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解读:经典名言焕发新生(附:素材点拨及名段示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解读:经典名言焕发新生(附:素材点拨及名段示例)

ID:696671

大小:21.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素材解读:经典名言焕发新生(附:素材点拨及名段示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经典名言焕发新生,它们或被更改词汇,或被增删内容,以精 巧、精当的新面貌给人以智慧,给人以精神动力。在诸多被引用的经典名言中,习近平主 席近些年来所引用的更是精妙广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鉴于此,这里遴选极具代表性 的数则“习大大新经典名言”,通过勾连其前世今生,以丰富同学们的素材储备,提升同学 们的创新思考能力。 【新生名言】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习近平 【时事关联】 2020 年 12 月 31 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年前夕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 二一年新年贺词,其中提到:“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 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名言溯源】 ①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②天下一家,彼此无异。(《晋书·刘弘传》) 【名言故事】 ①有一次,一位弟子问孔子:“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孔子回答道:“你不要为 没有兄弟而感到孤独,因为有品质、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 来和他相伴。” ②晋惠帝时期,益州刺史罗尚被李雄打败,派使者向刘弘告急,请求支援粮食。刘弘 发公文让郡县供给,而州府的官员认为运输路程遥远,人力不足,准备只运送五千斛米过 去。刘弘说:“各位没有好好思考一下。天下本为一家,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今天支援 了他们,则我们自己也就没有西顾之忧了。”于是拨出三万斛米送给罗尚。罗尚借此稳住了 局势。 【素材点拨】 第一则故事中,那位学生感到孤独是情有可原的,他的老师孔子看问题看得透彻—— 德性是一个人赖以立世的根源。在贤明的孔子看来,德性是具有磁性的,久而久之,有德 之人的周围就会聚足人气,而且芳名远播,形成无形而又无价的人格魅力,就不会再感到 孤独。事实上,一个人只要是道德品行高尚的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没有互相呼应的 伙伴,但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 第二则故事中,刘弘高瞻远瞩,以国家大局为重,决定大力援助罗尚,事实证明刘弘 的决策是正确的。处在一个国家中的人们应明智地看到互相支持、通力合作的深远意义, 各自为阵引发的恶果。 【片段示例】 片段一:“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反映了习近平主席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与 深厚的功底,这八个字融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优秀传统文化之集大成,更是蕴 含着习近平主席和衷共济、风雨同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早日驱散疫情阴霾,建设更 加美好的地球家园的全球治理理念与博大胸怀。 片段二:有德的人会孤单吗?会的。当一个人的觉悟、德行高于社会周围的人,他多 少会有“寂寞之伤”。这种感觉,悲愤投江的屈原有过,壮志未酬的张居正有过,学贯中西 的王国维有过……但历史烟云散去,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有德的人终究会被欣赏甚至 拥戴。史载:大舜所居之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是对“德不孤,必有邻” 最完美注脚。 片段三: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最高频出现的关键词是 “新冠疫情”。在这场人类共同经历的风险挑战中,时有乌云密布,时有云开日出。2020 年年初,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国际社会许多成员给予我们真诚的帮助和支持,而 我们的祖国在自身防控疫情面臨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 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晋书·刘弘传》 有云:“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多国和衷共济、团结抗疫正是其最真实而又生动的诠释。 【新生名言】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习近平 【时事关联】 2020 年 7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 信中指出:“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你们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练、收获 了成长,也使你们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前进的道路从不 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 【名言溯源】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后汉书·虞诩传》) 【名言故事】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曾受太尉李修征召,被拜为郎中。后来朝歌贼寇宁季等 数千人攻杀长吏,连年屯聚,州郡禁止不住,于是便任命虞诩担任朝歌长。他的朋友都来 慰问虞诩说:“去朝歌多么倒霉啊!”虞诩笑着说:“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 是做臣子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 【素材点拨】 虞诩身上两个鲜明的亮点是:志存高远,知难而进。《中庸》有言:赞天地之化育。意 思是,人应当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助推他人和万物实现各自的本性和价值。这种人生追 求把人提升到与天地鼎足的至高地位,使人因担负天地职责而拥有无上尊严。如此说来, 人的一生有担当、有责任才有意义,为他人、为家国才有意义。虞诩不拒绝担任朝歌长, 以“利器”自期,正体现了“赞天地之化育”的人生追求,“志不易”方可成就声名、伟业。 虞诩还让世人看到了什么叫“苟利国家生死以”,一个人唯有将有限的个体生命融入到家族、 民族甚至人类的历史发展中,其生命方可获得牢固的根基和永恒的意义。 【片段示范】 片段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给中国石油大 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中又一次引用这句话,可谓语重心长、寄望深厚。正如习近平 总书记在信中的殷殷叮嘱,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 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 作贡献,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厚望。 片段二:“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出自《后汉书·虞诩传》,意思是立志不应贪求容易 实现的目标,做事不回避艰难。这两句话既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和宝贵经验,也是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备品格和精神追求。“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中国共产党人深谙“难”与“易”的辩证法,总是以“舍我其谁”的担当 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顶着风险进,迎着困难上,最终战胜困难、赢得 胜利。 【新生名言】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 ——习近平 【时事关联】 2019 年 4 月 28 日,习近平主席出席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重 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号召大家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并指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 生态文明的真谛。 【名言溯源】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 之不节,则常不足。(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 【名言故事】 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出现了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地的状况。 而地主阶级对人民的横征暴敛超过了国家的赋税剥削,而且又大放高利贷,坐食租税,大 肆聚敛,以致出现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局面。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艰难竭蹶之中,许多人 离乡背井,奔波流亡,转死沟壑;出现了十室九空,都市化为丘墟,遗骸遍于田野的凄惨景 象。生产力遭到严重的摧残,民困国穷,财政枯竭,经济处于崩溃状态。为了缓和地主阶 级和农民阶级日益激化的矛盾,解决国家的财政经济危机,宰相陆贽上疏提出《均节赋税 恤百姓六条》,系统地阐述了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进行改良的思想。 【素材点拨】 陆贽反对无限度地向百姓征收赋税,主张“地力之生物有大数”,强调自然资源之有限, 要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反对“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具有反对盲目无限度地开发 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之内涵,而为当今不少研究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学者所重 视。与此同时,陆贽又讲“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其主旨在于“均节赋税”。应当说,这 一思想与先秦《管子》所讲“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是一致的,而为当今研究中国古代 经济思想史的学者所重视。总体而言,二者都是要反对盲目无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都具有强调保护自然生态之意。 【片段示例】 片段一:恩格斯曾深刻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 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 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的物质财富前所未有,但产生的生态创伤也难以弥补。无数的 惨痛教训已经证明: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 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如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这种发展方式走到了 尽头,顺应自然、有节度的开发生态昭示着美好的未来,正像习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样:“取 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 片段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出自唐代著名廉相陆贽的《均节赋税恤百 姓六条》当中,这三句话的出发点虽然是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日益激化的矛盾,解决 国家的财政经济危机,却也体现了古代有识之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古人尚且知 晓有限度地索取,有节制地使用自然界的物产资源,今人要想在未来的世纪里与大自然共 生共荣,更应该珍惜每一项来之不易的资源,切莫以为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大肆浪 费。 【新生名言】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啟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习近平 【时事关联】2014 年 2 月 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 时,谈到了自己的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习近平坦言,“读书已成了我的 一种生活方式”,并列举出多项读书的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 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他还列举了自己曾经阅读过的多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 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 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名言溯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名言故事】 孟子的弟子公孙丑曾问孟子有何特长,孟子回答说,自己善养浩然之气,公孙丑感到 困惑不解。孟子进一步解释说,培养浩然之气,就是要树立一种勇敢无畏的凛然正气。他 列举了曾子的例子,赞誉了曾子的勇敢——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 虽千万人,吾往矣,意即: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 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素材点拨】 孟子认为曾子有浩然之气,是因为曾子奉行的是毫无私念、坚持正义的原则。其实, 浩然之气是一种大勇,不是鲁莽无知、毫无原则,也不是一心求胜、不问是非,而是刚毅 果敢、临危不惧的凛然正气。在孟子眼中,能做到这种大勇的曾子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片段示例】 片段一:读书是思想的寻觅与探索。石涛讲究“搜尽奇峰打草稿”,辛弃疾追求“众里 寻他千百度”,杜甫力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与书的会话中,本性美好的精神 得以提显,精神傲岸的风骨赢得铸就,空灵纯真的心性得愿留存,繁茂浮华的功利获得涤 尽,真醇童真的陶然得到真品,宠辱不惊的胸怀得以彰著。习近平总书记数年前在接受俄 罗斯电视台采访谈及读书一事时,将读书的好处说得更为透辟,“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 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从古代贤人到习近平总书记,一个不争的事 实是:读书会让你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片段二:在一般的理解中,勇是有胆量,无所畏惧,但是曾子给“勇”这个概念赋予 了新的内涵。他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曾子用对照的形式来论断“勇”的含义,正足以使人明白,“勇”并非指什么都敢做,而是 首先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道义上应当挺身而出的时候,绝不犹豫,更不会退缩; 反之,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宁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绝不去做,如此才是真正的勇者。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