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册 四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鸡兔同笼是小学数学广角里相对偏难的问题,假设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
解起来有所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之前都是采用直接列举的方法,假设法是新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还需要时
间接受。
教学方法
1.通过情景引入假设法。
2.利用简易的图,通过数形结合初步了解抽象的假设法,进而通过理解熟练运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8 个头,从下面数,有 26 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
些信息?
2.猜想验证。
教师: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来猜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
教师:刚才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测,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用列表格的方法
一一进行验证。请同学们按一定的顺序完成这张表格并找出正确答案。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数形结合理解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
教师以画图法进行演示:
8×2=16(只)。(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 8×2=16 只脚。)
26-16=10(只)。(把兔看成鸡来算,4 只脚的兔当成 2 只脚的鸡算,每只
兔就少算了 2 只脚,10 只脚是少算的兔的脚数。)
4-2=2(只)。(假设全是鸡,就是把 4 只脚的兔当成 2 只脚的鸡。所以 4
-2 表示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 2 只脚。)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 10 只脚呢?就看 10
里面有几个 2,也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 10÷2=5 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
只鸡。)
(2)我们可以假设全是鸡还可以假设全是兔,你们会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
做一做。然后学生汇报
(3)提出假设法概念。
刚才我们通过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来解决的,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文文有面值 2 元和 5 元的代金券 27 张,总值 99 元,这两种代金券各有多少
张?
教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用鸡兔同笼的方法呢?
我们可以先假设全都是 2 元的代金券
小结
上完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呢?
本节课重点用了假设法来解决问题,通过假设 - 计算 - 推理 - 解答, 这
样的过程解决了鸡兔同笼及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