀土生产的新型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 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高科技的必需品。 (节选自《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 材料二: 全球各大稀土储蓄国储量比率 (表 1) 全球稀土专利分布情况 (表 2) 材料三: 我国曾拥有世界上近七成的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资源,但这并没有因此带来收益,反而几度在稀土 出口上吃了大亏。长期以来,中国缺乏保护稀土的意识,资源过度开发,暴力开采,粗放型加工,大量稀 土以“白菜价”贱卖给了美国、日本,加之出口走私比较严重,导致稀土储量急剧下降,稀土矿告急!反观 世界上其他几个稀土大国。他们大量从中国进口稀土,并将本国的稀土资源保护起来。美国封闭了国内最 大的稀土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效仿关闭稀土矿。中国的稀土出口已经占到世界稀土出口量的 90% 还要多,在全球化产业分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有“工业黄金”之称的稀土资源的定价话语权却不在中 国,导致稀土价格长期严重背离价值:一边把自己大量的稀土贱卖出去,一边花大价钱把国外经过加工的 高品质稀土买回来,这就是中国稀土前几年的奇怪现象。2012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 策》白皮书,旨在规范我国的稀土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转型升级、运用出口等方面的问题。 (节选自《中国稀土供应之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以 23%的稀土储量满足了世界 90%几的出口需要,但并没有因此带来收益,这是典型的价值背离, 主要原因是中国在稀土专利中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只占第三位。 B.资源过度开发,暴力开采,附加值低下,出口管制不严以及“白菜价”贱卖无不说明我们没有稀土保护意 识,这是造成我国稀土储量急剧下降告急的原因。 C.由于认识到了稀土的重要作用,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一方面关闭自己国内的稀土矿, 一方面大量从中国进口稀土。 D.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从此我国的稀土产业才渐渐走上了规范道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稀土(Rare Earth)不是土,是一种金属元素,包含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元素。 B.稀土有“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之称,广泛用于各行各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离了它就寸步难行。 C.中国稀土资源储量由曾经占全球的 70%锐减到近年的 23%,这向国人敲响了保护稀土的警钟。 D.在全球稀土专利占有比率 56%的重要国家中,发达国家掌握了决定稀土价格的话语权。 (3)请结合材料,分点谈谈怎样才能遏止中国稀土的价值背离现象,解决“低价出口”和“高价进口”的问题。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金庸先生虽然因创作出许多豪气万丈的大侠形象被称为“查大侠”,但是他却觉得这个称谓实在过誉:“如果 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 地。”他的选择既非机灵圆滑的韦小宝,也不是老实憨厚的郭靖,或者优柔寡断的张无忌。 倪匡曾经评价:“段誉有绝顶武功,朱蛤神功好像没有怎么用过,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斗酒时却大派 用场,凌波微步要来作逃命之用,倒十分实在。”在性格上,段誉博学多才、善良固执,被爹娘取小名为“痴 儿”。由此看来,段誉的这些特征倒是与金庸有些相似。 金庸的文字都是纯粹的汉语,实际上这纯粹的汉语是从明末清初的笔记文学传统出来的,又吸收了汉语现 代文学的词汇和语法,“哪个章节独立起来都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达到了钱锺书先生所说的‘清通’的境界, 没有一点杂质,很通透的”。这对当时的香港来说,突然看到那么规范的文字,“非常新鲜”,又“特别吸引 人”。 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地理范围,大大开拓了香港人的阅读空间和想象边界。他的武侠小说不仅涉及江湖,也 涉及江山。这些“万里江山”的宏大空间,不再像香港过去的小说家那样仅限于私仇家怨,囿于一偏僻山村 或一都市庭院,而是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疆域和风光随人物的足迹如画卷般慢慢展开。这些小说,在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它所风靡的香港社会,以及从香港辐射出去的东南亚和世界华人群体中,勾勒出一个磅 礴的、史诗般的民族想象。 (摘编自蒲宁《金庸:一代大侠的谢幕》) 材料二: 习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正是从国家的层面告诉我们,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在 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存在跨文化的交流,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方面。文学作品顺利地走出国门,有利于弘 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分析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并思考改 进策略,有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更好地发展。 金庸小说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金庸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 历史内涵,创作了典型的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它以武侠元素为主要特征,融入了家国情怀、侠肝义胆等 多种“正能量”的元素。在书中金庸先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力,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同时也是在接受中 国传统文化的洗礼。 金庸从 20 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创作武侠小说,作品问世之初就引起了香港读者极大的兴趣。20 世纪七十年 代末,金庸的武侠小说开始进入内地,并迅速流行。金庸的文学作品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跨文化的海外传播, 最初是在东南亚地区迅速传播,此后在日韩地区也广为流传,这些现象的出现,或许是因为同处于亚洲, 国家之间有某种文化上的相似性,所以文学甚至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相对容易。 在西方文化中,金庸小说的传播显得落后很多,金庸众多小说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本以完整的英译本的 形式出版,而且翻译的质量也不尽相同。 尽管金庸的武侠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困难重重,但是我们通过分析,依然可以看到传播有很大的可行性。 现在是一个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我们想看的书籍,几乎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这在无形中为文学的传 播拓宽了道路,对于那些对金庸的文学作品存在兴趣的海外读者来说,也提供了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因此,互联网的盛行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 金庸的武侠小说自成一派江湖,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永不褪色的一条支流。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天马行空的 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吸引着读者去品读与鉴赏。我们应该密切关注金庸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积 极地改进我们现有的传播方式,帮助金庸文学乃至更多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走出国门,实现跨文化的传播 与交流。 (摘编自李亚男《金庸文学作品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建议》) 材料三: 自古以来,武侠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侠客英雄。自《史记》之后,“侠”的形象就存在 于人心,唐宋元明清的武侠小说中重视的是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其中宋朝阶段游侠形式的小说变少,白 话公案、侠义小说则成了中下层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式样。在近代,辛亥革命后各种思想流派涌入中 国,报业、出版业得到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得到大力发展,各种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异彩纷呈。而当代武 侠小说以古龙、金庸、梁羽生等人为代表。90 年代以后,随着玄幻武侠的出现,传统武侠小说引申出了玄 小说,但其小说里面的人物已经不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那么贴近生活了。 儒家“仁爱”思想体现出了孔子的“仁者,爱人”。仁爱思想不仅贯穿整部《论语》,而且还是儒家思想体系 的核心。“儒家认为‘仁’是‘爱人之本’,认为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 可以看出有时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的德行,而是指一切德行的总和,金庸武侠小说在其作品 里详细地表达了其背后深藏的儒家思想。 (摘编自马莲《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文化微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金庸成功塑造了韦小宝、郭靖、张无忌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单就他个人而言,对这些形象并 不喜欢。 B.金庸创作的巨大成功,除了因为他个人的文学才华之外,还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 C.互联网的盛行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因而,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快就会占据国际文化市 场。 D.侠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90 年代传统武侠小说引申出了玄幻小说,这类小说更有价 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庸先生对别人称他为“查大侠”感觉有些“过誉”,他倒是更看重段誉博学多才、善良固执的性格特征。 B.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在东南亚国家迅速传播,在日韩广为流传,与亚洲国家在地域文化上有相似性 有关。 C.读者读金庸的小说,既能感受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又能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 礼。 D.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帮助金庸武侠作品以及更多的中国优秀作品走出国门,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 自信。 (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材料二所论观点的一项是( ) A.莫言的作品在国外得到持续而大量的译介,其翻译的频次之高、密度之大、覆盖面之广、世界影响力 之强,都是中国当代其他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B.跨文化的传播不是一件易事,但“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让中国文化得以传播,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 们了解中国文化……”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C.长期以来,中国古典诗词面临跨文化传播的困境,我们可以通过 Facebook、Blog 等多渠道对中国其他 体裁古典诗词语篇模式进行广泛传播。 D.相较于梁羽生,金庸接受西方文艺的影响较重,他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画 面感较强,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审美趣味。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金庸小说”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的传统是什么,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条。首先,中医的传统不是疾病医学。第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 第三,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同样的“治病必求于本”这几个字, 在西医看来,着眼点在于对象性思维的“病”,问的是“病从何来”;而中医提这个问题时重点在意向性思维 的“治”上,问的是“治向何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西方对“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西方的“本” 是指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对本质的认识,是知识论,是科学。是什么科学观呢?是物质世界范围 内的认识论、知识论的科学观。文艺复兴五百年来,它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中医不是这样提问题的。它首 先提出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什么是“药”,什么是“毒”,强调识别“利害药毒”的能力和取舍标准。第二, 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医师的责任是“聚毒药以供医事”,是把“毒”转化为“药”,把“害”转化为“利”,帮助人们养 生、保健、治病。第三、医学与医生有三等,上医医未病之病,对象是生命、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对 象是“健”,任务是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对象是病。我们的误区就在这个地方。一百年来,我们中医就 努力地去走这最后的一条路。 现代医学的科学化过程中要求的是对靶点的直接对抗,是对生命现象的抑制和阻断,广义地说,是“抗生” 的,而我们在理论上又要求“卫生”和“养生”,这是矛盾的。中医的优势和学术本质,第一是“人”,第二是“生”。 “生”是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认为人们应该“赞天地之化育”,追求的目标是“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 活”,人要活,细菌病毒也要让它活,这就是生态,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气 度要有这么大。只有有了这么大的气度,才能把周围环境中的因素转化为有利于“生”的因素。所以,中医 学的传统起码要回到《汉书·艺文志》,即“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所以中医药是为人类生命的健康、发展、 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你非要扭转它,就变成两码事了。我的老师一九五九年临终前就说过:“欲 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展开来说,就是欲求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必先求中医学自我的卓 然自立。 (摘编自陆广莘等《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 阳、五行、运气等学说,以及诊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 学的思想,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是,中医药在现实中处在边缘地位和附属局面。要摆脱这 一现状首要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还要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使 百姓从内心接受中医药。 想要培养中医药的支持者,应该以中医药自身的内容特点为立足点,以中小学为切入点开始启蒙教育,让 传统中医药的种子在学生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下面对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医药的推广 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首先,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内容。中医药内容纷繁复杂,有些知识晦涩难懂,不适合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学习, 他们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不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 如可以选择中药的炮制、中药香囊制作以及常用中药饮片识别等内容。然后改变往日直叙式的教学方式, 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适应证等相关知识。这 样既可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他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理解,并加深他们对中药的记忆。例如在 课堂上将中药山楂炮制品与生品煮水,让学生口尝并对其酸性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炮制 的作用。 其次,引导青少年走进中医药。通过建立“模拟中药房”,使青少年了解中药储存和归类方式。在手摸口尝 中,让青少年找草药、识草药、认草药,同时教授他们一些辨识药材真伪的方法和诀窍,让他们运用到日 常生活中去。这样可以对中医药的延续与传承起到正面作用,也为他们今后掌握更多的中药知识打下一定 的基础。学习这些知识,即使他们将来不做医生,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中医药更贴 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摘编自薛海萍等《浅谈中医药走进中小学的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非常强调“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病理念,其中“本”是指服务于生命的发展和进化 的方法。 B.一百年来中医总是设法医治已病之病,而不是医治欲病之病,这种想法偏离了中医的传统,也将严重 束缚中医的发展。 C.中医药的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养生、保健、预防等多项内容,也融入多种科学的思想,体现中医的意 向性思维。 D.青少年走进“模拟中药房”,近距离接触中草药,这不仅有利于传授中医药的一些知识,也有利于中医 药的传承与发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中医认知方式不同,西医强调从本质层面认识疾病,在物质世界范围内认识各种现象,具有科学性 特征,因而能取得重大成就。 B.现代医学的追求是对生命现象的阻断,本质上是“抗生”,而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注重的 是“养生”“保健”。 C.中医的价值追求不是人活病毒死的对立生态,而是“天人合德”的理念,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 “生”的价值观念。 D.目前我国百姓对中医药的了解还不够,也没有完全接纳中医,归因于中医药的专业知识比较晦涩,以 及中小学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 (3)下列经典语句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兴在趣方逸,欢余情未终。 B.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尚有余温。 C.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中医药走进中小学”逐步展开论述的。 (5)就中医的出路问题,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的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代定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这两座城市是唐代文人仕途理想的重要寄托。文人身处京城时,俯瞰天下; 离开京城后,望京、忆京的复杂心理直接影响其诗文书写。受都城文化影响,初唐行旅诗创作有了新的拓 展。 赴京与离京是初唐行旅诗中的独特题材,特别是赴京应试、落第归乡的双向书写呈现出鲜明的诗歌景观错 位特征。诗人在赴京与出京途中,既有京城向心力的外在吸引,也有故乡情感支撑的内在动力;既有个人 抱负的述怀,也有暂时失意的宽慰。调露元年(679)陈子昂初次出蜀,途经荆门时作《度荆门望楚》, 高唱“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永隆元年(680)暮秋,他在落第归蜀途中思亲,作“孤舟多逸兴,谁共 尔为邻”之句,又在寄友人诗中说“莫言长落羽,贫贱一交情”,还有“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客思浩方 乱,洲浦寂无喧”之句。骆宾王辞亲赴京,自诫道“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前 后,骆宾王应试未果,归义乌途中作《望乡夕泛》,既说“归怀剩不安”,又说“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 正是在动力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他们始终奔走在人生旅途中,而由于身份境遇不同,他们诗歌中的景观 书写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从汉大赋开始,望京主题成为诗歌常见的情境模式。初唐时期,士人普遍产生“重内轻外”的地域观念,因 而诗人在行旅中不乏回望京城的描写,总是望而不见、遥不可及。诗人对于望长安的描写不仅是概括性的 宏观书写,诗歌结构、篇章布局也深受都城气象影响,与宫廷诗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初唐诗歌对于京城 景观的描写和刻画,多出现在骆宾王《帝京篇》、卢照邻《长安古意》等长篇古体诗中。徐增《而庵诗话》 认为,《帝京篇》“首望出帝居得局;次及星躔山川、城阙离宫;次及诸侯王贵人之邸第,衣冠文物……”, 形成了一定的写作结构、抒情模式和技巧。究其原因,初唐这些诗人大都有做宫廷文学侍从的经历,他们 在宫廷应制诗创作中往往需要描绘精致优美的景物,练就了刻画景致的艺术技巧,之后又将这些技巧用于 行旅诗写作中。 初唐行旅诗中既有来自真实见闻的“望京”,呈现宏观的京城格局和繁华气象,也有源于联想假设的“忆京”, 描写京城的微观建筑景观。无论身在何处、何种境遇,京城始终是诗人崇尚、怀恋、反思的关键客体,京 城的宫阙宅邸、一草一木都容易勾起诗人的牵挂。行旅诗具有私人化、地域化特性,加之题壁、寄送、使 者捎带等传播形式,使诗歌能够广为传布。《旧唐书》记载宋之问“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 布远近”,因此行旅诗往往会考虑人情、利益等因素,具有很强的读者意识。诗人需预设并充分考虑隐含 的读者群体,因此其写作有所避讳及侧重,对诗歌功能也有所期待和寄托。“忆京”也因个体诉求差异而有 具体分疏,除“忆京”外,很多诗歌也表现出“忆君”“恋君”情结,表达对天子垂恩、礼遇的期待。 行旅诗是个体生命境遇与自然山川相碰撞的产物。京城以其强大的向心力和辐射力,成为文人仕途理想与 政治想象的重要寄托。因此,行旅诗在初唐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都城文化与诗歌创作的深层 互动。 (摘编自余丹《京城内外:初唐文人行旅与诗学表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文人将理想寄托于京城,他们诗文创作受居京时和离京后复杂心理的直接影响。 B.京城向心力和故乡情感的内在动力使诗人进入京城实现个人抱负并获得失意的宽慰。 C.初唐望京主题是诗歌的常见题材,与士人普遍的“重内轻外”的地域观念密不可分。 D.初唐行旅诗中的京城格局和繁华气象,宫阙宅邸、微观风物是“望京”的真实见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帝京篇》文献是为论证从汉赋开始望京主题成为诗歌常见的情境模式。 B.文章基于初唐文人赴京离京的双向书写和不同感受,提出诗歌景观错位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然后从三个角度纵向深入论证,最后总结全文。 D.文章在论述行旅诗诗歌功能时,采用了因果分析的方法,体现了行文的逻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子昂出蜀归蜀诗歌表明,山水景观与现实环境的错位是诗人心理活动的反映。 B.故乡既是士人求仕时的情感动力、失意时的心灵慰藉,也使其产生无形的压力。 C.行旅诗既有对沿途景物的真实呈现,也包含“忆京”的虚构,因而常虚实结合。 D.初唐行旅诗往往考虑人情、利益,有读者意识,具有私人化特点和功利性诉求。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溯史学史,可以看到,史学进步发展的动力,是学科自身强大而主动的反省、修复能力,是开放包容和 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历史学都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冷遇和低谷,但随着新材料、新 理论和新方法的引入,古老的历史学得以不断地迸发出新的活力。历史学发生的“数字转向”,便是已知的 诸多新变化之一。 自 19 世纪以来,历史学建立了一整套较为严格缜密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和职业规范。仅以对历史资料 的收集、整理和考证为例,史料的范围从一般的档案、文献、典籍等,逐渐拓展到考古、图像、数据、口 述等文字之外的形式。最近 20 年来,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与数字化原生史料的大量出现,成为历史学“数字 转向”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于传统史料的数字化转换,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史料在不同介质和载体之间的转换,如由口述传统向 文字书写的过渡,直接带来了传统史学的诞生;再如碑刻铭文的拓印,文稿的誊写、抄录与印刷,还有一 度非常盛行的微缩胶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研究的进步。其中,文字书写与近代印刷的发明和 应用,对人类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产生过革命性的影响。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文件的存储、携带、阅 读、检索和传播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单就史料本身而论,数字化使得历史研究者有可能尽量多地 获取、占有和运用史料,并且全面细致地掌握相关的研究状况。但是,海量的史料超出了人类自然的阅读 能力,这是之前任何时代都不可想象的新问题。于是文本、数据库和网络范围内的电子检索,成为今天每 一个研究者日常的基本操作技能;而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统计学等方法的“数据挖掘”,以及在此基础 上展开的“大数据”模型分析也应运而生。 再来看原生的数字史料,也就是运用数码技术直接制造产生的各类电子文档、信息和记录。随着数码电子 设备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一个“数码”的时代。对于未来将要研究我 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学家来说,他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如何获取这个时代里大量以数字形式出现并存在的历 史资料。在未来的研究者所要处理的史料中,也会有大量的电子邮件、数码通信信息、社交网络记录等。 况且时代在变迁,信息存储的设备和格式可能早已更新换代,加之电子信息缺乏实体的物理存在,更为隐 秘、难以查找,也易被删除、破坏、篡改和散佚,许多私人信息、官方文件和电子设备可能还设有加密保 护。这些情况,对于仍然按照现有学术训练模式培养的研究者来说,恐怕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 在一些对未来史学发展的展望中,常常会提到“数字考古”“数字考证”等概念,这些或许都将成为未来历史 学家们的学术基本功之一。 事实上,数字化对历史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数字化的媒体、技术和工具,已经深入到历史学的各种实践、 演示、分析、教学、研究和传播当中,取得的成果也不胜枚举。但是,由于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传统 学科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张力,对于历史学的“数字转向”这一议题也尚未达 成共识,亟待深入展开讨论、更新学术规范、明确前进方向。历史学的研究实践,不仅需要广泛借鉴各种 新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和工具,而且要前瞻性地思考历史学本身在未来数字时代中的 学科定位与理论特色。 历史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在时间序列上展开研究的学问,因此人们常常把历史比作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对 话。而作为对话参与者之一的历史学家,通常站在其身处的时代,带着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展开相应的研 究和写作工作。作为历史学分支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研究,则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自身学科的独特视角, 也促使我们思考与展望历史学的前沿趋势和未来前景。历史学者应该抓住时代机遇,迎接历史学的“数字 转向”。 (摘编自周兵《迎接历史学的“数字转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学科自身强大而主动的反省、修复能力,开包容和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都成为历史学研究进步 发展的动力。 B.新材料、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入使得古老的历史学不断地进发出新的活力,“数字转向”也是其中的一个 新变化。 C.自 19 世纪,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和职业规范,已比较严格密,这主要体现在史料收集、整理 和考证上。 D.史学研究所遇到的数字化后海量的史料已超人类自然阅读能力范围的问题,是以前任何时代都不可想 象的新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与原生的数字史料的大量出现,是判断历史学“数字转向”的依据。 B.文章用举例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阐述了历史学“数字转向”的必然性。 C.文章在陈述观点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或许”等词语,体现了作者论证的严谨。 D.经过充分论证,作者建议要提前思考历史学在未来数字时代中的学科定位与理论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历史学都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冷遇和低谷,说明历史学的发展难免会遇到困难。 B.收集、整理和考证的史料范围不断扩大,表明历史学的“数字转向”要从文字拓展到文字之外的形式。 C.按照现有学术训练模式培养研究者恐不符发展要求,最好有“数字考古”“数字考证”等学术基本功。 D.数字化对历史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是对于历史学的“数字转向”这一议题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 (4)第三段中,传统史料的处理对史学研究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5)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左图右史”,古已有之。中国也不乏图像研究的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研究应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西方“新史学”的传入及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带来对影像的革新性认识,影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影 像史学”也随之成为热词。综观近 40 年来的发展状况,虽然国内整理出版了大量以“影像”“图像”冠名的作 品,却不过是影像史料的汇集;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利用了影像史料,或发表了一些有关影像的研究成果, 但严格来说,尚未有一部具有学术意义的影像史著作出现。中国影像史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下面,对 目前的研究状况略作分析,以期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国内学界对影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实际上受到西方有关影像史学及图像研究理论的双重影响。二者虽然 有相通之处,但所涉领域并非完全重合。影像史学所指视觉材料,基本上是历史影像,即历史记录片和历 史照片。而西方图像研究,特别是视觉文化研究所指视觉材料,范围却广泛得多,不仅包括传统艺术史研 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也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景观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涉及当 代文化的各个领域。这些视觉产品又可通过摄影等技术手段转化为供学术研究的影像。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影像研究兴起,近 40 年来,国内学术界与出版界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广泛的发掘,出版 的影像资料可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此外,网络媒体也公布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极大地拓展 了史料的范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综观目前出版的影像史料,张冠李戴、解读错误的问题较为突出,粗 制滥造、重复出版不在少数。这一方面反映出相关整理者的学术功力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影像史料 搜集整理中缺乏严谨求实的态度,缺乏学术目的,为图像而图像,甚至于单纯追求商业利益的现象普遍存 在。 另外,大量影像史料的出版虽然为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史料基础,但目前真正将影像资料引入历史研究 的学者并不多,影像出版呈现火爆之势的背后,凸显的是学术研究的贫乏,影像的学术价值并没有得到真 正发挥。究其原因,除了对影像的意义认识不足,更主要的是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操作原则, 面对作为异质的影像史料,无论是解读还是书写,历史研究者尚无法像对待文献材料那样游刃有余。在目 前的研究中,还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对西方相关影像理论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盲目炒作概念。 二是在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及相关理论研究薄弱的情况下,急于建立影像史学学科。这些无疑是学术研究的 大忌。 影像史学是否能够成为一门学科或何种意义下的学科,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受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历史 学研究的特点制约;另一方面受影像史料的特点制约。人类历史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留存下大量的历史 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文献档案,也包括遗迹遗存、口头传说以及绘画影像。历史研究的目的,即是全 面利用这些资料,最大限度地逼近或还原历史的真实,任何单一的史料均无法真实地反映历史或还原历史。 这是任何以史料类别冠名的史学,如影像史学、口述史学等所面临的难题。更何况人类历史的记录还是以 文字为主,摄影技术的出现也不过一百多年,所留存下来的影像数量难以与文字史料的数量抗衡。再从史 料学的角度考察,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虽然能够抓住历史的细节,但能够提供读者解读的信息毕竟有 限。所以,影像必须与其他类别的史料连在一起,才能构成较为全面的史料系统。 总之,影像史学研究任重而道远。具体而言,应规范影像史料搜集整理及出版工作,加强影像史学的学科 理论建设及实际研究。同时,应加强影像数据库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在学术之外,也应制定对影像的整 理研究成果的认定标准和办法,并呼吁更多刊物发表影像研究的成果。 (摘编自刘萍《中国影像史学研究任重道远》) 材料二 通过影像呈现历史的方式,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文献形式,但在利用影像呈现和研究历史的 过程中,如果忽视影像史学在“求真”方面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历史研究的科学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历史研究和记载方法,影像史学在“求真”方面兼具优越性和局限性。几千年以来,历史一 直以文本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如今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历史还可以通过影像图片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无疑丰富了史学的内涵。但是,影像史学仅仅是史学“求真”的途径之一,我们应该辩证看待,既不能泯 灭其在史料记载和呈现方式上的多元化优势,也不能忽视其在技术和主观上的局限性。不可否认的是,影 像史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传统史学的记载和表述方式,使历史学得以多元化发展。随着研究队伍 的专业化,影像史学无疑会成为史学“求真”的推动力量。 (摘编自郭蔚然《影像史学与传统史学相辅相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新史学”的传人,革新了史学研究领域对影像的认识,影像因此受到了更多关注,“影像史学”也成 为热词。 B.国内除了学术界、出版界发掘、出版多种影像史料,网络媒体还公布大量影像史料,后者极大地拓展 了史料的范围。 C.从数量上看,影像史料要远远少于文字史料,因此历史研究者目前无法像解读文献材料那样熟练地解 读影像史料。 D.影像史学作为一种历史研究和记载方法,在“求真”方面具有其他史学完全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也有 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研究起步较晚,只有切实解决面临的问题,才能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B.西方的影像史学和图像研究理论,有其相通之处,二者在研究领域中也存在着部分交叉的情况。 C.尽管影像出版火爆,学术研究却很贫乏,影像的学术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应减少出版影像。 D.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影像史学较难成为一门学科,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史学研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像史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王冕《墨梅图》研究 B.偷袭珍珠港照片研究 C.香港回归纪录片研究 D.九八年洪水视频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影像史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主流电视媒体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窗口,必然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坚守文化自 信,争取国际话语权,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传播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理念。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仍然要面对诸多文化审美困境。首先,文化传播的全球化意味着强势 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可以超越时空,被其他群体认知甚至认同,极端者甚至会导致文化霸权;弱势国家或民 族的文化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向强势文化迁移,成为强势文化的追随者,由此也会催生文化焦虑。其次,经 济的全球化也可能引发人类社会审美情感的普遍钝化。在消费社会,人的官能被持续刺激,感情被交换, 情感生态出现失衡。在信息社会,人们的时间越发碎片化,心态浮躁不安,灵魂无处安放,急需审美救赎。 从审美经验来看,文化艺术只有表达本土审美观念,才能激发群体成员的共情共鸣,唤起民族文化记忆, 强化群体文化认同。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传 播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中国故事。基于此,广播电视机构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充分挖掘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资源,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进行创新,抒写国人情感,构建集体认同。 在此,《中国诗词大会》用绚丽的视听手段、精彩的环节设计让观众回味唐诗宋词的豪放与婉约,感受东 方诗意人生,重塑中华审美情趣;《经典咏流传》用现代音乐形式对古典诗词进行重新演绎,捕捉细腻的 人情人性,使观众在曼妙的国风旋律中找到情感皈依;《朗读者》用温暖的声音传递文学与情感之美,浸 润观众的心灵,唤起全民朗读的热情;《国家宝藏》以“馆藏国宝文物”为立足点,利用情景再现方式讲述 文物的前世今生,赋予文物鲜活的生命力;《衣尚中国》则聚焦中华传统服饰艺术,探寻服饰背后的美学 精神,通过“历史空间”“匠心空间”“创演空间”多重演绎,唤醒观者的文化记忆、激活受众的情感认同,让 美融入生活。 这些电视文化类节目借助民族文化符号,综合运用舞台艺术的多重手段,调动了戏剧、绘画、舞蹈、书法、 武术等艺术元素,塑造了符合当代中国人欣赏习惯的审美意象。在这些具有“中国意象”的符号背后是鲜活 生动的历史人物、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节目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意象的 整体观照,既凝聚了观众的民族集体认同,同时也展现了主流媒体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中国电视文化节目应该担负起文化自觉的责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重塑中国本土美学 的审美自信,加快实现文化审美自主转型能力,为构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语言体系起到重要作用, 使中国传统东方美学走向世界,进而实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的理想境界。 (摘编自《电视文化类节目传播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理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主流电视媒体要坚守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传统东方美学理念。 B.经济全球化引发了人类社会审美情感的普遍钝化,这给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带来困难。 C.文化艺术表达了本土审美观念,就能激发群体成员的共情共鸣,强化群体文化认同。 D.一些节目凝聚了观众的民族集体认同,因而能整体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意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例证法,列举《《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例子来充分论证观点。 B.文章在全球化浪潮冲击和文化传播面对诸多文化审美困境的背景下展开论证。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总述,然后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希望。 D.文章最后引用费孝通先生的话点明论点,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增添了文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传播的全球化无论对强势国家或民族还是弱势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有一定影响。 B.当下社会,人们情感生态出现失衡,急需审美救赎,这影响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 C.《《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展现了主流媒体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D.历史人物、民族文化和审美情趣是某些具有“中国意象”符号的节目的重要创作源泉。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每年估计有至少 800 万吨的塑料制品被抛弃到海洋中,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会被分解 成微型碎片,然后被浮游生物摄入,并最终对海洋生态链乃至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目前在太平洋垃圾带漂 浮的微塑料面积甚至达上百万平方公里。据科学家估计,每年有 100 万只海鸟和 10 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因 此丧生。海洋塑料污染给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 80 亿美元。欧洲环境署对欧洲地区 148 万平方公 里的海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后发现,118 万平方公里海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塑料垃圾占海洋 垃圾总量的近 90%;地中海 16%的海面面积微塑料含量超出安全标准,其中部分地区含量超标 5 倍以上; 在加勒比海东北部,每平方公里海域的塑料多达 20 万件,这些塑料又会进一步分解成微塑料,构成新的 污染威胁。 (摘编自《治理海洋塑料污染迫在眉睫!》) 材料二: 一直以来,塑料对生物体的危害似乎都是围绕着海洋生物和实验室中的小鼠开展的。对于塑料进入人体以 及由此而引发的体内塑料堆积的研究并不多。不过,这个科研空白最近被填补了。维也纳医科大学的胃肠 病学家菲利普·施瓦布尔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结果——人类粪便中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微塑料是比塑料 更可怕的存在,它被定义为直径小于 5mm 且没有下限的塑料颗粒和纤维。微小的形体意味着它们更易于 被吞食并进入生物体中。 最新的这项研究招募了来自 8 个不同国家的参与者,其中包括 3 男 5 女,年龄介于 33 岁到 65 岁之间。在 粪便取样前的一周内,每位参与者都记录了一周内的饮食情况。他们提交的饮食日记显示,所有参与者都 食用了塑料包装的食品并饮用了塑料瓶装水。日记中还提供了微塑料潜在来源的信息,即 8 名参与者中有 2 人每天嚼口香糖,6 名参与者在这一周中食用了海鲜。 (摘编自祝叶华《微塑料进入人体后,危害有多大?》) 材料三: 当前有研究表明,微塑料能够对生物健康产生影响,但安立会指出,相关研究结果均是在实验室内高暴露 浓度条件下获得的,对于环境浓度的微塑料是否对生物健康产生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结论。 (摘编自《应尽快组织开展环境微塑料污染现状调查》)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的共同推动,控制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 的热点环境问题。控制微塑料污染,根本手段是控制塑料垃圾进入环境并进一步分解裂变成微塑料。我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使用国,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 的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包括塑料袋、塑料餐盒和农业薄膜问题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快递业的兴起,塑料 包装的使用量急剧增长,这给塑料污染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塑料垃圾控制还存在 很多的不足。为逐步解决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开展相关立法、完善相关标准,针对 具体的塑料垃圾问题完善管理政策。同时,还应以禁止在个人护理品中添加塑料微珠为突破口,加强微塑 料管控。此外,还应不断研发微塑料清除技术。加大塑料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重视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 利用,减少塑料垃圾和微塑料进入环境的数量,是解决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根本措施。最后还应扩大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控制塑料垃圾污染的自觉性,加强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力度。 (摘编自邓义祥等《我国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源头控制对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塑料是塑料垃圾分解裂变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污染威胁,它会被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摄入并进入海洋 生态链。 B.微塑料因其直径小于 5mm 并且没有下限,因此更容易被吞食进入生物体中,因而微塑料比塑料更可怕。 C.微塑料对生物健康产生影响的结论均是在实验室内高暴露浓度条件下获得的,生活中的微塑料并没有 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D.微塑料来源于塑料袋、塑料餐盒、农业薄膜等塑料制品,另外,口香糖、海鲜等产品中也可能存在微 塑料。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有关数据可知,塑料垃圾占海洋垃圾总量的 90%,海洋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极大的威胁,给各 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B.维也纳医科大学的胃肠病学家菲利普·施瓦布尔的有关研究填补了塑料进入人体以及由此引发的体内塑 料堆积研究的空白。 C.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近年来,塑料包装急剧增长也给塑料污染 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D.我国塑料垃圾控制还存在很多不足,应尽快针对具体的塑料垃圾问题完善管理政策,需加快开展相关 立法和完善相关标准的步伐。 (3)请结合材料四,谈谈作为个体,你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减少塑料污染尽一份力。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 年的“五一”小长假,许多网友与考古人一起在“云端”见证了“2019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产生的全 过程。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此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主动创新形式,利用“五一”小长 假在网络会议平台全程直播了 20 个入围项目的汇报展示、专家提问点评以及最后的荣誉捐晓。据不完全 统计,此次直播的观看总量达 2278 万人次,与“十大考古”相关的网络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达 1.66 亿人次。 通过“云端”文博,公众可以“云端”漫步、手指触行,轻松进入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走进考古人的世界。 在直播中,评审专家提出近乎刁钻的专业问题,考古领队的学术解答让人深思,他们讲述的考古历程同样 极为吸引人。“茫茫沙漠中如何找到玉矿遗址?”面对这一问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陈国科在“答辩” 中回顾了自己寻找玉矿遗址的种种艰辛和孜孜探求未知历史的心路历程,感动了不少网友。许多人这才知 道,有些考古领队和自己负责的项目已经一起走过了几十年。 (摘编自闻白《“云考古”带来的文化体验》) 材料二: 考古,一个“冷门”领域,在 2020 年被频频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 代表座谈会上,十位发言的专家中就有一位考古学家;科学家座谈会上,七位发言的科学家中有一位用古 DNA 研究探源中华文明的“80 后”研究员。 考古为什么如此重要?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学既是观察历史的“望远镜”,又是观察历史的“显微镜”,在帮助国家和民族 恢复历吏记忆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来,考古学人在中国版图上追寻中 国走过的路,寻找中华民族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探寻华夏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的内在机制,为 中华振兴寻找历史依据,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犹记得,2013 年 12 月,习近平总 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曾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 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从一个更为纵深的视角来看,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 进在历史正确道路之上。因此,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老一辈中国考古学家便提出要建立考古学 研究的“中国学派”。前辈学者曾充满信心地比喻:经过几代人血汗的浇灌,终于培育出了“中国学派”这个“新 种”;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量考古实践,是这个“新种”生长的土壤;从实际出发的比较分析、综合概括, 则是“中国学派”出现的“催化剂”。 考古,研究的是过去,瞄准的却是未来。它不等同于“挖土”,也不意味着“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 华文明,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宝藏。 (编自杨逸淇《考古,比我们想象的要酷!》) 材料三: 考古学在诞生后的约 200 年中已经改变了公众对世界的看法,田野考古发掘获得的各类遗物充实了博物馆, 成为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公共文化和教育资源。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 的开发建设以及受利益驱使的盗掘,令越来越多的考古遗产遭到人为破坏。严峻的形势使很多学者意识到 仅仅依靠考古学界的力量难以全面保护分布广泛、数量巨大的考古遗产,考古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的介入 和社会、公众的支持。这就要求考古学界必须向社会阐明考古的意义和考古遗产的价值,让更多的人参与 到考古遗产保护中。出于以上多种原因,国际上开展了许多面向社会和公众的考古活动探讨和实践,欧美 学术界逐渐形成了公共考古学这个研究领域。 在与欧美国家愈来愈频繁和深入的学术交流中,一些中国的考古学者看到国际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面向公 众的考古活动,开始思考我国应该如何更好地让社会和公众了解考古学,提出中国亟须构建公共考古学, 并逐渐开展了相关的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工作。经过近 10 年的摸索和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者转 变了理念,认同公众拥有了解、接触和利用考古遗产的权利,认同考古研究的成果应该尽快转化为社会知 识,因为只有这样,专业的学术研究才真正具有社会价值。审视我国公共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目 前这一领域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从偶发性向常态化发展,二是从不固定状态逐渐向制度 化发展,三是公共考古活动越来越多样化,四是关注考古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公共考古学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考古学的科学普及,而考古学的科学普及所体现的考古 学与公众的关系主要是单向度的,公众是受众而不是参与者。事实上,考古学的科学普及只是公共考古学 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不是全部内容。如果我们把公共考古学仅仅理解为考古学的科学普及或者大众化,实 际上就忽视了公共考古学的公共性、政治性和伦理性。但目前我国考古学界在这些方面的理论探讨和研究 还比较少,今后应该在这些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公共考古学的发展会促进考古学者转换思维,批判性 地反思学科伦理,扩展研究视角,关注考古学所处世界的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考古学是推动 考古学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机制,也是提高全民智识和审美水平的重要方式。 (摘编自杭侃《公共考古学推动考古学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疫情影响,“2019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利用“五一”小长假在网络会议平台上进行直播, 观看人数高达 2278 万。 B.材料一举陈国科在“答辩”中回顾自己寻找玉矿遗址的例子,充分体现了考古工作者工作的艰辛和他们对 考古工作的热爱。 C.材料二第二段写到三场重要的国家级会议,它们或以考古为主题,或有考古专家参与,这都表明我国 考古专业正由“冷门”走向“热门”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使考古遗产遭到破坏,同时也使学者们意识到考古遗产的保护需 要政府介入其中,还需要社会和公众支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众通过“云端”文博可以进行“云端”漫步、手指触行,能够进入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这充分体现了 “云端”文博的便捷性、共享性。 B.国际上相对成熟的面向公众的考古活动引发了我国一部分考古学者的思考,让他们意识到了构建中国 公共考古学的紧迫性。 C.公众了解、接触、利用考古遗产,考古研究的成果才能尽快转化为社会知识,只有这样,专业的学术 研究才真正具有社会价值。 D.目前,我国的公共考古学虽然呈现出常态化、制度化等发展趋向,但也存在涉及内容不全面、忽视公 共考古学的特点等问题。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三中阐述的目前我国公共考古学领域发展特点的一项是( ) A.中国考古学会设立了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够长期、固定地开展常态化的活动,并与大众媒体 建立了常态化的联系与合作。 B.公共考古活动重点面向不同人群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一些青年学者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建设了很有 影响力的公共考古传播平台。 C.我国公共考古活动虽然面临缺少资金和人员的困境,但考古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热情支撑着 公共考古活动的正常运行。 D.考古科研机构通过举办创意设计赛、展览、论坛等活动,汇集考古、艺术、设计等多领域的学者,共 同探索如何利用其他艺术形式呈现考古遗产的魅力。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5)2020 年高考,湖南考生钟芳蓉以高分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引发热议,有很多人不赞同她的选择。 请根据材料,以钟芳蓉的名义向反对者阐述选择考古学专业的原因。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终身是一个布衣,这说明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封建社会中一个政治斗争的具体体现。 布衣的原意就是古代的平民。司马迁在《史记》里所强调要写的许多“布衣之侠”,正是那些出于民间的侠 客们。《盐铁论》:“古者庶人髦老而后衣丝,其余则仅麻枲,故曰布衣。”杜甫《赴奉先县咏怀》:“赐浴 皆长缨,与宴非短褐”。“短褐”也即布衣的意思,它乃是与权贵相对立的一个概念。王维《寓言》因此说: “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布衣也就是寒士,属于当时社会的中下层,他们的出身和利益,使他们要向 统治阶级要求开放政权,要求从那些豪门世族、皇亲国戚、权贵势力的手中夺到一部分政治地位,这就是 实现封建时代中开明政治的条件,也就是那时代的民主成分。统治阶级接受这样的政治要求,也就得到人 民的支持,也就有力量,而表现为一个盛世;统治阶级不接受这样的政治要求,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也 就没有力量,而表现为一个衰世:这都是历史上的事实。 应当说,开明政治并不是统治阶级好心的赐予,而是人民斗争的胜利果实,而当时要参与政治,就不得不 通过知识分子,所以布衣传统上又是指中下层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说的。他们的政治资本就是对于权贵 阶级保持着对抗性的身份,因而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布衣不但在野时以布衣为骄傲,一旦在朝也还是以 布衣为骄傲,这一点也就是封建社会中人民所称誉的骨气和品格,也就是布衣可以与王侯分庭抗礼的凭借。 所以岑参诗中说:“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杜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 契。”当然在政治斗争之外,还有军事斗争力量的存在,隋末的农民起义,正是使唐代与隋代的政治面貌 区分开来的因素。这军事斗争乃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但却并不经常出现;而当其还并不到改变这制度 的时候,其现实的意义也还是为了要求开明政治,在这里,布衣的自豪感也就自然有了根据。 布衣的斗争因此乃是于农民直接进行的斗争之外,经常地代表着封建社会中主要矛盾集中的表现。这一个 矛盾发展得好,封建社会就表现为向前推进;这一个矛盾发展得不好,封建社会就要显得停滞。所谓发展 得好,就是矛盾中进步的方面得到抬头,也就是表现为布衣在这个矛盾上走向胜利。唐代正是布衣在又一 次农民起义后,继续着建安以来的民主斗争,走上了胜利的道路。当时在经济上是“均田制”的出现,是“旧 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政治上表现为“贞观之治”的任用诤谏之臣,“终南捷径”之重视草泽布 衣。《唐书•卢藏用传》:“司马承桢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承祯徐曰: ‘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司马承祯的话,一方面是讽刺那些冒牌的布衣,说他们不过想借此往上爬而 已:另一方面也就说明了当时布衣的在野政治地位:若不是布衣声誉日高,牌子响亮,社会上也就不会有 谁来冒牌了。当然对于真正的布衣与冒牌的布衣之间是应当批评和判明的。李白所以每提到从政,就多半 同时提到准备还山,正是为了表明一个真正布衣的态度,乃是并不恋栈于仕途的。 (摘编自林庚《唐诗综论•李白的布衣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司马迁,还是杜甫、王维,从他们对于“布衣”一词的理解中,都能看出“布衣”是一个与“权贵”相 对立的概念。 B.封建时代,出身和利益是布衣要向统治阶级要求开放政权的原因,统治阶层如果想达到政治开明,应 让寒士们获取部分政治地位, C.“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体现杜甫的骨气和品格。杜甫为此而骄傲,并 想借此与王侯分庭抗礼。 D.封建社会中主要矛盾集中的表现,除了有农民直接进行的斗争之外,还有中下层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 子的斗争,且后者比前者出现的频率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出后文“布衣”“布衣的斗争”等内容,层层深入,脉络清晰,逻辑严谨。 B.全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方式,旁征博引,典故信手拈来,行文气 势顺畅。 C.文章在说明李白具有“真正布衣的态度”之前,引用了《唐书•卢藏用传》里的故事,形象生动,富有趣 味。 D.全文围绕“李白的布衣感”展开论证,论证时,作者善于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 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终身为布衣,既具体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的政治斗争,也说明了作为寒士是没有办法与权贵互容的。 B.当政治斗争无法改变制度时,军事斗争就会出现。军事斗争的现实意义就是要推翻统治阶层,取而代 之。 C.一方面任用直言进谏的臣子,另一方面重视社会中下层的布衣寒士,这些因素造就了唐代社会的繁荣。 D.终南山作为“仕宦之捷径”,暴露出冒牌布衣追求名禄的行为,也从侧面显出布衣在野时的政治影响力。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写作”一词肇始于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格罗特菲尔德曾在《生态批评读本》 中有所涉及,另一位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劳伦斯·布伊尔在《环境批评的未来》中提出“自然写作”的概 念。他说:“自然写作,可以简洁地定义为‘一种非虚构的文学写作,它提供关于世界的科学考察;探索个 体人类观察者对世界的经验;或者反映人类与其所在星球关系之政治和哲学涵义’。自生态批评运动开始阶 段起,尤其是在我说的第一波生态批评中,中心兴趣便是自然写作。” 布伊尔这里所说的“自然写作”,是针对人为的“艺术写作”而言的纪实自然考察与个体经验的一种文学形态, 诸如梭罗的《瓦尔登湖》之类。但真正的“自然写作”则是一种包含“环境取向”的写作。诚如布伊尔在另外 一部著作《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与美国文化的形成》中所言,这种“环境取向作品”的标准要素是:1. 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并不仅仅是一种框定背景的手法,这种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实际上开始向人们宣示:人类 的历史必然被融入自然之历史;2.在环境取向的作品中,人类利益并没有被视为唯一合法的利益;3.人类 对环境负有责任,这是文本伦理取向的重要组成;4.这种自然取向的文本中隐含这样一种意识:自然并非 一种恒定或假定之物。 这就在实际上批判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与“艺术中心论”,而使自然写作走到与传统文学艺术平等的地位。 可见,“自然写作”即是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写作,它是“自然文学”的另一种表达。显然,这是对于工业 革命“人类中心”、“艺术中心”与“理性中心”的抛弃与评判。 “自然写作”在西方是一种后现代时期对于工业革命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写作,是 20 世纪中期的产物,但在中 国却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因为,中国作为农业古国,以农为本,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力倡 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立场。儒家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道家则言“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释家则言“众生平等”。这种“共生”的哲学观念必然导向人与自然平等的“自然写作”。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自然写作”进行全面理论论述的,是《文心雕龙》。它在《原道》篇中提出文来源于“自 然之道”的论断:“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里所说的“自然”既包含大自然,也包含人对 于自然的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表现。“自然写作”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典范之作《文心雕龙》中,由 全书的首篇《原道》揭示出来,也具有全书之核心的意义。 (曾繁仁《“自然写作”:人与自然共生》) 材料二: 由于疫情,很长时间每天都几乎处于封闭隔离状态,每个人都赤裸裸地面对自然的生命生存状态。如此真 实处境使自然诗歌和自然文学越来越让人关注,这也许将成为自然诗歌和自然文学的新时代。生态意识、 环保理念、新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逐渐成为新常态。 人应该与动植物、神、自然界和谐平等共处,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生命整体。这样一种理念, 与天人合一思想契合,也接近当代生态学的一些观点。比如当代生态学特别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完整的自 然生态循环系统,每一样物种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具有一种默契的平衡。 爱默生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特别提倡自然文学,惠特曼和梭罗都是他的弟子。爱默生曾经强调:人类 应该遵守两句格言,一是认识你自己,二是研习大自然。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神庙里镌刻的一句格言。 研习大自然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终于醒悟人类再也不能自大,不能自我中心主义,人不过 是大自然里的一分子,应该平等对待其他物种,与之和谐共存。 我对没有过自然生活经验的诗人,从来持怀疑态度。对于诗人来说,童年的经验极为重要,保存其最初的 精神种子或者说初心,这是一些看似寻常普通的人最终成为诗人的奥秘。此外,自然是人类最早的家园, 从小就受到大自然熏陶,是人性健康的必要条件。在自然中生活的最初经验感受,确保了很多诗人有更广 阔包容的胸襟和开放精神。古典诗歌里花草植物出现数量很多,《诗经》就完全是“群芳谱”,宋词也特别 多以花草拟人的篇章,人和花草相互对应生辉,说明那是一个何其自然葱郁的和谐世界。 所以,自然写作,我理解就是要将这样的自然理念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受到熏陶, 具有一种生态意识,继而在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科学的环保的理念。在这一点上,诗歌从来在文学中有引领 作用。 (南君《自然写作中的诗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写作这一概念肇始于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它是由格罗特菲尔德和劳伦斯·布伊尔首先创立的。 B.劳伦斯·布伊尔所提倡的“自然写作”并不是一种包含“环境取向”的写作,因而不是真正的自然写作。 C.“自然写作”理论以自然环境的在场表示人类历史必将融入自然历史,自然环境不再仅仅作为人类活动的 背景。 D.“自然写作”在西方是 20 世纪中期的产物,但在中国,这一概念古已有之,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疫情使得人们更直接地面对自然的生命生存状态,如此真实处境之下,自然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注,新的生活方式也将逐渐成为新常态。 B.自然文学提倡人应该与动植物、神、自然界和谐平等共处,这种理念符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 当代生态学的观点。 C.爱默生强调要研习大自然,提醒人们尊重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这种思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他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 D.诗歌经常抒写人对自然的感受和人与自然的互动,在熏陶生态意识培育环保理念方面,相比其他文学 样式,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自然写作”内涵的一项是( ) A.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天下》) B.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C.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 D.我辽阔广大,我包罗万象。(沃尔特·惠特曼《我自己的歌》) (4)材料一引用儒道释诸家名言,材料二例举古典诗歌中的花草描写,分别证明了什么观点? (5)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何从文本细读出发,打通文本“内外”,构建合理有效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方法,一直是当代中国文学 亟待完成的目标。 针对当前的文学史教学现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说过,学生们往往能对文学史理论框架、文学概 念和流行的学术话题侃侃而谈,而一提到具体的文学作品却瞠目结舌,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 在今天数字化的快速阅读时代,文本细读的所指和内涵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当我们面对浩瀚信息,获取知 识包括文学作品固然比任何时代来得容易,却也身陷“信息爆炸”的困境。面对如此多的资讯和文本,如果 没有文本细读的训练和习惯,最终只会停滞在“奇观化”阅读的粗浅层面。日本学者斋藤孝在《深阅读》一 书中指出,“如果书读得不够,只依赖互联网的话,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 承续文本细读的精神资源,由浅阅读,泛阅读走向深阅读,也就成为当下文学阅读的重要议题。从这个意 义上看,文本细读既包含了文本内部的专业文学阅读,也指向新媒体语境中“流水化”阅读的深阅读内涵。 如何汲取和传承当代中国文学文本细读的资源,应对当下阅读形态和方式的变化,重建文本细读的方法和 路径,是当代中国文学阅读和研究应该直面的问题。 ((如果没有文本细读的训练和习惯,只会停滞在阅读的粗浅层面》)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新批评理论被引入中国,因其异质文化和特有的局限性,很快被冠之“形式主义”的帽子 被其他新潮理论所取代,但新批评却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遗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本细读。 以往人们对文本细读的质疑,多源自新批评理论对文本内部研究的过分强调,割断了文本与社会、作家、 读者的联系。实质上,在当代新的文化语境下,文本细读既可以使读者聚焦作品,把握文本的细节要素, 更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作品内部,展开广义的语境阅读,打通文本的内外空间。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丰满和深刻的文学细节,透露出作品的氛围、结构和气韵。一个真正喜欢文学和 阅读的人,总会在文本细节感受到情感和思想的共鸣。 老舍善于表现和反思民族文化,其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多是通过细节获得艺术表达和升华的。《断魂枪》 中的沙子龙作为“断魂枪”的最后一位传人,小说对其形象并未进行正面的描述和分析,面对孙老者的挑战, 他避不应战,只在文末凄凉地叹气“不传!不传!”那么该如何理解沙子龙的情感,他对“时代转型”是何种 感受?读者只有在细节的阅读中方能深入沙子龙的内心一一“沙子龙正在床上看着本《封神榜》”。沙子龙 对《封神榜》故事的荒诞感慨,也正是挣扎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市民阶层的真实感受。只有在聚焦作品、 把握文本细节要素的细读过程中,才能理解作品人物的心理内涵,也才能把握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复杂的心 绪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 (《深入作品内部,展开广义的语境阅读,打通内外空间》) 材料三: 中国本土意义上的文本细读,并不纯然指向西方兴起的新批评理论。中国传统文论中所强调的评点和鉴赏, 正是建立在以文本细读基础上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读”并非舶来品,而 是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理论。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和方法再次擦亮“文本细 读”,重建其特有的价值和方法。 这就需要在当代性的视野中重建文本细读的价值。文学阅读和文学研究针对的是当下的生活,我们所展开 的一系列思想文化活动都将参与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实践。文本细读并非停留在学科知识内部的“循环”生 产,而是具有文化的主观能动性,“要参与、回应、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想建构”,参与和回应当代 社会生活的文化情感实践。 同时需要在总体性的视野中重建文本细读的理念和方法。“总体性”之于思想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 只有“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 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文本细读已经是融化生活的细读,能够打开和连接文本的内外空间,实则构成对 当下生活总体的一种观察、理解和思考。 (《以现代的眼光和方法再次擦亮“文本细读”》)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批评,需要进一步强化文本细读的训练和习惯。 B.在互联网数字化阅读时代,海量的信息文本导致了阅读现状停留在粗浅层面。 C.国外的新批评理论过分强调文本内部的阅读,因此被定义为形式主义方法论, D.中国传统文论中的评点和鉴赏,在新媒体时代仍然具有其积极地价值和意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关注文学史的理论框架、文学概念和流行的学术话题,而不进行文本细读的训练,就不会真正提高 阅读能力。 B.尽管文本细读割断了文本与社会、作家和读者的联系,但其引导读者对文本内部要素进行研究的思想 极具价值。 C.建构新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需要运用现代的眼光去借鉴国外新的文学理论,还要把中国传统的文 论与当代文化实践结合起来。 D.组织网络读书共同体和举办社区共读,是在新媒体时代围绕一本书进行文本细读和交流阅读感受的形 式之一。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细读”理论的一项是( ) A.怎样引导浅阅读、泛阅读走向文本细读,仍然是中国当代文学教育亟待解决的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 要问题。 B.领悟沙子龙阅读《封神榜》并产生感慨的细节,能够使读者体会到在社会转型时期市民阶层典型的心 理状态。 C.科幻作品《三体》开始并不被人看好,但将其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中细读,才能使读者读懂作 品情节。 D.文本细读要求读者从文本细节要素展开广义的语境阅读,打通文本内外空间,去体会作品深刻的内涵 与意蕴。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只要它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区域地理的 相对完整性,二是文化传统的相对独立性。一般说来,江南文化在区域地理上的相对完整性是大家公认的, 而江南在文化传统上的独立性,则是一直很成问题的。 表面看来,与中国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江南地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东南财赋 地,江左文人薮。”这是康熙写给江南大小官吏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很值得玩味,一方面,它表明政治家 的眼光看得很准,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江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特别是明清以来。 另一方面还可以说,政治家毕竟只是政治家,所以只能看到对他们统治有用的物质财富与人力资源。但这 个江南,与一般人心目中的“江南”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这两方面显然不能看作是江南文化最核心的东西。 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江南更多的是一个诗与艺术的对象,是“三生花草梦苏州”的精神寄托,也是“人生 只合扬州老”的人生归宿。它可能很大,大到是白居易诗中的杭州,也可能很小,小到如李流芳画里的横 塘,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超功利的审美存在,与帝王那种实用的江南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有必要问一下,什么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它自身所独有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文 化的比较来发现。第一,仅仅有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即政治家讲的“财赋”,并不是江南独有的特色, 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巴蜀,在富庶上就可以与它一比高下。第二,政治家讲的文人荟萃,也不能算是它的 本质特征,这是因为,孕育了儒家哲学的齐鲁地区,在这一方面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江南之所以会成 为中华民族魂牵梦萦的一个对象,恰是因为它比康熙最看重的“财赋”与“文人”,要再多一点东西。多一点 什么呢?这也可以在比较中去发现,比如,我们可以说,与生产条件恶劣的经济落后地区相比,它多的是 鱼稻丝绸等小康生活消费品;而与自然经济条件同等优越的南方地区相比,它又多出来一点仓廪充实以后 的诗书氛围。但使江南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真正拉开距离的,老实说却不在这两方面,而是在于,在江南 文化中,还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儒家最关心的 是人在吃饱喝足以后的教化问题,如所谓的“驱之向善”,而对于生命最终“向何处去”,或者说心灵与精神 的自由问题,基本上没有涉足。正是在这里,江南文化才超越了“讽诵之声不绝”的齐鲁文化,把中国文化 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如果说,由于文化本身是无所不包的,在江南文化中同样有伦理的、实用的内容, 它们与北方文化圈也是一脉相通的,那么也可以说,只有在审美自由精神这一点上,才真正体现出古代江 南文化对中国文化最独特的创造,是其他区域文化不能替代的,在这个意义上,把审美精神看作江南文化 的本质特征,当然是不成问题的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是古代诗意生活的一种象征。它并非一个实在的地域概念,而是一种观念,或者说 是皇帝与士人脑中的想象。江南不是政治、经济、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而是一种在中国文化地图上的一 片永恒的青山绿水;它不是现实世界中那片富足的养活了无数南国儿女的鱼米之乡,而是一个从唐诗宋词 乃至更早的南朝就开始的只有诗性心灵才能忆起的美丽梦境。 另一方面,在这里也需要做一点补充,把审美精神看作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并不是说中国其他区域文化 都没有审美创造,而是说这不是它们最显著的贡献。以齐鲁文化为例,它当然也有自己的审美性格,如孔 子就说过,他最赞同的人生境界,就是带着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到春天的郊野中去春游。但在儒家文化 中,由于沾染了太多的道德色彩,儒家的审美活动就不够纯粹,它经常发生的一个异化,就是“以道德代 替审美”。 (摘编自刘士林《江南诗性文化》) 材料二: 明清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从表现形态来看是起居、饮食、养生、娱乐、消遣等几个方面,他们以日常生活 中的一切作为审美对象,一枝一叶,一琴一鹤,一饮一啄都能以审美眼光看之,我们可以说江南士人的日 常生活是审美的、艺术的。张潮说:“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江南士人审美的日常生活形成的原 因是他们具有审美的心胸,以审美的视野去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因此原本平凡的事物就具备了审 美的意义,这既是士人的人生态度,也是生活策略。 从美学的本体来说,江南士人将“闲”看作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和意义,“闲”是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美学的根 源和最后的归宿。“闲”能使士人以别样的视野审视人生和寻求人生的意义,其归属在于从生活中去寻求这 种无关功利的闲适,是一种疏离了现实利害关系之后的超然心态,是感性生命活力的自然释放。 “闲”的内蕴是生命意识的审美化,是在一种情感维度中来感受生活,它常常依附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比 如下棋、钓鱼、赏花、闲侃等等事情。由于懂得生之可贵,因此那些看似简单细微的事情在生命的语境中 变得具有意蕴。士人将生命的价值寄予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意味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名缰利 锁的困扰,生活也就在毫无牵绊的顺畅中如行云流水一样悄然滑过。正如李渔所言:“把钓观棋,一朝即 过,不信日长如小年。”又云:“枕上闻啼鸟,花间鸣素琴。闲来理残编,悠然自古今。” 明清时期士人将“闲”作为日常生活的广泛追求和臧否人物的尺度,“闲”与“忙”是有区别的,“忙”有着鲜明的 功利色彩,这是一种苦的生活方式。“闲”带着生活的审美色彩,诸如游山玩水,四处闲荡。“闲”在生活中 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换一种视角去看生活,人只要暂且放下心头的名利之思,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一时闲 乐。另一方面,这种“闲”与儒家赋予道德审美意义的“闲“不同,儒家关于“闲”最为著名的就是颜回的“一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颜回这种闲且乐的生活一直是儒家所推崇的境界,因为 它和人的道德相关,能够在物质简陋的情况下悠然自得,是人的道德境界的体现。很明显,江南士人并没 有这个特点。他们更多注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追寻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而相应淡化了身上的道德责任感。 摘编自赵洪涛《明末清初江南士人日常生活美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文化的特征不是政治家们看到的对他们统治有用的物质财富与人力资源,而是一种超越实用理性 的审美自由精神。 B.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儒家注重教化,江南文化注重心灵与精神的自由,两者不完全一样,江南文化超 越了齐鲁文化。 C.从张潮的论述来看,明清江南士人懂得生命的可贵,能够用审美的艺术的眼光来观照日常生活,松月 山水,都充满诗意。 D.“闲”与“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都在追寻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只不过明清江南士人的“闲”相应淡化了 道德责任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不是“江南”的含义,“江南”是一种诗意的文化感知,只有用审美的心灵才能感知到 它的底蕴。 B.用审美的视野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平凡的事物就具备了审美的意义,但这要人具有审美的心胸 和超然的心态。 C.摆脱了名缰利锁的纠缠,将生命的价值寄予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生活就会充满诗意,卑微的生 命就会崇高。 D.中国的其他区域文化如儒家也有审美创造,但和江南文化相比较而言,它的审美活动不够纯粹,常常 用道德代替审美。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江南文化中“闲”的一项是( ) A.明代戏曲家高濂,曾经雪夜宿禅林,他说:“从僧拥炉,旋摘山芋,煨剥入口,味较世中美甚,欣然一 饱。”并与寺僧就芋头谈论禅学。 B.明末将领张煌言曾经写过一首词《前调》:“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故国盟, 故园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 C.归有光曾孙、明末清初的书画家归庄写有一首诗《赋得游鱼咳花影》:“灼灼花叶旁池,织麟几队漱涟 漪。细波吹动芳菲色,浮沫摇残零乱枝。” D.清初的萧山人来集之在公廨之后发现一处废弃的园子,命家人“依期布种,依期收刈”,“暇叉手巡行, 见螳螂之攫食,听蝼蝈之长谣”。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道:“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这令我到底惦着江 南了。”根据两则材料,请简要分析朱自清为什么“惦着江南了”。 答案部分 1. (1)A (2)B (3)①要使疫苗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②提高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强公众对疫苗的信心; ③强化公众对新冠肺炎的风险认知,消除盲目自满心理;④提升新冠疫苗接种服务的质量,更有利于公 众接种新冠疫苗。 2. (1)B (2)A (3)①智能算法借助大数据获得接受者的偏好,可以“定制”文化产品,贏得市场。②算法规则下诞生的 作品往往模式化,千人一面。③利益驱动下,无条件地迎合和满足大众的喜好,会使影视创作机械重复甚 至倒退。④带着观众在“娱乐至上”的歧途中走入钳制自主思想的泥淖。(意思相近即可) 3. (1)D (2)D (3)B 4. (1)C (2)D (3)示例一:①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创新),如辽宁盘锦市“认养农业+互联网”的耕 种新模式(或:湖南司令农品科技有限公司杂交水稻、畜牧业订单式农业)②在推进稻鱼共生模式发展过 程中,要确保“稻虾共生”这种有违稻渔综合供养“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基本原则。③我国可耕地面 积有限,并且土壤质量下降,所以要重视耕地数量的稳定与质量的提升。示例二:①利用“互联网+”,使 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的生产销售。②科学调研,合理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③保护农田 发展的优势资源,加快修复农田生态环境。 5. (1)A (2)D (3)A 6. (1)C (2)D (3)A 7. (1)B (2)D (3)D 8. (1)A (2)B (3)①从国家战略高度,树立保护稀土资源的意识;②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相关法规,依法合理有序开 发,严惩暴力开采;③加强海关管理,严打稀土走私活动;④利用综合国力提升的有利条件,在国际上 力争稀土定价的话语权;⑤制定优惠政策,力促稀土企业尽快转型升级,提质创优;⑥限制稀土出口数 量,提高中国稀土的出口价格。 9. (1)B (2)B (3)C (4)①首先论述跨文化传播的作用,引出下文对金庸武侠小说跨文化传播问题的论述;②接着分析了金 庸武侠小说在创作上的某些特点;③然后论述了金庸武侠小说在东亚、东南亚国家传播广泛和在西方世界 传播困难重重的不同状况,并指出其岀现不同现状的原因;④最后,高度赞扬了金庸武侠小说,并指出我 们应该积极地改进现有的传播方式,帮助金庸武侠作品乃至更多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实现跨文化传播。 (5)①语言上,用纯粹的汉语创作,文字规范优美;②创作元素上,以武侠元素为主要特征,融入了家 国情怀、侠肝义胆、儒家“仁爱”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多种“正能量”元素;③小说创设的地理范围上,勾 勒了“万里江山”的宏大空间和史诗般的民族想象。 10. (1)A (2)D (3)A (4)先从中医药的特点、意义与现实困境说起,引发对中医药出路的探讨,然后从中小学这个切入点引 出“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话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两条落实中医药进中小学的具体建议。 (5)材料一着重从认知层面分析,认为在西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中医学要卓然自立,坚持“天人 合德”的传统;材料二着重从措施层面分析,提出两条措施,一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 使中药质量可控,二是加大中医药宣传的力度,重点阐释后者。 11. (1)C (2)A (3)C 12. (1)C (2)A (3)C (4)①带来了传统史学的诞生;②推动了历史研究的进步;③影响了人类的知识生产和传播。 (5)先提出中心议题:历史学的“数字转向”,并阐述了它的发展;然后论述了传统史料数字化转化的过程; 接着论述了未来历史学家们应该具备的一些‘数字考古’‘数字考证’能力;最后指出数字化对历史学的影响, 以及给历史学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3. (1)B (2)C (3)A (4)影像史学是指利用历史影像即历史记录片和历史照片来开展史学研究的一门新学科。 (5)①首先引出论述对象“中国现代影像史学研究”,②然后分析中国影像史学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及问题的成因,③接着指出影像史学的局限性,④最后对影像史学研究提出建议。 14. (1)A (2)D (3)B 15. (1)C (2)A (3)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或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餐盒等塑料制品。②力所能及地参与控制塑 料垃圾的宣传工作,扩大公众参与,提高公众控制塑料垃圾污染的自觉性。 16. (1)B (2)C (3)C (4)①材料二总体上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阐述考古学的重要性;②材料二采用比喻论证、举例论 证等方法,让论证既透彻又生动。 (5)①从考古学专业的重要性角度:考古学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创新 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道路之上。②从选择考古学专业的必要性角度:考古 遗产保护形势严峻,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且目前我国公共考古学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需要相关人才。③ 从考古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角度:如今考古学受到国家重视,加上科技的应用和公共考古学的发展,考古学 的发展前景广阔。 17. (1)C (2)B (3)D 18. (1)C (2)C (3)D (4)引用儒道释诸家名言,说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立场),从而证 明“自然写作”在中国文化中的原生性。例举古典诗歌中的花草描写,证明自然生活经验对诗歌(诗人)创 作和人性健康的重要性。 (5)首先论述“自然写作”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然后指出“自然写作”的意义;接着论述“自然写作”在中国 是一种原生性的文化形式。 19. (1)B (2)B (3)C 20. (1)D (2)C (3)B (4)①材料一首先提出问题,人们认为江南文化的独立性存在问题;②接着论述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并 不是江南的本质特征;③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审美自由精神;④最后指 出江南文化与其它文化在审美上的不同。(意思对即可) (5)①采莲体现了江南生活的诗意,朱自清“惦着江南”恰是对江南诗性文化的追念;②采莲充满了“闲 适”的趣味,体现了江南士人的审美追求,表明朱自清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③“惦着江南”也表现了朱自 清以别样的视野审视人生和寻求人生的意义,暂时想去寻求一种无关功利的超然心态。(意思对即可;其 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