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一)(新高考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一)(新高考版)(含答案)

ID:690076

大小:5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5-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一)(新高考版)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 赏识教育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强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 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其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 取得求知的成功。在教育的现实过程中,因为要赏识学生甚至讨好学生,教师对 犯错误的学生不敢管、不愿管、不再管,教师基本的批评惩戒权被剥夺,教育效 果受到严重影响。 2019 年 11 月 22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 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意见稿,“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 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当场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惩戒,对此有人欢呼:严 慈一体、赏罚分明的教育,终于要降临了。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引入了罚站、面壁反省、 请家长等处罚措施,要让教育惩罚成为学校管理的常态。 法国思想家涂尔干说:“惩罚的方式比惩罚本身更重要。”惩戒教育者认为, 完整的、恰当的惩戒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惩戒教育是一种教育技巧, 可以达到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只有捆住孩子的野性, 孩子才会更加珍惜当下,懂得奋进,感念师恩。 (摘编自《让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并行》《浅谈惩戒教育的意义及其运用》) 材料二: 遏制校园欺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赋予学校、教师适当的教育惩戒 权。既然惩戒是教育的一部分,就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厘清教育惩戒的适 用场合、方式方法及处罚程序。但从我国的现有法律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 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等主要是把焦点放在对教育主体或成年人的约束上,对于未成年人犯错如何惩 罚,在法律方面尚属于“模糊地带”,以致类似事件发生时,教师和学校很难有 效应对,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009 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就有“班主任在日常教 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内容。但何为“适 当”,对此缺乏具体的解释,对批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也没有明确的规章条文。 因此,面对学生在校园或教室里的不当行为,如个别学生破坏课堂纪律、“问题 学生”顶撞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等,老师们往往不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想管却不敢管,索性对学生的过错行为不问不管。这样的老师虽说不会因违规管 理学生而受到处罚,但不能及时教育学生,易使学生的过错行为得到强化,无助 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 对于教育惩戒,应该达成更多共识。教育惩戒不是非人道、反教育、落后的 教育方式,而是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惩戒是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需要,是每 位教师应有的权利。教育惩戒不能在教育场中缺席,但也不能过于随意化、个人 化、情绪化。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遵循法理精神和教育规律,在维护未成 年人正当权益的前提下,共同为学校教师进一步明确其具有怎样的教育惩戒权, 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哪一种教育惩戒,出台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程序,使 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哪些行为可以进行教育惩戒,哪些行为应该交由第三方处 理,根据相关规定,按照相应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处理,而没有后顾之忧。学生也 应该享有各方面的权利,包括对针对其处罚行为的申诉权。具体明晰的规定,能 够让学校和教师科学地恰当地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理 解。 (摘编自《教师应有明晰的教育惩戒权》) 材料三: 惩戒是教育的刹车,教师没有惩戒的权力,就如同让教师去开一辆没有刹车 的汽车。对那些缺乏规则意识和边界精神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适度的惩戒,犹如 给失控的汽车及时地踩刹车。赋予教师惩戒权的初衷,不是让教师利用身份优势 和手上的权力对学生进行身体上的惩罚、人格上的矮化和精神上的鞭笞,而是帮 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伴随着社会变迁,公众对“暴力育人”的观念越来越不理解与认同。在“为 了学生好”的目标的遮蔽下,少数教师对孩子们扇耳光、拳脚相向,这样的“暴 力育人”,不仅给孩子们带来身体上的疼痛,还带来精神上的伤害,甚至会给学 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当学习成绩成为单一的评价标准,一些老师难免会 变得势利起来。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得到了各种优待,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成为“眼 中钉”。发生在陕西省某学校的“恶语老师”事件,涉事老师尽管没有对某成绩 不好的学生进行体罚,却对其恶语相向、长期辱骂,对学生进行污名化,赋予学 生一种不光彩的色彩。教师惩戒权一旦被滥用,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痛苦,是 学生的一种不幸。给教师惩戒权戴上“紧箍咒”,避免教师“任性而为”,依然是 一道现实的考题。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 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教师作为除家长之外与未成年人接触 最为密切、社会互动最为频繁的群体,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技能的职责,还应 该教育和引导学生建设健康的、丰盈的精神世界。“惩戒是教育的刹车”,对学生 们的失范行为进行规训与惩罚,本质上是为了让他们重回正轨。 赋予教师惩戒权,不是让教师自弹自唱、孤芳自赏,教师惩戒权也同样需要 规则与边界,需要戴上“紧箍咒”。那种“我想怎样就怎样”“不管你们怎么样, 反正我就这样”的想法,显然背离时代潮流,也不契合新型师生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失范行为更容易被捕捉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的教师,要对职业多一些敬畏之心,对学生多一些仁爱之心,使用惩戒权要更加 审慎。毕竟,频繁刹车、任性刹车,许多时候不是汽车的问题,而是司机的问题。 (摘编自《“惩戒是教育的刹车”教师惩戒权需要规则与边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惩戒教育是完整的、恰当的教育,达到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学生全面发 展的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 中尚未明确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错该如何惩罚。 C.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教育学生,学生的过错行为就可能得到强化,如此不利于学 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 D.教师除传授知识、技能外,还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建设健康的、丰盈的精神世界。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教师应有明晰的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不能在教育场中缺席,但在惩戒过程中, 教师也不能过于随意化、个人化、情绪化。 B.学生犯错时,如果教师可以及时地、科学地对其惩戒,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改正 错误,也能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 C.教师优待部分学生、歧视另外一些学生,是因为教师把学习成绩当作单一的评 价标准。 D.教育惩戒应该有具体清晰的规定,便于学校和教师恰当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并 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3.下列说法中,和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犯了过错的学生应当受到惩罚,这并非为了体罚他们,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 地成长成才。 B.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懂得为自己的过失 负责,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C.每样事都替孩子做,不希望孩子做任何事,这是对他们有害的,孩子通常不需 要娇养,他们要能担负起一定的责任。 D.凡是必须使用教育惩戒的地方,凡是使用了教育惩戒能够有益处的地方,教师 就应当行使教育惩戒权。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从论证结构和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4 分) 5.有人说:“没有赏识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而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 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鸡毛 汪曾祺 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 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 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 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 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 “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 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 学生洗衣物、缝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 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 摆动。大太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缝被窝, 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避嫌疑,她从不送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 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窝!”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 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集市去卖。蛋大,红润好看,卖得 也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小块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 重庆,每趟回来看老丈母,会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 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 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 越穷。 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 他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 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 些丁丁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 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 这些通告、启事总有空白处。他每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 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 否过期。他每晚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 借了文嫂的鼎罐(他用过鼎罐,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炉上炖熟,密封 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功,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 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 到了四年级,他在聚兴诚银行里兼了职。晚上仍是开夜班,搜罗纸片,吃肉。 自从当上了会计,他添了一样毛病,每天穿好衬衫,打好领带;又加一件衬衫,再打 一条领带。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先生不在乎, 他要毕业了,在重庆找好了差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 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 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便一个人叨叨:“我的鸡呢? 我的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她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女婿从重庆回来, 车过贵州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 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有点傻了。但她和女儿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 毕业,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 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总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叫来文嫂,随她挑拣。然后她 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过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 不是也留下点值得一拣的东西。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空空如也, 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 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哪,我寡妇无业 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 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你咋个要偷 我的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告全都哭 了出来。 (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汪曾祺晚年写《鸡毛》,所写是他早年就读西南联大的见闻,小说有对青年及其 成长的历史性反思,又有其深刻的现实性。 B.《鸡毛》通过再现两个人生轨迹并不相同的人物偶有的生活交集,写出了市井 百姓生活的原味,并以此探触了真实的人性。 C.文嫂尊学生为先生,先生们不知悉文嫂的身世,金昌焕还偷吃她的鸡,作者用细 腻的笔触表现出西南联大有冷酷而另类的学生。 D.小说篇幅虽短小,却对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文嫂、金昌焕的生活,以及他们经历苦 难、消解苦难的方式有独到的洞察与理解。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鸡毛》以笔记散文的格调讲述故事,作者信手拈来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了人 物最真实的性情及心理,一如行云流水,全无滞碍。 B.《鸡毛》里文嫂是串连全篇的人物,小说先刻画出文嫂勤苦持家且洁身自好的 性格特点,再在强烈对比色彩中,引出金昌焕这号人物。 C.《鸡毛》用透亮笔调写文嫂的善;用暗讽手法写金昌焕的恶,厌憎他的抠门、损 人利己,但肯定他的从不花钱买纸,并无揶揄的成分。 D.《鸡毛》看似并无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名为《鸡毛》仅在结尾处写三堆不同 色的鸡毛,刚提及便收场,却是刻画人物最重要的一笔。 8.小说以“鸡毛”为标题有何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9.汪曾祺谈到他的创作,说:“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悲剧如《鸡毛》 同样能“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请据此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 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操行 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 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 祠。王公士人奔走膜呗,至为夷法灼体肤,委珍贝,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 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 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 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 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恶溪有鳄 鱼食民商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 曰:“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夫傲天子之命吏, 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民,操强弓 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 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 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 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嫂郑 丧,为服期以报。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选自《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①沛公:汉高祖刘邦。②孝惠:刘邦的嫡子。鲁元:刘邦之女。③本 段史料在《高祖本纪》中没有写双方军队的人数,第四处省略号后的故事在《高 祖本纪》中没写。④太公:指刘邦的父亲。⑤本段故事在《高祖本纪》中也没写。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 视之/ B.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 视之/ C.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 视之/ D.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 视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字,古代男子 20 岁女子 15 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取一与本名意思相关联的别 名以表其德,称之为字。 B.伯兄,指长兄。古人一般以"伯仲叔季"排行来区分长幼,伯是老大,仲是第二, 叔次之,季指最小的。 C.长庆,年号,中国古代纪年方法。新君即位,或遇到"天降祥瑞"、内讧外忧等 大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D.服期,指服丧三年。亲属去世,要按照亲疏远近关系进行服丧,"服期"是丧服 制度中服丧期限最长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愈勇于担当,敢于说不。面对不合理的宫市,上疏抨击其弊被贬阳山;面对 迎佛骨入禁的闹剧上表谏诤,下迁潮州。 B.韩愈奋发向上,建功逆境。少时父丧兄殁,勤奋读书,通《六经》百家学;及第 后仕途坎坷,始终坚守理想,积极作为。 C.韩愈崇情重谊,涌泉报恩。奖掖后学名扬天下,接亲济友帮嫁孤女;少幼得嫂 郑氏养育,郑氏去世后,为其守孝报恩。 D.韩愈体恤百姓,受民爱戴。任职阳山,百姓用"韩"姓为孩子命名;执事潮州, 咒文除鳄的传奇,寄托着民众的爱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4 分) (2)刺史则选材技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4 分) 1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 而生。 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 之景。 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 情。 D.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 婉。 16.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圣人孔子转益多师的例子论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贤于弟子”,对这种观点,他给出的理由是: “ , ”。 (2)《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倾诉引发了诗人的强烈共鸣,诗人用 “ , ”。这一句不无伤感地表达了与 陌生琵琶女相通的漂泊弃置之感。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千里冰封,长空浓云罩顶的典型边塞苦寒 景象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小题。 怀着一颗至诚至信的心,从开凿第一个洞窟开始,窟檐下大小不一的空间里, 有人把笔墨落在纸上形成经卷,有人把颜料覆在墙上描出壁画,有人把色彩涂在 泥像上形成彩塑。到此的修行者们、匠人们用善良的举动、珍贵的孤独,用超凡 脱俗的方式刻画人们世世代代朴实真切的生活,那些慈悲信仰、商贾往来、安乐 祥和、忘我追求、飞天神韵……全都凝聚成敦煌非凡之美的大作,伴随着鸣沙山 被风扬起的沙子,共同傲视日月轮转。 敦煌壮丽的历史和艺术,借着阳光雨水风吹黄沙发出绵绵不绝的召唤,它要 把自己千岁一生的历史脉络、悠久文化、震撼艺术、灿烂文明留给后世,让后世 带着虔诚来守护。所以,从“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到“大漠隐士”段文杰,再到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以及每一位研究敦煌学、保护敦煌的人,于他们而言,静 默传承祖先留下的瑰宝,守护世界珍视的唯一敦煌,就是大道至简。辽远天地之 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正是这群赤子用赤诚的情感,( )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框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D.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9.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千年敦煌的文化才能光亮耀眼,千年敦煌的生命才能延续至今。 B.让千年敦煌的文化光亮耀眼,让千年敦煌的生命延续至今。 C.千年敦煌的生命才能延续至今,千年敦煌的文化才能光亮耀眼。 D.让千年敦煌的生命延续至今,让千年敦煌的文化光亮耀眼。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牛文化的产生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时期,发展于奴隶社会时期。在母系氏族的 新石器时代,牛已经是人们驯养的主要牲畜。直到父系氏族公社,随着农业、牧 业的发展,牛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标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① 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曲礼下》记载:“凡祭……天子以牺牛,诸侯以 肥牛,大夫以索牛。”在农牧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②____________________。 《风俗通义》记载:“牛乃农耕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牛是农业之本,是古代影响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在风俗、艺术中,牛成为文人 墨客歌颂、赞美的对象,牛也被人们视为勤劳、善良等精神代表,由此,③ ____________________。 牛身形庞大有力气,温顺乖巧易驯服,从古代就是人类的好朋友。古往今来, 辛勤的劳动人民,博学的专家学者,才华横溢的文人诗者都无一例外地歌颂、赞 美牛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2021 年是农历辛丑牛年,人们更是把中国梦与牛 精神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中国牛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绵延不断,熠熠生辉。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22.请用一个否定句概括第一段主要意思,用一个肯定句概括第二段主要意思。 每句不超过 10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中国学生 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 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聚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 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 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打篮球,练武术, 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为了好朋友。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 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A【解析】“惩戒教育是完整的、恰当的教育”错误,材料一说的是“完整的、 恰当的惩戒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达到了……的目的”错误, 材料一说的是“可以达到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选 项变未然为已然。 2. C【解析】说法错误,材料三的第二段说的是“当学习成绩成为单一的评价标 准……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成为‘眼中钉’”。 3. C【解析】材料三论述的是赋予了教师惩戒权的同时,教师惩戒权也同样需要 规则与边界,而 C 项针对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与材料三的中心观点无关。 4. 【答案】①论证结构上,逐层深入。先论述惩戒教育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 辩证地论述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规范问题,强调教育惩戒要有规则和边界。最 后发出号召,表达教师要心存敬畏和仁爱的观点。②论证方法上,运用举例 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 5. 【答案】①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能使学生的学习心境保持“愉悦”, 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②惩戒教育是 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是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需要,是一种教育技巧,可 以捆住孩子的野性,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学生全面发展。③教育必须是 严慈一体、赏罚分明的,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各有其优点,二者不可偏废, 要发扬各自的长处,并遵循各自应该遵守的原则,既不能无原则赏识,也不 能无规范惩戒。 6. D【解析】小说中金昌焕是作者批评的对象,他不属于“挣扎于社会底层”的 人物。 7. C【解析】小说花不少笔墨写金昌焕每晚为剪纸而“伤神”,就需要吃肉“补 一补”,故事环环相扣,极具讽刺意味。可知“肯定他的从不花钱买纸,并无揶 揄的成分”的说法错误。 8. 【答案】①设置悬念,金昌焕偷文嫂的鸡吃是小说中心事件,发现“鸡毛”使 悬念得以解开。②彰显主旨,“鸡毛”寓指人生中的琐碎,以小见大,反映的却 是生命苦难和人性邪恶的大主题。③表现人性,“鸡毛”的漫画意味,吻合金 昌焕阴暗、卑琐、自私且遭人鄙弃的性格特点。 9. 【答案】①主旨有乐观的精神。故事围绕不是西南联大在册之人的文嫂展开, 生活艰难,却仍存希望和美好,即便女婿遭遇车祸,还得活下去,不曾绝望。② 人物有温暖的情感。小说展示世道人心的温暖,联大主事不逼文嫂搬走,还给 她盖房,质料比原来的好。金昌焕算是另类。③情节有积极的推进。小说安排 有先生毕业临走,让文嫂挑拣破旧衣物,这才引出床底鸡毛揭出丢鸡真相,情 节的发展不是一味消极。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 D【解析】句意:韩愈到达潮州后,询问百姓的疾苦,都说:“恶溪中有鳄鱼,几 乎吃光百姓的家畜,百姓因此贫穷。几天后,韩愈亲自前往视察。文言文中“曰” 后一般要停顿,排除 AB。“恶溪有鳄鱼”,“恶溪”作主语,“有”为谓语,“鳄 鱼”为宾语,成分完整,句子独立,前后断开;“食民畜产且尽”中承前省略主 语“鳄鱼”,“食”前断开。“数日”,作时间状语,一般前后断开。“愈自往视 之”中“愈”为主语。据以上分析排除 C。故选 D。 11. D【解析】“服期,指服丧三年……是丧服制度中服丧期限最长的。”古人丧服 制度中有三年、一年、九月、七月、五月、三月等六种丧期。服期,指服丧一 年。《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即与此处理解相同。故选 D。 12. C【解析】“奖掖后学名扬天下”错误。原文“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意思 是说(韩愈)成全后辈,常常帮助他们成名,而非韩愈名扬天下。故选 C。 13. 【答案】(1)但是,如果不是内心怀有一颗最忠诚的心,怎能说出这样的话?希 望(皇上)稍微宽容(他一下),以便鼓励(大臣)进谏。 (2)刺史要选择有才干有技能的百姓,操持强弓毒箭,来和鳄鱼周旋较量,一定 要(把鳄鱼)全部杀尽才肯罢休。 14. 【答案】韩愈在谏迎佛骨表中说自东汉奉佛以来,天子都夭亡短命等话语,在 宪宗看来,这是在诅咒自己信佛会夭亡。韩愈身为人臣,却敢触犯君王的权威。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韩愈三岁丧父,跟随贬官的大哥韩会到岭南居住。韩 会去世之后,嫂子郑氏抚养他。韩愈自己知道读书,每天记诵上千字,等长大后,能够 通晓《六经》、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韩愈考中了进士。他操行坚定端正,言论鲠直 无所顾忌。调任四门博士,升任监察御史。上疏极力论述宫市的弊端,德宗发怒,(把他) 贬为阳山县令。(到任后)受到百姓的爱戴,百姓生了儿子大多用他的姓起名字。宪宗派 遣使者前往凤翔迎接佛骨到宫中,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王公士人(竞相)奔走膜拜 诵经,有的人甚至按照夷人方法炙烧身体,施舍珍宝,一路上纷至沓来人流不断。韩愈 听说后很厌恶,于是上表(劝谏)。奏表递上去后,皇帝大怒,把奏表拿给宰相看,准备 将韩愈处以死刑。裴度、崔群说:“韩愈出言不逊,触犯(皇上),治罪确实是应该的。 然而,如果不是内心怀有一颗最忠诚的心,怎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皇上)稍微宽容 (他一下),以便鼓励(大臣)进谏。”皇帝说:“韩愈说我侍奉佛骨过分了,还可以容 忍;至于说自从东汉信奉佛教以后,天子都夭亡短命,言语是多么违逆不当啊!韩愈身 为人臣,竟敢这样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候朝廷内外都惊骇恐惧,即使外戚权贵, 也为韩愈说情,(韩愈)还是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到达潮州后,询问百姓的疾苦,都说: “恶溪中有鳄鱼,几乎吃光百姓的家畜,百姓因此贫穷。”几天后,韩愈亲自前往视察, 命令他的属官秦济将一只羊和一头猪投进溪水并诅咒鳄鱼说:“现在与鳄鱼约定,三天 之内,务必率领同伙南迁到大海去,以便避开天子任命的官吏。凡是对天子任命的官吏 傲慢无礼,不听他的话,不肯迁移回避的,以及那些愚蠢顽固残害百姓的,都可以诛杀。 刺史要选择有才干有技能的百姓,操持强弓毒箭,来和鳄鱼周旋较量,一定(要把鳄鱼) 全部杀尽才肯罢休。(你们)可不要后悔啊!”诅咒的当天晚上,溪水中出现暴风雷电, 几天后溪水完全干涸,(鳄鱼)向西迁移六十里,从此潮州再没有鳄鱼的祸患。(韩愈) 长庆四年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 流。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常常帮助他们成名。凡受过韩愈指 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韩愈官位显达后,逐渐谢绝教授。凡是内外亲戚或朋友中 没有后代的人,为他们出嫁遗留的孤女并救济他们的家属。嫂子郑氏死后,为她服丧一 年作为报答。自韩愈去世后,他的言论大行于世,读书人敬仰他如同泰山北斗一样。 15.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 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 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 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查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诗歌的情感,注意结 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 项,“抒发了戍边的豪情”理解错误。本词虽然词 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云”“紫塞”“落日”写景色调苍茫,乌啼风吼马嘶声 声悲凉,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 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故选 C。 16. 【答案】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笳声呜咽,使词人 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 ②直抒胸臆。“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怆的思家之念。 ③以景结情。“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 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深愈浓。 17. 【答案】(1)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 加沮(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 C【解析】文中画框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 项,“何不”,为什么不,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吴钩”指武器,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B 项,“大 珠小珠落玉盘”分别比喻乐声的重浊和清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 项, “桃花依旧笑春风”把花当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 项,“扪参历 井”意思是山高入天,由秦入蜀的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到星宿甚至可以 从中穿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9. B【解析】括号前主语是“这群赤子”,补写的语句应保持主语一致,可排除 A、 C 两项。根据逻辑顺序,应先说“让千年敦煌的文化光亮耀眼”,再说“让千 年敦煌的生命延续至今”,可排除 D 项。命题意图:本题语料围绕“敦煌文化” 展开,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审题指导:解题时要结合语境,遵循中心话题、陈述对象、叙述角度、 句式结构相对一致的原则,注意意境协调、逻辑合理、前后照应等。 20. 【答案】到此的修行者们、匠人们用珍贵的孤独、善良的举动,用超凡脱俗 的方式记录人们世世代代朴实真切的生活。 21. 【答案】①牛是古代重要的祭品;②牛亦是重要的力畜;③中国的牛文化便 形成了。 22. 【答案】牛在中国古代不可或缺;中国牛文化源远流长。 四、写作 23. 【答案】略 【解析】 参考立意: ①文化无国界,交流促发展;②文化需交流,互鉴促繁荣;③要以开阔的胸襟 促进文化的交流发展;④交流碰撞,美美与共;⑤文化交流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 来;⑥从世界优秀文化中寻找灵感,促进本国文化发展;⑦文化交流缔结国际友谊,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